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梁启超传


作者:吴其昌     整理日期:2015-11-04 15:58:37

1作者吴其昌是著名文史学家,是王国维和梁启超的得意门生。该书是他为恩师梁氏撰写的传记,深情记述了梁启超的一生。
  2梁启超被誉为“中国精神之父”,是近代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一生既是一部中国近代史,也堪称那个时代的完美载体。
  3毛泽东、蔡锷、鲁迅、胡适、梁漱溟、钱穆、顾颉刚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过梁启超的熏陶。
  4本书从纷乱的历史线索中,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梁启超。更多名家经典请点击这里:朱元璋传武则天传张居正大传曾国藩传李鸿章传苏东坡传
  本书简介:
  《梁启超传》是著名文史学家吴其昌为恩师梁启超所撰写的传记,深情记述了中国近代史上这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梁启超集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等于一身,被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誉为“中国精神之父”。
  梁启超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从戊戌变法到庚子勤王,从护国运动到五四运动,他见证甚至参与了中国近代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这个国家、民族命运的缩影。同时,由于其给世人留下的大量著述,梁启超的一生堪称一个时代的完美载体。
  作者简介:
  吴其昌(1904—1944)
  字子馨,号正厂,浙江海宁硖石人。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是王国维和梁启超的得意门生,历任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教授、系主任。
  他曾豪言:当代学者称得上博极群书者,一个梁任公,一个陈寅恪,一个唐兰,一个我。其主要著作有《梁启超传》《金文历朔疏证》《金文氏族疏证》《殷墟书契解诂》《朱子著述考》《宋元明清学术史》《北宋以前中国田制史》等。
  目录:
  第一章一世纪来中国之命运/001
  ——从鸦片战争至梁氏诞生的前夕
  002/第一节绪说
  004/第二节梁氏生前中国一般的惨况
  017/第三节梁氏生前中国一般的教育状况
  023/第四节梁氏后来对于祖国命运的影响
  第二章亡国景象与维新初潮/027
  ——从梁氏诞生至戊戌变法
  028/第五节综叙
  029/第六节亡国现象的种种
  036/第七节梁氏幼年的家庭生活及家乡环境
  040/第八节康梁会接
  043/第九节梁氏独立事业的开始
  第一章一世纪来中国之命运/001
  ——从鸦片战争至梁氏诞生的前夕
  002/第一节绪说
  004/第二节梁氏生前中国一般的惨况
  017/第三节梁氏生前中国一般的教育状况
  023/第四节梁氏后来对于祖国命运的影响
  第二章亡国景象与维新初潮/027
  ——从梁氏诞生至戊戌变法
  028/第五节综叙
  029/第六节亡国现象的种种
  036/第七节梁氏幼年的家庭生活及家乡环境
  040/第八节康梁会接
  043/第九节梁氏独立事业的开始
  第三章维新的失败与革命的成功/053
  ——自戊戌变法至梁氏亡命
  054/第十节促成戊戌变法的原因
  076/第十一节戊戌变法史剧的绘影
  088/第十二节变法失败原因的解析
  附录一梁启超自传/097
  098/我之为童子时
  100/公车上书之经过及相关情形
  102/变法通议自序
  104/论不变法之害
  111/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117/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
  122/南学会
  127/于京师开保国会
