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盗火者:中国教育革命静悄悄


作者:邓康延梁罗兴编     整理日期:2014-10-27 01:21:57

   本书主创邓康延先生及其团队的几位编导,在纪录片《盗火者》拍摄之后,用文字的形式沉淀充实了这一话题,编写了这部书稿。本书直面中国教育的困境和希望,对纪录片中未能尽现的故事情节、嘉宾访谈及制作者的亲历感受拾漏补遗,使本书兼具文字的厚重和影像的生动。
    书中重点涉及教材改革、在家上学、乡村职业教育、华德福教育、课堂改革、公民教育、大学改革等社会极度关切的教育话题。不仅给出真实现况的描述与专家学者的洞见,更关注那些敢为天下先的教育改革“盗火者”,试图让读者了解那些奋斗在教育改革第一线的民间组织和个人的理念与实践、挣扎与困惑。
  作者简介:
     邓康延,生长于西安,后到深圳,曾任职《深圳青年》策划总监、香港《凤凰周刊》主编,曾出版《常常感动》、《老照片新观察》、《一杯江河》等著作。50岁相遇民国老课本,出版《老课本,新阅读》一书,并主编《民国老课本经典诵读》。去年出版《先生》一书,重现民国大先生们的绝代风采。近期又拍摄有《选择》、《民间》等纪录片。
  目录:
  目录:
  
  序一教育改革的“精神火种”杨东平
  序二教育与国运陈丹青
  序三与灾难赛跑的教育冉云飞
  序四火就是态度邓康延
  上辑观火
  01重回人的语文
  目录:
  序一教育改革的“精神火种”杨东平
  序二教育与国运陈丹青
  序三与灾难赛跑的教育冉云飞
  序四火就是态度邓康延
  上辑观火
  01重回人的语文
  “我们的教材里经常灌输一些‘隐蔽课程’。表面上跟你讲一个故事,但其实是想传递一些观点。比如,你问一个六年级的、受了十二册人教版语文教材熏陶的小学生,你最佩服的人是谁。他的答案多半是毛主席。如果问他,你最讨厌的人是谁?他的回答经常是日本人。”郭初阳担心,语文课本隐藏的政治倾向、刻板思维和道德说教,会让学生的精神变成终生残疾。
  02呵护童年
  华德福教育本身具有一种加速度的特征。最初很慢、很简单,然后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到了高中,其深度和广度将大大超越主流教育的同级水平。然而,对于这一点,很多习惯了走传统应试教育之路的中国家长并不放心。
  03课堂风暴
  历史教师魏勇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应付考试,又能独立思考。“就是两头都得占着,如果你忽略了考试,那你就太傻了,因为这是一个现实的利益选择,毕竟这些学生都是要考大学的。但如果你全部都是为了应试而教学,那你很可能会把学生弄成白痴,他将来会恨你的。他会觉得在你的课堂上,除了考试什么都没有。”
  04寻找活着的马小平
  马小平执教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一次家长会后,作为班主任的他被二十多名家长团团围住,质问他为什么不教课本上的内容。学生说,马老师“显得很疲惫,甚至有些束手无策”。后来回到办公室,有学生跟了过去,看见马老师在办公室里泣不成声。
  05李庆明和他的公民教育
  我不管是悼念亡人还是为灾难祈福,都是一种以友善待人的公民品质。这是一种高于尊重的公民素养,与人为善、爱己怜人、服务社会,在合理利己的前提下向陌生的“他者”付出一份关爱,尽管它并没有美德伦理和圣德伦理的神圣高度,却不麻木、不自私、不冷漠,这正是公民社会必不可少的公民品质。
  06学在民间
  对赵明而言,菜园的工作不仅可以维生,还可以教育儿子小宇对自然的认识。“给他讲这叫露水,讲天空为什么是蓝的,讲为什么会下雨。你得有这个闲心,这很重要。我一直认可一个理念:孩子需要家长的时间,而不是钱。”
  07断裂的天梯
  在留守儿童董仁发的小木屋里,所有的亮光,都来自那些破败的木头的缝隙。他每天点蜡烛做作业,自己捡柴火做饭,晚餐大多是加盐的白米饭或白粥,饮用水要走20分钟的山路到一口荒井去打。一个11岁的孩子,每天躺在那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木屋里,他是想着什么、念着什么又盼着什么入睡的呢?
