作品介绍

陶行知传


作者:刘锐     整理日期:2016-04-22 15:32:10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推荐、青少年课外必读本;*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团中央中国青年网、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多位国内著名高校和重点和重点中学知名教师参与编写;*由著名作家高占祥、周殿富等主编;*视角崭新、配图精美;*全方位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独特视角纪录中国近现代爱国名人之生平,以名人之人格魅力引导当下青少年之价值取向;*读者了解和认识近现代爱国人士的入门之书 
本书简介:
  陶行知和武训是两个时代的人,可是他们在“舍己为人,
  兴办教育”这一精神上却是那么相似!陶行知深受武训精神的
  影响,把武训作为自己的榜样,将人民教育事业作为毕生的事
  业。
  目录:
  引言/001
  一、追随理想的指引/001
  二、为了民众的教育/023
  三、到乡村生活中去/043
  四、矢志不移赴国难/085
  五、宣传抗日游列国/116
  六、民主斗士载史册/138
  后记/164
  延伸阅读/168
  陶行知年谱/183前言伟大的人格魅力可以穿越时空局限,影响到世世代代的人。
  清朝光绪年间,山东堂邑县出了一个“千古奇丐”。这个
  乞丐姓“武”,没有名字,因为在家中排行第七,于是就叫
  “武七”。为什么说他是“千古奇丐”呢?武七出生在一个贫
  苦的农民家庭,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于是靠当佣工
  和行乞来养活自己。武七在乞讨中受尽磨难,这让他觉得读书
  识字很重要,于是在二十多岁时,发宏愿要兴办学校,让贫苦
  人家的孩子也能读书。
  武七从二十岁乞讨到五十岁,用三十年间乞讨来的钱买了
  两百三十多亩的田产,他已经是个非常富有的乞丐了。不过他伟大的人格魅力可以穿越时空局限,影响到世世代代的人。
  清朝光绪年间,山东堂邑县出了一个“千古奇丐”。这个
  乞丐姓“武”,没有名字,因为在家中排行第七,于是就叫
  “武七”。为什么说他是“千古奇丐”呢?武七出生在一个贫
  苦的农民家庭,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于是靠当佣工
  和行乞来养活自己。武七在乞讨中受尽磨难,这让他觉得读书
  识字很重要,于是在二十多岁时,发宏愿要兴办学校,让贫苦
  人家的孩子也能读书。
  武七从二十岁乞讨到五十岁,用三十年间乞讨来的钱买了
  两百三十多亩的田产,他已经是个非常富有的乞丐了。不过他
  并没有自己享用这些财富,而是办了一所“崇贤义塾”,让穷
  苦人家的孩子免费上学。武七自己不住好房子,也不娶妻成
  家,而是坚持乞讨,把钱财全部拿来用于兴学。
  每次私塾开学的时候,武七都会先拜老师,再拜学生。设宴
  款待老师的时候,他从来不加入宴席,而是吃残羹剩饭,并说:
  “我乞者,不敢与师抗礼也!”要是有老师教学不认真,或是学
  002
  生学习不用功,武七就会下跪恳请他们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教育机
  会。这使得私塾里的老师和学生都严守学规,努力上进。
  再过了七八年,武训又先后兴办了两所学校,为更多穷
  困贫寒的孩子提供了上学的机会,让他们得以改变命运。武
  七五十九岁的时候,在他兴办的一所学校里逝世了。他是听着
  学生的诵读声,带着欣慰的笑容去世的。
  武七兴学的事迹被广为流传,听者无不为他行乞兴学的信
  念、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武七逝世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安徽歙县,有一个名叫
  “陶世昌”的孩子刚刚上私塾。数十年后,这个小孩长大成
  人,先到南京读了大学,后又远涉重洋,到大洋彼岸的美国留
  学。学成归来,陶世昌并没有像很多留学回来的人那样做大
  官,或是做教授,而是同样走上了“兴学之路”。
  这个人就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陶行知和武训是两个时代的人,可是他们在“舍己为人,
  兴办教育”这一精神上却是那么相似!陶行知深受武训精神的
  影响,把武训作为自己的榜样,将人民教育事业作为毕生的事
  业。他曾这样赞扬武训:
  他为兴学而生,为兴学而死。一切为兴学,兴学为苦孩,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之生是苦孩的幸福。他之死是苦孩的
  损失。但是死的是他的躯壳,而他的灵魂是永远活着,活在每一、追随理想的指引
  19世纪末,安徽歙县的黄潭源还算是风云激荡的神州大地
  上一处安静的乡村。这里住着一户陶姓人家,男主人叫陶位
  朝,妻子叫曹翠仂,还有一个女儿宝珠。
  陶家远祖乃是五柳先生陶渊明,在黄潭源村东还曾建过一