  129/请废科举
  130/京师大学堂
  132/得光绪帝之召见
  134/流亡日本办教育
  136/政变原因答客难
  142/澳洲募捐
  144/檀香山之恋
  147/立宪法议
  154/论立法权
  161/三十自述
  166/政闻社宣言书
  176/政治思想之转变
  180/虚君共和政体与民主共和政体之问题
  193/台湾之游
  196/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
  202/莅北京大学校欢迎会演说词
  209/吾今后所以报国者
  213/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226/上袁大总统书
  229/国体战争躬历谈
  234/论中西之优劣
  238/护国之役回顾谈
  249/湖南教育界之回顾
  253/旅欧归来后之著述
  255/悼启夫人
  257/我的病与协和医院
  261/忆万木草堂
  264/北海谈话记
  附录二梁启超年谱/273
  前言第一节绪说
  孟子说:“知人论世。”我们要知道一个人全部的事业,了解他全部的心境,欣赏他全部的风度,认识他全部的学问,然后才能公正地评判他生平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做这个人的传记,必须暂时把我的神魂,钻入这个人的时代,并立于这个人的环境,透视了这个人的情绪、性格,然后能做亲切有味的描写、客观无私的综述,并且才可成功书写一部鲜活的信史。
  第一节绪说
  孟子说:“知人论世。”我们要知道一个人全部的事业,了解他全部的心境,欣赏他全部的风度,认识他全部的学问,然后才能公正地评判他生平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做这个人的传记,必须暂时把我的神魂,钻入这个人的时代,并立于这个人的环境,透视了这个人的情绪、性格,然后能做亲切有味的描写、客观无私的综述,并且才可成功书写一部鲜活的信史。
  中国这一百年来(一八四二至一九四三)的命运,真正是从乐土跌入了地狱,又从地狱爬回到乐土,一个四千年历史上从未有的大转捩期。在道光二十年(一八四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虽然内部已经空虚,但外表承乾嘉余荫,还是金光灿烨!南京条约以后,绑上第一条枷锁!割了第一块骨肉!以后一条一条地绑上无量数的枷锁:一块一块地割了无量数的骨肉!受着这样“凌迟”的惨刑,简直堕入地狱的底层,最惨痛苦楚的时期,正在这一百年的中间。自甲午(一八九四)中日之战,至庚子(一九〇〇)联军之役,那时瓜分的酷刑,已为全世界所宣判定了。稍有血性的国民,都想蹈东海而自杀:陈天华就是著名的代表之一。梁启超,正是生长在这个最黑暗地狱底层的有血有泪有志气的一位满身创伤的青年。他也屡次想跳海而死,但他坚决地相信中国必然不亡,并且断然复兴,所以他在全然无望之中,挣扎奋斗。但是,可怜,他到死始终不见义师的统一中华。他是在黑暗地狱中过了一生的“盲鱼”!虽然他的心是不盲的。别人我不知道,使我而处在梁氏的时代,我恐怕要终日恸哭呕血而死了。
  有位书画理论家曾问我:近现代乃至古代的中国书,最好办法是从哪里开始入手读?我答:最好是从梁启超读起……自古以致近现代,以一人言论而独领一时代者,唯有梁启超一人而已。
  ——顾则徐《为什么要读梁启超》
  任公先生高文博学,近世所罕见。
  ——陈寅恪:《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
  第四节梁氏后来对于祖国命运的影响
  在这样地狱底层的教育状况,向后再看看康有为的万木草堂,虽然不过是一座规模较大的“经馆”,虽然“草堂学则”上所定的课程依然不脱顽固老儒的气味,而在当时,谁也目为这是地狱底层第一盏点起的明灯。再往后看看陈宝箴、黄遵宪、江标、熊希龄、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等在长沙合办的时务学堂,那便算地狱底层的火炬了。至于被迫而敷衍的钦办京师大学堂,那又是一座老翁高坐的衙门,捐监入学的尾闾,与“学问”二字,如风马牛。一直要等到蔡元培先生来做校长,才算整顿而上轨道。
  一六文体的改革
  若论文体的改革,梁氏的功绩,实在是他最伟大的所在。梁氏亡后,胡适送他的挽联说:
  文字成功,神州革命!
