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上海鲁迅研究2015秋


作者:上海鲁迅纪念馆     整理日期:2016-01-20 22:27:49

本书由创刊于1979年,上海鲁迅纪念馆编辑,一年四辑,面向国内外鲁迅研究者,以“新发现、新观点、新方法”的编辑方针,侧重刊载以资料整理、梳理和考证为主的学术论文,兼顾理论研究型论文。
本书简介:
  《上海鲁迅研究2015·秋》主要包括:鲁迅生平思想研究、鲁迅的同时代人、鲁迅与传统文化、史料辩证、读书杂谈、鲁海漫谈、海外鲁迅研究、青年谈鲁迅等主题,主要发布与鲁迅相关的国内外最新最前沿的研究动态。
  作者简介:
  上海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名人纪念馆,同时管理鲁迅墓。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目录:
  鲁迅生平思想研究
  青年鲁迅科学思想四题议郜元宝
  鲁迅文学对汉语言文字的创造性运用贾泉林
  鲁迅作品研究
  层进、回环与对峙的张力:重读《希望》朱崇科
  鲁迅《明天》渊源考——兼论《孔乙己》与《秋夜》的含义与来源刘洪强
  鲁迅同时代人
  丁玲的鲁迅观及其发展史王锡荣
  陈学昭和她的《浮沉杂忆》王璐
  鲁迅在香港的朋友林曼叔
  史料·辩证
  鲁迅是“亲日”还是抗日乐融
  大陆新村建筑设计简介施晓燕
  回答鲁迅纪念馆关于鲁迅著作纸型的若干问题虞积华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留日学生的文学、艺术活动[日]小谷一郎王建华译鲁迅生平思想研究青年鲁迅科学思想四题议郜元宝鲁迅文学对汉语言文字的创造性运用贾泉林鲁迅作品研究层进、回环与对峙的张力:重读《希望》朱崇科鲁迅《明天》渊源考——兼论《孔乙己》与《秋夜》的含义与来源刘洪强鲁迅同时代人丁玲的鲁迅观及其发展史王锡荣陈学昭和她的《浮沉杂忆》王璐鲁迅在香港的朋友林曼叔史料·辩证鲁迅是“亲日”还是抗日乐融大陆新村建筑设计简介施晓燕回答鲁迅纪念馆关于鲁迅著作纸型的若干问题虞积华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留日学生的文学、艺术活动[日]小谷一郎王建华译名人书简一束(二)裘士雄鲁海漫谈鲁迅与九华堂笺纸顾音海怀念陈鸣树先生王吉鹏当代作家与鲁迅的邂逅(上)乔丽华《论照相之类》所存史影王尔龄读书杂谈一部生命铸造的高度浓缩的鲁迅学断代文本——评崔云伟、刘增人著《2001—2010:鲁迅研究述评》李春林绘制鲁迅的精神画像——读《鲁迅:战士与文人》乔世华鲁迅杂文研究的可贵突破——读郝庆军《鲁迅晚期杂文研究》袁良骏刘岘与鲁迅及《怒吼吧中国之图》李浩海外鲁研略论优素福·伊德里斯与鲁迅作品中的平凡人物世界[埃及]哈赛宁大学课堂上的泰国知识分子鲁迅观[泰]雅妮青年谈鲁迅幽默的“高贵的消极”——试谈鲁迅的幽默邸倩在彷徨与虚无中行动的鲁迅陆添翼置之死地而后生——鲁迅追求极致的体现杨妍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与纪事论如何提升博物馆展览的策划与设计包明吉试论中小型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孙阳编后编后100年前创刊的《新青年》(《青年杂志》)竭力提倡科学和民主,就鲁迅而言,鲁迅的科学思想究竟如何,来源何处,又怎样发展的等等,这些课题曾经得到过比较多的关注和研究。但,也曾长久地,这些课题被研究者所忽视。本辑所刊载的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的《青年鲁迅科学思想四题议》是重新审视鲁迅青年时期科学思想的一篇具有启发性的文章。尤其是,作者特别讨论了《科学史教篇》中“神思”一词所包含的内涵,这对理解当年鲁迅的科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神思”一词的正确把握,可以进一步探究鲁迅当年所言“科学”的内涵与外延。鲁迅在批评旧传统、旧文化的同时,意图创建新的、中国现代传统和文化,他在这方面最伟大的实践就是通过他的文学创作,将中国传统的书面语言现代化,当然,这些并非是凭空而来,而是继承了传统,攫取了外来文化后的结晶。《鲁迅文学对汉语言文字的创造性运用》一文着重考察了鲁迅对古代汉语的运用和改造:“深厚的语言文字学功夫使章太炎、鲁迅很容易观察到他人文章中的名实不符之处,在对语词做追本溯源的过程中,将今人之心与古人之心联系了起来,批判今人便是批判古人,反之亦然。二人的这种运思方式往往被后人总称为心学,却失之笼统,不如说是‘执旋机以运大象,得环中以应无穷’的语言哲学。”作者的这个总结颇具见地。关于《野草》的解读,几乎每年都有新见解,《层进、回环与对峙的张力:重读〈希望〉》一文是其一。朱崇科在这篇文章中专注于《希望》,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阐述,以为“《希望》其实富含了意义的吊诡与回环张力,从主题设置来看,里面既有处于对青年消沉的感慨,又有自我剖析的复杂与严厉,而这二者却既对峙又回环。而作为关键词的‘希望’,无疑也富含悖论,其层次关系之间同样既递进而又步步退缩。饶有意味的是,《希望》中既有绝望的丰富表征,由于不甘示弱的执著反抗,委实是一篇经典之作。”