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画友*可钦佩者,唯我悲鸿。 ——齐白石 在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出现**、*不同于传统的人物画是从徐悲鸿“素描论”开始的。我们更爱传统,更欣赏传统画中的意趣,但也不能不承认,徐悲鸿创造的风格,在绘画***突出、影响**。 ——廖静文 本书简介: 本书全面讲述了一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的不平凡的一生。他出生于平凡之家,却靠自己的不懈努力锤炼成了一代画坛上的大师级人物,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不平凡的美术世界。在名家璀璨如星的年代里,他有幸得到大师的帮助,结交社会名流,举办画展,魅力贯穿中西,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颠沛流离、激昂慷慨的一生,曲折而又丰富的情感生活,令人感慨不已,不胜唏嘘;而作为一位艺术家、教育家,他把整个人生交付给了中国的美术事业,他就像一颗闪耀的星辰,明亮在历史的长空。 目录: 绪言从“寿康”到“悲鸿” 第一章帮过他的人 一、父亲徐达章教他读书习画 二、寄父陶麟书引导他认识西洋画 三、从黄警顽到康有为 四、高剑父是他艺术上第一个知音 五、蔡元培帮他公费留学 第二章交往社会名流 一、与田汉一见如故 二、与胡适友情深厚 三、与郭沫若相见恨晚 四、与徐志摩展开“二徐之辩” 五、与李宗仁亲密往来十四年绪言从“寿康”到“悲鸿” 第一章帮过他的人 一、父亲徐达章教他读书习画 二、寄父陶麟书引导他认识西洋画 三、从黄警顽到康有为 四、高剑父是他艺术上第一个知音 五、蔡元培帮他公费留学 第二章交往社会名流 一、与田汉一见如故 二、与胡适友情深厚 三、与郭沫若相见恨晚 四、与徐志摩展开“二徐之辩” 五、与李宗仁亲密往来十四年 六、与泰戈尔结成忘年交 第三章他帮过的人 一、扶持吴作人 二、提携蒋兆和 三、栽培傅抱石 四、慧眼识得齐白石 五、从吕斯百到杨之光 六、从乔大壮到袁晓岑 第四章教学与交流 一、南京国立中央大学 二、欧洲画展 三、南洋画展 四、出入桂林 五、从国立中央大学到中国美术学院 六、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第五章主义与学说 一、写实主义:构建及其特质 二、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 三、其主义与学说之当代价值 四、徐悲鸿学派 第六章他的画作 一、油画《奴隶与狮》 二、油画《田横五百士》 三、中国画《风雨鸡鸣》 四、中国画《愚公移山》 五、中国画《春山十骏》及“悲鸿马” 六、其他重要画作 第七章他的家里家外 一、原配村女周氏 二、大家闺秀蒋碧薇 三、书香女子孙多慈 四、湘女廖静文 五、不叫总结的总结 附录一徐悲鸿诗选 附录二徐悲鸿简要年表 绪言从“寿康”到“悲鸿” 艰辛的成才之路 “鸿”,在汉语字典里有两种意义:一是大雁,鸿毛、鸿雁、雪泥鸿爪;二指大,鸿生、鸿儒、鸿烈。无论选择哪种意义,这都是一个美好的词,很适合用于人的名字。但是,如果加上“悲”,“悲鸿”,孤独的悲伤的鸟,在展翅高飞的时候,也决定了一路上的孤独寂寞,风雨坎坷。徐悲鸿,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最有名的画家,在少年为生活苦闷,愤然由原名“徐寿康”改名“徐悲鸿”的时候,也就选择了不同凡响,抛弃了平凡庸碌,选择了奔波坎坷,抛弃了安定幸福。 徐悲鸿本名徐寿康,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河岸边一间简陋的茅屋里。他的父亲给他取名寿康,祈愿他健康长寿。作为家中的长子,父母对徐寿康寄予了更多的希望。 徐家世代画师,幼年的徐寿康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学会了山水花鸟画的基本知识,也培养了对绘画的终生兴趣。但是因为家境贫寒,徐寿康并没有进过一天的学堂,只是在父亲的指导下读书写字画画。十三四岁,徐寿康便随父亲走遍乡里,卖画为生。在颠沛流离中,少年徐寿康从画片和报刊上隐约了解到遭逢乱世,本是民不聊生,哀鸿遍野,不久,父亲重病,17岁的徐寿康不得不担负了全家的生计,兼任三个中学的图画老师。 