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达·芬奇关键词


作者:小艾编     整理日期:2015-12-17 15:43:27


本书简介: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解剖学家、自然科学家。他多才多艺,涉猎众多科学和艺术领域,智慧超群,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恩格斯称他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之一。
  本书按照达·芬奇的艺术时期,梳理出52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用清晰的体例、通俗易懂的文字、丰富的图片,图文并茂地解读了达·芬奇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也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快速阅读提供了方便。
  目录:
  早期生活(1452~1468年)
  皮埃罗
  凯特琳娜
  俄狄浦斯情结
  芬奇镇
  初期创作(1469~1481年)
  佛罗伦萨
  洛伦佐
  韦罗基奥
  波堤切利
  《基督受洗》
  《天使报喜》
  《吉妮弗拉·德·本齐肖像》
  萨尔第雷利事件
  圣母子题材早期生活(1452~1468年)
  皮埃罗
  凯特琳娜
  俄狄浦斯情结
  芬奇镇
  初期创作(1469~1481年)
  佛罗伦萨
  洛伦佐
  韦罗基奥
  波堤切利
  《基督受洗》
  《天使报喜》
  《吉妮弗拉·德·本齐肖像》
  萨尔第雷利事件
  圣母子题材
  《东方三博士的礼拜》
  鼎盛时期(1482~1506年)
  米兰
  《弗朗西斯·斯福查骑马像》
  《岩间圣母》
  《抱貂女郎》
  《音乐家肖像》
  《哺乳的圣母》
  《维特鲁威人》
  萨莱
  《最后的晚餐》
  素描
  衣服的研究
  人体的研究
  军事工程师
  飞行器
  建筑师
  物理学家
  伊莎贝拉·德·埃斯特
  威尼斯
  《安加利之战》
  米开朗琪罗
  《蒙娜丽莎》
  《圣母子与圣安娜》
  《丽达与天鹅》
  马的研究
  晚年时期(1506~1519年)
  罗马
  植物研究
  水的研究
  解剖研究
  光影
  地质研究
  寓言
  梅尔茨
  帕肖里
  弗朗索瓦一世
  左撇子
  手稿
  《自画像》
  遗嘱
  达·芬奇年表
  参考文献早期生活(1452~1468年)
  皮埃罗
  皮矣罗是达·芬奇的父亲,出生在佛罗伦萨托斯卡纳一个公证人家庭。他像他的祖先一样,是佛罗伦萨有名的公证人。
  年轻的皮埃罗精明强悍、野心勃勃,嫌弃达·芬奇生母出身贫贱,而未与她结婚。在达·芬奇出生几个月后,他就娶了16岁的佛罗伦萨少女阿尔比拉。阿尔比拉在1464年死于难产。翌年,皮埃罗与弗朗西斯卡结为连理,但并未留下子嗣。1485年,皮埃罗完成了他平生的最后一次婚姻,与卢克雷西娅结为夫妻,他们共育有7个子女。
  达·芬奇天资聪颖,上小学时,他不仅功课好,还多才多艺。他学习竖琴,并能演奏自己即兴创作的歌曲。皮埃罗原本希望儿子能成为一名公证人,然而达·芬奇却在素描、绘画和做模型方面表现出超凡的艺术才能。有一天,达·芬奇上课不专心听讲,用纸和笔给老师画起了速写。回家后,他把这张速写拿给父亲看,皮埃罗看后觉得儿子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从此,便有意在绘画方面培养达·芬奇。
  达·芬奇长大成人后,虽然和父亲同住在佛罗伦萨,但他似乎很少与父亲联络,这对父子的关系也成了被后人不断揣测的话题。皮埃罗逝于1504年,对此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写道:“1504年7月9日,星期三,晚上7点钟,波德斯塔特宫廷公证人、我的父亲塞尔·皮埃罗·达·芬奇去世了,享年80岁,留下10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需要指出的是,或许是由于悲伤,或许是由于笔误,甚或是对父亲的漠不关心,达·芬奇居然把父亲的年龄记错了——事实上,皮埃罗逝世时是78岁。
  凯特琳娜
