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丘逢甲传


作者:舒刚庆     整理日期:2016-04-22 15:31:45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推荐、青少年课外必读本;*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团中央中国青年网、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多位国内著名高校和重点和重点中学知名教师参与编写;*由著名作家高占祥、周殿富等主编;*视角崭新、配图精美;*全方位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独特视角纪录中国近现代爱国名人之生平,以名人之人格魅力引导当下青少年之价值取向;*读者了解和认识近现代爱国人士的入门之书 
本书简介:
  丘逢甲(1864~1912),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保台志士、
  卓越的教育家和杰出诗人。他根在祖国大陆,出生在台湾,生
  活在清王朝国势日衰,列强入侵愈演愈烈的年代,他一方面接
  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另一方面也受到西学的影响。考中进士
  后,因无意仕途,辞官回乡从事教育,兼取西学,培养人才,
  谋求强国之道。
  目录:
  引言/001
  第一章成长成才
  源在两岸时予使命/001
  启蒙成长随父就读/006
  科考联捷高取进士/018
  辞官返台执教桑梓/024
  第二章抗日保台
  弃教从戎创建义军/031
  血泪上书反对割台/052
  力求自主义不臣倭/066
  第三章教育强国
  返粤故里讲学潮州/098
  创办新学育才强国/107
  南洋考察募集资金/116
  兴办师范再设族学/121引言/001
  第一章成长成才
  源在两岸时予使命/001
  启蒙成长随父就读/006
  科考联捷高取进士/018
  辞官返台执教桑梓/024
  第二章抗日保台
  弃教从戎创建义军/031
  血泪上书反对割台/052
  力求自主义不臣倭/066
  第三章教育强国
  返粤故里讲学潮州/098
  创办新学育才强国/107
  南洋考察募集资金/116
  兴办师范再设族学/121
  第四章转向革命
  顺应潮流支持维新/130
  任职粤省兴利除弊/134
  趋向革命暗护党人/138
  力促和平迎接曙光/143
  第五章诗界巨子
  诗作丰富位列巨子/149
  诗界旗帜引人奋进/154
  诗情浓烈爱国爱乡/159
  第六章名在两岸
  遗恨大陆心念台湾/167
  精神长存扬名两岸/171
  参考文献/175
  后记/177
  丘逢甲年谱/180前言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春愁》
  2004年3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答中外记者问
  的时候,高度评价了一位台湾爱国诗人抗日保台的伟大壮举,
  并深情吟诵了他在1896年4月17日写的一首诗——《春愁》。
  人间四月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但是诗人却满腔
  愁绪难以排遣,因为去年今天,美丽家乡台湾被迫割让给了日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春愁》
  2004年3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答中外记者问
  的时候,高度评价了一位台湾爱国诗人抗日保台的伟大壮举,
  并深情吟诵了他在1896年4月17日写的一首诗——《春愁》。
  人间四月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但是诗人却满腔
  愁绪难以排遣,因为去年今天,美丽家乡台湾被迫割让给了日
  本。短短二十八个字,抒发出诗人强烈的爱国爱乡情感,表达
  出对割让台湾的巨大痛苦和愤怒,对祖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
  的深深悲痛,对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强烈认同。
  002
  丘逢甲
  003
  这位诗人,就是丘逢甲。
  丘逢甲(1864~1912),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保台志士、
  卓越的教育家和杰出诗人。他根在祖国大陆,出生在台湾,生
  活在清王朝国势日衰,列强入侵愈演愈烈的年代,他一方面接
  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另一方面也受到西学的影响。考中进士
  后,因无意仕途,辞官回乡从事教育,兼取西学,培养人才,
  谋求强国之道。
  甲午战争爆发,丘逢甲弃教从戎,以“抗倭守土”号召全
  台人民,创建义军,多次刺血上书,反对割让台湾,在无力回
  天的情况下,他倡议成立抗日救台组织——“台湾民主国”,
  谋求自救,终因缺乏外援而失败,但表现出强烈的反抗侵略、
  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一位教育家,丘逢甲早年在家乡从事桑梓教育,抗日
  保台失败后,又到广东祖居地继续从事教育活动,锐意传播新
  学,注重师范教育,努力培养救国、强国人才。他对教育的重
  视,以及锐意创新的眼界和胆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今