父亲去世,家中为了给父亲治病已经负债累累,连一文安葬费也没有。徐寿康含泪向亲戚告贷。看着父亲的棺材被黄土掩埋,徐寿康觉得过去的一切都在被埋葬。人世艰辛,前路茫茫,家中重担需要他挑起,而那出去深入学习西洋绘画的愿望则不知如何实现。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悲鸿”。 困境中煎熬的徐悲鸿始终忘不了高飞的梦想。他最终舍弃了三个中学的教职,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家里好不容易拼凑来的一点旅费,开始寻找梦想。 1915年夏末秋初,20岁的徐悲鸿来到上海寻找学习的机会。他穿着蓝竹布长衫,白布鞋白布袜,后跟缝上了一条红布,正为家中至亲戴孝,中分头发,眉目清秀,显得瘦弱抑郁。 那是徐悲鸿人生中最青涩、最艰难的一段岁月。人生地不熟,这个宜兴乡下青年在大上海很难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无数个大门向他关闭,一次次的婉言拒绝中盘缠渐尽。 这一年冬天,徐悲鸿费尽心思才给商务印书馆送去几张肖像画,希望借此谋得一职。 没想到漫长等待之后,还是决绝。回到旅馆,行李已经被旅馆扔在门外。饥寒交迫,走投无路,徐悲鸿只好坐在旅馆台阶上过夜,真想跳进黄埔江中一了百了。 为了谋求温饱,徐悲鸿曾经和商务印书馆的职员挤在一张小床上,也曾经住在夜总会抽大烟的床上,和一群赌徒一起吃饭。 为了画画谋生,徐悲鸿用五个铜板过了一个星期。每天仅仅吃一团糯米饭。 每每饿得头晕眼花,拿着画笔的手也软弱无力,徐悲鸿只好伏案休息一会儿,喝几口水,再拿起画笔。 这种凄苦的光景,徐悲鸿在上海捱了一年多。期间他始终没有放弃梦想,没有工作的时候,他便站在书店里浏览美术画册和西方艺术类书籍。那个留洋梦,越来越清晰,坚定。 皇天不负有心人,徐悲鸿终于得到了哈同花园圣仓明智大学的赏识,该大学校长姬觉弥慷慨地答应资助他留学法国。 在欧洲的几年,是徐悲鸿疯狂吸收艺术营养,完成艺术风格蜕变的重要阶段。 巴黎以“艺术之都”而闻名,大小博物馆林立,收藏丰富,展品精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种展品陆续运回巴黎,博物馆恢复旧观。徐悲鸿天天都在巴黎各种博物馆参观,悉心揣摩学习。接触了这么多艺术大师的作品,徐悲鸿眼界开阔了,对自己十几年来所学的国画也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为了学习西洋画,徐悲鸿决定暂时停止作中国画,每天只是在博物馆内专心观摩研究大师画作。如此数月后,他才开始作素描画。开始画起来觉得困难,过了一两月就慢慢掌握了西洋绘画的基本技法,手也能习惯描绘细致的事物。 沉浸在艺术的海洋,徐悲鸿如痴如醉,艺术素养日渐丰厚,但是毫无休息且艰苦的生活,也在慢慢摧毁他年轻的身体。 1921年4月,巴黎举办规模盛大的全国美术展览。这次展览汇集了法国美术作品之精华,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参观者一天都看不完。很多人一大早就来看展览,在展厅内徘徊不肯离去直至关门。 徐悲鸿对这次美展也是向往已久。开幕那天,他一大早就带着一个面包赶到会场。正值初春,天气回暖,早上天气晴好,徐悲鸿身着夹衣就出了门。他在会场流连了一整天,畅游在艺术的海洋中,丝毫没有意识到腹中饥饿,身上衣单。 到了傍晚走出会场时,徐悲鸿才发现正下着大雪,春寒料峭。他又冷又饿,几乎难以移步,硬撑着回到家中。当时他一心想着洗个热水澡可以驱除寒气,谁知刚洗了一半,腹部一阵强烈的痛楚差点儿让他摔倒在地。 大概是热水把寒气逼了进去,从此徐悲鸿患上了严重的肠痉挛症,常常剧痛,并且呕吐,消化不良。这病折磨了徐悲鸿十几年,回国后生活困顿或劳累时还常常发作。徐悲鸿常常忍痛作画,他在一幅素描的落款处写道:“人览吾画,焉知吾之为此,乃痛不可支也。” 中国现代美术的“教父” 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名家辈出,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等等,不一而足,如果以个人艺术成就而论,他们各呈面貌,都足以开宗立派;但如果以对中国现代美术的总体贡献而言,徐悲鸿一人而已。 作为教育家的徐悲鸿后半辈子都献身于美术教育事业。他在美术教育方面的成绩,似乎比革新中国画更大。