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陈寅恪与傅斯年


作者:岳南     整理日期:2015-11-04 16:00:57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首次全面书写民国知识分子版图中双峰并峙的*杰出代表!
  ▲全新增订版,首次披露台湾“中央研究院”大量珍贵史料。作者远赴台湾,作为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搜集整理大量资料**增补五万心血文字以及大量珍贵照片。
  ▲《光明日报》年度十大好书,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数次赞评,各大媒体广泛赞誉。
  ▲何兹全作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领衔,朱大可、梁文道、陈晓明、南方朔等数十位知名学者联袂推荐。
  ▲本书再现了陈寅恪追求学术独立和精神自由的曲折而辛酸的一生。他和傅斯年是20世纪
  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涌现的众多大师的杰出代表。
  ▲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傅斯年
  孟真(傅斯年)是人间一个*稀有的天才。——胡适
  此作者其它作品:1.南渡北归:全三册2. 南渡北归.南渡(全2册--未删节完整版,新增10万字全新内容,独家揭秘台湾中研院大量珍贵史料,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领衔,茅于轼、柳传志、俞敏洪、任志强、张鸣等联袂推荐!)
  本书简介:
  在20世纪初叶成群而来的学术大师中,有些是单打独斗,以本身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为后人所怀念;有的除个人辉煌的学术造诣,还留下了制度性的遗业(institutionallegacy),在学术界有着长远弥久的影响力。前者当以陈寅恪为代表,后者非傅斯年莫属。
  陈先后留洋十六载,通晓二十余种文字;傅乃五四运动北京学生游行总指挥,海外留学七年,与陈寅恪在德国柏林大学共同度过了四年时光。二人学成归国,陈氏进入清华国学研究院,成为闻名天下的“四大导师”之一;傅斯年出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开南国一代学术新风。北伐成功后,被誉为“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的傅斯年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而“教授的教授”陈寅恪出任史语所历史组主任。傅陈二人这一历史性的聚合,开创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学术流派。令人扼腕的是,随着国共两党干戈相向,这对同学加姻亲关系(陈寅恪嫡亲表妹、曾国藩的曾外孙女俞大綵乃傅斯年之妻)的旷代天才,被无情地阻隔在海峡两岸遥天对望而不能相聚。最后的结局是:一个无声地倒毙在台湾孤岛会议大厅,一个默默死于大陆岭南病榻。并世成双的天才之花凋落成泥,只有芬芳永留人间大地。
  本书叙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成长、留学以及在动荡岁月中颠沛流离,执着于学术事业的艰难历程,生动卓然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心路历程与事业追求的心灵史诗,读来感人泪下,令人怅然叹息。
  作者简介:
  岳南,原名岳玉明,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先后就学于贾悦公社拐庄学校、诸城五中、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师从王伯瑞、冯照德、房克华、薄维荣、王良瑛、王愿坚等教授。著有《风雪定陵》《复活的军团》等考古纪实文学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韩、法、德文与正体字本出版,海外发行达百万余册。另有《从蔡元培到胡适》等十余部传记作品问世,其二百万言长篇巨著《南渡北归》三部曲出版后在海内外引起轰动,被《亚洲周刊》评为2011年全球华文十大好书之冠。现为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
  目录:
  序独为神州惜大儒(何兹全)
  第一章风云际会
  ◎走进清华园
  ◎从北大到柏林
  ◎北京初会
  ◎槎浮海外
  第二章江湖多风波
  ◎欧洲行旅
  ◎柏林日夜
  ◎罗家伦信件披露的隐秘
  ◎傅斯年归国
  ◎中山大学的暗流
  第三章南北两校园序独为神州惜大儒(何兹全)
  第一章风云际会
  ◎走进清华园
