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闻——北大清华的那些大师》从人的角度认识北大清华民国时期的大师,摒弃了之前非黑即白的传统刻板认识,使冰心、马寅初、汤用彤、冯友兰、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大师形象有血有肉跃然纸上。 本书简介: 《忆闻——北大清华的那些大师》是阿忆老师秉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在北大燕南园和清华照澜院讲述学术大腕们的记录写出《小橘灯》的冰心是否如普通读者印象中的那么温暖可人?梁实秋为什么说冰心是温度低于零度的人?男神陈岱孙为什么不结婚?王国维自杀的原因?梁启超的表里如何?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阿忆老师从不同角度重新认识这些学术大腕,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全书图文并茂,生动亲切,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与可读性。 作者简介: 阿忆,男,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现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网络人称“阿忆老师”“阿忆GG”,曾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担任主持人。出版文字专著有《青春的敌人》《香港百年》《风雨北大水木清华》,另有《香港百年》《北大缤纷一百年》《中国纪录大回放》《水木清华九十年》等多部影像著作。 目录: 北大 真实的冰心...........................................3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真相..............15 汤用彤:逐渐暗淡的人生...................27 周培源:这辈子不是我追求的...........43 总想跟上时代的冯友兰......................63 翦伯赞为什么自杀..............................83 朱光潜:学术界的傅作义...................95 男神陈岱孙:您为什么不结婚.........107 侯仁之:民族记忆的守卫者.............121 清华 梁启超的表里....................................137 王国维:纠结的一生.........................153 目录: 北大真实的冰心...........................................3马寅初的《新人口论》真相..............15汤用彤:逐渐暗淡的人生...................27周培源:这辈子不是我追求的...........43总想跟上时代的冯友兰......................63翦伯赞为什么自杀..............................83朱光潜:学术界的傅作义...................95男神陈岱孙:您为什么不结婚.........107侯仁之:民族记忆的守卫者.............121 清华梁启超的表里....................................137王国维:纠结的一生.........................153陈寅恪:最是文人不自由.................167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她.................181李济:最后一个迷人的学阀.............195 《忆闻》自媒体工作人员名单...........211 真实的冰心66号楼前有一棵丁香树,至今仍在,有一年丁香花开,吴文藻从书房出来,冰心问他,这是什么树,吴文藻说不知道,冰心就告诉他:“这叫香丁。”吴文藻信以为真,口中念叨着“香丁”,别人听了,笑得一塌糊涂。