  天依然有参考意义。
  丘逢甲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诗风苍凉悲壮
  又不失雄健,抒发出浓烈的爱国爱乡情怀,反映出清末社会的
  历史进程和特点,尤其表达了台湾人民反抗侵略、维护祖国领
  土完整的心声和诉求,在清末沉闷的诗坛中展示出清新的气
  息,在中国近代诗坛占有重要地位,被梁启超誉为“诗界革命
  004
  之巨子”。
  丘逢甲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共同推崇和敬仰的先贤,他留
  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尤其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期盼国家富强的爱
  国爱乡精神,非常值得海峡两岸中华儿女传承和弘扬。习近平
  总书记曾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
  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也是丘逢甲毕生追求的梦想。
  唐代诗人王湾曾写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
  海峡两岸尽管尚未统一,但是两岸的交流交往日趋密切,展示
  出光明的发展前景。两岸更应该传承和弘扬丘逢甲的爱国爱乡
  精神,自觉承担起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重任,深化交流交
  往,增强民族认同,扩大两岸共识,最终实现两岸和平统一,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也是对丘逢甲等先贤的最大告慰。第一章成长成才
  源在两岸时予使命
  1864年12月26日凌晨(清同治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丑
  时),福建省台湾府淡水厅铜锣湾双峰山(今台湾省苗栗县铜
  锣镇),万籁俱寂,忙活了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只有一
  户在李氏家塾任教的丘氏家中,还闪亮着昏黄的油灯火,大家
  在焦急地等待着一个新生命的降生。忽然,一个婴儿清脆的啼
  哭声划破了深夜的沉静,这声啼哭,似乎也意味着一个勇者在
  漫长暗夜里向黎明召唤和呐喊。
  诞生的是一个男婴,这让所有焦急等待的人喜出望外。男
  孩五官端正、天庭饱满、耳垂子厚,一副大富大贵的好相貌,
  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在昏黄的灯光下,扫视着周围全新的一
  切。这个男婴就是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熟知的爱国保台
  志士、卓越的教育家和杰出诗人丘逢甲。
  002
  丘逢甲的父亲丘元宝(1833~1911),为人忠厚正直、乐于
  助人。考中廪生后,在台中一带的家塾以教书为生。首任妻子
  胡氏生下长子先甲(1857~1917)后不久就去世了。他后来又与
  台湾府城(今台南市,台湾建省后,台湾府改称台南府)的陈
  掌妹结婚,陈氏生的第一个孩子就是丘逢甲。
  丘逢甲的名字,是由父亲丘元宝按“甲”字辈起的。说起
  这个名字,也颇有一番来历。那一年刚好逢上甲子年,“甲”
  是天干之冠,“子”为地支之首,甲、子意味着万事万物的开
  始,“生逢甲子”被认为是遇上好时运,是大吉大利的好事
  情。丘元宝深知其意义,而科场失意的他,看到八岁的长子先
  甲无心读书,颇有些失望,但是看到这个刚刚诞生的儿子,他
  觉得“喜逢甲子”又喜得贵子是个好兆头,越发觉得这孩子将
  来能“科甲及第”,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于是就取名叫“逢
  甲”,乳名唤作秉渊。
  丘逢甲祖籍广东梅州镇平(今蕉岭县),属于从中原地区
  南迁过来的客家人。据传,丘逢甲的远祖是姜太公,助周武王
  灭纣兴周后,被封在了山东齐国营丘。之后,姜太公将领地给
  了三儿子穆,并命名为封丘,穆就以丘为氏,名曰丘穆,在
  封丘一带定居下来。后来,丘穆的一支后裔迁徙到福建上杭一
  带,其中一个子孙丘梦龙是理学大师朱熹的再传弟子,而丘梦
  龙之子丘文兴(又名创兆)是岳飞的重孙女婿,在南宋末年追
  随文天祥抗元。兵败后,丘文兴举家迁往广东梅州石惹都(明
  003
  代置镇平县)定居。由于人口不断繁衍,耕地有限,丘氏后裔
  丘仕俊(1758~1828,丘逢甲曾祖父)在清乾隆中期又迁居台
  湾,丘氏子孙开始在台湾生根繁衍,到丘逢甲已是迁台第四
  代。由此可见,丘逢甲的血脉源于两岸,而尤以大陆为根本,
  说明海峡两岸同根同种,是血脉相连、密不可分的一家人。
  关于丘氏,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邱”氏本来就是
  “丘”氏,汉代以来,统治者为避讳孔子的名号,多次下令
  “丘”改为“邱”,尤其是清雍正皇帝颁发诏谕,天下所有的
  “丘”氏族人只得改为“邱”。因此,丘逢甲和他的一些先祖
  在一段时期内书写名字的时候,都是写为“邱”的。辛亥革命
  后,丘逢甲登报声明姜太公是西周初年人,孔子是东周春秋时
  人,没有前人避后人讳的道理。如今又是民主时代,不必避
  讳,所以改回“丘”。
  丘仕俊来台时,正是大陆沿海居民尤其是闽粤居民迁台的
  又一次高峰期。从1662年(清康熙元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到
  1683年(清康熙廿二年)施琅统一台湾后,闽粤居民大量迁台