  08乡村职业教育
  当年的乡村建设运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今天,关心乡村教育的人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乡村孩子伸出援手,不约而同地延续着陶行知、晏阳初们的信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眼下,他们能够改变的,或许只是一个孩子、一所学校、一个村庄,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相信:欲撕破黑暗,必先擦亮一颗火柴。
  09大学大学
  30年后,当王小妮以一名大学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用诗人的眼睛打量新世纪的大学生时,她在那些年轻的面孔上读到的是困惑、迷茫、贫乏和冷漠。12年的应试教育把他们压成了扁平状,他们精明、现实、患得患失、缺乏常识,他们自私、偏狭、对周围世界漠不关心,日益严峻的就业前景让他们压抑了梦想,无法“站立”,更谈不上“四面张望”??
  10在路上
  当下中国缺乏一个“高等学校法人财政制度”,学校为吸引人才需要房产,却不能向市场购买,只能等政府分房,甚至购置一台电脑都要等上三个月,人、财、物完全由政府控制。一名校长曾公开说:“某种程度上,中国只有一所大学,就是教育部大学,我们都是分院。”
  下辑醒言
  杨东平:好的教育不与学生为敌
  我的基本态度是,不要对每一个局部的改革过于苛求,希望它一步到位完成所有的使命,这个不现实。我现在特别主张自下而上的改革,它就发生在无数个学校、教师、课堂、个人身上,这种微改变和自主变革,我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
  孙云晓:这是一个让儿童特别恐慌的时代
  在孩子的童年恐慌背后正是父母的恐慌、教师的恐慌。而父母、教师的恐慌、焦虑,反过来又加重了孩子的恐慌。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进前15名;54.7%的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读到博士学位。这些高期望,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实现。这样的期望和压力到了孩子身上必然变成恐慌。
  钱理群:所有教育问题的答案都在教育之外
  2008年,我跟我的学生说:从此,世界和中国进入了一个灾难不断、突发事件不断的时代。现在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我们的年轻人,我们培养的孩子,应该是能应对人类灾难的新一代人。马小平曾感叹一个中学教师到底能走多远,他说他一辈子都在追求追求不到的东西。
  陈丹青:教育是一件去做的事情
  所有人在这几十年里都活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赶紧多捞,不要管这个社会,因为你根本救不过来。你到下面走走,就发现,完全是一个赤裸裸的丛林社会。这个时候,居然还有这样一群傻子,愿意反方向地从城里往乡下走,去从事各种公益事业。我敬佩他们,但我不知道他们能走多久。
  朱学勤:四海变秋季,一师难为春
  今天的大学,第一阶段是人抢钱,大学教师都去抢课题;第二阶段是钱抢人,因为就那么多课题,大学教师都被裹挟而去。几乎每一个人,哪怕是一个三流教师,手里都握有课题,但这些课题做出来的都是罂粟。多少年后回头看,我们这个最有钱的大学时代,恐怕是最令人羞耻的一个时代。
  余世存:真诚的丧失是最可怕的
  晏阳初他们那会儿,中国的教育体制跟西方是贯通的,在晏阳初身上是没有障碍的。那个年代有一种混乱的自由,能施展他的理想,而我们当下的这些人都不行。我们这一代人,在做人上面都是成问题的,我们连自己都没有找到立身处世的那种很踏实、很坚固的感觉,所以也很难给孩子提供安全感。
  周孝正:校长首先得是教育家,不能是政客
  原来我们说高考改变命运,现在你把这条路给堵死了,政治家的孩子还是政治家,穷人家的孩子还是穷人。社会的长治久安要有一个制度性的安排,就是让全国的精英,都能通过制度化的渠道上去。如果顶层的人永远是官二代富二代,那他们只能是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了。
  张鸣:教育只有开放才有希望
  我们说民国的教育办得好,为什么?因为它是开放的,他有教会学校和民办教育两个东西撑着。如果国立大学办不好的话,学生就不来了。教育必须开放,才可能办好,如果像我们这样封闭,设立各种制度门槛确保国立教育的优势,那当然是办不好的。教育改革应该是一个全民的改革,不可能是一个部门的改革,一个部门的改革注定是要失败的。
  熊丙奇:教育改革需要更多自下而上的力量
  世界一流大学,基本上都是自主办学、教授治校、学生自治,我们中国哪一所学校能够做到这些?加州大学有一次涨学费,学生全部起来反对,学校里贴满了标语,说我们以学校为耻,要校长下台。如果这种事发生在国内的大学,你觉得会怎样?