后来冰心写了一首宝塔诗: 马香丁羽毛纱书呆子进家说起真是笑话教育原来在清华 这宝塔诗,是开玩笑,笑话吴文藻是清华培养的傻子。这“马”是什么意思呢?他们家的孩子要吃萨其马,但小孩字说不出三音节的字,就管它叫“马”,吴文藻真以为小孩想吃的东西叫“马”,进食品店问,我的小孩要吃马,有没有卖的。“香丁”就是刚才说的丁香树。“羽毛纱”怎么回事呢?冰心让吴文藻给自己的爸爸买双丝葛夹袍面料,可吴文藻进了商店就忘了,说要买羽毛纱,羽毛纱是女人穿的,恰巧店员认识冰心,就给冰心打电话,才知道要的是双丝葛。双丝葛事件之后,冰心的爸爸跟冰心说,这姑爷可不是我选的,是你在去美国的轮船上自己认识的,意思是再傻你也不能怨我。冰心和吴文藻是合葬的,吴文藻死于1985年,冰心是1999年,活了99岁。冰心的两个女儿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非常厉害。她还有一个大儿子叫吴平,吴平离过一次婚,跟后任太太也分居了,关系特别不好,他的儿子吴山特别气愤,所以去爷爷奶奶墓上,用红漆写了两行字,“教子无方,枉为人表”。这是前段时间的事,闹得挺大的。冰心是养猫的。养什么动物,大概能反映动物主人的性格。一般来说,养猫的女人比较冷,养狗的温暖一些,比较亲和。大学者当中,养狗的少,基本都是养猫。季羡林、林徽因、钱钟书都养猫。猫比较独立,不用人管。我们一般说到冰心,都会认为她是一个非常非常慈祥的女人,她写儿童文学,想来都应该是这样的人。其实跟冰心接触的朋友都知道,她是一个冷若冰霜的人。梁实秋跟冰心的关系非常好,他曾说过,“从《繁星》到《春水》,我读出的冰心是一个温度低于零度的人”。 周培源:这辈子不是我追求的1924年,周培源从清华毕业,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去美国留学。他原本喜欢工科,梦想工业救国,但后来却去了芝加哥大学,学理论物理。留美期间,周培源完成了一个近乎奇迹的数字,他用3年半时间,连续拿到了学士、硕士、博士3个学位,做到这一点,一般人起码需要6年时间。他女儿曾经问他,你为什么能在3年半时间连续拿到3个学位,答案只有两个字:“勤奋”。周培源的学术研究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理论物理,主要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引力论,1991年的时候,周培源89岁,因为引力论在实验上有了很大突破,他一高兴,心肌梗塞,住院了;二是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带有应用色彩,他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当年在美国读大学也是读的理论物理,但到西南联大的时候,他觉得理论物理跟抗战离得太远,他觉得应该一切为抗战服务,所以他增加了一个学术研究方向,就是流体力学,当时他专门开了弹道课,就是子弹打出去以后弹道轨迹是什么,钱三强的太太何泽慧在德国学的就是弹道学,为什么学这个,就是因为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她听过周培源的弹道课,由此产生了兴趣。40年代末,周培源有一段时间到美国度假,又开始研究流体力学里的湍流理论。通常我们看到空气的流动和水流,是在一个层面上的平滑层流,湍流是遇到阻碍物以后高速旋转,形成了一个旋涡,龙卷风和海里的旋涡,都是湍流。在力学当中,湍流是摧毁力最大的一种东西,它有三个特点,一个是它的凝聚力,旋涡总是朝中心凝聚,再一个是高速运作,第三个是在高速凝聚运动中,它会淘汰污浊。周培源研究湍流理论,主要就是研究湍流是怎么形成的以及怎么发展湍流理论为实践服务。在湍流理论的研究者当中,他的贡献特别大,被称为世界上四大力学家之一。周培源跟科学史上的两位巨人,有过直接接触,这挺让中国科学家羡慕的。他见的第一个巨人是海森堡。中国国家话剧院有一个特别好的话剧,叫《哥本哈根》,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执导的,每年都演。这个话剧一共就3个人物,一个是波尔,一个是波尔太太,另一个就是海森堡,他是犹太人,海森堡是波尔的学生,他们都是研究核物理的。