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


作者:赵诚     整理日期:2015-11-04 16:04:50

一个讲科学的人、一个说真话的人、一个执着的人、一个对三峡和三门峡说不的人!本书简介:
  黄万里,清华大学教授,著名水利专家,出身名门,其父黄炎培是同盟会会员,是民国时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黄万里毕业于唐山交大桥梁工程专业,有感于父亲的那句“中国历史以来,从来没有农民对不起统治者,只有统治者对不起农民”,遂决意“以拯农为己志”并赴美国改学水利,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爱荷华大学、伊利诺大学专攻水利,获硕士,博士学位。黄万里非常重视实地考察和科学办事,回国后曾在西南、西北、东北从事水利建设。1953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他曾多次在三门峡和三峡建立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虽均未被采纳,并被长期剥夺了科学研究的权利,但他提出的很多见解现在证明是有价值并具有前瞻性的。
  《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记述了黄万里沧桑磨难而又极富个性魅力的一生,笔触之下,是其敢说真话、坚持科学、坚守良知、骨体不媚的高贵人格。黄万里的品德与智识、勇气与坚持,永远被后人称道。
  作者简介:
  赵诚,1952年生人,山西太原人,老三届,当过炊事员、卫生员、工人,现供职于山西行政学院,教授,从事世界政治教学。读一些书,写一点文章,关注人类文明进程,观察中国与世界的发展。
  目录:
  历史大转轨时期的名门之子
  父亲黄炎培:晚清举人,蔡元培学生
  同盟会上海负责人,江苏新兴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袁世凯说他“与官不做,遇事生风”
  在众多兄弟姐妹中黄万里是第三个男孩
  从淘气孩子到唐山交大高才生
  淘气的孩子也能成才
  文才很好,但选学了工科
  “以拯农为己志”,赴美国学水利
  “从来没有农民对不起统治者,只有统治者对不起农民”
  连读三所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
  驾车四万五千英里,看遍美国各大水利工程
  和丁玉隽结婚,“新妇凝装,裘马清狂”
  因为是上海人,被未来老“泰山”拒于门外
  黄炎培请人保媒,丁惟汾打破成见历史大转轨时期的名门之子
  父亲黄炎培:晚清举人,蔡元培学生
  同盟会上海负责人,江苏新兴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袁世凯说他“与官不做,遇事生风”
  在众多兄弟姐妹中黄万里是第三个男孩
  从淘气孩子到唐山交大高才生
  淘气的孩子也能成才
  文才很好,但选学了工科
  “以拯农为己志”,赴美国学水利
  “从来没有农民对不起统治者,只有统治者对不起农民”
  连读三所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
  驾车四万五千英里,看遍美国各大水利工程
  和丁玉隽结婚,“新妇凝装,裘马清狂”
  因为是上海人,被未来老“泰山”拒于门外
  黄炎培请人保媒,丁惟汾打破成见
  八载烽烟,走遍四川主要河流
  徒步勘测金沙江、岷江、涪江、嘉陵江
  新津落水,死里逃生
  第一个工程,第一个儿子
  下到河里才知道卵石是多层移动的
  三台告捷,父亲叫他不要自满
  长城创业,支持“飞虎队”抗日
  甘肃治水,展露多方面才华
  与黄河结缘,从甘肃下手
  “生平服膺一‘义’字,故有大批人相从工作”
  “水火刀兵满世间”,“且待太平气象还”
  与岳父丁惟汾最后一次见面
  广泛的社会交往,干练的行政才能
  儿子黄二陶的一段生动回忆
  不问政治的人也卷入了政治
  对现代人仍有指导意义的一份演讲提纲
  一次没有成功的策反
  二哥之死和黄炎培的先见之明
  黄炎培希望儿子外圆内方:做事有原则而待人处事有回旋余地
  丁惟汾的营救信送到谷正纲面前时,二哥已经被军统杀害了
  黄家第一批出国留学的三兄弟都英年早逝;黄炎培劝长媳回美国
