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黄遵宪传


作者:伊茂凡     整理日期:2016-04-22 15:31:59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推荐、青少年课外必读本;*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团中央中国青年网、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多位国内著名高校和重点和重点中学知名教师参与编写;*由著名作家高占祥、周殿富等主编;*视角崭新、配图精美;*全方位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独特视角纪录中国近现代爱国名人之生平,以名人之人格魅力引导当下青少年之价值取向;*读者了解和认识近现代爱国人士的入门之书 
本书简介:
  黄遵宪(1848.4.27~1905.3.28),字公度,别署“观日道人”、
  “东海公”、“人境庐主人”、“法时尚任斋主人”,“水苍
  雁红馆主人”、“布袋和南”、“公之它”、“拜鹃人”等,
  广东嘉应州人(今广东省梅州市),晚清著名外交家、政治家、
  教育家、诗人。黄遵宪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先进人物,他的一生
  见证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内忧外患,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到义和团运动,这些对黄遵宪的人生际遇和思想变化
  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目录:
  第三章不惑辗转
  ——又指天河问析津,东西南北转篷身
  三藩护侨/054
  西渡英伦/062
  自撰《诗草》/066
  星洲领事/068
  外事奔走/073
  第四章知命新声
  ——尧天到此日方中,万国强由法变通
  《时务》创刊/079
  湖南新政/082
  戊戌革职/090
  维新成梦/093
  第五章忧疾晚岁
  ——风雨鸡鸣守一庐,两年未得故人书
  革命风暴/100
  思想启蒙/105
  服务桑梓/109
  诗界革命/112
  后记:“黄氏以忧国死,今后书生尚有以忧国而死乎”/119
  黄遵宪年谱/124前言竟作人间不用身,尺书重展泪沾巾。
  政坛法界俱沉寂,岂仅词场少一人。
  奇才天遣此沉沦,湘水愁予咽旧声。
  莫问伤心南学会,风吹雨打更何人?
  ——狄葆贤挽
  黄遵宪(1848.4.27~1905.3.28),字公度,别署“观日道人”、
  “东海公”、“人境庐主人”、“法时尚任斋主人”,“水苍
  雁红馆主人”、“布袋和南”、“公之它”、“拜鹃人”等,
  广东嘉应州人(今广东省梅州市),晚清著名外交家、政治家、
  教育家、诗人。黄遵宪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先进人物,他的一生竟作人间不用身,尺书重展泪沾巾。
  政坛法界俱沉寂,岂仅词场少一人。
  奇才天遣此沉沦,湘水愁予咽旧声。
  莫问伤心南学会,风吹雨打更何人?
  ——狄葆贤挽
  黄遵宪(1848.4.27~1905.3.28),字公度,别署“观日道人”、
  “东海公”、“人境庐主人”、“法时尚任斋主人”,“水苍
  雁红馆主人”、“布袋和南”、“公之它”、“拜鹃人”等,
  广东嘉应州人(今广东省梅州市),晚清著名外交家、政治家、
  教育家、诗人。黄遵宪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先进人物,他的一生
  见证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内忧外患,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到义和团运动,这些对黄遵宪的人生际遇和思想变化
  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002
  他出任驻外使馆官员达十四五年之久。在长期的外交生涯
  中,黄遵宪不但能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尽量做一些有益于人民
  积极维护国家主权的工作,而且还非常注意考察资本主义国家
  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制度等。他在留日期间所著的《日
  本杂事诗》《日本国志》,对近代中国人了解日本、了解日本
  的明治维新,有很大帮助。
  在美国旧金山总领事任内,面对种族主义者掀起的排华浪
  潮,黄遵宪作为一个贫弱国家的外交官,敢于向种族主义者展
  开面对面的斗争,做了不少保护华侨利益的工作,深受华侨爱戴。
  在英国使馆参赞任内,黄遵宪认真考察了英国的君主立
  宪政体,并且将它与美国的民主共和制作比较,因而选择了
  前者作为他以后从事政治活动的蓝本。通过对日本和欧美政
  体的考察,黄遵宪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和政
  治才能,成为我国较早地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爱
  国人士之一。
  黄遵宪所著的《日本国志》,是近代中国人研究日本的第
  一部综合性的巨著,它集中反映了他早期的变法观念和改革主
  张,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变法理论,这些理论直接地影响了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
  1894年年底,黄遵宪结束了长期的外交生涯,由新加坡回国,
  积极投身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他参加了上海强学会,与梁启超、
  汪康年一起创办《时务报》,成为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
  003
  黄遵宪
  004
  派鼓吹变法的喉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在1897年到湖南帮