波尔夫妇是丹麦物理学家,住在哥本哈根,科学史上有一个谜团,1941年9月,海森堡坐火车来到波尔家,一起进了晚餐,之后为了防止屋子里有窃听器,他俩到屋子外面交谈,谈完后,他们的友谊就中断了,海森堡留在纳粹德国,为希特勒发明原子弹,波尔在丹麦被德国占领后跑到美国,跟费米和奥本海默一起研制原子弹,而且成功了,那么两位科学家1941年的哥本哈根会面谈的到底是什么,是海森堡要探听波尔的核物理研究到了什么程度,还是说我动员你,我们都不发明原子弹,现在没人知道。二战结束后,海森堡成了一个助纣为虐一心想为纳粹德国发明原子弹却没能成功的人,但海森堡说不是这么回事,他说正是因为我在,我阻止了纳粹发明原子弹,所以才让波尔你们在美国鼓捣出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个话剧的内容,就是3个人的亡魂,在讨论1941年海森堡来干嘛。这话剧就一幕,一个空间,海森堡在客厅中,向波尔夫妇证实了他当时能发明原子弹,但他的良心拖延了原子弹研制的进度,所以他自认为他是个科学界的英雄。这是特别棒的一个话剧,我们不是学物理的,但观看其中的物理推导,却全能明白,就通俗到这种程度。20年代末,周培源到德国,跟海森堡一起研究量子物理。1928年周培源26岁,海森堡27岁,但在德国已经做了教授,30年代初,波尔就因为量子物理的研究,得了诺贝尔奖。我听杨振宁先生说,海森堡体育特别好,在周培源去之前,他一直是整个大学的乒乓球冠军,自周培源去了以后,他就只能屈居第二了,因为周培源比他打得还好。30年代中,周培源去了美国,清华教授做了一段时间的教学以后,有一整年的休假,当时面对民族兴亡的知识分子,会把休假当成学习,所以周培源到美国后,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进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培训班。我们能看到的唯一一张中国人拍的爱因斯坦照片,就是周培源拍的。总想跟上时代的冯友兰冯友兰并不认为自己在书房里看旧书,成天研究哲学,跟丰富的人生、民族的演进、国家的建设没什么关系。他在80年代出版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卷的序言里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诗经》里有一句话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朝尽管是数百年的老国家,但他的使命是求新,他说他写哲学史也是一样,是“阐旧邦,辅新政,帮助现代化”。所以他从一开始就认为,他的哲学不是跟国家没关系,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把这些东西想清楚,对国家建设和民族的演进成长,都是特别好的事。他也并非老书虫子,他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是在哥伦比亚大学,他去美国之前,曾经问胡适,说我现在要去那边读书,您刚从那边回来,您告诉我,美国有哪些好大学。胡适跟他说,美国有两所大学我觉得特别好,特别是对学习哲学来说,一个是哈佛,一个是哥伦比亚大学,但哈佛是一个老学校,思想是老的,哥伦比亚大学是新学校,思想是新的,所以冯友兰就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是求新的。这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他独自一个人在写哲学史,是一个特别老气的书虫子。其实他整天想的全是,他这套东西,跟国家有什么关系,所以他的一生是特别贴近这个国家的。像汤用彤先生,他不是太贴近国家,当然他去世得也早。男神陈岱孙:您为什么不结婚陈先生不结婚,跟他自理能力特别强也有关系,他无论年轻的时候还是年老后,自己总能把家里收拾得特别好,用不着有一个家庭主妇为他打点。陈岱孙很随和,和谁都能相处。当年,清华从北京撤往西南联大,一路上非常艰苦,经常两个教授住一起。陈岱孙有一段时间住在演话剧歌剧的包厢里,后来住进一家旅馆,跟朱自清同住一个屋。历史不会记载教授之间的小纠纷,但你如果见到过当事人,他就会向你传播很多小小的纠纷。当年好多西南联大教授因为住在一起,都闹得关系特别不愉快。