  附录一课堂实录:鸦片战争的影响魏勇
  附录二课堂实录:如何给《南方周末》评论版投稿郭初阳
  附录三如何跟孩子谈战争蔡朝阳
  附录四沙粒的态度张良
  后记一想象一个孩子的未来况冶
  后记二让改变悄悄发生梁罗兴好的教育,以最低的标准来说,是一种善待学生的教育,是不以学生为敌的,是不用考试和作业压倒学生并使其感到恐惧的。最高的标准是带着一种人文主义的价值和理想,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以自由为最高目标。教育是点燃、照亮、唤醒、开悟、得道的过程,而不是具体的考个公务员、考个律师证,那都是行而下的。
  ——杨东平
  一个人所受的教育,铺开一个人的命运。有哲人说:世界观对了,世界就对了。而教育则是让你在皮肤上感知世界冷暖之前,在心灵上先搭起世界观的台子。教育有生命,它是皮肤,知冷暖;它是眼睛,识明暗;它是心灵,辨善恶。不管去学校的路有多远,孩子都要背起书包;不管教育改革的路有多险,今天就要去攀援。
  ——邓康延
     好的教育,以最低的标准来说,是一种善待学生的教育,是不以学生为敌的,是不用考试和作业压倒学生并使其感到恐惧的。最高的标准是带着一种人文主义的价值和理想,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以自由为最高目标。教育是点燃、照亮、唤醒、开悟、得道的过程,而不是具体的考个公务员、考个律师证,那都是行而下的。
  ——杨东平
     一个人所受的教育,铺开一个人的命运。有哲人说:世界观对了,世界就对了。而教育则是让你在皮肤上感知世界冷暖之前,在心灵上先搭起世界观的台子。教育有生命,它是皮肤,知冷暖;它是眼睛,识明暗;它是心灵,辨善恶。不管去学校的路有多远,孩子都要背起书包;不管教育改革的路有多险,今天就要去攀援。
  ——邓康延
     我女儿到了大学,要选六门课,其中有一门就是《神曲》,结果来了个老头子,这个老头子教了一辈子《神曲》,将近40年。他讲维吉尔带但丁游地狱,游完以后要到天堂了,维吉尔就消失了。老头子每次讲到这儿都会泣不成声,在课堂上大哭起来,这就是我说的善良。咱们今天有这样的老师吗?他讲了40年,他重复了上千遍,可每次讲课还会受不了,眼泪喷出来,这就是教育。
  ——陈丹青
     原来我们说高考改变命运,现在你把这条路给堵死了,政治家的孩子还是政治家,穷人家的孩子还是穷人。社会的长治久安要有一个制度性的安排,就是让全国的精英,都能通过制度化的渠道上去。如果顶层的人永远是官二代富二代,那他们只能是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了。
  ——周孝正
     现在这种教育腐败,不仅是制度性的腐败,也是全社会性的。如果真的想打破这个铁板的话,就应该谁意识到这一点,谁就从自己做起,互相抱成团来做,像书中提到的那些来自一线的教师以及民间力量的尝试,我觉得就蛮好的。
  ——余世存
     教育改革应该是一个全民的改革,不可能是一个部门的改革,一个部门的改革是注定要失败的。现在就是教育部在做,但教育部本身就是利益集团,教育部是行政化、官僚化的罪魁祸首,你让他自己把自己的皮剥下来,怎么可能!