  助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提出了一套“地方自治”的理论及种
  种改革措施。梁启超在谈及黄遵宪对湖南新政的贡献时说:“湖
  南一切新政,皆赖其力。”(《戊戌政变记》)这一点,我们
  今天仍须着重提出来并加以肯定。
  戊戌政变后,黄遵宪被革职放归原籍,被迫退出政治舞台。
  回到家乡“人境庐”中的黄遵宪,虽然远离政治漩涡的中心,
  在晚清那个风云激荡的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却与当时思想界
  的焦点人物梁启超、严复等人频频信函往返,论政论学,借此
  集中阐释其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文化观念,为20世纪初中国
  思想界留下了其独特的踪迹。在人生的晚年,黄遵宪怀着服务
  桑梓的热情,致力于教育改革,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作出了重
  要贡献。
  黄遵宪一生志在“变法”,志在“民权”,不屑以诗人自居,
  但造化弄人,命运无常,他最终没有能够实现其变法理想,却
  不意以诗鸣于时。他的两部煌煌诗作《日本杂事诗》和《人境
  庐诗草》,闪耀诗坛,广受赞誉。梁启超推他为“近世诗界三杰”
  之首,长期以来被尊为“诗界革命”的旗帜,在中国近代文学
  史上占有极其显赫的地位。
  斯人已去,其遭际令后人唏嘘。黄遵宪在晚清乱世中坚守
  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在列强并起的世界中奋力维护国
  家和人民,显示出强烈的爱国热忱和高贵人格。在曲折漫长的
  005
  中国历史中,先贤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智慧火种,立于时代
  潮头的黄遵宪,必将在中国思想史上闪耀不灭的光辉!第一章志学青春
  ——书在肩挑剑在囊,槐花空作一秋忙
  书在肩挑剑在囊,槐花空作一秋忙。
  明知难慰操蹄祝,敢谓从今韫椟藏。
  早岁声华归隐晦,旁人得失议文章。
  且图一棹归去来,闻道东篱菊已黄。
  ——黄遵宪《人境庐诗辑补·榜后》
  19世纪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世纪交替之际,
  随着“康雍乾盛世”的逐渐远去,大清帝国很快显露出“繁华”
  表象背后“衰世”实相。早在1799年(嘉庆四年),面对当时
  帝国的社会危机,有识之士洪亮吉就在《上成亲王书》中敦促
  帝国“咸与维新”。1815年(嘉庆二十年)前后,以“但开风
  气不为诗”自许的龚自珍在《乙丙之际箸议》中疾呼实行“自
  改革”。这时,距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尚有四分之一个世纪。
  002
  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长期闭关锁国
  的“天朝”大门,维持了近两千年的专制帝国开始发生根本性
  变化。传统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结构在帝国主义的冲击
  下开始解体。中国不得不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数
  千年未有之强敌”,客观上,与当时世纪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紧
  密地联系在一起了。1848年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席卷欧洲大陆,
  1848年2月21日,马克思、恩格斯在英国伦敦发表了《共产党
  宣言》,拉开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序幕。此时的中国,开启
  走出中世纪、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转折,社会矛盾丛生、风云激荡,
  转型的痛苦考验着古老的中华民族。
  这一年,广东嘉应州的一个客家人家庭正在迎接一个小生
  命的诞生,这个小生命就是黄遵宪。在晚清中西碰撞、新旧嬗
  变的历史背景下,这个新生命将会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什么样的
  角色呢?他将创造怎样的个人历史呢?
  客家之子
  嘉应州(今广东省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五岭
  山脉以南,粤、赣、闽三省交界处,山川雄奇。那里气候温和,
  物产丰饶,历来是中原前往潮汕地区的重要通道。梅江是嘉应
  州的母亲河,自西北向东南蜿蜒而流。梅江两岸长满梅树,早
  春时节,气候渐暖,梅花竞相开放,花团锦簇,映照梅江,景
  003
  色秀美迷人。梅州之名由此而来。
  梅州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客家的先民原
  是黄河流域的中原汉族,东晋以来,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
  先后多次向南迁徙,由中原经浙江、江西、福建辗转进入岭南
  地区。嘉应州正处在这三地的交界处,山峰环绕、河谷纵横,
  气候湿润,适宜农耕,自然成为理想的避难之所,客家人多次
  南迁都乐居于此。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利用从中原故土带来
  的先进农耕技术,披荆斩棘、拓土开疆,使昔日的“蛮荒烟瘴
  之地”变成了“梅花十里”的富庶、宜居之所,同时,在与当
  地的越、瑶等土著民族的生存竞争中,逐渐反客为主,最终将
  其融合为汉族,使得这一地区成为著名的客家聚居之地。客家
  人在迁徙过程中将中原的先进文化传播到迁居地,宋明以来,
  嘉应地区文教发达,至清代更是人才辈出,“嘉道之间,文物
  最盛,几于人人能为诗。置之吴、越、齐、鲁之间,实无愧色”。
  (黄遵宪《〈梅水诗传〉序》)
  嘉应黄氏属客家人,黄氏始祖曾赋有一首诗给后世子孙留
  作遗训: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点祖宗香。