但陈岱孙和朱自清处得很好,陈岱孙还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小住为佳,得小住且小住”,有点像“且行且珍惜”,下联是“如何是好,愿如何便如何”。因为心态平和,陈岱孙一生比较平稳,即使在“文革”中,他也没受到剧烈冲击,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一个奇迹。他的祖父和伯祖父,一个叫陈宝璐,一个叫陈宝琛,这两个人都是进士,陈宝琛不仅是进士,而且是帝师,是溥仪的老师,这是他的父辈。他母系这边,是清朝外交官出身,所以陈先生特别小的时候英语就特别好。按说,他的家族,属于大官僚阶级,这样的家庭背景,在“文革”中最容易受到冲击。同时,他又是经济学权威,在美国学的西方经济,应该算“反动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结果他反倒没事儿,“工宣队”和“军宣队”都尊称他为“陈先生”,真挺离奇的。这可能跟他性格比较内敛有关系,平时没得罪什么人,也没有特别出格的讲话和文章。梁启超的表里梁启超1925年进清华国学院,1926年徐志摩要娶陆小曼,徐志摩的爸爸提出特别苛刻的要求:第一,所有婚礼的费用自己出,家里不给一分钱;第二,主婚人必须是胡适,证婚人必须是梁启超;第三,结婚以后回南方,安安稳稳过日子。三条中有一条做不到,就不承认这桩婚事,梁启超碍于胡适的面子,也碍于徐志摩爸爸的面子,被迫做了证婚人,实际上,他非常反对这桩婚姻,而且非常讨厌陆小曼。徐志摩的前妻叫张幼仪,张幼仪是张君劢的妹妹,而张君劢是梁启超特别好的朋友,梁启超1918年周游欧洲,就是跟张君劢一起去的。张君劢1915年把妹妹许配给徐志摩,徐志摩从拿到照片的一刹那,就觉得这是个乡下土包子,从此没正眼看过老婆,张幼仪怀上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徐志摩跟她闹离婚,那时候他在英国,又看上了林徽因,而且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林徽因经过深刻思索,觉得必须断了这个恋情,在没有跟徐志摩打招呼的情况下就跟爸爸回国了。徐志摩离了婚,回国后,看上了王庚的太太陆小曼,而王庚跟徐志摩一样,也是梁启超的学生。也就是说,徐志摩前妻的哥哥,是梁启超的好朋友,他夺人之爱的那个丈夫,是梁启超的学生,梁启超得多尴尬。所以他把证婚变成了批判会,滔滔不绝,厉声训斥这两个新人。徐志摩最后忍不住了,说老师,当着这么多人,能不能给我点面子,梁启超才把话停住。通过这事儿,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是梁启超是先进的思想家,但同时带有旧社会的残余思想,只要结婚,就受婚约束缚,如果婚姻不幸,也不能追求新的恋人,二是当他这么要求别人的时候,自己是什么样子,这一点非常重要。梁启超11岁考上秀才,17岁考上举人,他考举人时的主考官叫李端棻,咱北大是怎么建起来的,就是这位刑部尚书李端棻向光绪递了个折子,呼吁建京师大学堂,这就是我们北大的前身,李端棻发现梁启超是个人才,就把堂妹李蕙仙许配给了他,李蕙仙比梁启超大4岁,是老妻少夫,当时梁家很穷,李蕙仙一点儿没嫌弃,是一个特别贤惠的妻子,梁家也非常喜欢她。1899年,因为维新变法失败,梁启超跟着康有为逃到了日本。当时,孙中山也在日本,孙中山和康有为可不是一伙人,康有为要保皇,要皇帝亲政,孙中山要共和,要推翻帝制,所以两个人有矛盾。但梁启超既是康有为的学生,又觉得孙中山有道理,所以他跟康有为的其他门徒一起,给老师上书,说您能不能退位,咱这个组织,由我梁启超做头儿,跟孙中山合作,孙中山是会长,我是副会长。康有为看完后,勃然大怒,要梁启超立刻离开日本,别跟孙中山混,去檀香山为保皇党筹款。于是梁启超去了檀香山,那里有一个特别富裕的何姓华侨,请梁启超去家里作客,梁启超与何家女儿何慧珍相遇,情投意合,相见恨晚,到告别的时候,何慧珍告诉梁启超,如果这辈子不能遇见你,希望下辈子能追随你,我只有一个愿望,你能不能给我一张你的肖像照片。几天后,一位朋友来见梁启超,劝他最好找一个新太太,这太太最好会英文,这对你在海外发展会有特大的好处。梁启超说,我知道你在说谁,但我第一有太太,我跟谭嗣同建了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不能违背当年的誓言,第二我是一个脑袋被悬赏的人,说不定哪天就死了,不能耽误了人家。