  所“五柳堂”。家业传到了陶位朝的父亲陶允禄这里,人丁兴
  旺,村东所居都是陶姓人家,故称“陶家巷”。陶家本以酱园
  为祖业,但“亨达官酱园”到了陶允禄的儿辈手里,因经营不
  善,盘给他人,家道中落。陶位朝带着妻子和女儿宝珠,靠耕
  种祖传的几亩薄田维持生计。
  1891年10月18日这天,陶位朝夫妇喜得第二个孩子,也是
  第一个儿子。按照家谱字辈,取名“世昌”。那时候为了让孩子
  好养活,通常会给孩子取一个出家人的法名,所谓寄名在观音
  菩萨座前以托其保佑,消除劫难。世昌的法名叫“和尚”。
  陶位朝是读过书接受过教育的人,后来还曾在南京做过
  中学的国文教员。虽然家境不好,但他很重视“和尚”的教
  002
  育,早早就教他识字临帖。旧时代小孩开始接受正式教育,
  叫做“开蒙”。6岁那年,“和尚”由一位叫方庶咸的私塾老师
  开蒙。但因为家里穷,开蒙以后他并没有进私塾。
  两年后,陶位朝幸运地得到一份文书工作,家境有所好转,
  “和尚”进了离外祖母家不远的一家经馆读书,大概在这时
  候,他有了自己的学名“文濬”。对于这得来不易的机会,文濬
  很珍惜,因而格外刻苦努力,学习也很出色。在经馆里接受的
  中国传统教育为文濬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功底,成为他以后学贯
  中西不可或缺的基础。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陶位朝丢了工作,女儿宝珠又患病夭
  折,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人在遭遇逆境的时候,倘
  若不能坚强地挺过去,就容易自暴自弃,寻找麻痹自我的方
  式。陶位朝就在此时染上了抽大烟的习惯,使得这个家庭更加
  衰败了。文濬作为家中长子不得不辍学务农,承担起维持家庭
  生计的重担。
  陶位朝在苦闷中信了基督教,妻子曹翠仂因此得到了在崇一
  学堂做帮佣的工作。崇一学堂是歙县基督教内地会办的一所教会
  学校,校长是一个叫唐俊贤的英国传教士。经常来探望母亲的陶
  文濬给唐俊贤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在曹翠仂的请求下,唐俊贤同
  意文濬减免学费入读崇一学堂。
  崇一学堂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却开设了极为丰富的课
  程,主要有德行、修身、格致、国文、经学、历史(西洋史与
  中国史)、地理、音乐、体操、英文、代数、医药等。不但有
  003
  传统国学,更有近代自然科学和外语等“西学”。这些知识大大
  开阔了文濬的眼界,同时让他接触到了西方人格平等、自由民主
  的思想和基督教文化。在这样的环境里,文濬的求知欲被大大激
  发,他如同回到水里的鱼儿,贪婪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觅食。除了
  新鲜的西方学问,他对国学也兴趣不减。他迷恋唐诗,没有书本
  就向同学借来一本《唐诗三百首》,整本抄写之后天天吟诵。诗歌
  在他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了离不开的兴趣,也是他得心应手的
  工具,这在他求学的时候就埋下了种子。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崇一学堂因为校长唐俊贤的回国
  而停办了,文濬和他的同学提前毕业。未来的路何去何从?姐
  姐的夭折让文濬认识到疾病对人和家庭的摧残,加上崇一学堂
  的医术老师深得文濬的敬仰,于是他想学医。在唐俊贤的建议
  和帮助下,文濬投考了可以减免学费的教会大学——杭州的广
  济医学堂。
  家里人看到文濬如此上进,深感欣慰,父亲位朝更是狠下
  决心戒掉了鸦片,四处奔走,为文濬凑足了去杭州的路费,并
  亲自到码头送他离开。那背井离乡、告别父亲的情景深深地留
  在文濬的心里,他用诗定格了那幅画面:
  古城岩下,
  水蓝桥边,
  三竿白日,
  004
  一个怀了无穷希望的伤心人,
  眼里放出悲壮的光芒,
  向船尾直射在他的儿子的面上,
  望到水、山、天合成一张大嘴,
  隐隐约约的把个帆影儿都吞没了,
  才慢慢的转回家去。
  文濬如愿考上了广济医学堂,但入学仅仅三日就忿然退学
  了。原来广济医学堂对信基督教和不信教的学生区别对待,文
  濬认为这是一种歧视,违背了公平原则和博爱精神。此时18岁
  的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并且敢于付诸行动。要知
  道,考上医学堂是他和家人多么大的期待啊!父亲眼里那“悲
  壮的光芒”可能还在他的脑海里没有淡去呢!但他“敢想敢行
  动,有做有担当”的秉性在这时就已经显露出来了,毅然弃学
  回乡,第二年又离开家投奔苏州的姨表哥谋生活去了。





上一本:关天培传 下一本:魏源传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陶行知传的作者是刘锐,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