  惟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永炽昌。
  004
  古代中国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家族宗法社会,社会安土
  重迁是根深蒂固的传统,客家人四处迁徙的历史更像一部种族
  的血泪史。然而上面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的不是离乡背井的痛
  苦,而是客家人四海为家、随遇而安、积极进取的豪迈精神。
  这种宗族文化气质在黄遵宪后来的人生中有充分体现。
  1848年4月27日(道光二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黄遵宪
  在嘉应州城东攀桂坊呱呱坠地。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
  庭,成员多达70余人。黄遵宪的高祖父黄润,字朴泉,以小贩
  起家,后经营典当,家财逐渐积累。曾祖父黄学诗,字词海,
  承继父业经商,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取得功名。祖父黄际升,
  字允初,其为人“性和易,处事练达”,具有治世之才,在嘉
  应州颇有人望。
  黄遵宪的父亲黄鸿藻,生于道光八年(1828年),卒于光
  绪十七年(1891年),字砚宾,号逸农,原配吴夫人,庶刘氏、
  吴氏。生有五子四女,黄遵宪是家中长子,吴夫人所出。黄遵
  宪出生时,父亲只是一个20岁的青年士子。1856年(咸丰六
  年),黄鸿藻考中式
  a
  举人,以主事分户部贵州司行走(相当于
  今天的国家财政部驻贵州省财政专员)。1878年(光绪四年),
  a中式:指科举考试中被录取。
  005
  黄遵宪故居,位于今广东省梅州市
  006
  由户部主事改知府(从四品,相当于今天地级市市长),分发
  广西。1884年(光绪十年),督办南宁、梧州厘务。这一年,
  适值中法战争爆发,爱国将领冯子材率清军于镇南关外大破法
  军,给法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清军之所以取得镇南关大捷,
  一个重要原因是军需保障充足、后勤供应及时,这主要得益于
  黄鸿藻从南宁、梧州两厘局筹划调拨,“而府君受事,循环动
  转,算无遗策,不苛不滥,卒无失时,人始知其综核才”。后
  来黄鸿藻升任思恩府(今广西武鸣)知府,在任内勤于政务,
  劝课农桑,促进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办农桑,修书院,
  教养兼施,政声卓著”。黄鸿藻一生官位不高,但抱负不凡,
  常自勉道“士大夫平日读书养气,当自任以天下为重。一旦值
  国家大计,在所必争,则批鳞犯颜,不顾祸福,稍一瞻望,便
  贻千古之讥。若区区一小政之得失,一庸臣之进退,连章入告,
  以市恩而沽名,即其心无他,亦不免自视过轻矣”。在多年的
  宦海生涯中,黄鸿藻也结识了一批官绅大夫,其中与邓承修、
  钟孟鸿、何如璋、龚易图等人尤为密切。这种官场人脉关系对
  于黄遵宪日后从政道路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
  黄遵宪的青少年时期,正值晚清帝国多事之秋,内忧外患
  相继而来。他出生前八年,即1840年(道光二十年),爆发了
  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破轰开了清帝国的大门,这场战
  争最终以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而使中国历史的进程发生了
  根本性的转折。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
  007
  军攻陷大沽口,并进犯北京,在大肆掠夺之后纵火焚毁了有“万
  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外国侵略者的炮火虽未殃及粤东偏僻
  的嘉应州,但对黄遵宪后来的人生选择产生了深刻影响。正是
  由于清帝国与世隔绝的局面被打破,中外交往成为不可逆转的
  历史潮流,从而为黄遵宪日后从事外交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历史
  舞台。
  1851年(咸丰元年),黄遵宪刚刚出生三年,爆发了太平
  天国农民起义。这场战争发源于两广,在客家人洪秀全、杨秀
  清等人的率领下,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横扫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
  大半个帝国版图,满清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1856年,太平
  天国内部发生天京事变,翼王石达开率部离开天京,独立转战
  于江西、浙江、福建等地,1859年其部属石镇吉率领太平军进
  入粤东地区,并于当年4月攻陷嘉应州城。1864年,天京被攻
  破后,江南太平军余部在康王汪海洋、侍王李世贤等人的率领
  下,南下转战福建、江西、广东边界。1865年(同治四年)冬
  天,汪海洋引太平军从江西入广东,再次攻克嘉应州城。这年,
  黄遵宪正好18岁,11月,娶同乡叶氏为妻。然而由于兵荒马乱,
  黄遵宪还没来得及好好体验新婚生活的甜蜜与幸福,就被迫与
  家人避难大埔,接着又逃往潮州。逃难途中,年轻的黄遵宪和
  家人尝尽了人生离乱的凄苦。直到1866年(同治五年)2月,
  左宗棠率军击败汪海洋部,收复了嘉应州,历尽磨难的黄遵宪
  一家大小才回到自己的故乡。
  008
  太平天国的动乱在黄遵宪年轻的心灵上多留下的阴影是难
  以磨灭的。社会动荡不安、家人流离失所、家道骤然中落,都
  使得黄遵宪发出无限感慨,这期间写下的许多诗篇都流露出这
  种苍凉的心境。这种早年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经历直接影响了黄
  遵宪一生的政治选择和人生方向。





上一本:李秀成传 下一本:刘铭传传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黄遵宪传的作者是伊茂凡,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