  ——张鸣
     我们现在很多教育改革是走错方向的,说要改革,但后来都成了反改革或伪改革。我评价改革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看受教育者的权利有没有扩大。如果受教育者的权利扩大了,是真改革;如果受教育者的权利没有增大,是伪改革;如果受教育者的权利反而减少了,就是反改革。
  ——熊丙奇序一
  教育改革的“精神火种”
  杨东平
     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自2013年9月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首播之后,产生了巨大影响。时至今日,它在优酷等视频网站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教育思想网上仍有很高的点击率。
  作为直面现实、深刻反思中国教育问题的纪录片,《盗火者》获得强烈的社会关注是意料之中的,因为中国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领域,更因为人们对一场实质性的教育变革的期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盗火者》已然超越了单纯的记录,而成为一种积极的社会参与,一种重要的社会动员,传递着知识分子对教育弊病的揭示与批判,以及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的阐述抒发。
  与以往同类的影像记录有所不同,《盗火者》不仅揭示了在政治化和市场化过程中人文精神的流失和学校教育的异化,揭示了不断拉大的城乡差距使社会公平的教育“天梯”发出断裂的声响,而且揭示了另一个崭新的教育图景:中国的知识分子起而行动!针对语文教材的异化,叶开发动众人挑错,自己编写教材。深圳的中学教师马小平为了帮助学生找回人的尊严,开展人文教育实验而鞠躬尽瘁,树立了新的教师典范。深圳的另一名中学校长李庆明开展的公民教育探索虽戛然终止,却余绪不绝。山东一所薄弱的农村学校——杜郎口中学发动的课堂革命,在中国遍地开花。从武汉大学的刘道玉、南方科技大学的朱清时到“洋大学”,高等教育的改革者前赴后继。对应试教育的逃离和自救,形成在家上学的崭新实践。在陶行知的故乡,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延续着前辈教育家的追求??
  超越单纯的声讨和批判,如同《盗火者》的片名,我们看到的是行动、是改变、是唤醒、是点燃、是播火,是新教育生动活泼的民间生长,从而触到了当代教育真正敏感的脉动。众多先行者自下而上开展的局部的、零星的微改变,正营造着体制之外温润新鲜的新教育园地,凝聚着一场实质性教育变革所需的文化和能量。
  与《盗火者》的旨意相似,几年前,比尔?盖茨投拍了一部反映美国教育的纪录片《等待超人》,反映的是华盛顿特区一场基础教育的变革。盖茨认为美国现行的公办学校系统,是一百多年前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必须进行全新的变革。但是,谁能推动这一变革,“超人”在哪里?事实上,片中那位锐意改革的韩裔官员,在拍摄后不久就黯然退场。比较而言,中国改革对“超人”的期待更为强烈,更期盼一场从天而降、改天换地、幡然一新的革命。这种老百姓难以祈求的整体解决的思维,却有实际的效用:解除每一个人的公民责任,造就大量的看客和骂客。其实,专家对世界多国的研究已经发现,由政府强力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教育变革,前景并不美妙,在轰轰烈烈开展之后往往无疾而终。改革结果是不确定的,这一事实本身具有某种确定性,启发我们去探讨有效的教育改革的动力机制。
  有一首歌颂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赞歌唱道:
  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身躯,
  却怎能锁住那颗坦荡无私的心!
  难道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
  不,你给予我们的
  是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
  这就是我们盗得的“精神火种”:由学习型个人、学习型组织组成的学习型社会,才是推动复杂变革的真正动力;源于教育内部的这种自下而上的生长,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才是教育变革的真正机制。
  《盗火者》中所记录的多项民间教育改革,都在继续深化之中。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进程,对《盗火者》一书的价值当会有更加深入的领悟。
  序二
  教育与国运
  陈丹青
  当今教育的大荒谬、大荒败,罄竹难书而书之不绝,眼前这部《盗火者》,又是一例。荒谬的证据,是这类议论与著作从不奏效,也休想奏效。写给谁看?给学生看,无用;给教师看,无用。给教育当局看?当然更无用。
  除了权力,今日的大学还有什么?你批评教育,你在什么位置?历年来,有权有位的教育长官、大学校长,尚且无能稍稍革除积弊于万一,你无权无位,写这些做甚?
