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典型的依靠自身努力而创造成功人生的富二代。 2.一个将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完美结合的伟大政治家。 3.上帝给了华盛顿8年,他还给上帝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美国。本书简介: 乔治·华盛顿的一生,就是美利坚独立自由之路的缩影,他从平凡少年成长为美国总统,在回归田园,开创了美国独立宪政之路,被尊为“美国国父”,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华盛顿在世之时,就已经被刻画成一个传奇,成为一种政治理想和理念的象征,成为道德的楷模。本书要展现的是,华盛顿身为一个人是怎样的,他到底是依靠何种性格魅力而被推上神坛。 作者简介: 吴玲,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对企业发展史、人物传记尤为热爱。已出版《幽兰虽香不经风——董小宛传》《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做林徽因一样完美的女人》。 目录: 前言001 第一章国父不是神001 第二章平凡的路,不凡的人021 第三章不战斗,不成活049 第四章壮志未满077 第五章英雄之名,筑国之梦103 第六章逆境而上,中流砥柱125 第七章大战前奏153 第八章屡战屡败,不服输177 第九章屡败屡战,真英雄203 第十章为了美国,前进231 第十一章自助者,天助也253 第十二章美国梦,不再是空谈273 第十三章打造美利坚291前言与美国同在 这一生,到底为了什么而活?尊严,爱情,事业,还是只是为了活着? 华盛顿,则是为了美国的自由,不停地战斗,成就了自己,也造就了美国。 权力是诱人的果子,不由得让人垂涎三尺。但凡有机会掌权者,皆恨不能削尖头颅横冲直撞,可华盛顿是个例外。 虽然东西方文化差异明显,但在封建等级制度上,可谓有着高度的默契。西方称至高无上的那个人为“国王”,东方则是“皇帝”,尽管称呼有所不同,但所握有的权力大同小异,即万事一个人做主,手下一群人参政、议政,可最后定夺者,只能是高高在上的那一个人。 当国王,谁不想?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华盛顿眼前,他却提不起半点兴趣。别人热衷的,未必是他所想的,一大群人等着他点头示意,可他偏偏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新生的美国需要的不是君主,而是民主,而他也不想当皇帝,他想的是造共和! 经历殊死搏斗后,迎来了约克镇大捷,胜利让华盛顿的声誉更加显赫,民众开始将肉眼凡胎的他奉为神明,甚至称其为救世主。与美国同在 这一生,到底为了什么而活?尊严,爱情,事业,还是只是为了活着? 华盛顿,则是为了美国的自由,不停地战斗,成就了自己,也造就了美国。 权力是诱人的果子,不由得让人垂涎三尺。但凡有机会掌权者,皆恨不能削尖头颅横冲直撞,可华盛顿是个例外。 虽然东西方文化差异明显,但在封建等级制度上,可谓有着高度的默契。西方称至高无上的那个人为“国王”,东方则是“皇帝”,尽管称呼有所不同,但所握有的权力大同小异,即万事一个人做主,手下一群人参政、议政,可最后定夺者,只能是高高在上的那一个人。 当国王,谁不想?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华盛顿眼前,他却提不起半点兴趣。别人热衷的,未必是他所想的,一大群人等着他点头示意,可他偏偏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新生的美国需要的不是君主,而是民主,而他也不想当皇帝,他想的是造共和! 经历殊死搏斗后,迎来了约克镇大捷,胜利让华盛顿的声誉更加显赫,民众开始将肉眼凡胎的他奉为神明,甚至称其为救世主。 战斗是胜利了,可摆在眼前的棘手之事不得不考虑。虽千辛万苦建立了联邦政府,可并没有形成紧密完善的组织结构,本应掌握的权力也如水中月、镜中花一般,看得见却摸不着——没有征税的权力,没有制定州际商约的权力, 没有权就意味着没有钱,联邦政府的经费还要依靠各州摊派,同军队的关系也并不和谐,军界对联邦制度不满意,普遍向往建立君主政体,同时,各州却仍然保留财税大权和商贸大权。通俗地讲,各州没有联邦政府照样可以生存,可联邦政府缺了各州的支援,将举步维艰。 鉴于窘迫的现状,许多人想要改变,推选华盛顿当国王的声音不绝于耳,在当时大的环境下,这也不乏是一种选择。论“天时、地利、人和”,华盛顿都具备,至于当还是不当,这即是他的事情了。 经过思考,华盛顿决定站在人民这一边。他对君主制深恶痛绝,对国王也着实没有什么好感,现在让他穿上国王的袍子,接过国王的权杖,别人愿意,可他不愿意。 在美国还没有独立前,13个殖民地通通归属于英国国王统治,各殖民地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其任命权也在英国国王手中。日不落帝国历经1688年革命后,十分不情愿地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议会与国王并驾齐驱,制约着国王的言行举止,而北美各个殖民地在议会中并没有自己的代表,作为英王的臣民,其由内而外只有“忠于国王”的观念。 《独立宣言》引发了各殖民地争取独立。反对英王的运动,一向作威作福的总督、官吏、王党分子伺机逃亡,掌管大权的人没了影子,原有的统治机构也即将破亡,“不破无以立”,各州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在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指引下,制定各州的宪法,建立全套的行政机构,活脱脱地跳出了封建君主制的禁锢。 尽管如此,君主立宪制并不是没有市场。