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华百工行走边缘的医工师徒周潜川与廖厚泽


作者:廖育群     整理日期:2016-02-11 12:39:31

相关推荐:中华百工方庵圆庐小天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寻找夹缬中华百工生来恋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飞出八咏园—问道途中的流年碎影/“中华百工”丛书
  
本书简介:
  “中华百工”是一套旨在宣传中国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及传承人的丛书。丛书从国家级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选择几十位技艺精湛、口碑良好,在所从事的包括剪纸、雕刻、版画、刺绣、印染、营造、泥塑等各种行业中深受尊敬的代表性人物,以传记散文、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他们各有特色的师承授受、技艺源流、技艺特点、成就造诣,使读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传统技艺及其在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永恒价值,并增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中华百工·行走边缘的医工师徒:周潜川与廖厚泽》是该丛书中之一种,著者以传记散文的写作形式叙述和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学大师周潜川的医学成就、人生遭际和心路历程以及其亲炙弟子廖厚泽的从医经历和医学成就。
  目录:
  绪说
  第一章家乡故事
  第二章改行前后
  第三章丹医心法
  第四章师徒相亲、父子相传
  第五章医工杂咀前言现代工厂制造的许多一次性用过即丢的产品,轻率地消耗自然资源,从而打破了人类与自然的平衡。
  自然环境的每况愈下使人们更加怀念手工时代的田园生活。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与自然环境相处友好,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很少有掠夺性破坏。传统手工技艺利用自然而不违背自然规律,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这正是人类应该对待自然的生存智慧和求生态度。
  在农耕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促使人们用不同的求生手段争取生存,决定了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丰富多样性,体现了特定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精神、思维方式和审美理念。目前,这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正被现代工业社会所产生的不稳定的文化观念所消解或替代。一个民族深层文化基因的改变,必然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和扭曲,以及民族特征的弱化甚至消亡,也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混乱。保留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弥补这种损害和缺失。保护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现实意义也正在此。
  “中华百工”丛书的撰写和出版正是基于全社会对于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的迫切需要,从国家级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选择了几十位技艺精湛,口碑良好现代工厂制造的许多一次性用过即丢的产品,轻率地消耗自然资源,从而打破了人类与自然的平衡。
  自然环境的每况愈下使人们更加怀念手工时代的田园生活。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与自然环境相处友好,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很少有掠夺性破坏。传统手工技艺利用自然而不违背自然规律,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这正是人类应该对待自然的生存智慧和求生态度。
  在农耕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促使人们用不同的求生手段争取生存,决定了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丰富多样性,体现了特定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精神、思维方式和审美理念。目前,这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正被现代工业社会所产生的不稳定的文化观念所消解或替代。一个民族深层文化基因的改变,必然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和扭曲,以及民族特征的弱化甚至消亡,也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混乱。保留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弥补这种损害和缺失。保护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现实意义也正在此。
