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教育,还可以……


作者:海云     整理日期:2014-09-29 21:03:44

“模式化”被认为是目前教育最大的敌人,无数现代教育出现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根源!问题是:尽管已经有无数家长和老师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却陷在模式化的漩涡中无法自拔。不是他们不愿意走其他的教育之路,不是他们不明白成长的道路有无数条,而是他们看不见那些其他的道路在哪里!
  这就是这本书的出版目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孩子们也许性别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但是都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风采。当视野被真正打开之后,你会看教育多元化不是一句漂亮的口号,而是可以真切实现的幸福人生……
  在读这些也许你从来没有见过的新鲜有趣的“另类”或者说“创新”成长故事的时候,请思考:教育的多元化究竟怎样才能真正在自己的孩子或学生身上实现?
  作者简介:
  海云,本名戴宁,英文名NinaDaiTang,“2012年度世界华文成就奖”和“2012年度科发图书奖”得主之一、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成员之一、海外文轩作家协会主席。海云在美国文学城网站和加拿大万维读者网站上的博客“海上的云”,点击过千万。其作品《生命的回旋》获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海鸥》获“海归海不归”征文比赛二等奖;《出轨的中年女人》获得加拿大万维读者网文学作品大奖赛三等奖;《冰雹》曾参加第三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书稿交易笔会,获得最佳影视小说奖。其创立的海外文轩网站曾被评为最佳华文文学网站之一,文轩的会员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曾被视为天之骄子。生活在海外的他们和大多数华夏儿女一样,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文轩的热门论坛之一便是子女教育论坛,大家在子女教育上付出了不少心血,纷纷在文轩写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更有从事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专家以多年的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教育学经典理论。海云马上意识到,这些文章有助于给国内外的家长们提供新的思路,开阔家长和老师的眼界,于是在她的提议下,桑妮、春阳和百草园三位编辑从这些风格各异的育子经中进行无数次讨论、精选,整理成这本充满教育多元化智慧的文集,并希望与姊妹篇《生活,还可以……》一起普及,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幸福成长!
  目录:
  天下父母心海云V
  Part1中小学教育
  儿子的美国求学路春阳
  劝有些孩子不要选择留学美国——一位心理老师的笔记心桥
  天才学校的老师们桑妮
  美国的初中卫生课百草园
  我的三位艺术老师唐诗怡(初中生)/著海云/译
  为孩子鼓起自信的风帆老随
  体验美国学生的科学营海云
  喜欢“辩论”的大儿子阿朵
  大儿小女学琴记春阳
  蓝色的梦春阳
  不玩游戏的小孩是傻瓜桑妮
  “早恋”和早期性教育——与孩子共同感悟周晓霞
  天下父母心 >海云 V
  Part1中小学教育
  儿子的美国求学路 > 春阳
  劝有些孩子不要选择留学美国 ——一位心理老师的笔记 > 心桥
  天才学校的老师们 > 桑妮
  美国的初中卫生课 > 百草园
  我的三位艺术老师 > 唐诗怡(初中生)/著 海云/译
  为孩子鼓起自信的风帆 > 老随
  体验美国学生的科学营 > 海云
  喜欢“辩论”的大儿子 >阿朵
  大儿小女学琴记 > 春阳
  蓝色的梦 > 春阳
  不玩游戏的小孩是傻瓜 > 桑妮
  “早恋”和早期性教育——与孩子共同感悟 > 周晓霞
  Part2 深造之路
  吾家有儿——“爬藤”的足迹 > 深秋红叶
  女儿申请大学的过程与体会 > 春阳
  如何迈进美国医学院的大门 > 百草园
  Part 3 大学生活
  女儿在美国上大学 > 百草园
  儿子毕业,没有典礼 > 桑妮
  儿子和他的网站 >阿朵
  我的大学一年级 > 熊文婷/著 春阳/译
  丛林之旅——助我步入大学生涯 > 刘昌/著 百草园/译
  Part4 职场准备