说是这么说,其实梁启超已经堕入情网,他送给何慧珍一张肖像照片,得到何慧珍刺绣的两把扇子,他还为何慧珍写了好多情诗。梁启超给李蕙仙写信,说他现在很苦闷,看上一个女孩儿,难以自拔,想和她好,又怕对不起你,你说我现在怎么办。李蕙仙看了信,特别生气,说你如果想娶她,我就跟你爸爸说,你把她娶来当妾就行了。梁启超一听太太要把这事儿告诉爸爸,吓坏了,说你不用告诉他,我自己断了这想法吧。后来何慧珍一直没结婚,梁启超做了司法部长,何慧珍还从檀香山来看他,他挺绝情的,就在司法部长的办公室外面,接见了一下这女子。1924年,李蕙仙去世,这女子又从外国赶来看梁启超,梁启超还是没答应。为什么没答应,这得说另外一件事儿。早在1903年,梁启超偷偷有了妾,这妾是李蕙仙嫁到梁家时带来的丫环,叫王桂荃,因为梁启超和谭嗣同建过一夫一妻世界会,所以他不能把这个秘密宣扬出去,在他的书信中,一直没有“妾”这个字,直到1924年太太重病,他给一个朋友写信,说我的小妾又怀孕在身了,才第一次管王桂荃叫“妾”。好在王桂荃是一个特别出色的女性,弥补了梁启超偷偷娶妾的负面影响。王桂荃甚至比李蕙仙还会做妻子,还会做母亲,梁思成是李蕙仙的孩子,他后来回忆说,有一次他成绩不好,李蕙仙拿笤帚疙瘩打他,笤帚疙瘩上捆着铁丝,打在小孩身上会皮开肉绽,王桂荃便用身体挡住梁思成,李蕙仙手收不住,笤帚疙瘩打在王桂荃身上,王桂荃忍着疼,事后拉着梁思成,教育他应该怎么做人。所以梁家的孩子非常尊重她,他们管李蕙仙叫妈,管她叫娘。李蕙仙为梁启超生了3个孩子,王桂荃生了6个,这个秘密一直保守着,直到“文革”结束后,梁家的孩子觉得王桂荃妈妈特别值得纪念,才在香山植物园梁氏墓地种了一棵母亲树,告诉大家,我们家有两个母亲,一个是李蕙仙,一个是王桂荃。王国维:纠结的一生清华国学院五大导师,其他四大导师来清华都特别简单,就是校长发聘书,他们来就职就行了,只有王国维是奉诏入园。清华最初请他来任教,他说我不能答应,我必须先上一个奏折给皇帝,皇帝同意了我才能来。所以,是废帝溥仪颁了诏,王国维才奉诏进的清华园。其实,北大有位大学问家叫马衡,他在1921年就问王国维,能不能来北大当教授。王国维问他的好朋友罗振玉,我答应不答应,罗振玉说你先别答应,你最好能进紫禁城当差。王国维问罗振玉,那生计问题怎么解决。王国维多年一直跟着罗振玉,罗振玉一直救济他。罗振玉说你去找升大人,求他转告溥仪,请你进南书房做行走。罗振玉说的升大人叫升允,原先是甘陕总督,清朝遗老,跟皇帝关系特别好。王国维去见了升大人,升大人说我帮你努力。所以王国维和罗振玉都没有接受北大对他们的聘请,只答应做函授教授。1923年,溥仪想请一些最有学识的人进紫禁城当帝师,升大人就介绍了王国维。王国维当时在上海,他得了一场病,回海宁老家养病。如果看一些纪录片或者回忆文章,都说他在海宁犹豫,到底进不进故宫,因为溥仪毕竟是废帝,现在都已经是民国了。我看了他当时的书信往来,其实他根本没犹豫,反而高兴得不得了。他跟罗振玉的书信往来,已经在商讨什么时候进京,进京的时候得穿朝服,没朝服怎么办,向谁借,讨论得热火朝天,心潮澎湃。5月,王国维进京。6月,他穿上借来的朝服,从午门进到故宫,朝拜溥仪,溥仪封他做五品官,南书房行走。南书房行走是康熙时代设置的一种差事。所谓“行走”,就是你原有一个官位,但到另外一个职位执勤。南书房行走,就是翰林院的官,在康熙的南书房轮番执勤,跟皇帝对诗,对四书五经,讲典故,相当于半个帝师,此外他们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担当皇帝的机要秘书。但雍正建了军机处,大量的行政权力转移到军机处,所以此后的南书房行走只是帝师,或者皇帝的文化顾问,没了机要秘书这个职能。尽管如此,在清朝翰林看来,这仍是一个最高奖赏。王国维也认为这是一个极大的奖赏,因为只有翰林才能做南书房行走,而他不是翰林,只是秀才,连举人都没考上,他能跟其他翰林在一起,做南书房行走,他觉得无上光荣。陈寅恪:最是文人不自由1953年,他的一个学生给他寄来一本弹词,叫《再生缘》,是清朝女诗人陈端生写的。内容是发生在元朝的一个爱情故事,一位大学士的女儿本该嫁给云南总督的儿子,但是国丈的儿子看中了大学士的女儿,大学士的女儿被迫化装成男人逃跑,然后参加科举考试,连中三元,做了兵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在打朝鲜的时候,女尚书指令她的前男友去征战,战争打赢了,前男友被封为王,也就是说,大学士的女儿和她的前男友,还有双方的父母,都同堂伺候皇帝,可是却不敢相认,女尚书有一次喝醉酒了,吐露了真言,皇帝一看,原来你是女的,你给我当妃子,女尚书急得吐了血。