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仕途师徒:曾国藩与李鸿章


作者:崇效天     整理日期:2016-01-02 11:29:34

牛人曾国藩为什么闹自杀?李鸿章为什么要出走?官场是什么?官员怎么当?仕途怎么顺?看了《仕途?师徒——曾国藩与李鸿章》,你会恍然大悟。
本书简介:
  天下大乱,官场凶险,想立于不倒岂是易事?有一对师徒,堪称官场上的不倒松,勤学苦读参加科举考试、长袖善舞于官场、铁腕镇压各路起义、用心良苦发展中国工业、忍辱负重与列国周旋,力挽狂澜扶晚清。官场是个关系网,但官场并不只是拉关系,永恒的利益才是根本。通过曾国藩和李鸿章这一对感情至深的师生的恩怨过往,才知官场要靠人,仕途要靠己。
  作者简介:
  崇效天,真名阴怿,拥有公务员身份,又为天涯论坛牛人,与煮酒论史各位强人厮混在历史里中寻找人生的快乐。苦于古文的折磨,励志以个人的痛苦换取大众的快乐,变枯燥无味为喜闻乐见,用幽默平实的文笔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已出版《传奇女人武则天》,即将出版《漫漫红尘莫笑朕》。
  目录:
  第五章一将功成万骨枯///第一节新的历史机遇——消灭太平军曾李承担大任→
  走进权力核心——曾国藩荣升四省大员兼协办大学士→
  攘外必先安内——曾李联手瓦解内部对抗势力→
  喜忧参半——攻下安庆,胡林翼命亡军中→
  第二节建立淮军——李鸿章实现自成一军梦想→
  师徒关系很微妙——让谁去救援上海是个难题→
  一脉相传——李鸿章用湘军制度建立淮军→
  捷报频传——李鸿章彻底在上海站住了脚→
  第三节牛刀小试——淮军顺利壮大→
  我的地盘我做主——李鸿章苦心经营上海官场→
  扩军、装备——鸿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第六章太平天国覆灭///第一节难啃的天京——老曾也有着急上火的时候→
  曾氏兄弟的功利心——攻占天京为封王→
  得了便宜还卖乖——鸿章巧拒老师争爱将→
  湘军粮饷紧——曾国藩有一位尽职的后勤部长→
  驾驭洋将——鸿章如虎添翼进攻苏州→
  第二节金陵浩劫——曾氏兄弟终于拿下天京→
  天京成了“围城”——湘军想进来,太平军想出去→
  成人之美——李鸿章不欲与曾氏兄弟分功劳→
  攻占天京——国藩封侯鸿章地位陡变→
  曾国藩与李鸿章
  第七章学生胜过老师///第一节英雄暮年——李鸿章不把曾国藩看在眼里→
  自保的万全之策——削减湘军力捧淮军→
  艰难的剿捻任务——淮军只听李鸿章的→第二节超级替补——淮军能完成湘军不能完成的任务→
  朝廷忌惮——师生轮流做钦差大臣与两江总督→
  平捻军部下起纷争——鲍超与刘铭传谁更厉害?→第八章师生的最后时光///第一节剿灭西捻军——李鸿章第一次面见慈禧→
  三个男人一台戏——自大的左宗棠让曾李很无奈→
  功高不可震主——鸿章明哲保身裁淮军→第二节疲于奔命——尴尬的总督生涯→
  混官场很费脑细胞——曾李二人被朝廷卸磨杀驴→
  哪里需要哪里搬——李鸿章成了朝廷的红砖→第三节西风渐浓——曾李师徒掀起中国的“工业革命”→
  武力立国——第一批现代军工厂诞生→
  百年树人——曾国藩、李鸿章有共同的人才观→
  目录:
  第九章老师身后事///第一节独留鸿章续遗愿——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继承衣钵——李鸿章推动洋务运动大发展→
  王朝末路——弱国军事外交靠李鸿章力挽狂澜→第二节丧权辱国奔波苦——为清朝鞠躬尽瘁→
  苦心孤诣——为抗日与慈禧抢经费兴建海军→
  人生最大的污点——甲午战争失败,马关谈判李鸿章遇刺→第三节临事方知一死难——国家的命运即个人的命运→
  最后的风光——背着黑锅完成环球之旅→
  油尽灯枯——李鸿章艰难离开人世→后记///
  书中重要人物关系图表
  书中重要人物关系图表
  曾国藩
  初名子城,字伯涵,号
  涤生,湖南人,是晚清中兴
  之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
  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
  等毅勇侯,谥曰文正。太平
  天国起义爆发后,其创建的
  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挽救
  于大清于一线。曾国藩又是
  晚清书法家,文学家,晚清
  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慈禧太后
  满洲镶蓝旗,叶赫那拉
  氏。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
  政”,为同治、光绪年间清王
  朝的实际统治者。重视曾国
  藩、李鸿章两股政治势力,而
  又怕两者实力过强。曾国藩生
  前,慈禧太后采取抑曾扬李的
  策略,而曾国藩死后,又不
  放手大权在李鸿章手中,始
  终对李鸿章抱有戒心。曾国荃
  字沅浦,曾国藩九弟,
  性格暴躁,湘军后期主要将
  领。历任湖北、陕西、山西
  巡抚,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
  臣。中法战争失败后,被革职
  留任。与李鸿章的关系并不
  融洽,多次发生冲突。李瀚章
  李鸿章大哥,字筱泉,
  跟随曾国藩参加湘军,历
  任湖广、两广总督,光绪
  二十五年卒。李鸿章
  字子黻、渐甫,号少
  荃、仪叟,谥文忠,安徽合
  肥人。在曾国藩的支持下创
  建淮军,剿灭太平天国、捻
  军等起义。历任湖广、两
  江、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
  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清末
  重臣,谥号文忠。又是洋务
  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推
