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一路向前:于成德故事选


作者:赵若飞     整理日期:2016-04-22 15:30:59

很想一口气读完《一路向前——于成德故事选》的书稿,却没能做到。该书编著者赵若飞记叙故事的手法平实通俗,读来流畅且不费力。但他总是在叙“实”之间动之以“情”,让人不自觉地展开思考,在一路向前的途中不得不一再回首,寻找启迪。于是,书稿自然就读得慢了。这还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原因是书中故事主角——我的父亲于成德,我再熟悉不过的亲人,一个很难以用文字描写的平凡人。但编著者用《一路向前》的书名,找到了书写父亲的切入点,这一切入,自然就抓住了父亲的本性,一个他自以为对的就可以不顾其他的刚毅固执本性。《一路向前》通过“戎马一生,征战路上,红心向党,牵手前方”四个篇章,把一位九岁就参加革命,年才过半百就进了干休所,高龄八十五却还充满斗志的抗战老战士于成德,真实而又柔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可见编著者的良好用心。平凡的父亲还是有其不平凡的经历的。他1939年参加革命,抗日打鬼子,南征北战消灭反动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建设国防舍小家为大家,从一名小兵成长为一名军队师职领导。他吃过苦受过伤,痛过心流过泪,未成就大事业而处平凡人生,却在平凡之中留下了不平凡故事。今天,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用《一路向前》论叙他的抗战经历,很有意义。因为我们要表达的,是对一位抗战老兵的敬仰,是对背负民族希望的敬仰,也是对无数为人民的幸福作出牺牲和奉献的革命前辈的敬仰。我们要表达的,是对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擦干血迹又上战场的铁骨男儿的敬仰,是对解甲归田依旧笑看春风的真情男儿的敬仰。是的,《一路向前》还挖掘出了父亲深埋心底的真情男儿的一面,他对家人对朋友的柔情似水,颠覆了我一直以为的刚毅本性。他对生活对未来的顺便随缘,也颠覆了我一直以为的固执本性。《一路向前》给我的是永远的期待,我很难一下子读完,也许是我不想一下子读完。于成德——我的父亲,只要是他一路向前的故事,我就不想一下子读完…… 
本书简介:
  本书着重介绍了一位十岁从军抗日打鬼子的老八路;一位紧跟队伍踏着胜利节拍前进的老兵;一位爱好和平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一位饱经风雨意志坚定的共和国军人;一位热爱自然健康生活的老干部。
  作者简介:
  赵若飞:海风出版社副社长,主任编辑。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报刊杂志发表文学、新闻作品百余篇,出版文艺作品集《一路走来》。
  目录:
  戎马一生这也算是于成德命里识途。他这一跟着队伍走,成就了他一生的光荣。而后,他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从山东到江西到福建,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离休进了干休所。
  跟着队伍走
  小小勤务兵
  地下小交通员
  马牧池突围
  驴能识途
  上抗日小学
  跟着班长拼刺刀
  当爆破手
  送学培训
  记住历史
  不忘国耻警后人
   征战路上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部队在极其艰险的道路上日夜兼程,不顾一切向着目标急速行军。一路上,人喊马叫,口渴、疲劳,还有敌机跟随不停地轰炸、扫射。但是戎马一生这也算是于成德命里识途。他这一跟着队伍走,成就了他一生的光荣。而后,他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从山东到江西到福建,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离休进了干休所。跟着队伍走小小勤务兵地下小交通员马牧池突围驴能识途上抗日小学跟着班长拼刺刀当爆破手送学培训 记住历史不忘国耻警后人征战路上时值隆冬,天寒地冻。部队在极其艰险的道路上日夜兼程,不顾一切向着目标急速行军。一路上,人喊马叫,口渴、疲劳,还有敌机跟随不停地轰炸、扫射。但是这些我们战士们都不怕,怕什么?就是怕敌军在前头跑掉了。行军路上的宣传员 参加莱芜战役参加孟良崮战役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参加沙土集战役做群众工作我不会忘记他们急行军追击渡过长江去 代理排长指挥战斗跨过鸭绿江压倒一切敌人 浴血奋战袖珍照相机 最可爱的人人在阵地在红心向党 于成德第一个跳了下去,不是为了职务的提升,因为后来他在师政治部副主任的位置上干了十多年;于成德第一个跳了下去,不是为了讨好别人,因为凭着1939年参加革命的资历他不需要讨好谁。从朝鲜战场回国当纪检干事 大比武实践出真知帮助群众建大寨田那年大女儿十一岁他第一个跳了下去下连当兵支持地方工作在部队领导岗位上离休之初爱讲故事的老干部优待俘虏用朴实的语言讲课喜迎香港回归党在我心中深度阅读牵手前方任何文字都无法描述于成德此时的心情,只听到于成德老人说了句“真是一路牵手的夜晚”,怪不得“梦醒时,窗外星晖掩映,不怀疑,今天又是一个鹰击长空的早晨……”。老有所学 投稿为两个外孙女而自豪和平万岁“南行”随记做有心人贺晋晋潮又牛道路自信健康之路吐故纳新为健康 凝聚私奔威信与微信下棋打牌当你老了泡温泉一路牵手的夜晚后记前言榕城后县路上,你能经常看到一位老者,头发花白,背影挺拔,手里拿着一个照相机,寻找福州四季最美的景色。这位老先生就是抗战老革命于成德老人。
