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胡适自述


作者:胡适     整理日期:2015-12-04 20:13:58

国学大师胡适自述心路历程及成长经历
  了解胡适的思想的**读物
本书简介:
  本书包括胡适的《四十自述》、《南游杂忆》、《怀人集》(有补充)三部分,重点记述了胡适的成长过程、思路历程、社会交往,是一本了解胡适思想形成及成长经历的好书。是了解胡适的必读书,很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1910年留学美国,师从杜威,后补获哲学博士学位,一生共有36个博士头衔。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驻美大使等职。胡适研究范围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目录:
  四十自述
  我的信仰
  自序
  “自由中国”版自记
  我的母亲的订婚
  九年的家乡教育
  从拜神到无神
  在上海(一)
  在上海(二)
  我怎样到外国去
  南游杂忆
  南游杂忆
  怀人集
  王莽——一千九百年前的一个社会主义者
  再论王莽四十自述
  我的信仰
  自序
  “自由中国”版自记
  我的母亲的订婚
  九年的家乡教育
  从拜神到无神
  在上海(一)
  在上海(二)
  我怎样到外国去
  南游杂忆
  南游杂忆
  怀人集
  王莽——一千九百年前的一个社会主义者
  再论王莽
  吴敬梓传
  林琴南先生的白话诗
  追悼志摩
  追忆曾孟朴先生
  兴登堡
  记辜鸿铭
  海滨半日谈——纪念田中玉将军
  丁在君这个人
  高梦旦先生小传
  张伯苓
  追念熊秉三先生
  记美国医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
  改造者弗勒斯纳先生
  追忆太戈尔在中国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胡适
  适之先生以青年暴得大名,誉满士林。我觉得,他一生处在一个矛盾中,一个怪圈中: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一方面是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他一生忙忙碌碌,倥偬奔波,作为一个“过河卒子”,勇往直前。我不知道,他自己是否意识到身陷怪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认为,这个怪圈确实存在,而且十分严重。
  季羡林
  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胡适
  适之先生以青年暴得大名,誉满士林。我觉得,他一生处在一个矛盾中,一个怪圈中: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一方面是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他一生忙忙碌碌,倥偬奔波,作为一个“过河卒子”,勇往直前。我不知道,他自己是否意识到身陷怪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认为,这个怪圈确实存在,而且十分严重。
  季羡林
  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毛子水
  我的信仰
  1
  我父胡传,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个意志坚强、有行政才干的人。经过一个时期的古典文史训练后,他对于地理研究,特别是边省的地理,抱有浓厚的兴趣。他怀揣一封介绍书,前往京师;又走了四十二日而达北满吉林,去晋见钦差大臣吴大澂。吴氏作为中国的一个伟大考古学家,现在见知于欧洲的汉学家们。
  吴氏延见他,问有什么可以替他为力的。我父说道:“没有什么,只求准我随节去解决中俄界务的纠纷,俾我得以研究东北各省的地理。”吴氏对于这个只有秀才底子,且在关外长途跋涉之后,差不多已是身无分文的学者,觉得有味。他带着这个少年去干他那历史上有名的差使,得他做了一个最有价值、最肯做事的帮手。
  有一次与我父亲同走的一队人,迷陷在一个广阔的大森林之内,三天找不着出路。到粮食告罄,一切侦察均归失败时,我父亲就提议寻觅溪流。溪流是多半流向森林外面去的。一条溪流找到了手,他们一班人就顺流而行,得达安全的地方。我父亲作了一首长诗纪念这一件事。及四十年后,我在一篇《杜威论思想》的论文里,以这件事实为例证,虽则我未尝提到他的名字,有好些与我父亲相熟而犹生存着的人,都还认得出这件故事,并写信问我是不是他们故世已久的朋友的一个小儿子。
  吴大澂对我父亲虽曾一度向政府荐举他为“有治省才的人”,他在政治上却并未得臻通显,历官江苏、台湾后,遂于台湾因中日战争的结果而割让与日本时,以五十五岁的寿辰逝世。
  2
  我是我父亲的幼儿,也是我母亲的独子。我父亲娶妻凡三次:前妻死于太平天国之乱,乱军掠遍安徽南部各县,将其化为灰烬。次妻生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长子从小便证明是个难望洗心革面的败子。我父亲丧了次妻后,写信回家,说他一定要讨一个纯良强健的、做庄稼人家的女儿。
  我外祖父务农,于年终几个月内且兼业裁缝。他是出身于一个循善的农家,在太平天国之乱中,全家被杀。因他还只是一个小孩子,故被太平军掠做俘虏,带往军中当差。为要防他逃走,他的脸上就刺了“太平天国”四字,终其身都还留着。但是他吃了种种困苦,居然逃了出来,回到家乡,只寻得一片焦土,无一个家人还得活着。他勤苦工作,耕种田地,兼做裁缝,裁缝的手艺,是他在贼营里学来的。他渐渐长成,娶了一房妻子,生下四个儿女,我母亲就是最长的。
  我外祖父一生的心愿就是想重建被太平军毁了的家传老屋。他每天早上,太阳未出,便到溪头去拣选三大担石子,分三次挑回废屋的地基。挑完之后,他才去种田或去做裁缝。到了晚上回家时,又去三次,挑了三担石子,才吃晚饭。凡此辛苦恒毅的工作,都给我母亲默默看在眼里,她暗恨身为女儿,毫无一点法子能减轻她父亲的辛苦,促他的梦想实现。
  随后来了个媒人,在田里与我外祖父会见,雄辩滔滔地向他替我父亲要他大女儿的庚帖(按:胡适《我的母亲的订婚》一章里面,用的是“八字”二字,英文系Birthdatepaper,故译庚帖似较贴切)。我外祖父答应回去和家里商量。但是到他在晚上把所提的话对他的妻子说了,她就大为生气。她说:“不行!把我女儿嫁给一个大她三十岁的人,你真想得起?况且他的儿女也有年纪比我们女儿还大的!还有一层,人家自然要说我们嫁女儿给一个老官,是为了钱财体面而把她牺牲的。”于是这一对老夫妻吵了一场。后来做父亲的说:“我们问问女儿自己。说来说去,这到底是她自己的事。”
  到这个问题对我母亲提了出来,她不肯开口。中国女子遇到同类的情形常是这样的。但她心里却在深思沉想。嫁与中年丧偶、兼有成年儿女的人做填房,送给女家的聘金财礼比一般婚媾却要重得多。这点于她父亲盖房子的计划将大有帮助。况且她以前又是见过我父亲的,知道他为全县人所敬重。她爱慕他,愿意嫁他,为的半是英雄崇拜的意识,但大半却是想望帮助劳苦的父亲的孝思。所以到她给父母逼着答话,她就坚决地说:“只要你们俩都说他是好人,请你们俩作主。男人家四十七岁也不能算是老。”我外祖父听了,叹了一口气,我外祖母可气得跳起来,忿忿地说:“好呵!你想做官太太了!好罢,听你情愿罢!”





上一本: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世界的中心流浪 下一本:三国人物攻略孙权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胡适自述的作者是胡适,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