  动了旧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曾麟书
  曾国藩之父,其对曾国
  藩教育甚为严格,多年科举
  考试最终获得秀才名号,为
  曾家第一位获得功名的人,
  咸丰七年去世。曾纪泽
  字劼刚,号梦瞻,曾国
  藩的长子,著名外交家,历
  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
  使,后任各部侍郎。在中法
  战争中李鸿章被迫让曾纪泽
  卸任法国公使,后让其参与
  建立北洋水师。李鹤章
  李鸿章三弟,字季荃,
  参加湘淮军平定太平天国起
  义。同治三年授甘肃甘凉兵
  备道,后病回家乡,光绪六
  年卒。左宗棠
  字季高,湖南人,官至
  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是
  与曾国藩、李鸿章齐名的晚
  清重臣。以“当世诸葛亮”
  自居,虽入湘军,但看不起
  曾国藩,自建楚军后,与湘
  军及李鸿章的淮军关系紧
  张,以致与曾国藩绝交。曾
  国藩死后,左宗棠与李鸿章
  因为塞防海防之争交恶,虽
  未翻脸,但矛盾无法调和。曾国华
  曾国藩之弟,随哥哥参
  加湘军,骁勇善战,咸丰十
  月死于三河镇之战,是曾家
  死于战场的两位亲人之一,
  另一位是曾国葆。李文安
  李鸿章之父,与曾国藩
  为同年进士,历官员外郎、督
  捕司郎中,记名御史。其子李
  瀚章、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
  咸丰五年死于在安徽组织团练
  任上。李昭庆
  李鸿章六弟,字幼荃,
  入湘淮军,官至记名盐运
  使,赠太常寺卿。
  书中重要人物关系图表
  李经方
  字伯行,李鸿章过继的长
  子,历任出使日本大臣、出使
  英国大臣、邮传部左侍郎。咸丰帝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
  詝,才能平平,太平天国起
  义,导致清朝岌岌可危。对曾
  国藩态度一般,既用又不重
  用,对李鸿章更无提拔的意
  思,只是例行公事地使用。胡林翼
  字贶生,号润之,湖南
  人,湘军主要领导者,为曾
  国藩的坚定支持者,官至湖
  北巡抚,对李鸿章也给予了
  很高的评价。咸丰十一年呕
  血死在军中,谥号文忠。张树声
  字振轩,安徽人,淮
  军主要将领,历任江苏、贵
  州、广西巡抚,两广总督,
  署理直隶总督,因中法战争
  失败,革职留任不久去世。程学启
  字方忠,安徽人,为太
  平天国叛将,在湘军颇不得
  志,投靠李鸿章后得以大展
  拳脚,为早期淮军做出了巨
  大贡献,同治三年死于嘉兴
  之战。李经述
  字仲彭,李鸿章亲生长
  子,历任江苏、河南、浙江
  等地按察使。穆彰阿
  字子朴,号鹤舫,别号
  云浆山人,郭佳氏,满洲镶
  蓝旗人。历任内务府大臣、
  军机大臣等职,一时权倾内
  外。后在咸丰继位后被革
  职,死于咸丰六年。是曾国
  藩仕途上的贵人,在他的庇
  护下,曾国藩连升十级。塔齐布
  满洲镶黄旗人,湘军早
  期著名将领,是曾国藩颇为
  倚重的大将,咸丰五年在九
  江之战中呕血而死。刘铭传
  字省三,安徽人,淮军
  主要将领,参与平定太平天
  国、捻军,台湾第一任巡抚,
  后因病辞官,在家乡去世。官文
  王佳氏,字秀峰,满
  洲正白旗人,历任湖广总
  督、直隶总督,为清政府控
  制湘、淮军的棋子,才能平
  庸。对于湘、淮军一直抱有
  成见,生怕曾国藩、李鸿章
  超过自己。道光帝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
  宁,以简朴出名,力图振兴大
  清。对曾国藩有提携之恩,从
  而使曾国藩得以快速升迁。吕贤基
  安徽人,字羲音,号
  鹤田。历任编修、工部左侍
  郎、刑部左侍郎。咸丰三年
  携李鸿章共同赴安徽督办团
  练抗拒太平军,算是李鸿章
  官路上的第一个领导。后太
  平军克舒城,他投水而死。鲍超
  字春霆,四川人,湘军
  悍将。后期与曾国藩冲突不
  断,最后因在平捻中与李鸿
  章的淮军发生严重冲突,辞
  官回籍。刘秉璋
  字仲良,安徽人,淮军
  将领,历任浙江巡抚、四川
  总督,后被罢官。胜保
  满洲镶白旗人,战绩
  堪称难看,外号“败保”,
  却与湘军矛盾重重,算计将
  湘军归为己有,后被朝廷召
  回,最后被革职赐死。
  书中重要人物关系图表
  翁同龢
  字叔平,官至协办大学
  士,户部尚书,因曾国藩、李
  鸿章惩治其兄翁同书结怨,特
  别是与李鸿章私怨甚深,处处
  为难李鸿章,戊戌事变后被
  罢官。石达开
  广西人,被封为翼王,
  太平天国难得的帅才。多次
  挫败曾国藩和李鸿章,几次
  交战差点儿要了曾国藩的
  命,是湘军成立后最为强劲
  的对手。但天京事变导致其
  与洪秀全闹翻,独率大军西
  征,同治二年在四川大渡河
  惨遭杀害。薛焕
  字觐堂,在任江苏巡抚
  期间因权力之争与李鸿章发
  生矛盾,但终究无法与冉冉
  升起的政治新星李鸿章抗
  衡,不久被调离回京担任侍
  郎,光绪六年病死。李秀成
  太平天国后期主要将
  领,与陈玉成并称“双子
  星”,竭力对抗清军,为湘
  淮军第一号的敌人。与湘淮
  军的战斗从强变弱,见证了
  太平天国逐渐衰败的全过
  程,天京城破后被抓,遂遭
  曾国藩杀害。洪秀全
  广东花县人,太平天国
  农民运动领袖。创立拜上帝
  会组织,发动金田起义,建
  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同
  治三年,洪秀全病逝南京,
  随即太平天国被镇压。洪秀
  全既没和曾国藩、李鸿章真
  正见过面,却都视对方为自
  己的最大敌人.前言大家来玩玩曾国藩与李鸿章的对对碰游戏
  各花入各眼——名人们的对对碰玩法大家来玩玩曾国藩与李鸿章的对对碰游戏
  各花入各眼——名人们的对对碰玩法