  内堂兄丁基石带黄万里去见陈毅,陈毅动员专家参加东北建设
  丁基石的命运与刘少奇、饶漱石相连
  满腔热忱地来到东北却无充分施展余地
  接受新鲜事物,燃起新的希望
  水利部要把黄万里调到北京去
  现实面前的无奈与困惑
  傅作义称他有能力有热情,曾争取让他到水利部工作
  唐山执教,体验温馨中的寒意
  祭恩师文
  学生们的深切怀念
  开始尝到政治运动的滋味
  又一个留美人才的遭际
  清华园四年:暴风雨前的欢愉和平静
  与生俱来的善良、热诚与宽容
  难得的全家福和《三代大丫头》
  反对三门峡建坝,力排众议,“光荣”孤立
  苏联专家帮助制订的宏伟规划
  “圣人出,黄河清”描绘的美好未来
  近半个世纪的无情现实
  从黄河实际出发,不同意苏联专家的意见
  断定三门峡建坝必将形成淤积并延伸到西安
  历史见证:三门峡水利枢纽讨论会
  高坝派、低坝派和只有黄万里一人的“反上派”
  连不要堵死大坝底孔的意见也被拒绝采纳
  时间验证了黄万里的预言
  严酷的现实惊动各方,国务院在三门峡召开现场会议
  改建迫在眉睫,周总理提出两个确保
  两次改建仍不能解决泥沙淤积问题
  清水出库,滩地崩塌;移民困难,有增无减
  40座长江大桥的代价和515万人受灾的后果
  《花丛小语》惹来滔天大祸
  毛泽东看到黄万里文章和随之而来的《人民日报》专栏“什么话”
  胡耀邦的反思和张含英的自责
  昆德拉式的“玩笑”和党治国的挺身而出
  雾里看花,小语不小——重读当年“罪证”
  毛泽东不高兴地对黄炎培说:“你们家里也分左中右啊!”
  由不同声音到一边倒
  如此批倒批臭
  “伽利略被投进监狱,地球还是绕着太阳转!”
  同黄万里一样坚强的“保黄派”
  胡家博被打成“黄万里在党内的代言人”
  李亚莉一身正气、一腔苦水
  同学们自发地站出来为黄万里辩护
  苦难的历程
  密云劳改,“赤心依旧欲飞扬”
  自家耕种,“肩头负得流金沈”
  放不下黄河情,解不了黄河结
  上书董必武,再论三门峡
  不得不打孔放水排沙
  毛泽东对黄炎培说:你儿子黄万里的诗写得很好,我很爱看
  对黄万里折磨最深的是连累家庭
  费老大劲才让第二个儿子补录进大学
  全家人永远的痛:成绩优异的小女儿竟然未被录取
  更为艰难的岁月
  恐怖的红八月:身上的伤痕一道一道
  十二校红卫兵血洗清华园
  给周总理写信
  “非关傲世玩才智,总是挚情忧国泪”
  下放到血吸虫病疫区干重体力活
  被斗得精神恍惚,连自己也搞不清是不是特务了
  水沟、水泥地成了最舒服的地方
  从死亡的阴影下走出
  “牙落始惊身已老”,“长才自古能伸少”
  一项非同寻常的任务
  回报周总理的鼓励和期待
  一面俯首听批,一面竭思治黄
  三叩潼关,万里奔沙
  “牙落始惊身已老”,“长才自古能伸少”
  六十六岁的重病之身心犹未甘
  上书陈云、邓小平进言
  再次向校方提出科研计划
  岁月见忠诚,磨难识人心
  让人琢磨,让人回味
  “左”的余毒和习惯势力还在干扰
  55号文件刮起的旋风不可阻挡
  二十二年后终于等来了改正决定
  不在个人小事上患得患失,但记得人家的好处
  高兴地回到教学岗位,但传授空间已经不大了
  “能带博士的人还要申请吗?”
  一代良师黄万里:王三一院士的回忆
  学生与同事眼中的黄万里
  靠信函指导的一位优秀同行
  条件有限而又难能可贵的科研工作
  在学术评价上也应当还黄万里以公正
  用诗人的热情研究水利
  一本令人起敬的自费印刷的大书
  在三峡大坝问题上的坚持
  不遗余力地申诉,百折不挠地坚持
  对国家、对民族、对千秋万代负责
  反对建三峡的声音
  喷出热血地爱人
  黄万里认为他一生所犯错误皆因“未遵父训”
  “为人必须喷出热血地爱人”
  只说真话,不说假话
  一生最大的幸运在婚姻
  患难相与共,戏作几成真
  “但愿好风光,尽随卿飞去”
  “剪影花前梦里身”,“纵然到老见情真”
  “我是半个山东人,我岳父是丁惟汾”
  “教儿莫忘外家德,诚爱元元传馨香”
  丁惟汾往事钩沉
  一门受难:五个右派、一个自杀
  大哥:留美归来的哲学教授死于贫病
  二哥被国民党特务活埋,侄儿黄孟复长大成才,
  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小弟一家五口,死了三口
  爱孩子:人性最纯真的流露
  最后的日子
  五次手术,一次次闯了过来
  临死还问女儿:“黄委会你知道吗?”