   虽年过古稀,今年也八十好几了,但他依然精神矍铄,面带微笑,豁达而乐观,笔耕不辍并生活积极。于老先生1983年就卸甲归田光荣圆满地开始夕阳红的生活了。不过,榕城后县路上,你能经常看到一位老者,头发花白,背影挺拔,手里拿着一个照相机,寻找福州四季最美的景色。这位老先生就是抗战老革命于成德老人。虽年过古稀,今年也八十好几了,但他依然精神矍铄,面带微笑,豁达而乐观,笔耕不辍并生活积极。于老先生1983年就卸甲归田光荣圆满地开始夕阳红的生活了。不过,老先生身虽退而心未老,志虽酬而愿难满。赋闲在家含饴弄孙的岁月里,满脑子还是祖国下一代渴求知识的眼神,勤学苦读的身影,俊郎清澈的声音,于老先生觉得应该继续为国家奉献点什么,不如用自己参加过多次革命战争的经历给需要接受红色教育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和国家的未来——中小学生们声情并茂地讲解永垂不朽的革命传统故事吧。后来,于老先生被福州市鼓楼区评为“教育下一代先进个人”。从此,为了对得住这个荣誉,于老先生实情调研,资料搜集,讲课备课,上传下达,不辞辛苦,奔波于学校和部队之间,各项繁琐细密,费心劳力,舟车鞍马,一坚持就是十多年,美丽福州的清山绿水间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于老先生身体硬朗,他经常说自己还能跑的动,还能做些事情,并乐此不疲。他经常教育后人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以苦为乐,以苦为师。想来于老先生其实是很有福报的人。这既是老先生自己修来的福报善果,也是托党和政府的恩泽福荫。他生逢乱世,从战争年代走过来,虽历经几十年的世事沧桑、风风雨雨,但却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还始终保持着一颗“少年”的潮流心态和健康的体魄,这就是难得的福分。在此啰嗦一下,没有先生福报大的朋友莫要嫉妒,莫要不平,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比先生福报大的朋友也不要撇嘴表示不屑,要惜福感恩,善始善终。需要指出的是,说于老先生不富,指的是经济和物质财富方面;说于老先生不穷,其实主要是一辈子传承累积的精神财富。合理合法得来的财富确实是一种福报,但能消除贫困给他人带来快乐,尤其是精神财富,心之财富,更能洗涤不良情绪,使人心智充实,产生沁人心脾的持久喜悦和快乐,甚至能有助于健康长寿。简单地说,物质财富能消除物质上的匮乏,精神财富更能治疗心灵的贫困郁结。于老先生之所以能享受晚年人生的美好岁月,他的心智德行,如安于淡泊,朴素低调,知足常乐,宽广博爱,踏实认真等等,犹如雨之润物,既使自己充实而快乐,又能泽被后辈,这应当是他享受长寿人生的“保养品”。于老先生一生从戎,发端于一心为国、一念之善。最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老先生能将此电光石火之一念善心存而续之、推而广之、起而行之,由一日行善而至行善十余年,至于终生行善,善莫大焉。诚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滔滔闽江。看着眼前通往干休所的这一条弯弯曲曲小路,车水马龙,喧嚣热闹。街上匆匆的行人,大家都在谋职做事,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奔波忙碌。想起于老先生常说:为人要低调,要和善,要爱国爱家。是什么信仰让他坚持到底,其实从他一路走来的足迹,不难发现这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他年轻投奔革命队伍时就确立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于老先生是真正的人间正道直行者。我想如果大家都能如于老一样,舍小我而利大众,弃私心而分忧国家,则全社会必将正能量满满,一路向前实现中国梦则必将指日可待了。正值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一路向前》即将付梓,翻开一章章业已成型的书稿,内心深有感触,感动于于成德老前辈一生所经受的磨难和为国家为民族所付出的青春与热血。为了让这种感动持续下去,将这种精神继承发扬下去,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遂捡起笔头,将此翻译成日文,向无数和于成德老前辈一样的抗战老战士表达崇高的敬意。
  从事编辑工作以来,很久没有读到《一路向前》这样的书稿,可以让编辑人员一气呵成地编撰下去。感动人的不只是作者文笔的优美,故事情节的生动可读,更是文中主人公——于成德老人牵引着我一路向前的精神。