  曾国藩、李鸿章这两位晚清最著名的权臣,人们究竟怎么评价他们呢?我们先从官方记载中入手。在《清史稿?曾国藩传》中,把曾国藩比喻为诸葛亮、王守仁,以“中兴第一人”,对他进行了定性。在《清史稿?李鸿章传》中,对李鸿章的评价是这样的:“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唯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首先肯定了李鸿章是中兴的名臣,他的一生和军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人们往往把军事方面的成就当做了他的主要功绩,反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诸如内政外交的功绩。他在清朝的对外交往,是前所未有的,堪称中国外交的开山鼻祖,他是皇帝的好臣子、社稷的守护神。在肯定李鸿章的功绩后,又直言不讳地说到了李鸿章的缺点。那就是惯用利益来笼络人,过分自大,再加上对于事情的轻重缓急把握不好,所以导致了对他的质疑之声不断。这些说法也对也不对,李鸿章依靠给别人好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点没错。从淮军到洋务运动再到外交活动,李鸿章基本上都是从现实利益出发,采取许人以各方面条件从而达到目的。别说是给别人,就是李鸿章自己也在为官的时候,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其中主要是在兴建洋务时,投入自己的份额,获取经济利益。在这点上,李鸿章确实无法与曾国藩相比。曾国藩死后留下了可怜的家产,一点儿不像做了这么多年封疆大吏的人。而据说李鸿章给子孙留下了数千万的资产,这些资产的来源虽然不是收受贿赂而来,但利用手中的职权谋求私利是一定的。所以说李鸿章在“经济问题”方面还是让人诟病的。而对于处理事情不分轻重缓急的问题,倒是不贴切,可能是实在找不出什么托词来掩盖清朝已经孱弱不堪的真实原因,只好将李鸿章在外交上的屡次失败归结于他办事能力不强。从清史稿对两人的评价,可以看出曾国藩明显要高于李鸿章,曾国藩的本传没有一个字的不好,李鸿章却被直接点出了缺点,所以从官方的角度看,曾国藩是个完美的大臣,而李鸿章是个有些瑕疵的臣子。从谥号中,曾国藩谥号文正,李鸿章谥号文忠,也可以看出,“文正”比“文忠”,还是高了一个档次,表明曾国藩在清朝历史上的地位要高于李鸿章。
  说完官方的评价,我们再来看看同时代的人对这两人的看法。湘军、淮军中的元老级人物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以及派系的不同,对于曾国藩、李鸿章的评价不尽相同。对湘军的将领而言,一方面是当时李鸿章尚未发迹,另一方面这些老将基本上在李鸿章掌权时都已经去世,所以他们对曾、李不可能有整体的评价。特别是左宗棠这种看谁都不顺眼的将领就更不要提了,反正在他眼里曾国藩水平不高,李鸿章能力不强。倒是与曾国藩、李鸿章共同参与洋务运动的容闳的话,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他在《西学东渐记》中这样描述曾、李二人:“(曾国藩)财权在握,绝不闻其侵吞涓滴以自肥,或肥其亲族,以视后来彼所举以自代之李文忠,不可同日语矣。文忠绝命时,有私产四千万以遗子孙,文正则身后萧条,家人之清贫如故也……李文忠虽为曾文正所荐举以自代之人,顾其性情品格,与文正迥不相侔。其为人感情用事,喜怒无常,行事好变迁,无一定宗旨,而生平大病,尤在好闻人之誉己。其外貌似甚鲁莽,实则胸中城府甚深,政治之才,固远不迨文正,即其人之忠诚与品格,亦有不可同日而语者。”从“文正”、“文忠”的字眼,可以推断容闳是在李鸿章去世后才写了以上的文字。里面主要反映了容闳对于曾国藩、李鸿章的看法,并明确表示曾国藩要比李鸿章强。比如“廉洁”的问题,再次提到了李鸿章假公济私的事情,而且还认为李鸿章主要是好面子,依着自己的性子办事,思想品质也差曾国藩一大截。与两人共过事的容闳,他的评判应该算是从与曾国藩和李鸿章的直接接触中所得,相对还是比较客观的。
  在梁启超撰写的《李鸿章传》中,也对曾、李两人进行了比较。“李鸿章之于曾国藩,犹管仲之鲍叔,韩信之萧何也,不宁唯是,其一生之学行见识事业,无一不由国藩提携之而玉成之。故鸿章实曾文正肘下之一人物也。曾非李所及,世人既有定评。虽然,曾文正,儒者也,使以当外交之冲,其术智机警,或视李不如,未可知也。又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而李则血气甚强,无论若何大难,皆挺然以一身当之,未曾有畏难退避之色,是亦其特长也。”以历史学家的视角,梁启超依然认为曾国藩要在李鸿章之上。虽然管仲和鲍叔、韩信和萧何的比喻不是很恰当,但可以道出曾国藩对李鸿章的知遇之恩。梁启超认为李鸿章只能算是曾国藩幕府中的普通一份子,这点倒是值得商榷。毕竟和曾府中其他人相比,李鸿章的作为是有目共睹的,将他划为一般的人物难免有些降低李鸿章。但梁启超还是对李鸿章面对清朝内困外扰的局面勇于挺身而出的精神表示了肯定,但这只是李鸿章出彩的很小一部分。从整个《李鸿章传》来看,梁启超对于李鸿章的人生进行了批判性的赞扬,即对李鸿章的不足予以激烈的抨击,又对李鸿章处于千年未有之变局感到无奈,更为世人对李鸿章的种种非议表示了不满。用梁启超自己的话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除了以上比较公正的评价外,当然也少不了对曾国藩、李鸿章激烈的批判。比如说章太炎,他是清末民初的革命家、思想家、学者。他对曾国藩的评价那叫一个犀利。“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贤、谳之则为元凶。要其天资,函功名,善变人(虚伪)也。……金陵之举(屠城、杀忠王)……所志不过封御侯,图光紫……死三十年,其家人犹曰‘吾祖民贼’。悲夫,虽孝子贤孙,百世不能改也。”意思就是曾国藩非但不能说是贤良,反而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他的志向无非是当大官,其后世也被他所拖累。放在章太炎那个时代,这些批判也可以理解,毕竟曾国藩是传统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就代表这封建势力,作为新思潮的倡导者,章太炎自然要对曾国藩大加批评,只是这个以偏概全的评判未免有失公允。