《鲁迅〈明天〉渊源考》是由三篇小型的考证文字所组成,该文考证了《明天》、《孔乙己》以及《秋夜》中“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来源。这些考证虽然出人意料,却也能自圆其说。如果将来没有更新的史料作为反证,那么可以成为新说。王锡荣的《丁玲的鲁迅观及其发展史》将丁玲的鲁迅观的变化分为七个时期,运用史料,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丁玲鲁迅观的变迁,这种专项的、个人鲁迅观的研究,从一个小视角反射出鲁迅在中国文化生活中的变迁,假如有更多的中国作家以这样的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必将能够给予今人以鲁迅文化遗产对中国人、中国文化影响的实感。王璐分析了陈学昭在《浮沉杂忆》中的反思,介绍了该书中英文版出版的情况,文章篇幅虽然不长,却也提供了一些新资料和成果。林曼叔的文章介绍几位在香港居住过的、曾经与鲁迅有过交往的文化人士的情况,《鲁迅在香港的朋友》所提供的资料可以视作他们与鲁迅的“后交往”的资料,如同《丁玲的鲁迅观及其发展史》一文,对于考察鲁迅的影响有启示意义。《鲁迅是“亲日”还是抗日》一文,应是本刊前一辑的“鲁迅与抗战”专栏的延续,作者从反驳现在社会上的鲁迅“亲日”观点为切入点,对相关的史实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实事上,现在说鲁迅“亲日”的人所依据的旧文,大部分是鲁迅当时给予驳斥的那些文章,一些人竟然故意忽略鲁迅当年的驳斥文章并以为据,重拾鲁迅“亲日”论调,意图贬损鲁迅,实在可悲。《大陆新村建筑设计简介》篇幅虽然不大,但文章提供了山阴路大陆新村的建筑设计图纸,这些图纸不仅对于鲁迅故居的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研究20世纪30年代上海新式里弄建筑的珍贵资料。作为铅印技术——纸型技术是解决多次印刷、异地印刷的关键技术,目前,随着印刷技术的革新,纸型基本只有在专业博物馆才能见。上海鲁迅纪念馆珍藏了鲁迅著作的纸型十余种,对于这些纸型的来源和用途,上海鲁迅纪念馆老专家虞积华作了简要却很重要的说明,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本辑刊载的《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留日学生的文学、艺术活动》一文,是日本学者小谷一郎之东京“左联”系列研究的一个新成果,该文对20世纪30年代留日女学生的社会活动和出版活动作了简要的梳理,使得我们能够管窥当年留日女学生的一些社会活动情况。顾音海的《鲁迅与九华堂笺纸》一文将鲁迅用纸作为研究对象,题目虽小,但对于还原鲁迅史实还是有着重要作用的。目前还没有见到系统的、对鲁迅所用的各种稿纸的归纳、探源、分析的研究成果。从鲁迅出生到他逝世,这段历史时期正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不仅是思想文化上的转型期,同时也是物质文化的转型期,其中日常稿纸和用笔的变迁是最为明显的。鲁迅既是思想文化的建设者,又是物质文化的消费者,正是有了包括鲁迅在内的许许多多新文化人士与物质文化生产者互动的存在,才丰满当年了中国新文化潮流的色彩。赫庆军的《诗学与政治:鲁迅晚期杂文研究1933—1936》已出版了几年了,本辑所刊的袁良骏的评论也非作于今年,然而曾致力于鲁迅杂文研究的袁良骏的评论,在今天读来依旧能够给予人很多启发。杂文创作,是鲁迅在上海十年间的重要成就之一,也曾是鲁迅研究的热点。对于杂文的研究,从论文数量来看,似乎比之过去已经少很多,但是,从论文内容来看,当前的鲁迅杂文研究更多的是与文化研究相结合,鲁迅的杂文本来就是映照当时的社会与文化的,在杂文研究过程中结合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或能够出现高质量的、具有开创意义的学术成果来——当然,我们很希望能够看到这样的成果出现。今年是著名木刻家刘岘诞辰100周年,《刘岘与鲁迅及〈怒吼吧中国之图〉》一文介绍了刘岘《怒吼吧中国之图》的创作。《怒吼吧中国之图》虽然没有李桦的《怒吼吧!中国》那样著名,却是以木刻连环画的形式保留了当年在国内获得强烈反响的戏剧《怒吼吧!中国》的侧影。上海鲁迅纪念馆以收集、整理、研究、展示鲁迅相关文物为己任,积极向社会宣传鲁迅的文化遗产以及鲁迅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完成这些目标的过程中,也需要相应的总结。由此,在本辑“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与纪事”栏中,刊载了两位员工的文章,在介绍上海鲁迅纪念馆相关活动的同时,以期提升相关业务工作的学术含量,以使上海鲁迅纪念馆的工作踏上更高的台阶。编者2015年9月





上一本:做柴静这样的女人 下一本:传记袖珍馆Ⅰ:彼得·林奇传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上海鲁迅研究2015秋的作者是上海鲁迅纪念馆,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