  “情系江河早献身,不求依附但求真”
  最后一次登上讲坛
  最后的遗言:治江四策
  后记
  新版后记
  黄万里大事年表
  附录一:《关于共和国建国后水利工作的失误的意见》(摘选)
  附录二:《花丛小语》
  附录三:《花丛小语》(续)
  附录四:黄万里诗词选
  附录五:黄炎培及三子黄万里家世简表此次新版的《长河孤旅》,除了部分章节有所增减,还摘选了黄万里1988年6月25日所作的《关于共和国建国后水利工作的失误的意见》,以及诗作《花丛小语》等。
  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司长牟广丰回忆了自己印象中的黄万里,并称黄万里在一些水利工程上马之前的预见已经变成了现实。黄万里的儿子、工程师黄观鸿称,自己联络了一帮朋友,在互联网揭穿一些人在水利工程上的谎言。
  ——《新京报》2012年01月18日
  在绝大多数人习惯于随波逐流的年代黄万里出污泥而不染,成为中国工程技术界良知的代表,他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后来证明其中的很多观点和提法具有超前意识。他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造福人民。
  ——《中华读书报》2012年02月8日
  此次新版的《长河孤旅》,除了部分章节有所增减,还摘选了黄万里1988年6月25日所作的《关于共和国建国后水利工作的失误的意见》,以及诗作《花丛小语》等。
  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司长牟广丰回忆了自己印象中的黄万里,并称黄万里在一些水利工程上马之前的预见已经变成了现实。黄万里的儿子、工程师黄观鸿称,自己联络了一帮朋友,在互联网揭穿一些人在水利工程上的谎言。
  ——《新京报》2012年01月18日
  在绝大多数人习惯于随波逐流的年代黄万里出污泥而不染,成为中国工程技术界良知的代表,他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后来证明其中的很多观点和提法具有超前意识。他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造福人民。
  ——《中华读书报》2012年02月8日
  出版这本书,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读者通过这本书可以回顾真实的历史,汲取有益的养料。黄万里传记的出版说明我们对历史、对历史人物头脑比较清醒了,说明我们对待自然科学态度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是我想还不够,不仅要在自然科学方面,还要扩大到各方面包括历史、理论方面,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还原它们的本来面目,给予它们应有的评价。
  ——李锐(曾任毛泽东秘书,原中顾委委员、水电部副部长、中组部副部长)
  黄先生作为人格的象征,我们应当把他身上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一发掘出来。我读了这本书,所得的体会可以用那几句诗来表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学者的内心感受。
  ——吴国盛(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
  如果说现在的知识分子缺钙,我想这本书就能起到补钙的作用。
  ——吴保生(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从1792年英王派马戛尔尼来中国求平等通商,到1840年大英帝国的炮舰打开中国的通商大门,一种中国亘古未遇的工业文明,以勃勃生气迅速逼近尚在余晖夕照中陶醉的中华文明。在接连几仗大败之后,从皇帝到大臣、士子,才开始了解外部世界,开始有了近代工业、近代通讯和近代海军,变法维新、奋力图强的声浪日益高涨。在维新派、实业派、立宪派、革命派等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传统社会的教育、文化、工商、政治逐渐向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现代社会转轨。
  黄万里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来到了人间。
  父亲黄炎培:晚清举人,蔡元培学生
  黄万里的父亲黄炎培(1878-1965)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过渡时期得风气之先的一位杰出人物。他是传统社会中的举人,又是转型社会中较早接受现代教育,在清廷统治下就走上了追求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教育家和革命家。
  辛亥革命前夜,1911年8月20日,黄万里出生在上海市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已有二兄三姐)。父亲黄炎培时年三十四岁,是同盟会上海地区的负责人,重要的革命党人。母亲王纠思,是读书人家的女儿。