  曾国藩被批得厉害,李鸿章更是在劫难逃,从名声上来说他要比老师“臭”得多,所以对他的批判那就更是比比皆是。就像梁启超所说的,“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没有作为的人一定是没有赞誉和非议,而名震天下的人,不一定是君子,被人骂得体无完肤的人,不一定不是伟大的人。从另一个方面理解就是,别以为你想挨骂就能挨骂的,挨骂也是要有资格的,一般的人想挨骂都难,当然这里的挨骂是指全民齐上阵的那种。其中以近代学者费行简在《近代名人小传》的评论最为刻薄。“及殁家资逾千万,其弟兄子银私财又千余万,生平主练兵制械而不主战……俗论拟之为秦桧,予不敢议其国刻也。”把李鸿章和著名卖国贼秦桧画上了等号,这个比喻堪称对李鸿章最大的讽刺。《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割地赔款的事情,都少不了李鸿章的身影,这就说他是秦桧,笔者不敢苟同。李鸿章背后有慈禧太后,还有一大群怕洋人怕得要死的王公大臣,反而是敢于站在最前方的李鸿章成了替罪羊。纵然李鸿章在外交上频频犯错,但他一个人的力量绝对改变不了整个清朝。看历史必须站在高处全面地看,没有人想被人唾骂,只是一些事情必须有人要来被骂,真正应该被唾骂的人往往躲在背后。
  当然了,有人骂也就有人赞,特别是曾国藩。毛泽东、蒋介石都给予曾国藩很高的赞誉。毛泽东曾经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话,而蒋介石以《曾文正全集》为日常必备书籍,终生读之不倦。毛泽东、蒋介石两位政治思想对立的敌人竟然都对曾国藩表示敬佩,可见曾国藩身上确实闪耀着哲人的光芒。而对李鸿章大加赞赏的却少之又少,可能是其争议性太大的缘故,少有知名人士对其赞扬。不过,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孙中山曾经向李鸿章上书希望他独立,在那里面孙中山曾经写过“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巨险阻尤所不辞”的话,而后还有“夫以中堂之勋名功业,任寄股肱,而又和易同众,行之尚如此其艰,其他可知矣。中国有此膏肓之病而不能除,则虽尧舜复生,禹皋佐治,无能为也”。这些都表明了孙中山对于李鸿章辛劳为国的敬佩,也寄希望于李鸿章能改变中国的现状。
  同台PK——评委打分制的玩法
  到底怎么评价曾国藩、李鸿章呢?这个问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在这里就不再多说,而我们要做的是对两人进行比较,而不是对他们盖棺定论,那就让我们用现在的方法给两个人打打分,看看究竟是老师强,还是学生厉害。我们先从十个方面对两人进行评分,每个方面十分,总计一百分。每个方面基础分为五分,表现突出就加分,有问题就减分,最高只到十分,最低不能为负数,加起来就是两人的最后得分,那就知道谁更强了。
  首先,我们先聊聊曾、李的学问。学问这个词涵盖的内容很多,比如说文字水平、学术成就等。曾国藩这个方面很突出,是公认的理学大师,他在理学方面主要是受唐鉴、倭仁的影响,这两人是当时理学的代表人物,而且他们同时也担任着朝廷大员的角色。曾国藩任京官期间,拜在两人门下,对理学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曾国藩更加注意自己的修炼,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曾国藩在这个方面曾经以“立志、居敬、主静、谨言、有恒”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对自己严格要求。那句近乎苛刻的“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标准,就是曾国藩严于律己的体现。所以在名师和个人努力下,曾国藩成为了理学最后一代宗师,这个说法一点也不为过。理学并不是曾国藩唯一的治学方向,他对历史、文艺、鉴赏等都有研究,他主持的《经史百家杂钞》就是对古代各类文献的汇总。这本书共分为著述、告语、记载三个大类,其中又分为若干小类,比如说辞赋类、书牍类、传志类等,共十一个小类。内容从孟子、庄子等百家,到各位名家的文章,再到私人之间的书信,内容极其丰富,是研究古文的重要参考书籍。《经史百家杂钞》的地位可以与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纂的《古文观止》和乾隆年间姚鼐编纂的《古文辞类纂》相提并论,其价值不可小觑。除了编撰文字,曾国藩还经常为别人写祭文。写祭文这事儿可不是随随便便写几句恭维的话就可以的,既要对死者的生平进行简述,还要对他的一生进行评价,而且文字要求也很高,所以能写祭文的必定是被别人认为写作能力超群的人。看看《曾文正全集》就知道,曾国藩一生写了密密麻麻不少的墓志铭,可知找他的人有多少。就是在曾国藩临终之前他还在为别人写墓志铭呢,由此可以看出曾国藩驾驭文字的能力不是一个“强”字能代表的。而反观李鸿章呢,虽然从他写的诗稿来看,他的水平还不错,但比起曾国藩就逊色了很多。虽然说在曾府,李鸿章曾经是曾国藩的秘书,而且还替老师做过写奏章的文字工作,但秘书毕竟是秘书,必须按照曾国藩的意思去写,代笔只能说明李鸿章的文字功底还不错,取得了曾国藩的信任。再看看《李文忠全集》的内容,除了奏章就是书信,没有留下任何学术的痕迹。唯一可以称道的是李鸿章参与了《经史百家杂钞》的校订工作,虽然这个工作也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但主编和校订的差距还是比较大,一个是定调子,一个是挑错别字,虽然这样的比喻不是很贴切,但基本上反映了曾、李之间的差距。在其他方面,李鸿章也没有能超过曾国藩的地方,所以看在李鸿章是进士出身的份儿上,勉强给他基础分五分,最多再加一分,得六分。曾国藩虽是“同进士”出身,但在各方面的出色表现,足以弥补这个缺陷,给他满分十分,应该不算过分吧?