   全书主体分四个部分,讲述了于老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新中国建设以及离休后关心培育下一代的故事,展现了于老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战斗岗位强烈的正值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一路向前》即将付梓,翻开一章章业已成型的书稿,内心深有感触,感动于于成德老前辈一生所经受的磨难和为国家为民族所付出的青春与热血。为了让这种感动持续下去,将这种精神继承发扬下去,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遂捡起笔头,将此翻译成日文,向无数和于成德老前辈一样的抗战老战士表达崇高的敬意。从事编辑工作以来,很久没有读到《一路向前》这样的书稿,可以让编辑人员一气呵成地编撰下去。感动人的不只是作者文笔的优美,故事情节的生动可读,更是文中主人公——于成德老人牵引着我一路向前的精神。全书主体分四个部分,讲述了于老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新中国建设以及离休后关心培育下一代的故事,展现了于老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战斗岗位强烈的战斗精神、革命精神、使命担当、忧患意识和一路走来的浩然正气与人格魅力。更通过于老的身体力行,朴素地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人内在的优秀精神与品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事业担当不同,但民族的美德与革命的精神传承始终是相同的。刘亚洲在《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讲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质,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的生存发展。习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共产党人要有共产党人的样子。共产党人的样子是什么?是永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是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是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公仆精神……还有老骥伏枥育新苗的传承使命担当意识。所有这些精神曾经就在我们身边,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但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又疏远、陌生了这些精神,以致彷徨、迷茫……《一路向前》告诉了我们,曾经的精神是什么,该如何回归!她在召唤我们,召唤我们去传承、去继承。也许每个人都有故乡情结吧。那么我的故乡在何方?我祖籍和出生地都在北方,幼年时随父母南下,之后一直在南方。自小生活在部队大院的我,在家里听父母说北方话,在学校听同学讲南方方言。在家里,我吃的主食是面食,参军到部队后,驻地即在南方,吃的主食自然是白米饭。在军人家庭里似乎对风俗没什么概念,而在南方的省会城市里却处处风俗可见。时间长了,久了,我便纠结一个问题:我的故乡在何方?是出生地山东?还是小时候生活地江西?亦或是生活了近四十年的福建?或许都是。其实,我一直以来总是对人说,山东、江西和福建人都是我的老乡。因为我对我生活居住过的这三个省份的人都倾注了感情。在骨子里,我始终认为,只要养过我育过我的省份都是我的故乡。但我更知道我的根儿在沂蒙山老区。在那片我虽从未踏上过却终究会寻根问祖的土地。每当有人问起我是哪儿人时,我便会毫不犹豫地,自豪并骄傲地告诉他:我的老家在沂蒙山。我是沂蒙山人的后代。我是红土地上走出的八路军的后代。历史告诉我:没有老区,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没有老区,就没有当今大城市的繁华;没有老区,就没有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病员的动人故事。老区人民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瞿秋白说:“人爱自己的历史好比鸟爱自己的翅膀,请勿撕破我的翅膀!”这句话我记忆深刻,深受教育和启发。是的,我们今天所有的传承都离不开历史。人类离不开,国家离不开,个人更是离不开。历史塑造了我们,不尊重和承认历史,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曲《沂蒙颂》,诉说着历史对老区人民的感恩之怀,感激之情。沂蒙,那片我的父亲于成德出生的地方,我心中神圣的故土——故乡。
  





上一本:光阴似水待你如初 下一本:工人雷锋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一路向前:于成德故事选的作者是赵若飞,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