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好书中国十大畅销书:无论叫好的,还是批评的,引起各方读者高度关注的其实都是同一个问题,即本书对毛泽东与莫斯科关系的历史作了全新的不同于过去的解释。不公于此,本书还是一部重新了解认识中共党史的力作,被评为中国十大好书。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国家、社会乃至每一个人的生活直接间接受到这种“恩怨”的影响,搞清这种“恩怨”的来龙去脉,不仅会使国家、社会对过去与未来“更明白”,也会使我们个人活得“更明白”。 《南方周末》 特别吸引我的则是对毛泽东性格及由性格所导致的行为方式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的描述。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人对这段历史获得了一种实而不“虚”的感觉。 《中华读书报》 毛泽东与莫斯科有过长达四十年的密切关系,这些关系过去长期属于机密,人们只能从一些当事人的回忆以及毛泽东自己的一些说法中了解这些关系。但这些充满个人情感色彩的回忆、说法,使得本来就扑朔迷离的历史事实本身变得更加面目不清。近些年来,国内大量涉及毛泽东与莫斯科关系的历史档案先后公开,作者从这些新披露的资料和大量收集到的历史资料入手,对过去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读者能从这些研究中了解到当年究竟发生过什么,为什么会发生,事情发生的时间、经过及其结果,从而解开一桩桩扑朔迷离的历史“公案”,澄清一件件面目不清的种种传说。本书简介: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根据大量有关中苏档案和亲历者的回忆,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对涉及到毛泽东与莫斯科关系的历次重大事件以及毛泽东性格和处事特点作了引人入胜的描述。文中所及中共历史上许多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背景都是鲜为人知的。当这些触目惊心又“似曾相识”的历史卷展现在眼前时,我们不得不惊叹历史的确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复杂得多。 毛泽东一生都同莫斯科有着不解之缘。 30岁的毛泽东入选中央局,得益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赏识;然而从莫斯科回来的政治局领导人之一的张闻天到苏区一年半竟然从没想到要了解一下毛泽东有什么本领;俄国人把毛泽东视为“亚洲的铁托”,斯大林、莫洛托夫竟然当面批评毛泽东,毛泽东气愤地回忆说:“我在鼻子里笑他们,一声都不吭……”;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披露惊人内幕,斯大林一夜之间威信扫地,毛泽东表示中国不能摘斯大林的像;赫鲁晓夫传话过来:如果你们要斯大林,我们可以把他的尸体搬到你们北京去;毛泽东决定转入反攻,不怕分裂,来一个“大闹天宫”;边界冲突忍无可忍,大战来临,林彪差点下令炸掉密云库…… 作者简介: 杨奎松(青石),历任中共中央党校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及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史,主攻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对外关系史、中苏关系史、国共关系史及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著有《失去的机会?——战时国共谈判实录》《海市蜃楼与大漠绿洲——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潮研究》《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中共与莫斯科的关系(1920—1960)》《开卷有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等书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若干。 