  其次我们再来说一下两人的性格。总的来看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性格是互补的,曾国藩有些“黏液质”性格的特质,而李鸿章属于“多血质”性格。其实曾国藩早期是“胆汁质”的性格,主要表现在处理事情比较极端,急于实现自己的理想。特别是在第一次出山的时候,为了尽快消灭太平天国,他不顾与地方各级官员的关系,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所以导致处处受到排挤。在父亲死去回家躲避风头的时候,他认真反思了自己之前的行为,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太过激,从而得罪了不少人,才使湘军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第二次出山后,曾国藩从“胆汁质”性格变成了“黏液质”性格,对待人和事都非常地圆通,办事非常地谨慎,轻易不与人发生冲突。比如说对左宗棠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让,不与其撕破脸皮,为的是让左宗棠听自己的话,配合自己消灭太平天国。李鸿章年轻时就心高气傲,自恃才能过人,所以过于张扬,好争论长短。曾国藩对于李鸿章这种争强好胜的性格很清楚,他知道这样很难成大器,所以故意让湘军将领数落他,消除李鸿章身上的“毛刺”。据说在咸丰八年,李鸿章和彭玉麟还因为争辩的事情动了老拳,结果小个子彭玉麟和大个子李鸿章打了个平手。不过在曾国藩不断的调教下,李鸿章的“多血质”性格里面增加了“黏液质”的成分,逐渐趋于沉稳。曾国藩对于自己的“黏液质”性格也清楚,这种性格的人常表现得遇事优柔寡断,曾国藩也犯了这个毛病,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比如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朝廷急命曾国藩调集湘军勤王,曾国藩迟迟做不出决定。而这时李鸿章斩钉截铁建议曾国藩不去勤王,而专心致志对付太平军,曾国藩听从了李鸿章的建议。这是李鸿章“多血质”性格的优势,就是遇事果断。《曾国藩日记》中也有记载,一些事情和李鸿章商量过后,曾国藩立即就能决定,所以两人形成了性格上的互补。虽然“祁门别离”是两人性格差异的体现,但最终李鸿章按照曾国藩的教诲,不断修正自己的性格。在对待左宗棠的问题上,李鸿章就是按照曾国藩的办法,尽量顺着左宗棠,就算后来有了“海防”、“塞防”之争,也没有导致两人像曾、左那样的决裂。纵观两人的性格,不能单单以一种性格来归纳,只能说是性格上各有优劣,因此,两人在性格上打成了平手,各得六分。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两个人的品质。曾国藩可以说是趋于完美的。一
  是忠君爱国、体恤百姓,二是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在湘军创建伊始,曾
  国藩写过《爱民歌》等,主要是拉近和百姓的距离,获取百姓的支持。这
  个的效果还不错,曾国藩的口碑传播开来。而且曾国藩在廉政方面也是过
  硬的,就如前面所说,他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求私利。所以在品
  质方面曾国藩可以加五分。但曾国藩还是有瑕疵的,比如说天京被毁、私
  斩李秀成。虽然说曾国藩是为了弟弟曾国荃而迫不得已这么做的,但正是
  他偏袒弟弟的私心,成为他无法掩盖的污点。而湘军后期风气败坏,曾国
  藩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两方面对于曾国藩的影响很大,所以还是需要
  给他扣两分。李鸿章就差一些了,忠君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不是他挺身而
  出,可能清朝还不知道被挤兑成什么样。而且由于李鸿章所处时代更加凶
  险,所以这种忠君爱国的精神更加可贵,姑且给他加上一分。李鸿章对曾
  国藩的儿子曾纪泽不错,虽然在中法战争中将他从法国公使的位置上拉了
  下来,但那是受形势所逼,而后将他安排在海军衙门工作,算是对他也不
  薄。不光厚待恩师的孩子,对待政敌的儿子李鸿章也没有落井下石。比如
  左宗棠,李鸿章和他打了一辈子的官司,但左宗棠死后,李鸿章对待左宗
  棠的后代没有夹杂个人恩怨,还保举左宗棠的儿子为官。这样摒弃前嫌的
  人品还是值得赞扬的,所以给李鸿章再加一分。但李鸿章最大的问题就是
  假公济私的问题,前面多次说到,这里就不啰唆了,直接扣两分。品质这
  项曾国藩得八分,李鸿章只能得基础分五分。
  接下来,我们再比较一下两人最重要的方面——军事。军事是曾国藩、李鸿章的发家法宝,所以这个项目的打分比较复杂,先从军队建设说起吧。曾国藩创建湘军这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有了湘军才有了淮军,有了淮军才有了北洋军阀,继而清朝灭亡。虽然不能说是北洋军阀直接导致清朝的覆灭,但它还是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从这点看,曾国藩建立湘军既挽救了清朝,又在另一个方面终结了清朝。从军队组成来看,湘军以血缘、地缘为主,而淮军的成分就复杂多了,这就决定了湘军的组织性较淮军要强不少,但两者都存在着领导至上、国家意识淡薄的问题。从湘、淮两军的军事成果来看,湘军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平定太平天国起义,使得清朝继续统治了几十年,曾国藩作为第一领导,应该是居功至伟,而且曾国藩的两个弟弟曾国华、曾国葆都是死在战场上,加三分一点儿都不过分。淮军在剿灭太平天国起义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主要功绩在于镇压捻军起义方面,而且李鸿章对于先进武器的引进要比曾国藩进步得多,可以给他加两分。湘军的迅速衰败和曾国藩自身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为了保住自己而将湘军裁撤,所以湘军的地位很快被淮军超越,曾国藩以个人利益而放弃军事建设,是他的一个明显的不足,要给他扣一分。反观淮军,虽然在清末成为国防主力军,但李鸿章任人唯亲,将不懂海战的丁汝昌等人安置到北洋水师,造成全军覆没,淮军陆军主力也在对日本的战斗中屡屡失败,使得整个淮军经甲午战争而分崩离析。李鸿章作为第一指挥员,对甲午惨败难辞其咎,所以要给他扣除一分。在军事上,曾国藩七分,李鸿章六分。