这本弹词写到这儿,戛然而止,没往下写。陈寅恪看了,曾惊叹说,我们一直说中国没有诗史,这就是诗史,所以他想写《论再生缘》。1954年,《论再生缘》写成了,但是一直不能发表。为什么呢,因为云南总督的儿子打的是朝鲜,周恩来说,不要再扩散这部论著,这会让朝鲜不高兴,所以这书一直发表不了。所以陈寅恪只能把它油印出来,分送朋友。但是这本书最后还是在香港出版了,说是不让出版却在海外出版了,中山大学就开始查,查来查去发现可能是章士钊去香港的时候带去了一份油印版,最后不了了之。过了20年,余英时写了一篇文章,说他在美国麻省得到了一份《论再生缘》油印稿,把它交给香港出版了。1961年,吴宓去广州看陈寅恪,陈寅恪拿出一份油印版《论再生缘》,送给老友,同时他告诉吴宓,我现在在干一件大事儿,秦淮八艳中的柳如是,在大家眼里,她无非是个歌妓,但在我这儿,她是具有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的人,我要写《柳如是别传》,80万字。1964年,这本书写完了。早在1927年,王国维自杀,1929年清华给他立了一个碑,碑文是陈寅恪写的,其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格外重要的一句,陈寅恪认为柳如是也是这样的一个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特别看重的学术最高标准,他自己一直本着这个标准去做学术研究,他也用这个标准去判断其他人是不是一个标准的学人。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她赵元任在清华时期做的第三件事是音乐创作,这跟清华不大相关,应该是他的个人爱好。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是什么,互联网上说,是1927年黎锦晖的《毛毛雨》,实际上,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是1926年,比《毛毛雨》早一年,所以《教我如何不想她》应该是中国的第一首流行歌曲。这首歌的歌词,是刘半农1920年在伦敦留学时,因为生活特别紧张,因而特别怀念祖国而写的一首诗,原名叫“情歌”,赵元任1926年把它谱成歌曲时,把名字改成了“教我如何不想她”。这个“她”字,在古代中国念jiě,是“姐姐”的意思,五四学潮之前被借用过来专指代女性第三人称,读音改为“tā”,此前女性第三人称是“伊”,刘半农写了这首诗,特别是这首诗被赵元任谱成流行歌曲之后,“她”字新意传进千家万户,大家开始用女字旁的“她”专指女性第三人称。这首歌当年特别流行,很多人想认识一下词作者是谁,有一个青年人就曾向赵元任提出过这种请求。正巧有一天,刘半农来清华照澜院1号作客喝茶,半途中那个想认识刘半农的年轻人来访,赵太太杨步伟跟他说,这位刘复教授就是《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词作者,这年轻人大惊失色,说我以为是帅哥,怎么是个老头?据说刘半农回家后,觉得这事儿好玩,便写了一个顺口溜自嘲:“教我如何不想她,请进门来喝杯茶。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她?”其实,这首歌1926年流行的时候,刘半农才35岁,他死的时候也就43岁,从来不是老头。这只是一个讹传佳话,把他编排成了一个老叟。赵元任后来变成了美国人,1973年回了一次中国,1981年临终前又回来一次,那时他不停地应邀演唱《教我如何不想她》,唱完后好多人问他,教我如何不想她,“教”到底应该念jiāo,还是应该念jiào,“她”到底是男的他还是女的她,赵元任说,“教”,你怎么读都行,读jiāo,读jiào,都可以,“她”,你怎么理解都行,可以理解成一个女人,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男人,但我要告诉你们,刘半农写这首诗的时候,“她”实际是他心中的祖国,他在英国活得实在太不痛快,吹着微风,看着蓝天,就想起了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