目录: 序 修订版前言 第一章共产国际始终压制毛泽东吗? 1、毛泽东因为受到共产国际代表的“赏识”,三大即入选中央局 2、毛泽东回忆说:那时年代,“素以为领袖同志的意见是对的” 3、毛泽东欢呼农运“好得很”,共产国际称赞毛的报告出色 4、共产国际注意到毛泽东“史诗般的英雄行动”,开始对其另眼相看 5、临时中央夺去毛泽东的各项权力,共产国际却要他加入政治局 6、遵义会议推举张闻天为党的领袖,人产国际宣传毛泽东 第二章毛泽东扳倒“左”倾中央 1、博古,一个只有24岁的学生党员,竟一跃成了“总书记” 2、毛泽东不满地说:我那个时候被扔到茅坑里去了,搞得很臭 3、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这种东西,是少了不行,多也也不行的” 4、毛泽东讲:遵义会议成功,最重要的是张闻天、王稼祥能分化出来序 修订版前言 第一章共产国际始终压制毛泽东吗? 1、毛泽东因为受到共产国际代表的“赏识”,三大即入选中央局 2、毛泽东回忆说:那时年代,“素以为领袖同志的意见是对的” 3、毛泽东欢呼农运“好得很”,共产国际称赞毛的报告出色 4、共产国际注意到毛泽东“史诗般的英雄行动”,开始对其另眼相看 5、临时中央夺去毛泽东的各项权力,共产国际却要他加入政治局 6、遵义会议推举张闻天为党的领袖,人产国际宣传毛泽东 第二章毛泽东扳倒“左”倾中央 1、博古,一个只有24岁的学生党员,竟一跃成了“总书记” 2、毛泽东不满地说:我那个时候被扔到茅坑里去了,搞得很臭 3、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这种东西,是少了不行,多也也不行的” 4、毛泽东讲:遵义会议成功,最重要的是张闻天、王稼祥能分化出来 5、毛泽东升为常委,但分工只是“恩来同志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 第三章如果季米特洛夫不支持毛泽东…… 1、季米特洛夫在统战政策和援助红军的问题上,功不可没 2、中共放弃苏维埃政策,工产国际担心:这是不是太急了 3、季米特洛夫并非不满毛泽东,安排王明回国没有夺权阴谋 4、王明推举毛泽东做“主席”,自己做“书记”,很有点一山二虎的架势 5、毛泽东表示:“同意王明意见,国共共同负责共同领导”,“和为贵” 6、王明否认中央权威,毛泽东说:“十二月会议后中央已名存实亡” 7、季米特洛夫表态:中共中央还是应该在毛泽东领导下工作 第四章毛泽东的“十五万精兵计划” 1.蒋介石扬言,把共产党合并到同民党中来乃其生死问题 2.共产国际一纸电报,毛泽东开始断言“资产阶级叛变的必然性” 3.毛泽东称:蒋介石当政之时,国共关系不可能有根本好转 4.毛泽东警告:“蒋介石正在与日本讲妥协并可能在两三个月内成功” 5.毛泽东致电季米特洛夫,寻求莫斯科支持他的先发制人 6.毛泽东接受莫斯科的意见,估训‘蒋不过是大吹小打而已 7.皖南事变爆发,毛泽东与莫斯科政策分歧,双方关系起变化 第五章延安整风的台前幕后 1.毛泽东尖锐批评“言必称希腊”,主张对俄同人的话“不可尽听” 2.毛泽东成功“打通”博古、张闻天的“思想病”,路线错误基本确定 3.王明一时兴起,揭穿一个秘密,毛泽东转而决定澄清党史问题 4.王明断言,他和季米特洛夫有同样看法,毛泽东的政策太“左” 5.任弼时、王稼祥转达季米特洛夫的批评,王明从此一蹶不振 6.先纵后收,斗争矛头发生变化,思想问题意外变成敌我问题 7.共产国际宣告解散,俄国联络员报告说,毛泽东大大松了一口气 8.毛泽东说,谁对谁错已经很清楚,再不认错,就有走向敌人的危险 9.中央决议:王明的投降主义,是国民党在共产党内的代表 10.毛泽东向季米特洛夫保证:斯大林在延安受到普遍爱戴 第六章毛泽东想做亚洲的铁托? 1.毛泽东与斯诺一见如故,却很少对利害相同的俄国人表现热情 2.毛泽东很清楚,美国必定帮助国民党,中同不能走中间道路 3.苏德战争爆发,美英大力施援手,毛泽东主张:要与英美好好合作 4.毛泽东相信,应学铁托那样,拿英美的钱,干自己的事业 5.毛泽东断定是赫尔利在捣鬼,他希望去华盛顿勺罗斯福交涉 第七章斯大林“不许革命”!? 1.曾经四次“整我们”的斯大林也曾经对中国共产党慷慨解囊 2.斯大林曾经计划向中国红军提供上千吨军事物资的援助 3.“武器给了资产阶级,书籍给了无产阶级”的说法,太过简单化 4.毛泽东说:“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人,都是斯大林的学生” 5.毛泽东用手比画着,说:“国际援助一定要来,如果不来,杀我脑袋!” 6.毛泽东因斯大林来电大发雷霆后,讲了四个字:“无可奈何” 第八章和战关头的考验 1.毛泽东说:计算精确,不难实现华北以我为主东北由我控制 2.