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充分燃烧的生命历程,一段“以火向火”的艺术之旅 ★丰子恺书写梵高,大师笔下的大师 ★封藏八十余年,华丽新版 ★丰子恺之女亲题书名,彩印多幅梵高名作 ★“艺术不是孤独的,必须与人生相关联,美不是形式的,必须与美善相鼎立。”——丰子恺本书简介: 《梵高生活》是丰子恺编著的梵高传记,讲述了荷兰绘画巨匠梵高一生行止和创作历程。在《梵高生活》中,丰子恺描述了梵高激情洋溢、带些神经质的鲜明个性,对宗教、绘画的狂热和曲折命运,让读者感受梵高没入在艺术中的生命。梵高以短暂生命燃烧的艺术之火,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绘画艺术。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 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浙江崇德(今嘉兴桐乡市崇福镇)人,现代画家、散文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续笔》,艺术理论著作《丰子恺美术讲堂》《丰子恺音乐讲堂》,漫画集《子恺漫画》《护生画集》等。译作有《源氏物语》《猎人笔记》等。 目录: 序 第一章 序曲 第二章 准备时代 第三章 荷兰时代 第四章 巴黎时代 第五章 南国时代及最后 附:文森特?威廉?梵高年表他(丰子恺)只是平易地写去,自然有一种美,文字的干净流利和漂亮,怕只有朱自清可以和他媲美。——赵景深 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日]吉川幸次郎千八百八十八年二月,梵高到了地中海边的阿尔。从阴湿的冬的都会逃出,来到这南国地方,早已是骀荡的春日了。太阳的恋人欢喜之极,不知不觉地叫道: “这里同日本一样美丽!”回顾三百里以北的故乡,只觉得一场悲哀旧梦。他就写信给贝尔纳: “临别时有通信之约,现在我要先告诉你:此地空气的透明,与愉快的色彩的效果,无异于日本,真是美丽!水在景色中,犹如我们在‘锦绘’(Nishiki-e)中所见,作美丽的绿玉色,及丰丽的青色的浓翳。淡的橙黄的落日照在地面,映出青色。壮丽的金黄色的太阳!——然而我还没有见过此地的最美丽的夏景。女子的服装很美观。尤其是在星期日,可以看见非常简素的、美好的色彩的配合。到了夏天,这等也一定更美。” 不久夏天到了。他写给贝尔纳的信上这样说: “我在这里比在北方健康得多。我在正午的烈日之下,也在麦田中工作。像蝉一般地欢喜它。唉!我悔不早十年,二十五岁的时候来这地方!——那时候我只晓得欢喜灰色,或竟是无色。……” 他在灼灼的太阳之下,一刻也不休息地描画。偶然遇到事故而不能工作的时候,他就觉得非常苦痛。凡有太阳的时候,他的画笔未尝停顿。晚间,或天气不佳,而太阳不出的日子,他就利用这时候写信给远方的朋友——弟提奥、知友贝尔纳,报告他的制作的经过、计划、技巧上的问题,以及关于自然、人生、艺术的感想及信念。有时把日常生活中的琐末的事故都详细地报告他们。作品与书简,一样能发泄他胸中的郁陶的感情。 夏日的阿尔,每天赤日行空,没有纤云的遮翳。生于北方的梵高身体上当然感到苦痛与疲劳。然而日出的期间,他从不留在家里,总是到城外的全无树影的郊野中,神魂恍惚地埋头于制作。他呼太阳为“王”!制作中反把帽子脱去,以表示对太阳王的渴慕。 “啊,美丽的盛夏的太阳!使我的头脑震栗!人们都说我发狂,其实在我何尝是发狂?” 梵高在阿尔的太阳下,是“以火向火”,不久将要把他烧尽了。 他初到阿尔的时候,借宿在一所饮食店内。每天付宿食费五法郎。不久又节约生活,减少为每月四法郎。这数月在现在看来真是极微,然而在三四十年前的当时,又在他的不如意的境遇之下,是很不容易的事了。他常常在给贝尔纳的信上愁穷。他在这饮食店内滞在约数月之后,觉得生活费超过预算太多了,写给弟的信上有这样的话: “只是费用增大,而画全无可观。这是我的悲哀!” 然而他并不失望,因为有极美的自然展开在他的眼前。他对着这南国的自然,每被蛊惑,从此不愿离开此地而回到巴黎去。信中又有这样的话: “久留在南方,我相信早晚必有成功的一天。我正在接触此地的新景象,而研究它们。幸而身体健康,想不致有失望的结果。我因种种理由,想在这里找到一所隐居的房屋。” 到阿尔后两个月,果然在市梢找到了一间空屋。这屋傍着街道,前面有蓬蓬的草地,地点接近铁路,火车的声音时时飘入窗中。其屋共两间,左方是一所食料商店,右方便是他所租赁的屋。租金每月十五法郎。然进屋之后,就遭逢意外的不幸!有一次月底付账的时候,他忽然发现自己的钱袋被人偷去了。不得已,拿所有品向房主作抵。结果负了一笔债。他写信报告他的弟:“旅人在此地,真要被绞出血!” 隐居处已经确定,他就欣然从事制作。关于这房屋的事,他曾写许多信报告弟和贝尔纳,有时在信中加描说明的插图。生活常是拮据。这不但是贫乏的原故;根本上由于他不会处理实生活,没有冷静的判断所致。他只知信任自己的善,直道而行,不知顾虑他人。然而周围的事情决不像他所想地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