  在美国上法学院 >熊文剑 /著 春阳/译
  儿子在Google的幸福生活 > 桑妮
  Part5 家庭教育
  青春期 > 张丹红
  游泳池外 > 红花
  舞会之前 > 红花
  中学生连锁自杀事件和思考 > 海云
  与儿子约会 > 海云
  两个孩子的家庭教育 >巴黎鹿子
  在德国教孩子 > 叶子欧游
  育儿札记 > 天地一弘
  小女儿的困惑 > 刘瑛依旧
  孔融是个坏孩子 > 桑妮
  爱深深,儿子做晚饭 > 百草园
  美国儿子和中国爸爸的初次冲突 > 牧童歌谣
  孩子们的教育 >Henry Song
  童子鸡 > 穆紫荆
  “六一”——我对儿子说的话 > 呢喃
  勇者无畏的新生代 > 呢喃
  心中的骄傲——儿子要上大学了 > 五彩
  Part6 孩子的意见
  致亚裔父母亲 >Kevin Chen(伯克利大学学生)/著 红花/译
  偏见中的亚裔父母 > 唐诗儒(高中生)/著 海云/译
  雕塑你自己 >Carl Shan(伯克利大学学生)/著 阿朵/译
  作者一览成长的路这里也有,那里也有,不止一条,可以这样走,还可以那样走……
  天才学校、卫生课、科学营、辩论俱乐部、高中舞会、特长培养、轻生、选学区、选志愿、选专业、贪玩、异性交友、独立生活、职场实习、大学生活、与孩子沟通、全职妈妈、责任教育、个人品牌塑造……
  以前,我们习惯了在此言此,但我们早已厌倦了简单的“重复”,我们更讨厌别人怎么教育孩子,我们就依样画瓢。
  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家庭,用他们自己真实的声音让我们眼前一亮:
  教育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学习、模仿成功家庭,而是真正的创新和打开眼界……
  不是教育不愿意尝试打破常规,而是不知道可以如何尝试,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他们不愿告诉你教育一定得这样,但他们会告诉你教育也许可以那样。女儿申请大学的过程与体会
  美国·春阳
  想想女儿这次申请大学,觉得自己真是幸运,竟有这么省心的好孩子。当大多数应届毕业生还在苦思冥想,不知道要申请什么学校,也不知道能不能进自己心仪的学校时,我女儿已经收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准录取通知书了(likely candidate letter)。
  1.招生访问
  十一年级下学期,女儿的游泳队教练就找我们谈关于申请大学的事儿。说些什么我都不记得了,反正女儿的事是她自己管,没有她妈妈什么事。再说看到儿子上州立大学的好处,我们一心希望女儿能上州立大学,学个药学专业,当个药剂师,好好过日子。可她不同意,觉得那不像上大学,离家太近了。
  这学期一开始,各个大学的信就雪片一样地飞来了。好在女儿不想离家太远,超过一百英里的都直接进了回收箱。又有学生们,游泳队教练打电话来,都是女儿自己处理。听她说在网上填了一些学校的问答题,收到一些伊妹儿。其中她最感兴趣的是城里的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离家只有四十里,又不是太近。可是哥大却说,可以考虑,但是在低限,也就是最后考虑,如果还考虑的话。这话叫人很不爽,要就要,不要就不要,低限算个什么呢?于是女儿也没抱希望,谁让人家学校墙上有藤呢?
  九月底,纽约大学要安排女儿去招生访问(Recruiting Visiting),哥大同时也来信要她去。哥大还是牛啊,说没地方住,两天的日程只能去一天,算是个候补成员。我一想,我们有地方住。于是叫女儿问问,如果自己有地方住能不能呆两天?回答说可以。于是急忙向她哥哥求助,哥哥满口答应:没问题。妹妹睡房间里,他自己睡客厅的沙发上。
  十月初的那个星期五上午,女儿自己去了哥大。晚上从时间广场打电话回来,和新朋友一起呢,玩得好高兴,哥哥一会儿来接她去睡觉。星期六下午打电话回来,问能不能在哥大再呆一晚上,这次算是正式的啦,有地方住。回答当然是可以啦,玩得高兴就好。
  星期天早上,接回家的路上,叽叽嘎嘎地说了一大堆,兴奋地不得了。原来一帮孩子星期六又到时间广场去了,玩到好晚才回学校去睡了。到家把衣服一换,又要去训练。我说:今天不去吧,太累了,教练会原谅你的。女儿说要去,还有时间,不去不好。
  接下来的星期五去了纽约大学。回来又是一阵兴奋,说教练亲自到地铁站迎接,纽约大学的宿舍又大又好,游泳池也比哥大好得多。只有一点不好,训练好像太轻松了。这傻丫头,人还没去,就嫌不够累吗?
  又过了几天,哥大的副教练专程从城里赶过来去看女儿游泳队训练,还带来了校队支持女儿申请哥大的决定。由于他要求见家长,我去了。他说希望我女儿能申请早期决定(ED,Earlydecision)。我问他为什么女儿从候补一跃而成了正式了呢。他说:她克服了困难,把本来只有一天的时间变成了两天,让教练和队友们有时间充分了解她。再就是回家以后马上就去训练,而大多数孩子都会选择不去训练的。
  我无话可说了。我这个女儿几年来生病可以不上学,却从来没缺过游泳训练。难道他们从这些小事情里看到了这孩子的过人之处?