  ,使台湾得到大力的开发,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
  系也日益密切,两岸一家亲、两岸是命运共同体的基础被牢牢
  加固。丘仕俊的迁台之举,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由于台湾西
  部沿海条件较好的地区已经为早先迁台的闽南人所开发居住,
  因此丘仕俊便到接近台湾原住民居住的半山区彰化县东势(今
  台中东势镇)一带落脚谋生,通过辛勤垦殖经营,家境逐渐丰
  004
  厚。丘仕俊的幼子丘学祥(1800~1872)有三个儿子,其中幼子
  丘元宝秉性斯文,爱好读书,经过多年寒窗苦读,考取了廪生
  的功名,但因家境无力再支持学业,他便开始到当地的家塾中
  教书。1862年(清同治元年),台湾发生戴潮春起义,丘学祥
  举家避迁到淡水厅铜锣湾,丘元宝在当地教书,陈掌妹跟随到
  这里生活。两年后,丘逢甲在此出生。
  丘逢甲出生的那个年代,正是中国的多事之秋。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及
  工业革命,日益强大起来,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们用先进的
  制度、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强大的武力到处开拓市场,进行殖民
  扩张,他们对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垂涎已久。1840年第一
  次鸦片战争爆发,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割地、
  清·康熙《平定台湾凯旋图》
  005
  赔款、通商……屈辱的历史在中华大地上一幕又一幕上演,中
  国已经成为列强随意把玩于掌中的懦弱“猎物”。
  康乾盛世之后的大清王朝,狂妄自大、闭关锁国、贪污腐
  败、民不聊生,起义不断,整个国家走向衰败,已经远远落后
  于世界发展潮流。两次鸦片战争,加上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轰
  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清王朝受到沉重打击:香港岛被割占了,
  九龙又被割占了,东北、西北边境一百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
  土也被赤裸裸地割占了,沿海乃至内地被迫向列强开放了无数
  的通商口岸,赔款不计其数,广袤的中国大地成为了资本主义
  的原料来源和货物倾销市场,中华民族出现了千古未有的大变
  局和大危机。无数的有识之士在列强入侵、民变风起云涌中警
  醒过来,开始睁眼看世界,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
  动,向西方学习,力图挽救这个变局和危机。
  台湾在1840年以来,也一直处在列强入侵的风口浪尖。第
  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把矛头直指台湾,欲侵占台湾
  作为进攻大陆的跳板,先后挑起五次侵台战事,但是由于台
  湾兵备道姚莹和总兵达洪阿早有准备,在台湾军民的共同抵
  抗下,英国的五次侵略都被打败了,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
  国取得的少有胜利,也成为台湾人民抗击侵略的又一次英勇壮
  举,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中国失败的悲惨命运。第二次鸦片战争
  后,台湾的淡水(今台湾省新北市淡水区)、鸡笼(今台湾省
  基隆市)、安平(今台湾省台南市安平区)、打狗(今台湾省
  006
  高雄市)相继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开始受到西方殖民势力的
  冲击,台湾人民反抗外国入侵的爱国爱乡意识,以及实现变革
  自强的忧患意识逐渐觉醒起来,而且愈发强烈,为丘逢甲以后
  的成长带来深刻的影响。
  丘逢甲出生那年,世界上也发生了很多大事:沙俄乘中国新
  疆回民反清起义之机,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霸占了中国巴
  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四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大片领土;太平天国首
  都天京陷落,持续十四年,转战十七省的农民起义终告失败;日
  本高杉晋作起兵夺取长州藩的政权,倒幕运动蓬勃发展……而从
  1864年往前推四年,清政府开始了洋务运动;往后推四年,日本
  开始了明治维新。三十年后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丘逢甲从他出生之日起,在他幼小的生命里就注定要面对
  列强的步步入侵,就注定要承担起寻求救国强国的道路、重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而他以一生的经历也做到了。
  “逢甲”这个名字,他的父亲或许寄予了很多美好的愿望,当
  然他也实现了这些期望。但是,这个名字,更与台湾的屈辱历
  史联系在一起。





上一本:北洋风云人物:张勋 下一本:陈玉成传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丘逢甲传的作者是舒刚庆,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