苏军态度不明,中央主张慎行,毛泽东坚持至少应派30个团 3.苏方鼓动争夺热察,刘少奇积极响应,毛泽东信心十足 4.苏军宣布提供全部日军装备,要中共以主人自居,放手干 5.俄国人弄巧成拙,陷入被动,毛泽东劳累过度,住进医院 6.毛泽东阻断“和平民主新阶段”,认为走“法国道路”过于危险 7.苏军要中共放手大打,毛泽东力争以长春为自己的首都 8.毛泽东极机密地要求苏军援助,苏建议在关内另辟战场 第九章米高扬密访西柏坡 1.毛泽东弄不明白:究竟是中国革命胜利重要,还是苏联收麦子重要 2.毛泽东急于向斯大林“请教”,斯大林提议派米高扬秘密来华 3.斯大林劝毛泽东接过和平旗帜,毛泽东疑心苏有意搞“南北朝” 4.莫斯科主张速占宁沪成立政府,毛泽东强调4月过江,拖半年再说 5.毛泽东否认中共泄密的可能性,斯大林表示愿意及早撤出旅顺 6.毛泽东高度评价苏联援助,米高扬肯定中国革命经验 第十章莫斯科祝寿风波 1.斯大林在订立新约问题上出尔反尔,毛泽东顿时有了挫折感 2.毛泽东真的曾经大发脾气,宣布他决定“在别墅里睡大觉” 3.毛泽东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问道:是否以新条约代替旧的 4.不论毛、周当时如何努力,还是没争取到中苏之间完全平等 5.希望与苏联合股的毛泽东,回国后态度却发生了变化 第十一章夺取台湾计划搁浅之谜 1.毛泽东保证,一旦中国实现统一,就援助朝鲜解放事业 2.毛泽东提出:“我们的将领一直建议清苏联帮助夺取台湾” 3.斯大林赞同金日成统一朝鲜,但他强调必须得到中国同意 4.毛泽东说:“如果帝国主义进行干涉,我们一定会打过去” 5.战争爆发,美国介入,毛泽东认为这是个“极大的错误” 第十二章中国出兵朝鲜幕后 1.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未雨绸缪加强边防,斯大林许诺空中掩护 2.毛泽东表示,中国能够成为朝鲜强大后盾,不怕与美军作战 3.美军仁川登陆,斯大林赞成向中国求援,但“不要提莫斯科” 4.斯大林出面请援,毛泽东复电:许多同志认为对此事应当谨慎 5.毛泽东说服中共中央出兵援朝,斯大林从此改变对中共的看法 第十三章迟到的合作 1.斯大林通知:苏联代表准备重返联合国,以便讨论朝鲜问题 2.斯大林认为志愿军应趁热打铁,毛泽东下令志愿军越过三八线 3.联合国通过停火提议,毛泽东决心再打一仗,根本解决问题 4.美军全线反击,志愿军被迫后撤,毛泽东估计战争已长期化 5.毛泽东赞同停战,斯大林断言,害怕打下去的应当是美国人 6.停战谈判受阻,斯大林老谋深算,反对示弱,坚持强硬路线 7.斯大林突然去世,毛泽东痛失有力支持,停战结果不尽如人意 第十四章马、恩、列、斯一毛? 1.苏共“二十大”风波骤起,毛泽东拒绝摘掉斯大林的像 2.毛泽东认定斯大林是好心犯错误,是认识上的问题 3.毛泽东说:“对波匈,苏军可以撤出,让它们独立自主嘛” 4.毛泽东引用列宁的话说:“与其让你独裁,不如我独裁好” 第十五章“东风压倒西风”? 1.毛泽东告诉周恩来:这些人利令智昏,最好是臭骂一顿 2.赫鲁晓夫左右开弓巩固权力,毛泽东力排众议,表示支持 3.毛泽东说:“我们半个卫星都没有抛上去,要为首就很难” 4.毛泽东不拿讲稿引起误解,米高扬示威性地从椅子上站起来 第十六章“共同舰队”事件 1.毛泽东大发脾气:“要么给我,要么拉倒,搞‘合作社’不行” 2.毛泽东声称:“为了最后的胜利,我们愿承担第一个打击” 3.赫鲁晓夫摆出智者的架势,毛泽东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4.两党会淡发生激烈争吵,毛泽东断定赫必将破产 第十七章背水之战 1.赫鲁晓夫口无遮拦,毛泽东忍无可忍,称之为半修正主义 2.赫鲁晓夫扬言:“如果你们要斯大林,就把尸体搬到北京去” 3.毛泽东部署莫斯科会议方针,强调“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十八章“九评”赫鲁晓夫 1.毛泽东认定:赫鲁晓夫代表高薪阶层,与资产阶级差不多 2.“大跃进”动摇了毛泽东的威信,毛泽东断言中国也有修正主义 3.毛泽东宣布:“我们现在转入了反攻”,要来一个大闹天宫 第十九章战争即将爆发? 1.珍宝岛发生边界冲突,毛泽东发出警告:“要准备打仗” 2.毛泽东主张破除迷信,强调没有优势装备,照样可以打胜仗 3.毛泽东并不想扩大冲突,主张:到此为止,不要再打了 4.毛泽东估计到苏联可能报复,但没有想到中苏有开战危险 5.毛泽东担心爆发核战争,认为领导人集中在北京太危险 6.毛泽东不相信苏方有意缓和,决定全面备战,实行大疏散 7.