  十一月一日,女儿申请了哥大的ED。临发信的头一天,把作文送给哥哥帮忙改。没想到星期天晚上十一点半,哥哥还在公司里上班。几分钟后,哥哥打电话回来,改好了,并且说:“我喜欢你的故事。”
  申请发出十天后,收到了哥大的准录取信,并告知正式录取信将于十二月寄来。一看时间,原来人家十一月四号就批了。女儿训练完了,回家看到信高兴地一蹦老高。我说赶快告诉哥哥呀。我对儿子说谢谢他帮妹妹改作文,还让妹妹在他那里住。儿子说:“这有什么好谢的,自己的妹妹嘛。”
  兄妹俩聊的时候,女儿一个劲儿地笑。妹妹从小就是哥哥的大玩具,逗妹妹笑,是哥哥永远的乐趣。后来我问她,说什么,这么高兴?女儿说,哥哥要给我买个iPad,表示祝贺。我说,那太好啦。女儿说,我说不要,太贵了,也没有用处。嘿,这傻丫头。
  傻丫头傻归傻,却真是个省心的孩子。想到几年前儿子申请学校时,那些焦虑不安的等待和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这次真是幸运透了:总共申请一个学校,总共只等了十天,就被录取到了自己想去的学校,还是个有藤的。
  问她从这次学到了什么,还以为她会说点儿什么豪言壮语呢,结果她却说:幸运!我太幸运了。我有哥哥在城里,我的教练对我很有信心,我的……
  不过,女儿高兴归高兴,还是没忘记小声问一句:妈,爹地,这会花你们很多钱,对吗?
  宝宝,咱先不管这个,咱先高兴了再说,好吗?
  下面介绍一些关于申请方面的具体问题。
  首先,十二年级一开始,就要联系一些自己有兴趣的校队。这包括到这些学校的网上去填一些调查表。这些问题会很详细地问到关于当前训练情况,个人项目的最好成绩,在学校的GPA,PSAT,SAT,AP考试成绩等等……通过这些问答题,教练们对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和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
  由于教练们要看很多这样的材料,所以运动员对自己想去的学校,还要主动与教练通过伊妹儿联系,让教练对自己有印象。因为每个校队每一年只能招有限的队员,而叫谁去RecruitingVisit的决定权就全在教练那里了。校队一般都从这次参观之行来决定支持不支持该运动员的申请。
  有的朋友问到我女儿在游泳上得到过什么特殊奖项吗?没有。她一直跟游泳俱乐部训练。一直都是美国泳协成员,达到了几项地区标准,在州里有几项是前八名以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项达到Junior National的标准。根据我与哥大助理教练的谈话来看,他们不单看现在的最好成绩,也看发展。更重要的是SAT,GPA都要达到一定标准。女儿的一个队友也对哥大感兴趣,并且游泳成绩比我女儿好,只是SAT和GPA差一些,就没被考虑。
  由于游泳占用很多时间,女儿在学校里的社团活动很少。义工也没到外面去做,只是教小队员游泳,就算做过了。这些在申请大学时,好像没有什么影响。原因可能是与教练的推荐有关。我女儿多年来几乎就没缺过游泳训练。所以,教练在她申请学校过程中极力推荐。相反,她的一位好朋友,其它在校成绩比我女儿好,游泳成绩也与我女儿相当。但是由于在学校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不能集中精力参加俱乐部训练,这次没有收到自己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
  记得女儿刚上初中时,一位热心的朋友就建议每年夏天一定要去补习,把下学期的课上了,回到学校就能拿高分,提高GPA和在学校的排名。她还告诉我,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定得“偷跑”。并且还提出了一整套方案,要我把女儿培养成天才。对于这位朋友的建议,我没敢认同。我一直认为天才之所以叫“天”才,就一定是天生的,是上天给的,不是人能培养出来的。而且看样子,老天爷送天才的时候忘了我家的地址了。
  有朋友问她有没有补过课,没有。我们一直坚持不补课,也不请家教。因为我认为,人的一生太长了,有很多地方可以拐弯,很多地方需要加速,还有的时候得停下来修整。没有必要在刚刚起步时就抓得太紧了。所以她夏天从来没有参加过什么补习班,小时候就是玩,后来大一点,除了游泳还是玩。
  还有朋友关心奖学金的问题。从她的队友申请学校的情况来看,一般游泳成绩特别好(能达到Junior National标准的),在校成绩中等的,基本上都进了大的州立学校校队,也能得到一些奖学金。私立学校基本上都是按家庭收入给助学金,没听说运动项目给奖学金的。
  ……





上一本:社会公正论 下一本:语言演化生态学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教育,还可以……的作者是海云,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