徐悲鸿自少年起就先后担任过画法研究会导师、南国艺术学院美术教授、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北平艺术学院院长。 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是中央美术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中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的第一任主席。他培养提拔了一大批美术人才,对于中国新的美术教育体制的建立和教育方法的革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人说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的“教父”。在徐悲鸿短短58年的生命中,他从事美术教育数十年,不仅成就了自己的艺术,而且成就了许许多多艺术人才。放眼当今画坛,吴作人、艾中信、王临乙、吕斯百、李天祥、靳尚谊……都是他的学生。 齐白石、蒋兆和、傅抱石都接受过徐悲鸿的资助和提拔。 其中尤以傅抱石和齐白石,曾被郭沫若称作画坛上的“南北二石”,而这“二石”屹立于画坛,都得了徐悲鸿的相识之力。 三次婚姻四个女人 徐悲鸿共经历三次婚姻,生命中经历了四个女人,但是三次婚姻却都不尽如人意,四个女性也都是悲剧人物。 徐悲鸿的第一位妻子乃父母包办的邻村贫家女,徐悲鸿对这次婚姻很不满意,曾经离家出走以示反抗。无爱的婚姻中,苦命的女子婚后次年生了儿子,徐悲鸿为儿子取名“劫生”,一个不祥的名字。最后,徐悲鸿独自去闯荡上海,妻子在家乡病死,过几年儿子也死于天花。在关于徐悲鸿的传记中,这位原配夫人经常是缺席的,连个姓氏都没有留下。 这位面目模糊的原配夫人,是四个女人中最苦命的女子。其他人至少还得到爱情,而她只是双方父母传宗接代的工具。在无爱的婚姻中死去,抑或身体健康地被休弃,留在宜兴家乡侍奉公婆抚养儿子,孤独终老,哪种结局更好? 陪伴徐悲鸿走过生命中最艰苦、最辉煌的岁月的,是他的第二位夫人,宜兴名门望族蒋家的二小姐——蒋碧薇。 徐悲鸿和蒋碧薇二人的结合,曾经为宜兴和上海津津乐道,一个典型的才子配佳人的传奇。 徐悲鸿和蒋碧薇相识于上海的蒋公馆。徐悲鸿是宜兴走出的才华横溢的青年画家,颇得蒋老先生的赏识,而蒋家二小姐呢,也在偷偷观察这位从家乡走出的“怪人”。 为了逃避包办婚姻,两个还没怎么说过话、不甚了解的青年私奔日本,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留学生活。 蜗居在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的东京,徐悲鸿教蒋碧薇练毛笔字,一起去小摊搜集画册;又坐着邮轮去法国,锱铢必较地过了八年穷苦困顿的留学生活;也曾经在瑞士的湖光山色、法国的博物馆里流连忘返。在留法学生中,他们是令人羡慕的一对。 1928年,两人回国生了两个孩子,在傅厚岗安置了一个温馨的家,又是六七年安逸温馨的日子。但是患难见真情,安乐时两人却越走越远。 蒋碧薇说:“我是女人,现实环境训练了我安排生活的能力,我愿和他截长补短,同舟共济。我唯一的希望是像他那样的一块浑金璞玉,经过琢磨淬砺,将来能成为璀璨的大器。”她的理想是做相夫教子的画家夫人,期待丈夫成才成器。当然,她注重现实,家中的柴米油盐,丈夫的工资高低职位升迁,都是她最关心的。 不幸的是,徐悲鸿是一个艺术家。艺术家的心,相比一般人来得敏感,来得强烈。饮食男女,柴米油盐,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父母,这些庸常俗事,即使艺术家也或缺不得,但却不是关注的焦点。徐悲鸿醉心于自己所钟爱的绘画事业,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进去了。他没有时间去照顾妻子,也很少有时间去关注蒋碧薇的情绪变化。艺术家的天真还让他在妻子面前不加掩饰坦白对女学生的欣赏和喜爱甚至恋情。他需要一个全心全意为他的艺术事业做出牺牲的女子,但是蒋碧薇不是。蒋碧薇需要一个爱家顾家、多情重义的丈夫。 双方都失望了。 蒋碧薇在回忆录中说:“他只爱艺术,不爱我。” 为了追求艺术,徐悲鸿可以用口袋中最后一毛钱去看一次画展,再回家面对蒋碧薇无米下锅的愁眉;为了艺术,徐悲鸿仗义地资助学生,以身家性命去担保援救身陷牢狱的朋友,再回家面对蒋碧薇半是担心半是恼怒的指责。无数次争吵中,两人隔阂越来越深。 