  ◎从北大到柏林
  ◎北京初会
  ◎槎浮海外
  第二章江湖多风波
  ◎欧洲行旅
  ◎柏林日夜
  ◎罗家伦信件披露的隐秘
  ◎傅斯年归国
  ◎中山大学的暗流
  第三章南北两校园
  ◎傅斯年与鲁迅、顾颉刚的冲突
  ◎由同窗到寇仇
  ◎陈寅恪进清华的背后隐秘
  ◎独为神州惜大儒
  ◎王国维沉湖
  第四章史语所的第一桶金
  ◎元和新脚未成军
  ◎内阁大档的“发见”
  ◎陈寅恪与内阁大档
  第五章望断天涯路
  ◎卢沟桥事变
  ◎流亡途中
  ◎再别长沙
  第六章南渡记
  ◎暂住蒙自
  ◎迁往昆明
  ◎炸弹下的陈寅恪与傅斯年
  第七章中研院院长争夺战
  ◎八方风雨会重庆
  ◎来渝只为胡先生
  ◎扬子江头流亡客
  第八章纵横天涯马
  ◎傅斯年家世情缘
  ◎辞别重庆
  ◎营救陈寅恪
  ◎“杀孔祥熙以谢天下”
  第九章与李庄擦肩而过
  ◎骑上虎背的叶企孙
  ◎傅斯年与叶企孙之争
  ◎李庄不复见
  第十章西北望
  ◎乱世策士梦
  ◎傅斯年与毛泽东窑洞相会
  ◎延安归来
  第十一章千秋耻,终当雪
  ◎初闻涕泪满衣裳
  ◎代理北大校长
  ◎重返平津
  第十二章魂返关塞黑
  ◎燕大讲台上的背影
  ◎名山事业,流水人琴
  ◎陈寅恪失明经过
  ◎陈寅恪与蒋介石的因缘
  第十三章生别常恻恻
  ◎赴英就医
  ◎日暮苍山远
  ◎天才造就的事业
  第十四章北归一梦原知短
  ◎还都南京
  ◎最后的晚餐
  ◎去眼池台成永诀
  第十五章斯人独憔悴
  ◎醉不成欢惨将别
  ◎退守孤岛
  ◎傅斯年之死
  第十六章残阳如血
  ◎南国的冬日
  ◎闭口休谈作哑羊
  ◎续命河汾志未休
  ◎留命任教加白眼
  ◎著书唯剩颂红妆
  第十七章遗恨塞乾坤
  ◎汪篯、向达之死
  ◎傅斯年家族的毁灭
  ◎陈寅恪之死
  再版后记
  全新增订版后记
  本书作者兼具作家优美的文笔和史家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使得该书不仅构思精巧,叙事流畅,而且因其丰富的史料支撑,具备足够的厚重感。
  ——《光明日报》2008年度十大好书入选理由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个人传记。对傅斯年与陈寅恪的记忆,打开了被蓄意掩蔽的历史之门。他们在20世纪所遭遇的命运剧变,谱写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哀歌。
  ——朱大可
  傅斯年先生是20世纪中国史学界、国学界当之无愧的天才、奇才和大师级人物。
  陈寅恪师是继《资治通鉴》的作者,宋代司马迁之后近一千年来,又一伟大的史学家。
  ——何兹全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这句话很妙,原来以前的大师都是民国人,至少是民国那时候过来的。然后对比今天,我们就发现,由于种种原因,今天的确缺少大师。
  ——梁文道本书作者兼具作家优美的文笔和史家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使得该书不仅构思精巧,叙事流畅,而且因其丰富的史料支撑,具备足够的厚重感。
  ——《光明日报》2008年度十大好书入选理由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个人传记。对傅斯年与陈寅恪的记忆,打开了被蓄意掩蔽的历史之门。他们在20世纪所遭遇的命运剧变,谱写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哀歌。
  ——朱大可
  傅斯年先生是20世纪中国史学界、国学界当之无愧的天才、奇才和大师级人物。
  陈寅恪师是继《资治通鉴》的作者,宋代司马迁之后近一千年来,又一伟大的史学家。
  ——何兹全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这句话很妙,原来以前的大师都是民国人,至少是民国那时候过来的。然后对比今天,我们就发现,由于种种原因,今天的确缺少大师。
  ——梁文道
  本书说的虽是陈寅恪与傅斯年,其实是用残损的手掌摩娑过他们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这个板块,予人无限幽思。
  ——南方朔
  我推荐这本书,因为在陈寅恪与傅斯年身上,最明显地体现了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和他们的悲剧命运。
  ——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何亮亮
  ◎走进清华园
  1925年,隆冬。
  薄雾轻启,天色微明。惨淡的星光下,一个单薄瘦削的中年人携一黄发碧眼的幼儿,悄然离开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暗灰色的公寓,冒着清晨凛冽的寒风,乘车向大街尽头驶去。两天后,二人转乘的汽车穿越卡纳比埃尔街(LaCanebiere),很快抵达碧海青天、云飞浪卷的马赛港。中年人提着行李,深吸了一口带有海腥味的空气,健步踏上停泊在港湾的豪华邮轮,身后的幼儿既兴奋又好奇地随即跟进。阵阵汽笛声中,一老一少作别欧洲大陆,穿越波滚浪涌的地中海,向阔别日久的东方故国驶来。
