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李茗章是一位平凡的文艺宣传工作者,曾三次被评为湖南省省、市“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创作的多部衡阳渔鼓曲艺作品荣获省市多项奖项。第二作者为其大女儿李亦凡,对书中内容进行了一定的修订,使本书内容更为丰富。 本书内容重点放在了求学、工作、文艺创作等内容,通过作者几十年的人生历程,展现出当时一个平凡人的成长经历,也通过作者的生活、工作反映出湘南的风土人情。血浓于水的亲情、如歌如泣的恋情,以及患难与共的友情,这一系列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作者的丰富人生。 总体来说,本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一个平凡人的一生经历,去反映一段小人物的故事,反映一个大时代中的湘南风土人情。同时本书作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在社会上崭露头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后人来说是也有一定的传承“家风”的作用。 本书简介: 回顾历史是一种缅怀,而反省历史则是一种智慧。 四十多年前,在那个“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广大工农兵服务”的特殊年代,风华正茂的他和他创作的诸多渔鼓作品曾经享誉三湘四水,获得殊荣无数,并受到华国锋等多位原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一度成为备受瞩目和羡慕的光荣的“文艺战士”。如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回首往事,所有的成败得失,荣辱沉浮,恩怨是非……都已化成了记忆中的张张碎片,成了过眼而去的云烟。 本书的第一作者是一位年已古稀的退休老人,一位普通的农村电影放映员,一位平凡的文艺宣传工作者。在他细腻笔触的描述下,我们看到了特殊年代中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如歌如泣的恋情,以及患难与共的友情……同时,作者还以自己亲身的经历和传奇般的遭遇详细披露了近半个世纪以来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只是,无论是个人命运的跌宕沉浮,还是身处时代的风云变幻,在作者的笔下,如今都已风烟俱净,一切回归平静。 一个人,一部历史。一个时代,一个缩影。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如何让自己这短短的几十年活得有尊严、有价值,并不辜负身处的这个时代,却是值得每一位读者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因为超乎常人的才能、时代赐予的机遇,加上自身不懈的努力,我们或许能够拥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和一个不平凡的人生,然而,“名利”永远都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将这些身外之物彻底放下,我们才能够勇敢地面对一切;也只有当心灵没有任何负担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轻松地回到生命的原点。 作者简介: 李茗章,1940年生于湘南的一个小乡村,自幼家贫,初中未毕业即辍学养家。后通过刻苦自学成为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人生最辉煌时曾代表湖南的青年文艺工作者向华国锋等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其自创的渔鼓作品多次获得省级大奖,在文化生活相对单调的年代,为宣传普及时代文化做出过一定贡献。 李亦凡,生于70年代,近20年的冠军企业工作经历,专注并擅长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媒体运营及品牌管理,曾为广东省妇联民间智库首批成员、奥一网知名博主,现任中国樱花产业协会执行主席助理。 目录: 前言:人生就是一场电影 序一:风烟俱净,任意东西 序二:我的不完美的父亲 第一部分:难忘的青少年时代 1.取名 2.启蒙 3.上小学 4.休学 5.妈妈的生日饭 6.挨打 7.第一份工作 8.少年不知情滋味 9.再上学 10.查帐中的较量 11.入团风波前言:人生就是一场电影 序一:风烟俱净,任意东西 序二:我的不完美的父亲 第一部分:难忘的青少年时代 1.取名 2.启蒙 3.上小学 4.休学 5.妈妈的生日饭 6.挨打 7.第一份工作 8.少年不知情滋味 9.再上学 10.查帐中的较量 11.入团风波 12.接受新任务 第二部分:短暂的文工团生活 1.突然而来的荣调 2.简朴的欢送会 3.母亲的教诲 4.初到文工团 5.送戏将军村 6.特殊的劳动锻炼 第三部分:投身光荣的电影放映事业 1.当上电影放映员 2.拜师学艺打渔鼓 3.在“四清”运动中学习创作 4.初尝成功滋味 第四部分:非常年代的非常经历 1.关进黑屋子 2.批斗会上 3.死里逃生 4.六十天的土牢生活 5.苦中作乐,险酿大祸 6.黄腊塘当农民 7.黑子铺蹲点 8.修湘黔铁路 9.四十元彩礼就完成了人生大事 10.再遇坎坷,作别衡阳 11.重晶石矿当工人 第五部分:重回放映队的光辉岁月 1.初战告捷 2.八上长沙给女儿治病 3.一段啼笑皆非的“绯闻” 4.出色完成《创新业》 5.可怕的车祸 6.家更像家了 7.四十岁喜得满儿 8.有趣的象棋比赛 9.成功创作《战斗英雄陈书利》 第六部分:成败参半的职业生涯 1.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2.在不同的环境中磨砺 3.母亲病逝 4.一家解决“农转非” 5.祭岳母 6.卖屋风波 7.仓促赴任 8.成败参半的法人代表 第七部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生命在于常运动 2.重回舞台放光彩 后记:凤凰涅槃,犹如新生 爱是从眼角到鬓角的距离 我至今还记得,大冷天的深夜,七十多岁的老父亲来车站接我。上到车后,父亲还是像我小时候那样,从衣袋里掏出一把花生或者红枣,说:“满崽,坐了这么久的车,饿了吧?先吃点垫垫肚子!” 我已人到中年,父亲还是像小时候那样称呼我,用哄小孩的方式来宠爱我。或许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这样的父爱值得书写吗?我的回答自然是肯定的: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父亲无权无钱无势,有的,也就是这份爱了! 在我们三姐弟小的时候,这份爱停留在父亲的眼角里:每天下班回来,只要看到我们,父亲的眼里就满是温柔,然后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糖果、桔子等各种好吃的来,这些都是他参加会议或去朋友家做客,自己舍不得吃省下来的。记忆中父亲只动手打过我一次,而且后来很快向我道歉,因为误会我了。而今,父亲的这份爱已转移到花白的鬓角:因为老花加白内障,父亲的视力下降严重,看许多东西都已不太清晰了,但父亲还是尽自己所能爱我们:帮忙带孩子,关心我们的冷暖喜乐...... 对于父亲来说,爱就是从眼角到鬓角的距离。父亲用这样朴素的方式爱我爱了四十一年,而我该用什么方式来回报呢? 尽自己能力帮父亲实现一个梦想。八年多前,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再也收不住了,于是,就有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这部书——《凡间》。 因为这是一本普通百姓的人生回忆,所以注定关注它的人一定极少,而欣赏它的人们就更少了。但我们父女俩却并没有因此而用半点马虎的心思来对待它,相反,我们写得极其认真,从初稿到打印,从一校到数校直至定稿,这八年多来,我们一直在努力使这本书最终呈现出来后,能够尽量少一些遗憾。仅就这一点,我认为父亲身上的这种美德就已经深深感动我了:既然平凡的命运注定无法改变,那么我们至少要让所做的事情起码能对得起自己,而不要自甘平庸。 没有高深的立意,没有奇巧的结构,更没有为了讨好读者而花样百出、噱头多多,我们就是这样平凡,也是如此真实,我们也深信,无论这个世界怎么变化,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永远不会过时。 谢谢每一位愿意花时间来了解我们平凡人生故事的读者朋友。谢谢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