放眼国际,欧洲仍由封建君主制度主宰,德意志的国王是腓特烈二世,沙俄帝国由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掌权,法国则是国王路易十五执政,遥远的东方也不甘示弱,君主专制掌管天下。纵览寰宇,试图建立共和政体的美国,无疑是历史上的异类,美国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在封建专制的统治下存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封建传统在美国并不盛行,可想要君主立宪的人,却不在少数。 曾经属于英王的这片土地上,殖民统治时期的总督、官吏,遗留下的业主和特权商人,以及军队中的军事独裁者,在革命大潮中是不可忽视的保守势力。他们妄图说服华盛顿登上王位,重拾君主的荣光,以此保护自身的既得利益,不至于损失太多。 1782年5月,曾经担任过米夫林堡指挥官的刘易斯?尼古拉上校致信华盛顿,他在洋洋洒洒的长信中,用漂亮华丽的措辞列举了美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归根结底在于共和制度,他指责共和政体耽误了国家的繁荣,只有建立像英国那样的君主立宪政体,才能为美国带来蓬勃的生机。 可华盛顿心知肚明,为美国带来蓬勃生机的,绝不会是君主立宪制!他清楚,尼古拉无非是想让他登基为王,并且提升军队的地位,使之成为强权政府的根基,从而完成军事独裁政治的构建,这种想法与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背道而驰,经过一番血腥斗争好不容易获得改变的机会,断然不能忘了初衷。尼古拉的心思,华盛顿懂,根本用不着考虑,他在5月22日,以严厉的口吻给尼古拉写了回信: ……我怀着突兀和惊奇心情,专心阅读了你要我深思的意见。请相信,先生,在战争进程中发生的任何变故,都没有你告诉我关于军队中存在的这种想法更使我感到痛苦了。对此,我极其憎恶并严加斥责……使我困惑不解的是,究竟我有哪些举措足以鼓励你向我提出这种请求。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蒙受最大的灾难。如果我不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话,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计划的人了……如果你对你的祖国、对你本人和你的子孙还关心的话,或者对我尊重的话,你应该把这些想法从心中排除净尽。从今以后,无论你自己还是其他任何人,再也不要提出同样性质的意见。 一字一句,表达出华盛顿无意当国王的想法,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声明,他绝对不会当国王,而且也坚决反对实行君主立宪制,到底哪一种政体有益于新生的美国,他心里很清楚,而他对君主立宪制的痛恨也不是两三天了,若是没有起初的愤懑,也就没有热血奋战的这些年,无数人献出生命后,联邦政府才得以成立,《独立宣言》更是浸透着向往民主的人们的鲜血。 确实,以联邦政府目前的状况,没有能力解决眼下的困难,更谈不上治国兴邦,在承认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华盛顿有他的一套治国方案:第一,鉴于安全得不到保障,议会应该加强权力;第二,尽快修改《联邦条款》,使之适应当下的需要,并为长久做打算;第三,妥善解决军队的问题,既然都是自己人,就要排除根本上的分歧,团结一致。 为了更加明确地传达他的想法,他给各州州长分别去信,就他对美国未来的设想加以阐述。他认为,美国人能通过对人类思想的研究,了解人和政府的本质,创造和改革美国的政治机构。反对君主立宪制,反对国王一人独大,主张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主张13个州彼此相互依靠,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他主张民主,却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确切来说,他是忠实的共和主义者。 抛开国王的诱惑,他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权力或是金钱,都不能撼动他内心的根基。他所做的一切,出发点就不是为了名誉或利益;他带领殖民地的兄弟姐妹杀出一条血路,绝不是为了最后自己“黄袍加身”;他期冀的是每个人都能真正地获得自由,主宰自己。 1783年5月6日,传来和平的消息,华盛顿和英军司令卡尔顿爵士,在奥林奇城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讨论移交英军在美国占有的据点,以及把财产交给美国人的问题。 同年9月3日,美英两国在巴黎签订了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并确认了美国作为独立国家的疆界为北接加拿大与大湖区〔1〕,南至佛罗里达,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达密西西比河,总面积230多万平方千米,比独立战争初期扩大了一倍半。 8个年头,换来了和平、独立和民主,华盛顿备感欣慰。想当初,一路荆棘,多少次差点命丧黄泉,好在福大命大能等到今天。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有了好的结果,献出生命和鲜血的人们,终于可以安息,他们的子孙后代终于可以不用活在阴影之下。从此,世界上多了一个美国,开创了世界史的先例,此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都以美国独立战争为先驱,其影响之深远,可谓空前绝后。 同年10月18日,大陆会议决定解散军队,所有官兵不论军衔,从11月3日起停止服役,战争结束了。为了战斗集合起来的人们,终于等来了胜利的消息,终于可以身披荣光重归故里! 