  “中华百工”丛书的撰写和出版正是基于全社会对于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的迫切需要,从国家级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选择了几十位技艺精湛,口碑良好,在所从事的包括剪纸、雕刻、版画、刺绣、印染、营造、泥塑等各种行业中深受尊敬的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及对某项技艺的研究有特殊贡献的学者,在进行深入采访的基础上,为他们著书立传,让民众具体地了解什么是传统手工技艺、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独特方式,这些大师和学者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以及他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尽管从基本内容上看,“中华百工”可谓是一套择不同行业之能工巧匠,述其巧夺天工之技艺,以业精于勤之事,明成功可望之理的丛书。就编撰旨意而论,固然有为这个并非显贵之群体中的佼佼者树碑立传的意图。但从更深的层面上讲,则是期望能够在高新科技日新月异并渗透到百姓生活之方方面面的“摩登社会”中,使民众了解传统技艺及其在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永恒价值;另一方面,还欲借主人公丰富多彩的人生之路,起到“励志”与“启迪”的作用。换言之,人物不过是个模特,而其各有特色的师承授受、技艺源流(学习与继承)、技艺特点、成就造诣(创新与发展)等等,才是可资来者借鉴——激励奋斗意志、发现进取之路、在不同行业或职业中实现各自人生价值的要素。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主人公便必须是个“成功者”,如此才有说服力,才值得思考与借鉴。
  就“百工”模特的人选而论,通常是首先聚焦在获得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者的范围。因为这些人不仅个个身怀绝技,而且基本涵盖了传统技艺的各个领域。那么,这个范围有多大呢?自1979年由轻工业部评选出第一批“中国工艺美术家”到2007年改由国家发改委主持评选工作以来,先后五届的入围者不过365名。所以,从这些技艺堪称翘楚的“大师”级人物中遴选生活阅历丰富者作为模特并不困难;特别是当中国加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国家又在各个行业中确定了为数不多的传承人,所以,各行业的代表性人物似乎就更加明确了。然而从另一方面讲,经过深入社会以及不同行业进行考察,我们发现在这些头顶光环者之外,实际上还存在着更多值得关注的对象。因而,本丛书所涉及的人物对象,并不严格限定其身份与资历——只要其技艺水准、人生经历值得我们关注,能够使读者在某些方面获得启迪,便成为被选择的对象。
  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如何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当今社会,消极地保护、靠国家的经费与政策的支持予以保护固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但也存在着“生产性保护”——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依靠自身的力量获得保护与发展的可能。例如闻名世界的宜兴紫砂茶具,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又如有人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地的传统造纸业和雕刻工艺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仅在过去才有极大实用价值的造纸业已经衰微至极,而后者却因为注重其艺术价值的开发与创新而得到良好的保护与发展。因而,在当今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中,如何因地制宜地对传统技艺进行保护与继承,并有所创新,便成为一个非常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问题了。
  总之,我们相信这套丛书的问世,将使民众对于手工技艺的价值有新的认识,并最终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也希望本丛书能够影响年青一代的择业观、成才观和价值观。家乡故事小时候,每当我们三个孩子按照湖北俚语“坛子里喂猪——一个个地来”的规矩,被依次洗完脸和脚、抱到床上躺好后,便进入了睡前的最后一个程序——讲故事。父亲的故事内容极为丰富,例如二战时英国的巨舰“胡德号”如何不幸被德国的“俾斯麦号”击中弹药库、李鸿章出使欧洲时的逸事等,但津津乐道、重复无数次的保留节目便是他的家乡与孩提时代的故事。当他在中年步入岐黄之道后,自己刻了一方“香江慈臣”的印章,前面两字体现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后面两字则凝聚着对蒙教之师的缅怀。