战争形势促使毛泽东缓和对美关系,不再热心世界革命 代跋毛泽东苏联观变化原因剖析 附录毛泽东对印度支那战争态度的变化(1949-1973) 参考书目及资料研究历史,有两点是必须做到的:一是尊重客观事实,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两点其实是一回事,因为客观事实本身是复杂而充满矛盾的,如果把事情看得很简单,不进行具体分析,就很难做到符合客观事实。 杨奎松同志这部关于毛泽东和莫斯科关系的著作,选择的是一个人们普遍关心而过去又缺乏系统论述的重要课题。它的突出优点是:作者肯花大力气去钻研那些丰富而又庞杂的原始资料,力求把这段历史的全部复杂性在读者面前重新再现出来;同时,又勤于思考,能够在许多人已经习以为常的地方,敏锐地发现问题,系统地进行剖析,提出不少很有见地的看法,这就使读者感到对许多事情的了解又深入了一步,丰富了原有的认识。作者的文字也流畅好读,很有点挥洒自如的气概。凡是稍知此中甘苦的人,都可以体会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付出多么艰辛的劳动,而他的辛劳没有白费,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我很为作者高兴,并且觉得这种研究精神是应该提倡的。 在读这部著作时,有的读者可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不少事情比他原来所想象的要复杂?为什么党的领导人在作出重大决策前似乎显得犹豫,甚至会一再改变自己的看法? 其实,这并不奇怪。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东方大国从事革命和建设,前人没有经历过,需要艰苦地摸索着前进。周围的环境又瞬息万变,充满着难以捉摸的未知数,还存在着不确定的变数,却要求你很快作出决断。很多在事后看来十分明白的事情,当事人可能会感到困惑和难下决心。这就像一艘大船行驶在没有航标的水域中,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波涛,不知道水面下哪里潜藏着浅滩、暗礁和漩涡,无法在事前都看得一清二楚,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处在这种状况下,肩负着巨大责任的决策者的难处可想而知。他们不能不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设想,经过许多次权衡利弊的反复比较,然后才能下最后的决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多谋善断”。事实上,在作出决断后,还会遇到许多事先没有料到的新情况,还会发现原有判断有不准确或不恰当的地方,因而在行动过程中作出若干调整。这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必要的。如果说,有人能在一开始时就对周围的一切情况了如指掌,可以轻而易举地作出种种重大决断,然后没有丝毫改变地加以实现,那他就不是人而是神了。 中国有句老话说:“事非经过不知难。”后人正是需要从前人那些艰难而复杂的经历中汲取智慧,多懂得一点世事,增长自己观察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书中的所有看法我都赞成。力求重现历史,本来就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当代的历史资料,既太多又嫌少。说太多,是指有关资料浩如烟海,这是古代历史不能相比的,即使是最勤奋的研究者也只可能掌握其中的一部分。说嫌少,是指有些重要历史环节却没有足够的文字资料留存下来,留下的也不能说全然可靠(例如俄国档案中有关中共主张的记载,少数地方因经过翻译和转述,可能同原意有出入)。作者的分析,有时就只能借助于推断。这种推断,有准确的,也可能有不够准确的。作者为了尽量少讲或不去重述前人已经说清楚了的问题,常常着重强调事情还有它的另外一面,这是很能引起读者兴趣的,但这对有些不熟悉事情全部情节的读者也可能留下片面的印象。但不管怎样,这些都可以引起读者的进一步思考。在学术研究领域内,为了弄清一些复杂的问题,有时像努力攀登高峰的探险者那样,需要经过长期而顽强的探索,在前进中即便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差,也总比只在原地踏步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