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法国著名雕塑家。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以47个关键词再现了艺术大师罗丹富有传奇色彩的艺术人生。 本书简介: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以47个关键词再现了艺术大师罗丹富有传奇色彩的艺术人生。书中大量精美的作品插图和详细的解说,对解读罗丹及其作品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简洁明了、清晰的关键词形式,便于读者检索和查阅。本书对广大艺术爱好者品读罗丹这位一代艺术宗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目录: 早期生活(1840~1863年) 让·巴蒂斯特 玛丽亚 工艺美术学校 勒考克 巴黎美术学院 艾玛神父 初期创作(1864~1880年) 《塌鼻人》 罗丝 卡里埃 米开朗琪罗 《青铜时代》 《行走的人》 《施洗者约翰》早期生活(1840~1863年) 让·巴蒂斯特 玛丽亚 工艺美术学校 勒考克 巴黎美术学院 艾玛神父 初期创作(1864~1880年) 《塌鼻人》 罗丝 卡里埃 米开朗琪罗 《青铜时代》 《行走的人》 《施洗者约翰》 鼎盛时期(1880~1890年) 卡蜜儿 达卢 《沉思》 《地狱之门》 《三个影子》 《夏娃》 《思想者》 《吻》 《乌戈利诺和子孙们》 《浪子》 《加莱义民》 《恶之华》 《欧米哀尔》 马约尔 布德尔 胸像 晚年时期(1891~1917年) 雨果 巴尔扎克 里尔克 邓肯 舞蹈 女性美 情欲 模特 素描 手 史泰肯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组合作品 舒瓦瑟尔公爵夫人 《法国大教堂》 《罗丹艺术论》 罗丹美术馆 遗嘱 罗丹年表 参考文献让·巴蒂斯特 让·巴蒂斯特是罗丹的父亲。1830年前后,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巴蒂斯特从家乡诺曼底的农村来到巴黎谋生。他在警察局当警务信使,领着不错的薪水。 罗丹的母亲玛丽·谢弗,这个穷苦的平民妇女,29岁时嫁给了巴蒂斯特做续房。婚后两年,大女儿玛丽亚出生。又过两年,罗丹出生。巴蒂斯特夫妇非常虔诚,教育孩子十分严格,他们不但要求孩子学会坚强,还培养孩子养成礼貌谦恭和举止优雅的习惯。他们对罗丹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他长大后,成为一名高级警官。 罗丹家族都有着一头红发,罗丹也是一头红发,而且在诺曼底方言中,“罗丹”就是红色的意思。诺曼底农民出身的巴蒂斯特,虽未给从小就喜欢画画的罗丹遗传任何艺术基因,但却给了他健壮的体魄和倔犟的性格。 玛丽亚 玛丽亚是罗丹的姐姐,比罗丹大两岁,温柔、忧郁,和罗丹感情深厚。她非常理解弟弟献身艺术的志向,经常在父母面前袒护他,是罗丹艺术道路上第一个有力而热烈的支持者。 罗丹14岁时,父亲想在警察局给他找份工作,让他早点谋生。可是,罗丹想学画画。姐姐玛丽亚说她知道有一所免费的工艺美术学校,虽然这所学校培养的是描图员,不是画家,但学生毕业后可以当一名雕刻师或家具木工。而且,她可以卖宗教纪念章供弟弟上学。这样,一向温顺的玛丽亚说服了固执的父亲,让罗丹圆了艺术梦。 玛丽亚到谈婚论嫁时,痴情的她,爱上了罗丹的同学巴努万。而贪财的巴努万却跟一个有两万法郎嫁妆的姑娘结了婚。玛丽亚伤心欲绝,失恋的痛苦让她看破红尘,去圣埃蒂姆修道院,当了见习修女。然而,恋爱失败的打击太沉重了,郁郁的玛丽亚始终不能走出情感的阴影。1862年,就在玛丽亚将成为正式修女的前几个星期,悲观厌世的她,结束了自己24岁的生命,抱恨而终。 姐姐的不幸去世,让罗丹悲痛欲绝。他万念俱灰,决定追随姐姐在宗教中寻求精神慰藉。 工艺美术学校 1854年,14岁的罗丹进入巴黎一所工艺美术学校,学习装帧艺术和制图。 当时的法国,艺术学校受官方管理控制。罗丹就读的这所学校也不例外,教育体制非常死板。幸运的是,罗丹在这里接受了他的艺术启蒙老师奥拉斯·勒考克的教导与熏陶。而且他还结识了学绘画的方丹·拉图尔、勒格罗和学雕塑的达卢、富尔凯、巴努万等人,他们年龄相仿,趣味相投。 就读期间,罗丹很快意识到了自己艺术修养的不足。于是,他经常去卢浮宫临摹大师的名画,去博物馆和图书馆阅读雨果、弗吉尔、缪塞、拉马丁、米希雷和基内等人的文学作品,来充实自己的学识。 他每天上课前先到洛泽家去画油画,8点到12点在学校上绘画课,下午不是去卢浮宫临摹古典主义大师的杰作,就是到图书馆看书。他还经常穿过塞纳河,到对岸的戈伯兰工场听美术老师吕卡的绘画课,晚上再凭记忆把白天所看见的艺术作品画在纸上。 卢浮宫里珍藏着大量的雕塑艺术作品,如古希腊雕塑名作《米洛的维纳斯》与《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杰作《垂死的奴隶》和《被缚的奴隶》。这些雕塑作品深深地震撼着罗丹,为他后来的雕塑创作提供了典范。罗丹晚年回忆当年求学经历时,对在卢浮宫临画的那段经历记忆犹新。他说:“卢浮宫是最好的艺术学校。我十五六岁时经常来这里。起初我只想当画家,色彩把我迷住了,我常到楼上欣赏提香和伦勃朗的画。然而,我没有足够的钱买颜料和画布,只好用纸和铅笔在楼下临摹古代雕塑。不久,我就对雕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工艺美术学校的第一年,罗丹只学绘画。有一次,他无意中闯进了雕塑室,这里的一切吸引住了他。他吃惊地看着那一座座完美而有力感的著名雕像复制品,意识到这才是他想要从事的事业。罗丹一段一段地捏好手臂、头和腿,然后把它们拼成一个整体。他感到自己浑身充满了新的激情,一下子领悟到了人体的整体结构。做一名雕塑家的梦想,成为他的人生目标。 1857年,罗丹有两幅临摹古典大师的作品获得了头奖,这让他万分高兴。在老师奥拉斯·勒考克的鼓励下,他踌躇满志打算报考巴黎美术学院。罗丹的这种艺术志向和抱负,也得到了他父亲的支持。这样,罗丹就信心百倍地迎接着来自巴黎美术学院的考试。 P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