  昭君故里从重庆朝天门码头登船,沿江而下过了蜿蜒曲折的瞿塘峡、神女所居的巫峡后,我便会凭栏北望——期待着看到那条自山间流淌而出、一年四季永远清澈见底的香溪河。因为沿着这条清泉般碧绿的小河,向北溯流而上前行大约20公里路,便是我和王昭君这位历史名人共同的故乡——湖北省兴山县。
  兴山,原系楚国封地,治所为高阳城。三国时分秭归县之北界立兴山,因该县的治所兴起于群山环抱之中,故名“兴山”。其后与秭归、巴东屡有分合,明代成化七年(1471)复置兴山县至今(因而经常会听到说王昭君的故乡为秭归)。在遍山柑橘柚、四处杜鹃花的县城所在地,原有名叫昭君台的古迹,民国时期一彪农民起义的人马经过这里时,但闻其读音而误以为是“招军台”,大怒道:“招军,招军,招了军还不是为了打我们吗?!”随即纵火焚之。唯有那昭君日日汲水洗脸,从而使其美貌无比的楠木井依然还在。
  故乡风物在父亲口中讲了一辈子,晚年虽然没有落叶归根,但他基本每年都要“回家看看”,在父母的坟前烧些纸。此时他心中想些啥,我就不得而知了。出于对家乡的眷恋,他将人手的所有钞票都买了书,连同几十年的藏书,一起送到老家,这便是县图书馆中“医籍馆”的由来。据《兴山文史资料》第9辑载:“1987年11月25日,兴山县图书馆挂起一块‘兴山县医籍馆’的招牌。医籍馆凝聚着远在北京工作的老中医廖厚泽先生的心血,他得知家乡发展图书事业经费困难时,首先将自己珍藏多年的2232册中外医籍论著无偿地捐献给县图书馆,并告诉经他治愈的患者,请将对他个人的酬谢转为对故乡图书馆的赞助和支援。
  至今我馆收到了来自武汉、湖南、北京等地寄来的赞助款和图书……”对此,母亲也只能叹口气——自己的儿子也学医,连书都不给他留下。
  医学启蒙1923年,父亲出生在兴山县。他上有一兄二姊,下有一弟两妹;爷爷在城关开着一家糕点铺,不仅生活无忧,而且兄妹七人皆能人学受教。在这个大家庭中,还有一位共同生活的老人王慈臣。据说他是清末举子,因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又通晓医术,所以爷爷便将其供养家中,免费为百姓看病。每当晚饭后大家围坐在炭火盆边时,他便会叨唠一日治疗之事,讲些医学道理。记得有关王慈臣的故事中,曾经提到他特别爱用丹参,分量为一两(30克),谓之“丹参一味,功同四物”。
  所谓“四物”,即用于活血、补血的著名方剂“四物汤”,由当归、川芎、芍药、地黄等四种药组成。而时至今日,经过科学研究,丹参的治疗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应用非常普遍。
  在父亲编写的《惠民良方》中还记有王慈臣所传的“息风固脱方”。
  记得上小学时的一个周末,我与父亲正在理发,母亲跑来叫我们说“邻居李奶奶晕倒了”,一头肥皂泡沫的父亲就这样跑回家写下此方并令其家人马上去抓药。服药之后没过多久,这位面红耳赤、常年高血压的老太太居然长叹一声醒了过来。其后又有数次,皆是如此,至今令我不解:她的数次昏厥,难道就没有脑出血吗?如果有,吃了这药就能醒过来吗?在不时兴马上送医院做检查的时代所留下的这个疑问,永远都无法再弄明白了。
  小时候我的牙长得稀稀拉拉,相互间的缝隙很大,父亲为此带我去向他的师父周潜川求助。但周氏看过之后说:“天生如此,那也没得啥子办法呦。”但父亲不甘心,于是便常让我吃王慈臣所传“左土汤方”。换牙后竟然缝隙全无,虽然父亲为此而得意之极,但我还是无法断定是否与吃药有直接关系。
  总之,一群孩子中,唯有父亲有兴趣听、用心记王慈臣的“医学课”,并最终影响到他的职业选择。这种蒙童时代耳濡目染之教的作用与影响,其实并不在于能够掌握多少具体的医疗技艺,而是能在被心理学家与教育学理论家称为“白版”的幼儿头脑上打下“烙印”。正如人类学家在分析“文化与符号”问题时所言:“文字之所以成其为符号,是因为它具有人赋予的价值和意义。”因而当以《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女儿经》等为启蒙教材时,儒家纲常、道德理念、为人处世之道,便随着“识字”的过程印在心中、融入血液,成为“常识”并影响一生。这便是“文化”一词的本义和“文化”的过程——以“文”化“人”。
  目睹爷爷养孤老、王慈臣不取报酬为人治病之事,对于父亲而言,无疑是博爱、仁慈道德理念的切身之教。这恐怕要比成年之后,在大学课堂中才读孙思邈之《大医精诚》①等医德教育之美文的作用要大得多。再者,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类比推衍、物类相感之认识自然的基本方式,原本属于文字符号承载的文化内涵。如果伴随识字过程、启蒙之教便接触到这些文化内容,那么在接受以这种认识自然的方式为基础构建起来的传统医学知识体系时,自然一脉相承、毫无抵触。俗语所谓“秀才学医,笼中抓鸡”,正是形容但凡有文化者,学医便是手到擒来的容易之举。宋代以后,随着知识分子的增多、仕途拥挤而出现了大量的“儒医”,许多文人墨客虽不以医为业,但却能编写医学著作、处方疗病,其原因正在于此。父亲在经历长期的现代科学教育,从事现代技术职业之后,能够毫无障碍地转入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岐黄之道,无疑要追根溯源到王慈臣在其“白版”之脑上打下的烙印,以及那段叨陪鲤对的童年生活。
  ……





上一本:影响中国的深圳人 下一本:牛人袁世凯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华百工行走边缘的医工师徒周潜川与廖厚泽的作者是廖育群,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