  生平自许,中国青年。
  继梁氏而起,而做更进一步的文体改革者,便是胡氏。所以胡氏对于任公这点上的功绩,认识得特别清楚。不错,你看了前面杨深秀所描绘、全国青年所摇头摆腰而吟哦的八股文,其内容的妖模怪样,肮脏龌龊,已经领教过了;若再跳出圈子来看看当年一班青年文豪,各家推行着各自的文体改革运动,如寒风凛冽中,红梅、腊梅、苍松、翠竹、山茶、水仙,虽各有各的芬芳冷艳,但在我们今日立于客观地位平心论之:谭嗣同之文,学龚定庵,壮丽顽艳,而难通俗;夏曾佑之文,更杂以庄子及佛语,更难问世;章炳麟之文,学王充《论衡》,高古淹雅,亦难通俗;严复之文,学汉魏诸子,精深邃密,而无巨大气魄;林纾之文,宗绪柳州,而恬逸条畅,但只适小品;陈三立、马其昶之文,祧祢桐城,而格局不宏;章士钊之文,后起活泼,忽固执桐城,作茧自缚。至于雷鸣潮吼,恣睢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魂;时或哀感曼鸣,长歌代哭,湘兰汉月,血沸神销,以饱带情感之笔,写流利畅达之文,洋洋万言,雅俗共赏,读时则摄魂忘疲,读竟或怒发冲冠,或热泪湿纸,此非阿谀,惟有梁启超之文如此耳!即以梁氏一人之文论,亦惟有“戊戌”以前至“辛亥”以前(约一八九六至一九一〇)如此耳。在此十六年间,任公诚为舆论之骄子,天纵之文豪也。革命思潮起,梁氏的政见既受康氏之累而落伍,梁氏有魔力感召的文章,也就急遽地下降了。可是就文体改革的功绩论,经梁氏等十六年来的洗涤与扫荡,新文体(或名报章体)的体制、风格,乃完全确立。国民阅读的程度,一日千里,而收获了神州文字革命成功之果了。
  一七报纸的改革
  除学校外,推进文化唯一的利器,则为报馆。辅助教育,启发民众,指导社会,介绍新学,宣传主义,主持公论,监督行政,纠弹非法,为民喉舌……这许多神圣工作,都要靠报纸来负责实行。然而清末的报界状况又怎么样呢?凡是没有洋人与租界的都会,一概没有报纸:
  ……京都首善之区,而自联军割据以前曾无报馆,此真天下万国之所无也。每省之幅员户口,皆可敌欧洲一国,而除广东、福建外,省会之有报馆者无一焉。此亦世界之怪现象矣……《清议报一百册祝辞》
  有洋人与租界的都会,才有模仿洋人创办华文报纸的。梁氏说:“近年以来,陈陈相接,惟上海、香港、广州三处,号称最盛。……”然而这类操于出身八股的无聊“文丐”之手的华文报纸,内容又怎样呢?
  ……每一展读,大抵“沪滨冠盖”、“瀛眷南来”、“祝融肆虐”、“图窃不成”、“惊散鸳鸯”、“甘为情死”等字样,填塞纸面,千篇一律。甚者乃如台湾之役,记刘永福之娘子军!团匪之变,演李秉衡之黄河阵!明目张胆,自欺欺人。观其论说,非“西学原出中国考”,即“中国不亡是无天理论”也。辗转抄袭,读之惟恐不卧!……(同上)
  我想现代有志青年,看着这样呕饭而又痛心的报纸,也要读之惟恐不卧!
  一八新兴各报述评
  报纸的改革,与文体的改革,是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当时梁氏创办《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风报》等于上海及日本。黄遵宪、谭嗣同、唐才常等创办《湘报》于长沙。陈范、蔡元培、章炳麟、章士钊等创办《苏报》于上海。严复、夏曾佑等创办《国闻报》于天津。日本留学生创办《译书汇报》、《国民报》、《开智录》等于东京。张继等创办《国民日日报》于上海。其他为中山先生所领导的革命团体,在国内、国外创办了大量的日报与杂志,如《中国日报》(香港)、《民生日报》(檀香山)、《大同报》(旧金山)、《中兴报》(新加坡)、《革命军》(邹容作)、《惨世界》(苏元瑛作)、《荡虏丛书》(章士钊编)、《陆沉丛书》(陈去病编)、《黄帝魂》(上海),及《汉帜》、《汉声》、《江苏》、《浙江潮》、《新湖南》、《警世钟》、《二十世纪之支那》(东京)等。就形质言,收获了报纸改革的成功。就超越的意义言,同时收获了文体改革的效果,并且以文体改革为工具,为利器,连带收获了政体改革的成功,以至国体改革的成功。
  





上一本:西塞罗传 下一本:穷人的银行家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梁启超传的作者是吴其昌,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