  再来看看曾国藩、李鸿章的幕僚。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有多少强人也从侧面说明了领导的能力和个人魅力有多大。曾、李的幕僚这个范围很广,既包括军师、秘书一类的文职人员,又包括战将、后勤等军事人才,甚至还有外交、洋务的特殊人才。曾国藩的幕僚据统计多达四百人以上,其中官位达到三品以上的就有二十多人,其他中层官员的人数就不计其数了。文有刘蓉、李元度,武有彭玉麟、郭嵩焘、罗泽南、塔齐布等,洋务有徐寿、华蘅芳、容闳、李善兰等。特别是曾国藩本人有独到的用人之道,总能人尽其才,堪称用人之高手中的高手。而李鸿章呢,其幕僚的数量也很惊人,比如说武将程学启、刘铭传等人,文有吴汝纶、张佩纶,
  洋务有丁日昌、盛宣怀等,外交方面有伍廷芳等,还有马格里等洋员也是
  他的得力助手。这些李府的幕僚做到大官的人数也不少,不过和曾国藩的
  幕僚群比起来,还是稍逊一筹,而且李鸿章的好多幕僚都是原来曾国藩的
  幕僚,后转入李府,如吴汝纶、丁日昌、李传黼等。再加上李鸿章的用人
  之道也较曾国藩差一些,比不上老师的慧眼识珠,所以在加分方面,曾国
  藩可以加三分,而李鸿章只能加两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幕僚的影
  响力,曾国藩光有李鸿章、左宗棠两个重量级的人物就加分不少,何况连
  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弟弟李昭庆、李鹤章都曾经跟随曾国藩。无形之中
  李鸿章反而给老师加了分,这个实在是没有办法,谁叫他也是出于曾府
  呢。李鸿章的幕府里就鲜有像自己那样从幕僚发展成一代权臣的人了,唯
  一的一个就是袁世凯,但袁世凯有“篡位为帝”的不光彩经历,所以就幕
  僚的影响力来说,曾国藩可以加两分,李鸿章只能加一分。幕僚一项曾国
  藩的得分是满分十分,而李鸿章只能是八分。
  再往下比,就是官职上的比较了。就让我们先看两人的官场履历吧。
  曾国藩科举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
  翰林院检讨、翰林院侍讲、翰林院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兵部右侍郎、工
  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湖南团练大臣、两江总督、直隶总
  督。荣誉官衔有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一等伯爵、武英殿大学士、赐双眼
  花翎,去世后最终身份是太傅、一等侯爵、谥号文正。李鸿章就牛一些了,
  科举为二甲第十三名赐进士出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授予道
  台交军机处记名、福建延建邵遗道缺、江苏巡抚、办理通商事务大臣、湖广
  总督、两江总督、直隶总督、两广总督、北洋大臣,荣誉官衔为骑都尉世
  职、一等伯爵、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赐三眼花翎,去世后追赠太
  傅、晋封一等侯爵、谥号文忠。从两人的履历可以看出,曾国藩属于一步一
  个脚印,慢慢爬上来的。李鸿章却是跳了几级蹦了上来。曾国藩有个很厉害
  的地方就是兼任过五个部的侍郎,而李鸿章最牛的就是赐三眼花翎。从这个
  方面比较李鸿章应该比曾国藩强不少,而且李鸿章还比曾国藩多了文华殿大
  10
  学士的头衔。综合起来看,李鸿章做官要比曾国藩强了不少,但遗憾的是两人都没做过军机大臣,所以李鸿章可以加三分,曾国藩只能加两分。而谥号上,曾国藩的“文正”比李鸿章的“文忠”要高一大截,那曾国藩可以加两分,李鸿章加一分。在官职这个硬指标上,两人打成了平手各得九分。
  再一项就是洋务运动了,这也是李鸿章的强项。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开创者,其推动历史的功绩世人皆知,不管是学习西方知识还是努力推动“中国工业革命”,曾国藩都是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李鸿章是曾国藩的继任者,比起老师,他的魄力更大,步子也迈得更大。他不局限于军事建设,民用、工业都是他积极倡导的。就铁路、电报这两项对日后中国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就能证明李鸿章超越其他人的眼光。虽然其中少不了像北洋水师覆灭这样的惨痛教训,但整体看来,李鸿章促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功绩是无法磨灭的。言简意赅,在洋务运动这一项中,李鸿章可以得九分,而曾国藩就要“委屈”一下,只能得七分了。