两人的矛盾,在徐悲鸿特别关注又进而爱上女学生孙多慈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徐悲鸿登报声明脱离“同居关系”,蒋碧薇则拿着报纸发誓,“即使我睡在棺材板上,也不能忘记”。她铁了心不再原谅徐悲鸿,孤身抚养两个孩子,同时接受了一直对她有意思的有妇之夫张道藩的爱情。 在将近十年的冷战和僵持之后,徐悲鸿和蒋碧薇终于协议离婚,结束维持了28年的婚姻关系。1949年蒋碧薇孤身一人随张道藩远走台湾,以张道藩情人的身份度过了余生,晚年出版了回忆录《我与悲鸿》和《我与道藩》,轰动一时。而徐悲鸿离婚后对有关蒋碧薇的所有事情缄口不言。 惊世骇俗也好,鸡毛蒜皮也罢,随着当事人的逝去,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只是最受伤的不是孩子,最尴尬的也不是亲朋好友,而是他们自己。28年啊,人生有多少28年能够风雨同舟,有多少28年能够僵持冷战! 看来佳偶天成,只是世人一厢情愿的祝福。 这半生的缘分,也许当初就是一个错误。 徐悲鸿和蒋碧薇婚姻关系的破裂,绕不开徐悲鸿的女学生孙多慈。只是局外人终归是局外人,第三者终究成为旁观者。师生之恋,遗恨绵绵。 孙多慈天分甚高,爱才如命的徐悲鸿常常课外点拨,师生感情甚笃。不久,徐悲鸿就爱上了这位美丽年轻的女学生。 徐悲鸿刻一印章曰“大慈大悲”,即暗含二人名字在内。 孙多慈赠徐悲鸿红豆,徐悲鸿特地去银楼镶成红豆戒指,整日戴在手上。还回赠诗一首以传达心意: 灿烂朝霞血染红,关山间隔此心同。 千言万语从何说,付与灵犀一点通。 蒋碧薇知道了,大肆吵闹。师生之恋本为世俗所不容,何况徐悲鸿是有妇之夫,孙父对女儿行为极力反对,不许其女与徐悲鸿来往,弄得满城风雨。 为了追求孙多慈,徐悲鸿不惜登报与蒋碧薇脱离“同居”关系。但是孙家带着孙多慈远走他乡,二人在抱头痛哭后分别。 师生苦恋,只留下酬答诗歌见证当时深情。 一片残阳柳万丝,秋风江上挂帆树。 伤心家园无穷恨,红树青山总不知。 红树,青山,时隔春秋,而徐孙二人,也不复相见。 孙多慈后来嫁给许绍棣,去了台湾。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在北京病故,给孙多慈报丧的正是蒋碧薇,孙多慈悲痛欲绝,为徐悲鸿戴了三年重孝。 惊涛骇浪里走过,此恨绵绵也尝过。 48岁的徐悲鸿,两鬓斑白,却是孑然一身。 在为中央美院招收图书管理员时,徐悲鸿亲自选定了了19岁的湖南姑娘廖静文。 当时徐悲鸿已和蒋碧薇分居,一个人独居生活。由于工作在徐悲鸿身旁,湘女廖静文加深了对徐悲鸿的同情、怜悯和尊敬。她的出现,重新燃起徐悲鸿渴求爱情和家庭的欲望,他终于向廖静文表白自己的爱恋。 1946年,51岁的徐悲鸿和23岁的廖静文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举行了婚礼。郭沫若还写了一首诗祝贺: 嘉陵江水碧于茶,松竹青青胜似花。 别是一番新气象,磐溪风月画人家。 在廖静文的精心照料下,徐悲鸿度过了人生最宁静的一段岁月。但是幸福来得太晚,又去得太快。两人结婚七年后,徐悲鸿病逝,年仅58岁。廖静文当时30岁,大孩子才7岁。 廖静文终身难忘徐悲鸿,捐出并且整理徐悲鸿的书画,开办徐悲鸿纪念馆,为徐悲鸿写传记。虽只有七年,对廖静文来说,却足以用一辈子去回味,足以让她背负着大师夫人的名分,枯守此后大半人生,直至终老。 廖静文在接受采访时说: 曾经沧海难为水,我想,我这一辈子,为悲鸿而活才踏实,他是个大海,已经融入到我生命的最深处,我至死也不会遗忘他。 独持偏见,一生傲骨 作为一个大艺术家,徐悲鸿对待朋友,尤其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襟怀坦白,肝胆相照;对他不喜欢的人也是不留情面,冷脸相对。 诗人徐志摩曾经这样评价徐悲鸿:“你爱,你就热热地爱;你恨,你也热热地恨。崇拜时你纳头,愤慨时你破口。” 这种个性是徐悲鸿在事业上不断追求奋斗的动力,也是徐悲鸿崎岖人生道路上常常触碰暗礁的“祸根”。 徐悲鸿爱憎极其分明,嫉恶如仇。对他所喜欢的,则常用“天下第一”作为誉词,毫不顾忌什么政治立场、切身利益。 1929年国民党政府举办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他就拒绝参加。 器重他、与他长期保持友好关系的戴季陶、朱家骅要联名介绍他加入国民党,他推辞了。 田汉是左翼剧作家和戏剧活动家,1935年被捕入狱,他四处奔走,与宗白华一起将田汉保释出来。 1935年,当时他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张道藩请他给蒋介石画像,他竟一口拒绝了,说自己对蒋介石不感兴趣。 