  凯特琳娜是达·芬奇的生母,是芬奇镇一个身份低微的农’村姑娘。由于达·芬奇家族在芬奇镇有房产,皮埃罗可能是在来芬奇镇度假时与凯特琳娜发生了关系。凯特琳娜未与塞尔·皮埃罗结婚便生下了达·芬奇。达·芬奇出生后不久,皮埃罗便离开了凯特琳娜,并带走了达·芬奇,娶了一位公证人的女儿。1457年,凯特琳娜嫁给芬奇镇一个烧石灰的工人,并与丈夫到一个叫做卡姆坡·泽皮的村子生活,先后生下4个女儿和1个儿子。
  凯特琳娜被允许可以看望达·芬奇,然而探望的频率因为芬奇家族和她丈夫的压力而被限定在很低的范围内。在达·芬奇来到佛罗伦萨以后,他与母亲的联系更少了,虽然他也偶尔回乡探望母亲。达·芬奇在笔记中流露出对母亲的抱怨之情,他称母亲为“那个凯特琳娜”,而在称呼父亲时则说“塞尔·皮埃罗,我的父亲”。
  有资料表明,凯特琳娜在与儿子达·芬奇分开数十年后,在去世的前几年,曾走入达·芬奇的生活。1493年,达·芬奇还在为米兰公爵路德维科·斯福查效力,就在他着手雕刻斯福查纪念雕像的模型时,凯特琳娜来到米兰与他生活了两年,直至去世。关于此事,达·芬奇在笔记中写道:“凯特琳娜来了,1493年7月16日。”这让后来的研究者困惑不已,因为达·芬奇的笔记几乎从来不标明时间。
  来米兰之前,凯特琳娜刚刚经历了丧夫之痛,她的一个儿子也死在了战场上,达·芬奇可能是他不多的依靠之一。研究者在达·芬奇的笔记中发现了他的生活开销和账单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凯特琳娜有关的。在凯特林娜去世后,达·芬奇更是在笔记中详细记录了他为母亲的葬礼所花费的具体开支。
  在米兰度过的两年,大概是凯特琳娜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达·芬奇此时已经功成名就,可以出入上流社会并受到公爵的尊敬。
  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它来自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讲述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命运悲剧。根据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解释:“也许我们所有的人都命中注定要把我们的第一个性冲动指向母亲,而把我们第一个仇恨和屠杀的愿望指向父亲。”弗洛伊德认为在男孩的潜意识里,都有对父亲的仇视和对母亲的依恋。
  作为私生子的达·芬奇,童年没有母亲的陪伴,后世的研究者始终对母爱的缺失给达·芬奇带来怎样的影响津津乐道,并做出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弗洛伊德的解释。和哈姆雷特、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达·芬奇也是弗洛伊德论述俄狄浦斯情结的重要例证之一。
  老年的达·芬奇曾经在他的一则笔记中记述了他童年的一段记忆:“在我童年最早的记忆之中,好像当我躺在摇篮里时,一只鹫飞了下来,用它的尾巴打开了我的嘴,然后用它的尾巴在我的嘴唇里不停地敲打。”弗洛伊德在1910年出版的《列奥纳多·达·芬奇及其童年的一个记忆》一书中,用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对这个故事做了全新的诠释,他认为敲击达·芬奇嘴唇的不是秃鹰,而是他母亲的乳房。弗洛伊德还进一步论证说,达·芬奇之所以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与他压抑对母亲的欲望而将自己的情欲“升华”有密切关联:“(达·芬奇)这样的人可能将别人投入爱情的那种满腔热情倾注于研究,而且他宁愿把自己贡献给研究工作而不是沉迷于爱情。”
  还有的研究者指出,达·芬奇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对女性形象的敌意和歪曲的倾向,如在他的人体解剖素描中,有很多对女性性器官的刻画,在他庞杂丰富的笔记中没有一张完整的女性身体素描等,也由达·芬奇童年时代对母亲的依恋未得到满足而引起。
  ……





上一本:我的皇室家族 下一本:上海鲁迅研究2015夏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达·芬奇关键词的作者是小艾编,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