  与洋务运动息息相关的就是外交了。这点曾国藩还真是处于下风,天津教案让他成为万人唾骂的对象,这让他减分不少,但他对外推崇的“诚信”精神,还是影响到了李鸿章。李鸿章在外交上看似比老师占有优势,毕竟他被认为是晚清首屈一指的外交家,可就是因为这样,每每他都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弱国无外交,这让李鸿章在外交方面屡屡受挫。大家都经历过找人办事、看别人脸色的时候,说实话没人喜欢矮人一头、笑脸相陪的“孙子样”。而李鸿章看着洋人的脸色,这个滋味更不好受,但他又只能强颜欢笑,不得不为。随后《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臭名昭著的不平等条约都少不了他的身影,而他信奉的“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只能是权宜之计,就是这个没办法的办法,使李鸿章陷入依靠别人的境地,每次都是以牺牲中国之利益换取洋人之利益,所以有人说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外交,吃了一辈子的亏不无道理。将两人进行比较,可以得到这样的分数:曾国藩树立外交思想可加一分,但应对外交无手段要减一分,只能得到五分;李鸿章周游各国,受到礼遇,可以加一分,处于矛盾重重的外交
  场,能依靠个人能力周旋于各国之间,加三分,口碑较差,名声被毁,扣
  两分,实际得分七分。
  让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政绩。这里所说的政绩主要是曾、李两人在官
  场上的表现,比如说整顿吏制。在整顿吏制方面,曾国藩先给李鸿章做了
  表率,他对贪官污吏有着与生俱来的仇恨,他又深谙官场的险恶,所以对
  于惩治官吏还是采取以儆效尤的办法,打击一批,吓唬一批,拉拢一批,
  尽量不造成与大多数人的敌对,这是他从第一次出山和湖南各官员冲突中
  得来的经验。所以他对于那些臭名在外的官吏还是采取弹劾的办法,从而
  净化官场。而李鸿章也深谙此招,但他的心更“狠”一些,经常弹劾那些
  不得力的官员,从而安插自己信任的官员。从两人的奏章上常常看到他们
  弹劾官员的折子,不过基本上仅限于自己手下,对于一些“背景深”的大
  员,他们只能采取迂回的办法。当然两人弹劾别人,也就常常遭到其他人
  的弹劾,这倒是正常的,在官场上混,不被弹劾还真的不正常。在整治吏
  制上,两人可以都加两分。和现在考核政绩不同的是,那时候民生问题反
  而成为了无关紧要的事情。曾国藩、李鸿章在这方面也是欠缺的,不多的
  亮点中,以治理永定河为两人为民造福的代表,毕竟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
  “伺候”朝廷上,老百姓的事情只能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了。所以两人
  还可以多加一分,又一次打成了平手,各得八分。
  最后就是两人后代的比较了。什么样的家长教育出什么样的儿女,这
  点是不能忽视的。曾国藩有儿子曾纪泽、曾纪鸿,女儿曾纪静、曾纪耀、
  曾纪琛、曾纪纯、曾纪芬。曾纪泽已经说过了,是一名外交家,曾任驻
  俄、法、英公使,后参与中国海军的建立,其后为总理衙门大臣,户部、
  刑部、吏部侍郎。曾纪鸿自学西方数学,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著有
  《对数评解》等数学专著。而曾国藩的女儿中以曾纪芬名声最高,是一代
  才女。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李经溥,女儿李经璹。李
  经方曾跟随父亲出使日本、俄国、英国,后出任邮传部左侍郎,辛亥革命
  后被罢官。李经述是一名诗人,曾任三品参赞官。李经迈曾作为出使奥地
  12
  利大使,后授光禄寺卿,历任江苏、河南、浙江等地按察使。李经溥事迹不可考,而唯一的女儿李经璹嫁给了李鸿章的幕僚张佩纶,他们的孙女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张爱玲。可以说,从曾国藩、李鸿章的第二代可以看出,曾家的孩子要比李家的孩子有出息,所以给曾国藩加两分,李鸿章加一分,最后分别得七分和六分。
  十个方面都说完,这样我们梳理一下两人的总得分:
  学问性格品质军事幕僚官职洋务外交政绩后代
  曾国藩10 6 8 7 10 9 7 5 8 7
  李鸿章6 6 5 6 8 9 9 7 8 6
  有五项曾国藩比李鸿章得分高,有三项两人平分,有两项李鸿章比曾国藩得分高,总分曾国藩77分,李鸿章70分,师生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依旧是老师胜过学生。而曾、李两人能打多少分,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赞也好骂也罢,这两位极具争议的人物已经离我们而去,我们更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审视一下晚清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让历史不要重演。
  崇效天2012年10月于山东济南一对师徒的仕途恩怨
  曾国藩和李鸿章是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两个人物。曾国藩是老师,李鸿章是他的得意门生,这个关系想必很多人知道,放在原来那个讲究“关系”的年代,师生那可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可以说李鸿章就是借助与曾国藩的这层关系才一步步坐到朝廷重臣的位置,从道理上说曾国藩就是李鸿章的恩师,对待恩师李鸿章一定是毕恭毕敬、视如亲父。但大家忘了一件事情,当师生关系变成了同事关系,好多事情就一下子变了味。历史上有多少曾经的师生转眼间反目成仇,虽然曾国藩、李鸿章并没有成为仇人,但两人的矛盾却是与日俱增,产生了三次严重的冲突,依次为咸丰十年李鸿章离开曾府、同治年间李鸿章就任江苏巡抚以及两人平定捻军之争。