  黄万里的祖父黄叔才中过秀才,先做教书先生,后在河南、湖南、广东等地做督抚衙门的文案幕宾,生性好打抱不平。黄万里祖父母早逝,父亲黄炎培因家境贫寒,九岁就到外祖父家生活,由读私塾到教私塾,二十岁考中秀才,成绩居全府第一。
  1900年,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愚昧腐败,招致八国联军进犯,皇室播越,生灵涂炭,被迫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在外乡做私塾先生的黄炎培经常与姑父沈肖韵通信,对国运时政十分关心。当时,上海的社会生活还能照常进行。沈肖韵在报上看到南洋公学的一则招生广告,便动员黄炎培报考,并许诺一旦考取,由自己和另外两个亲戚负担黄炎培全家的生活费。黄炎培大喜。他很快来到上海应试黄炎培,结果一考而中,进入南洋公学特班,从此,“抛弃旧文化学习,接受新文化学习”,开始了从封建社会读书人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变。
  上海南洋公学是传授现代新学的官办学校,由清政府全国铁路督办盛宣怀督办,学校经费从铁路收入中支拨,有条件延聘到一批优秀教师,蔡元培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根据黄炎培的志向,为他选读了国际公法专业。1902年,黄炎培参加清朝最后一次科举乡试。这一年,江苏省的乡试已由传统的八股文改为策论,黄炎培因为学了国际法,所以在做策论《如何收回治外法权?》时能依据国际法有力地进行辨析。他的文章议论风生,鞭辟入里,颇得主考官青睐,中了举人。
  历史大转轨时期的名门之子
  同盟会上海负责人,江苏新兴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黄炎培中举后不久,学校发生变故,学生被迫辍学。遵照蔡元培“办学校唤醒民众”的教导,黄炎培在家乡办了一所新式学校,并经常集会演讲,宣传新思想。这一系列进步活动为守旧势力所不容,黄炎培和几位朋友一起被南汇知县强加上“革命党”罪名抓进了监狱。南汇县一些青年知道官府怕洋人,便找到新场基督堂陆子庄牧师去营救。在交涉过程中,知县鸦片瘾发作,体力无法支持,于是草草了结,同意取保候审。就在黄炎培等人从大牢中被救出一个时辰后,督抚联署的“就地正法令”到了南汇。如果营救行动稍一延误,就人命难保了。
  黄炎培大难不死,取道上海,流亡日本。一年后,事过境迁,黄炎培回到中国,在上海办教育,兴新学。1905年七月(农历),经蔡元培介绍,秘密加入同盟会。不久,蔡元培赴德国留学,黄炎培接替蔡元培出任同盟会上海干事,成为同盟会上海负责人,公开活动仍是办教育。1905年,黄炎培还参加了以张謇为会长的江苏教育学会,任调查干事。这期间,黄炎培以合法身份参与维新行宪活动。1906年,在上海建筑商杨斯盛先生的鼎力支持下,黄炎培领头创办浦东中学,很快使它成为南方一流的中学,时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美誉。
  袁世凯说他“与官不做,遇事生风”
  从1906年到1911年,清政府迫于形势,宣布预备立宪,各省纷纷成立咨议局,变法革新之风很快吹遍大江南北。但慈禧死后,大权落到摄政王载沣手里。风雨飘摇中的清廷进一步倒行逆施,组成皇族内阁,使维新派深为失望。
  1911年春天,农历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党人举行了震惊全国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不久,在黄万里出生两个月后,辛亥革命爆发了。黄炎培由上海赴苏州,打算劝说江苏巡抚响应革命,行至途中,江苏已宣布独立,旋即参与江苏都督府的运作。
  然而,革命的胜利果实不久即被军阀政客窃取,黄炎培目睹民国成立后政治斗争中的种种丑行,在1914年正式辞职。从此,他不再做官,而以民间身份专事教育和社会活动。1914年,经他多方努力,得到江苏军政府同意,将全省屠宰税的收入移交省教育司作为教育经费。于是,江苏省成了全国教育经费最充足的省份,兴学活动风起云涌。黄炎培趁势游说省政府支持,筹办了东南大学、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暨南大学,并兼理同济大学。1915年,北洋政府两度邀请黄炎培到北京出任教育总长,有一次已在报纸上公布了任命,但黄炎培坚辞不就。袁世凯曾亲自过问此事,对张謇说,听说一个姓黄的有才干,想请他到北京来做官。张謇素知黄志在教育,而不在官场,代为婉拒。袁不高兴,说江苏人“与官不做,遇事生风”。可见,当时江苏得风气之先,不少士人已摆脱传统的读书做官模式,走上了建立公民社会从民间推动社会改造的崭新道路。尽管袁世凯处心积虑要恢复封建帝制,也阻挡不了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社会生活无可逆转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黄万里在这样一个初见成效的转型社会中开始成长。
  ……在线预览图书





上一本:学进人生 下一本:追梦之旅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的作者是赵诚,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