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华校训大观


作者:梁云福,向绍兰     整理日期:2015-01-28 13:30:15

梁云福、向绍兰编著的《中华校训大观》是一部全面解读中国学校校训的文化类图书。全书内容包括校训新识、校训溯源、校训探微、校训撷英、校训荟萃、校训建言等部分,介绍了中国校训的起源,阐释了校训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分析了校训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同时辑录了一些比较经典的校训,为中国校训文化的发展,以及对中国学校教育的深远意义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目录:
  卷一校训新识
  萌芽于“家训”与“学规”
  世道变迁,与时俱进
  校训基因坐标与取向
  卷二校训溯源
  求是引领,主导校训
  刚毅坚卓,大学精神
  今日何成,影响一生
  厚德扬善,启迪终身
  顺其自然,受用师生
  学习学习,终生命题
  贞静贤淑,回归女性本能
  所识所知,凸显生命文化
  成长成功,培养基助长剂
  言近旨远,爱妈妈读懂书卷一校训新识
  萌芽于“家训”与“学规”
  世道变迁,与时俱进
  校训基因坐标与取向
  卷二校训溯源
  求是引领,主导校训
  刚毅坚卓,大学精神
  今日何成,影响一生
  厚德扬善,启迪终身
  顺其自然,受用师生
  学习学习,终生命题
  贞静贤淑,回归女性本能
  所识所知,凸显生命文化
  成长成功,培养基助长剂
  言近旨远,爱妈妈读懂书
  卷三校训探微
  校训分类
  校训特征
  校训类型
  校训形态
  卷四校训撷英
  校训中的民间故事
  校训在历史尘埃中
  成功教育的奥秘
  领袖与“训词”
  颠沛流离中的16字坚守
  抚今追昔,同根同源
  陈省身的人生宏愿
  李政道论校训谈“学、问”
  匡仲谋的百年流传
  启功情缘北师大
  司徒雷登力行燕京校训
  吴贻芳偏爱“厚生”
  先立校训后建学校
  校名源于校训
  校训与《落花生》
  “德”字古今有别
  于右任“以学报国”
  刘伯承元帅题校训
  “公能教育”先河
  张学良将军拟校训
  纸杯上的校训
  “熔铁铸人”育后生
  朱镕基三题“不做假账”
  卷五校训荟萃
  大学校训
  中学校训
  小学校训
  幼儿园园训
  特殊教育学校校训
  老年大学校训
  港澳台校训
  国外校训
  卷六校训建言
  一、明确校训的内容与对象
  二、处理好“一训三风”的关系
  三、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
  四、注重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
  五、传承与创新不可偏废
  六、改善校训文化势在必行
  后记
  言近旨远,爱妈妈读懂书湛江市第二十六中学将“爱妈妈,爱读书”列为校训,抓住“妈妈”这个每个学生都有的、再熟悉不过的形象和“读书”这件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提出一个共同的要求——“爱”。
  校训通过“妈妈”和“书”两个简洁的意象,强调一个统一的“爱“字,折射出爱字背后的教育目的:从母亲身上懂得“博爱”,从阅读书籍中力求“博学”。博爱与博学,是学校教育的根本。
  “爱妈妈”,言近旨远每个人都是从妈妈的身体里分离出来的,妈妈生育了子女,子女第一个要感恩的人就是自己的妈妈——是妈妈给了自己生命!生命只有一次,爱妈妈,天经地义!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第一天,就沐浴在妈妈的辛勤养育、无边母爱之中,认知“爱”的第一个对象也是自己的妈妈——是妈妈身体力行地完成了对子女爱的启蒙!做出了爱的榜样!爱妈妈,毋庸置疑。
  每个人从一降生,就成为了家庭的一成员、社会系统里的一分子,因此,毫无例外地都要接受这个家庭、这个社会的生活模式和生存方式,第一个进行“社会文化”熏陶与“社会规范”初级教育的更是自己的妈妈——是妈妈自觉、自愿地担负着人生第一教师的天职!尽心尽力地抚养孩子!爱妈妈,理所当然。
  爱妈妈的理由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生育、养育和教育。“三育,,既是“妈妈职位”的三大基本内容,又涵盖着伟大母亲的伟大作用:生育。是“妈妈”繁衍了人类生命,延续了人类历史。因为,只有妈妈才能生育新的生命;没有妈妈就没有人类。
  养育。是“妈妈”创建、发展、丰富、升格了具有人类原点意义的“母亲文化”,因为,有了妈妈才有了人类,有了人类才有了文化。
  教育。是“妈妈”演绎并诠释了大爱至真、大爱至纯、大爱至浓、大爱至长、大爱至善、大爱至柔、大爱至静、大爱至坚、大爱至厚……大爱无疆的世界性神圣命题。