  曾国藩与李鸿章的第一次不欢而散,是在咸丰十年。当时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幕僚,是曾国藩的“机要秘书”,这种秘书加学生的关系可以看出曾国藩对李鸿章是多么的信任。而且李鸿章之所以投靠到曾国藩门下,是为了靠上老师这座大山。按理说,从当时的情形来看,李鸿章不可能与曾国藩发生矛盾,李鸿章既然在别人的屋檐下怎么能不低头呢?但矛盾就这样发生了。曾国藩在祁门这个地方设置了总督衙门,李鸿章就是不同意。当然他不同意不是没有道理,祁门这个地方是个难守易攻的地方,会轻易被人切断后路,成为无路可走的死路。曾国藩不知道这样的情况吗?他心里也很清楚,但在很多原因的影响下,他就决定在祁门待下去,把李鸿章的话当做耳边风。驻扎祁门也就罢了,就在这个节骨眼,曾国藩寄予厚望的李元度却丢了战略地位很重要的徽州,而李元度之所以去徽州是受了曾国藩的派遣。等到李元度失败了,曾国藩不顾李元度跟随自己多年,对自己忠心耿耿,就是要弹劾他。这时候,李鸿章坐不住了,他明确指出了曾国藩对这次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是明知道李元度不是善于用兵之人,而曾国藩不能知人善用,这是导致失败最直接的原因。二是曾国藩看似不徇私情,弹劾李元度,真正的目的是将李元度作为替罪羔羊,从而减轻自己的责任。李鸿章一针见血地把老师曾国藩的“小九九”指了出来,还断然拒绝了曾国藩让其书写弹劾李元度奏章的要求,这让曾国藩下不来台,最后李鸿章愤然离开曾府。虽然后来李鸿章还是回到曾国藩身边,但这个事件表明了李鸿章已经不再拘于做听老师话的学生,而更多地有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说李鸿章与曾国藩的第一次反目是个人性格不同的反映,那么等到李鸿章去往上海、成为江苏巡抚后,两人的矛盾就不只是性格的差异了。在同治元年,上海深受太平天国的袭扰,危在旦夕,这时上海官商一致要求曾国藩率领的湘军驰援上海。曾国藩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让李鸿章召集淮勇,并从湘军划出部分军队归于李鸿章指挥,因此淮军正式成军。等到李鸿章统领淮军在上海一战成名后,师生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两人的主要矛盾在军饷的分配上。曾国藩之所以派李鸿章去上海主要是看中了上海的富庶,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地解决湘军军饷捉襟见肘的困境。而这时的李鸿章手下也有数万的淮军需要银子供养,那么是先解决老师的困难,还是先让自己人吃饱的难题就摆在了李鸿章的面前。这个问题那是相当的难办,毕竟是老师鼎力相助才让李鸿章单飞,这个恩情不报那是说不过去的。但自己正在事业腾飞的关键时期,不把自己做大做强也是不行的。就这样一边是老师天天催促送钱来,一边是淮军自己花钱如流水,李鸿章只好拿出了“和稀泥”的办法,一边给老师诉苦,说什么别人
  都以为自己是暴发户,其实连个“小康”都算不上,只能算是能吃饱饭;一边又想办法送些银子给湘军,好让曾国藩暂时闭嘴。但明白人都知道,淮军是当时使用洋枪洋炮最多的军队,而且可以说是大清装备最精良的一支部队,这些不都是拿钱买来的吗?如果把这些钱都给湘军,曾国藩还能像乞丐一样没完没了地问李鸿章要钱吗?所以说,李鸿章把自己的情况说得很困难,但他还是保留了很多,并没有倾其所有支援曾国藩。李鸿章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他现在的身份不同了。原来不过是曾国藩的秘书,上次两人闹矛盾就像受了气的小媳妇,除了回娘家没有别的招儿。现在李鸿章可是江苏巡抚了,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即使他还是曾国藩的下属,但手中的权力可以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了。所以这次两人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官场矛盾,而并不只限于个人。李鸿章想上进,就势必要和曾国藩发生冲突,面对曾国藩,李鸿章却没有像第一次一样,他学会了搪塞和推诿,面子上不让曾国藩下不来台,怎么说曾国藩都是他的顶头上司。面对已经成为同僚的学生,曾国藩好像也没有办法,一方面他需要李鸿章的帮助,另一方面好像还真没有人能取代李鸿章。估计这时候的曾国藩深深地体会到了后生可畏。
  不管怎样,在整个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曾国藩和李鸿章的主导思想还是一致的,虽然有摩擦,但在两人的同心协力下,太平天国还是覆灭了。而接下来的平定捻军,让两人的关系恶劣到了极点。曾国藩攻下天京后,为了防止朝廷的猜忌,就主动裁减了湘军,很快成了“孤家寡人”。而这时候捻军兴起,直接威胁到了北京的安全,朝廷下令曾国藩为钦差大臣负责灭捻,而李鸿章接替老师成为两江总督。曾国藩手中无兵,只好借助于李鸿章的淮军,但事情向着不利于曾国藩的方向发展。虽然淮军是从湘军中分离出来的,但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淮军就是私人武装的代名词,有了淮军才有了后来的北洋军阀,继而影响了中国近百年。这支淮军就是“李家军”,李鸿章是老大,没有李鸿章发话,淮军凭什么听曾国藩的。这让曾国藩很苦恼,他甚至要把自己的命令告诉李鸿章,通过李鸿章的嘴来调动淮军,这仗还怎么打?李鸿章对于曾国藩的河防战略也嗤之以鼻,以“古有万里长城,今有万里长墙,不意秦始皇于千余年后遇公等为知音”来讽刺曾国藩,意思是千年前的老办法,老师还在用,岂不是迂腐。可见李鸿章已经有了代替老师的想法。在用兵上,李鸿章遥控指挥,干扰曾国藩的战术,不想让淮军送死的时候,就百般拖延,甚至指使淮军将领以生病为由拒绝出战,这让曾国藩有火无处发,最终导致李鸿章代替曾国藩成为钦差大臣,而曾国藩很没有面子地回到两江总督的位置上,给学生当起了“后勤部长”。这就是官场,师生之情在官场变得淡漠了。过了几年曾国藩就去世了,和李鸿章再也没有了重大的交集,这段亦恩亦怨的师生情才告一段落。而究竟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请大家慢慢听我道来。





上一本:刘强东:我的青春不迷茫 下一本:君须怜我我怜卿最真不过三毛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仕途师徒:曾国藩与李鸿章的作者是崇效天,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