  是故近年总有人读到这类议论而来要我再说几句,诚不知说什么,什么也不想说——以下勉强可说者,不着边际,是一点抄来的闲话。
  近时读王鼎钧先生长篇回忆录,其中写到民国教育的大量细节。王先生祖居鲁南小镇兰陵,30年代正当学龄,抗战爆发了。逃难中、沦陷时,孩子不曾辍学,因各地乡绅办学,有的是好老师。教他唐诗的是位前清举人之后,人称“疯爷”,学生16岁离开家乡时,成七律诗一首,感谢乃师:
  一代书香共酒香,人间劫后留芬芳。
  祖宗基业千金鼎,乱世文章九转肠。
  盏底风波问醒醉,梦中歌哭动阴阳。
  无知童子有情树,回首凝望柳几行。
  日后,王鼎钧奔赴安徽阜阳,进入战时流亡学校“成城中学”,创校者,是山东籍将领李仙洲。李将军为家乡沦陷区子弟免受欺辱,以军人身份在部队驻防区办学,征战之余,兼任校长。为长久计,乃向重庆上峰申请改流亡中学为国立,俾便经费与师资有所保障。蒋称,学生应上前线。于是,王先生据史料描述如下:
  老校长大惊失色,连忙进言:招兵是招兵,招生是招生,如果山东父老以为他用招生的名义招兵,对政府失去信心,他对不起蒋主席。蒋氏要老校长去找陈立夫。陈主管青年政策,长期担任教育部长。成城中学改制,陈立夫愿意促成,山东籍党国要人丁淮芬、空军名将王叔铭也很帮忙,但是管钱的人有异议——从会计观点看,流亡学生是个无底洞,必须截止。老校长着了急,连声质问:“你们懂不懂?青年是麦苗谷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石谷!”
  战时中国,各省有不少类似的流亡学校,成城中学是改制成功的学校之一,设为国立第二十二中学。据台湾国史馆资料记载,战后,该校毕业的学生共1717人。五十多年后,陈立夫在回忆录中详细陈述了教育往事,他“不顾当时行政院政务处和财政部内部人员反对”,批准了沦陷区青年方案,由国库支给贷金,供千万名流亡学生完成学业。“这一笔庞大的费用,在国家财务支出上仅次于军费。”
  艰难困苦的抗战时期,贫穷纷乱的民国年间,颠沛流离的战时教育,最终溃败的国民政府??这一切,看看今日,中国教育的国运,简直天堂,提这早先的地狱作甚?七十多年前的旧事与今日相同而相通者,只一项:教育者必须热爱青年,懂得教育,尤其是,必须有权。
  今日上上下下的教育长官,爱不爱青年?难说(除了他们自家的孩子)。懂不懂教育?更难说(除了将自家孩子送去国外读书)。昭昭可见、凿凿有据者,是今日的教育官员既有权,又有钱——30年来,全国上下的教育给弄成书中所描述的这付德性、这般田地,没有权力,没有钱,万万不可能。
  有权,有钱,绝不是坏事。能否变成好事呢?须看人,看会不会用权。昔年李将军有权而缺钱,敢在蒋中正面前陈言,蒋听罢,请出陈立夫;昔年陈立夫有权有钱,但要说服“行政院政务处财务部”种种官员的种种异见,才能行使他的权,用对国家的钱——那是怎样的血钱啊,仅次于军费!
  以当年蒋某人、陈某人和李将军的危局,倘若得知今日的国势,真要羡煞;抗战期间中国所能支度的那点钱,在今日国库的充盈面前,更要羞煞。可是,当今教育,问题如麻,单是《盗火者》中说及的荒唐事,就读了起栗,我这里还提这些陈年旧事作甚?所以,此刻也如《盗火者》的作者及无数教育批评者一样,不过是谵妄之人。念及这一层,不如搁笔,请忧心教育而又无可奈何的闲人,来读这无用的书吧。





上一本:秉烛隧中 下一本:大师的国民理想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盗火者:中国教育革命静悄悄的作者是邓康延梁罗兴编,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