  “母亲文化”研究专家王开敏认为:“母亲是一个‘强有力的文化象征’,她占据了起源的位置,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作为人类思维成果和行为方式,涵盖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政治制度、文物典章、宗教习俗等许多方面。在这些方面,所有与母亲这一角色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内容都是母亲文化内涵的最坚实基础”。“文化生于母亲,动于母亲。‘母亲’是文化的根源,是文化的母体。‘母亲’是女性本体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角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为适应社会的深刻变化,充分吸收和运用先进的母亲文化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此话一点不假。它讴歌了母亲的伟大,寓意着母亲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
  母亲强,子女强;子女强,国家强;国家强,民族强。这是一条大众的共识。
  “爱妈妈”校训将妈妈和老师的双向教育融为一体,将母亲文化引入校园,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无缝对接,旨在培养学生以“爱”为内核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包括对自己的接纳、进取、责任、勤奋、坚毅……对他人的关爱、付出、奉献、平和、包容、宽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孩子连他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校训“爱妈妈”力图引导学生破题。
  从“爱妈妈”开始,领会人间大爱。“爱妈妈”让学生懂得:母爱,是人类爱心的发源地,母爱与生俱来,伴随一个人长长的一生,是最无私、最纯朴、最宽广、最圣洁的情感。人的一生,都是从“母爱基站”出发,一路走来,学习爱他人、爱祖国、爱民族;爱自己、爱生命、爱自然……最终陶冶成为孝顺父母的贤良子孙,拥有大爱情怀的社会合格公民,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国家建设人才。“爱妈妈”让学生明白:仁与爱相携,爱与善同行,人类存活之道、繁衍之道、发展之道,饱含着大爱之道、善良之道。“妈妈”是“爱”和“善良”之道最高德行的典范。
  从“爱妈妈”开始,传续世间博爱。爱妈妈,是人类道德情感发展的基点,也是认知“母亲文化”的入口。母亲群体展现的慈爱不失大义、包容不失原则、达礼不失道义、厚德不失进取、温柔不失睿智等家国情怀与博大胸襟的典范古来有之,不乏其人,无处不显博爱的厚重底蕴!如人们熟知的“岳母刺字:尽忠报国”、“孟母三迁,择善而从”、“陶母封坛退鲊(腌鱼),教子廉洁为官”等。更有“寇母修身为万民”的遗训流传久远:北宋时的宰相寇准,一次,在自己的生日宴会上收到一份特别的礼品——《寒窗课子图》,内附诗一首:“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寇准见是亡母遗训,一遍遍展读,“子欲孝而亲不在”的孝子深情油然而生,思母心切,不觉泪如泉涌。析母心意,顿时警醒:为民做官,不可忘贫,遂宣布快速撤掉筵席。在以后的日子里,寇准遵照母训,洁身爱民,秉公无私,成为宋朝贤相。
  校训“爱妈妈”,目标直指始于爱妈妈,终至爱他人、爱国家、爱民族;起于爱妈妈,扩至爱生灵、爱自然、爱天地;发端于母爱,迁延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复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无疆大爱……“爱妈妈”界面开阔,内涵深邃。母子相亲、相爱、相连是人类繁衍生存最为普遍的自然现象,“爱妈妈”校训,将这种自然现象“自然”地导入校园,将每一位与生俱来的教育家——妈妈引进校园,让“妈妈”成为一个最普通、最熟悉、最司空见惯而又最引人深思的文化载体,将孩子对母亲无可替代的信任感,链接到实现学校教育授知育人的终极目标,实现了家庭初始教育与学校基础教育的有机衔接,竖起了一面“母亲+老师”、“学校+家庭”、“家庭启蒙教育+学校基础教育”的社会化教育独特旗帜。
  这面旗帜,标志着“母亲”开始以“女性文化”主角的身份进入校园,与社会主流文化——男性文化,共同开创“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教学育人新里程。
  ……P70-73
  





上一本:名著妙语1000句 下一本:反走私前沿地带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华校训大观的作者是梁云福,向绍兰,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