1942年,他在重庆参观中国木刻研究会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立刻在《新民报》上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短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在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0月15日下午3时,发现中国艺术界中一卓绝之天才,乃中国共产党中之大艺术家古元。” 他有一幅国画《灵鹫》,笔力雄健,意境深远,造形谨严而笔墨灵动。一位美国将军爱上这幅画,国民党官员出面请徐悲鸿开价,不惜重金要买下这幅画,被他所拒绝。他们一次次前来,一再表示无论出多高的价钱都可以接受,他就是不肯。 爱憎过于分明,后人往往称赞徐悲鸿的傲骨,也往往忽略了其偏激。 但他说艺术就要偏激,正如他书房的对联和横额说的:“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应毋庸议”。 徐悲鸿强调艺术反映现实,对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他措辞尖锐地抨击,由此引发国画史上徐悲鸿与徐志摩的“二徐之争”。 与蒋碧薇争吵别扭,徐悲鸿负气出走,并登报申明断绝“同居”关系,后来想回头时,伊人已心冷似铁。 英年早逝 新中国解放之时,徐悲鸿激情满怀,但是早年过分艰苦的日子、过分劳累的生活早已经摧毁了他的身体。 1951年,徐悲鸿带病上山东导沭整沂工程工地体验生活,画了许多民工肖像,准备创作巨幅油画《当代新愚公》。在构图期间,突患脑溢血,半身瘫痪。 1953年春,徐悲鸿渐渐能下床行动了,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中央美术学院,扶病指导教学。 9月23日,全国文艺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他任执行主席,开了一整天会,当晚脑溢血复发,急送医院抢救,因医治无效,于9月26日凌晨逝世。 那天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廖静文做好月饼在家苦等,却等来晴天霹雳。 9月28日,全国文代会举行公祭,徐悲鸿的遗体被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次年10月10日,徐悲鸿纪念馆开幕。 艺术贡献 徐悲鸿被国际美术评论界称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步入现代之时,他无疑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作用。 作为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艺术家,徐悲鸿对中国美术的现代取向有清醒的文化认识。 为了扭转中国画界囿于成法、陈陈相因的恶习和每况愈下的颓势,徐悲鸿以知识分子的果敢、才志和学养,在中国画中融入西方精湛的写实技巧,从而为传统艺术的革新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而且,他从西方美术遗产中找到了中国美术现代进程中所需要的“现代”内涵,这就是对社会现实和人的关注。 在人物画方面,徐悲鸿第一个将表现充分的人体引入,从而大大加强了人物形象的力度。灵活多变的线条与虚和曼妙的渲染完美结合,使中国画对于体积、空间的表现力空前丰富。 《愚公移山》更以排山倒海之势,讴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铮铮傲骨,它的浪漫主义手法、强烈的象征意义、令人叹服的写物造型,都在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中,起着里程碑一样的作用。 总而言之,徐悲鸿艺术魅力经久不衰的真正原因在于:在时代风云的变幻中直面人生,以理性的艺术语言去探索人的生存价值,用艺术家的良知照澈幽昧的长夜,在每一个形象塑造中寄注广大的人生抱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