11月2日,作为统帅,华盛顿颁布《向美国军队告别令》,他感慨万千:“由于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已经确立,展现在眼前的广阔无垠的幸福前景,几乎无法用言语描述,……在我们这个条件如此优越的国度里,无论经商或务农,只要为人勤勉,必可谋得富裕的生计。”最后他说:“在本司令即将退役之际,谨以此表示祝愿和祝福。分别的帷幕即将落下,我的军事经历的一幕将永远结束。” 对美国的未来,华盛顿充满信心,在这里生活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必将获得神的庇佑,享受国泰民安。对他而言,这一刻的满足感远远胜过成为一国之君,黄袍再华丽,也不如布衣的非凡意义。 国王与平民,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平民,若是需要理由,华盛顿能列出上百条,可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原因,即是他的心属于人民,他有一个共和梦!第三次总统选举在即,关于华盛顿是否参加竞选则成为民众热切讨论的话题。对此,华盛顿已经做好了打算,他决定用一篇演讲词作为告别,就此退出政坛。 这篇退职演讲词并非华盛顿的心血来潮,早在第一届总统任期届满的时候,他就有心退隐,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就有了大致的思路。 9月份,《每日消息》刊登了总统的退职演讲词,各州报纸纷纷转载,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一向习惯于诋毁华盛顿的反对党,原本以为他会再次参选,所以使出浑身解数明里暗里对他进行人身攻击,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华盛顿竟然主动放弃了。 1796年12月5日,国会举行会议。12月7日,华盛顿最后一次以总统的身份会见参众两院议员,临别之际,他诚挚地提出多条建议,由衷地希望国会能够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借此时机,他坦言道: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站在各位议员面前,此种情景,不禁使我想起我们国家创立初期时的状况。通过长时间的不懈奋斗,我们终于可以享受到和平与安静了。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每天都祷告上帝,希望他可以赐福给全体美国公民,同时还希望在上帝的庇佑下,我们这个代表着自由民主与和平的国家将会永不陨灭。 全国各界人士对他的退隐表示遗憾,并发自肺腑地对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杰出贡献表示感谢,人们不会忘记他的辛勤付出。 1797年2月底,新的选举结果产生,约翰?亚当斯成为美国第三届总统,杰斐逊为副总统,任期4年。 3月3日,华盛顿在官邸举行了告别宴会,各国使节与他们的夫人、约翰?亚当斯夫妇、杰斐逊以及其他社会名流纷纷到场,他们纷纷向华盛顿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在宴会尾声,华盛顿举杯向诸位表达了真挚的祝福。 第二天,杰斐逊宣誓就任副总统,随后在他的带领下,参众两院议员前往礼堂。不多时,华盛顿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约翰?亚当斯紧随其后。仪式结束后,华盛顿准备离开,人们赶忙涌向门廊,目送伟人的离去。 大街上挤满了前来送别的民众,华盛顿挥舞着手臂,向人群致意,他含着深情的泪水向人们道谢。傍晚,费城各界为他举办了盛大的宴会,以此欢送他。 在热闹结束后,华盛顿返回弗农山庄。不久后,约翰?亚当斯主持召开了特别国会,就驻法全权特派大使的人选进行讨论。法国发表声明,如果美国忽视法国指出的错误,那么法国将拒不接受美国的驻法大使。同时,如果美国的政策没有改变的话,法国将劫掠美国的商船。 面对法国的咄咄逼人,美国不得不加以重视。在当前的形势下,他们想到了华盛顿,汉密尔顿于1797年5月19日写信给他,坦言一旦美法关系破裂,民众必将希望他能够重新回归政坛,带领美国渡过难关。 当时,为了防患于未然,国会授予约翰?亚当斯组建军队的权力。然而对此,亚当斯却是满脸愁容,不管是组建军队还是带兵打仗,亚当斯都不知该如何是好。情急之下,他写信给华盛顿求助,他希望能够借助华盛顿的名望来处理事务,如果能够得到允许,那么他工作起来会方便很多。 很快,华盛顿写了回信,他对美国即将面临外敌入侵的危险表示担忧,他直言自己不会坐视不理。随后,他又给其他人写了回信,同样表明自己随时准备战斗的决心。国家处在危难之时,华盛顿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他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家遭受外敌的蹂躏,但凡有一丝力气,他都势必挺身而出,捍卫国家的安全。 得到华盛顿肯定的答复后,约翰?亚当斯向国会提议任命华盛顿为全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官,国会不仅批准了他的建议,并派国防部长带着总统的亲笔信赶往弗农山庄。其实,华盛顿对自己的田园生活恋恋不舍,然而翻涌在胸膛中的爱国之火让他毅然舍弃了悠闲的日子,重返费城,着手组建军队。抵达费城后,华盛顿同平克尼、汉密尔顿两位少将一道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不分昼夜地奋斗了5个星期之后,华盛顿将解决方案汇总完毕后上报给陆军部长。作为总司令官,每天都要不厌其烦地批阅各类推荐信、申请书,无论多么琐碎的小事,他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避免因为自己的马虎大意而造成用人不当的结果。之后,他将指挥权交给国防部长诺克斯上将,随后便返回弗农山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