  翌年7月8日,中年人出现在北京西郊清华园荷塘的岸边,他那清癯的面容与摆动的灰布长衫,随着微风飘拂的花香,很快进入学界的视野。
  ——时年37岁的陈寅恪受好友吴宓举荐、清华校长曹云祥聘请,告别长达16年的海外游学生涯,来到这所浸润着欧风美雨的大师之园,以教授身份,开始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生之旅。
  成立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翌年改为清华学校。因学校是由“庚子赔款”资助起家,在最初的十几年中,一直作为一所普通的留美预备学校而设置。学生进入清华园,主要学习英文和一些欧美文化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相对薄弱。1924年初,在各方鼓噪和社会大潮涌动中,清华学校进行改革,正式启动“改办大学”程序。这年10月,根据清华大学筹备委员会草拟的组织纲要,决定在筹建大学部的同时,筹备创建研究院。由于财力、人力、研究方向等诸方面的限制,最终决定研究院先设国学门一科,也就是后来被社会广泛称谓的国学研究院,培养目标是“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研究人才。学科范围包括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考古学等,同时吸收欧美、日本等国际学术前沿的优秀成果,重建中国传统学术之魂——即研究院主任吴宓所提出的:“故今即开办研究院,而专修国学。惟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而研究之道,尤注重正确精密之方法(即时人所谓科学方法),并取材于欧美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此又本校研究院之异于国内之研究国学者也。”
  计划既定,清华校长曹云祥立即动员原游美学务处第二批庚款留学生,以第55名成绩放洋美国,并于1917年归国未久就“暴得大名”的北大文学院哲学教授胡适(字适之),到筹建中的清华国学研究院主持院务。时年34岁,尚不算糊涂的胡氏立即推辞,表示只做顾问不就院长,建议曹校长采用宋、元书院的导师制,吸取外国大学研究生院学术论文的专题研究法来办研究院。曹校长听罢深以为然,当场表示请胡出任导师,广招天下士子名流,亲身示范,以保留绵延中国文化之血脉云云。尽管胡适此时的学问日益精进,地位和名声在新派学界如日中天,但他毕竟算是个心中有数之人,面对曹校长的一番抬举,并未得意忘形,更没敢轻视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等诸位前贤大儒的真实存在,忽略其作为文化昆仑在天下儒林所展现的“高山仰止”的伟岸身影。他清醒且谦虚地说道:“非第一流学者,不配作研究院的导师,我实在不敢当。你最好去请梁任公、王静安、章太炎三位大师,方能把研究院办好。”曹校长见对方态度诚恳,又觉此言甚在情理,于是决定按胡适指引的方式、方法付诸行动。
  1925年2月,在曹云祥主持下,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筹备处鸣锣开张,首先聘请由清华出身、美国哈佛大学学成归国的一代名士、年仅32岁的吴宓主持研究院筹备处事宜。
  按照当初胡适的建议,曹云祥让吴宓拿着自己签发的聘书前往几位大师住处一一聘请。曾任宣统朝五品“南书房行走”之职、时年49岁的王国维,作为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帝师”,自然属于旧派人物。此前,曹云祥曾托胡适向王氏转交过一封非正式的印刷体聘书,并让胡对王就研究院性质与教授程序做一番解释说明。聘书送到后,胡适怕这位性格内向的学术大师优柔寡断,又动用自己的汽车专门拉着王国维在清华园转了一圈。王氏见园内风景优美,学校颇具规模与秩序,始有进清华的念头。此次吴宓在登门之前,对王氏这位清朝遗老的生活、思想、习性专门做了调查研究,认为还是按老礼节行事方能把事情办成。2月23日,吴宓持清华校长曹云祥签发的聘书来到北京城内地安门织染局10号王国维宅院,待进得厅堂,见到坐在椅子上的王国维,先行三鞠躬礼,而后慢慢提及聘请之事。如此一招,令王国维大感意外,又深受感动,觉得眼前这个吃过洋面包的年轻人,居然把自己当作一个有身份的前辈人物看待,尊敬有加,顿觉有了面子,心中颇为舒畅痛快,当场答应下来。据《吴宓日记》载:“王先生事后语人,彼以为来者必系西服革履、握手对坐之少年,至是乃知不同,乃决就聘。”
  





上一本:杜尚访谈录 下一本:夜航西飞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作者是岳南,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