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人体名词词义演变规律及认知动因》在词汇语义和认知科学的学科交叉领域探析制约词义可变性与方向性的深层动因,选取典型常用词——汉语人体名词为聚类考察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定量统计,以实证方法详细剖析语义取象和隐喻/转喻思维两大认知因素对词义演变的影响层面和影响方式,建立将词义分析与认知特征提取融为一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词义演变研究模式,实现对词义演变规律及其认知促动因素的量化展现。 作者简介: 赵倩,女,1979年生,云南玉溪人。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现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已发表词汇语义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十余篇,两次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参与编写了张博教授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本书题旨 第二节研究现状 第三节研究方法 第四节研究意义 第五节研究材料 第二章人体名词词义分析方法 第一节词义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词典释义分析法 二义素分析法 三认知分析法 四三种方法的特点 第二节既有方法的原理解析 一提炼具有意义贯通作用的核心要素 二归纳具有意义统摄作用的上级义域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本书题旨 第二节研究现状 第三节研究方法 第四节研究意义 第五节研究材料第二章人体名词词义分析方法 第一节词义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词典释义分析法 二义素分析法 三认知分析法 四三种方法的特点 第二节既有方法的原理解析 一提炼具有意义贯通作用的核心要素 二归纳具有意义统摄作用的上级义域 第三节人体名词词义分析流程 一确立词目 二选定义项 三提取语义特征 四确立语义范畴 五梳理词义引申脉络 第四节词义分析重点--认知特征的提取 一经验性的心理图式:语义取象 二语义取象的推求方法 三人体名词取象特征的基本类型 四引申义和取象特征的关联 五认知特性和词义强势特征 六强势特征的作用与重要价值 第五节小结第三章引申力与范畴数量 第一节词义的引申力及其特征 一引申力序列和强弱等级 二强引申力词的新旧替换 三强引申力和高词频的对应性 第二节引申力的影响因素 一认知显著程度 二认知显著性影响引申力的具体表现 三其他因素 第三节范畴数量及其递增规律 一引申义所属的范畴数量 二引申力和范畴量的对应关系 三范畴数量的递增规律 第四节小结第四章引申义的范畴分布特点与词义倾向 第一节范畴分布的不平衡性及词义倾向的表现 一引申义范畴分布的不平衡性 二词义倾向 第二节范畴分布的不平衡性及词义倾向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引申义分布不平衡的认知因素 二取象特征和语义范畴的对应关系 三语义取象对名词个体词义倾向的影响 四语义取象对名词义类词义倾向的影响 第三节语义取象影响词义特点和倾向的分析示例 一“牙”和“齿” 二“目”和“眼” 三“首”和“头” 第四节小结第五章语义关联与词义演变模式 第一节语义关联的形成机制 一隐喻和转喻的重要性 二隐喻和转喻在建立语义关联中的作用 第二节语义关联模式 一常见语义关联 二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 三语义关联模式的特性 四不同关联模式下引申义的范畴归属 第三节人体名词词义演变的主流模式 一三类名词的词义演变模式 二人体名词的词义演变模式 第四节小结第六章词义结构与词义发展趋势 第一节词义结构 一结构关系 二结构层级和语义特征的家族相似性 第二节词义跨域引申的范畴序列 一直接引申的难易度 二直接引申义数量特征 三词义引申的方向性 四语义范畴排序 五范畴序列与认知域投射规律的关联 第三节范畴序列与词义结构、范畴分布的对应关系 一范畴序列与词义结构的关系 二范畴序列与范畴分布的关系 第四节人体名词词义发展趋势 一词义发展趋势的表现:引申义的数量变化 二词义发展趋势之一:词义抽象度的受限 三词义发展趋势之二:词义发展方向的转移 第五节词义发展趋势与认知深化的关联 一形貌特征的认知深化对词义发展的影响 二位置特征的认知深化对词义发展的影响 三功能特征的认知深化对词义发展的影响 四三类特征的认知深化对词义发展的总体影响 第六节小结第七章结论:影响词义演变的认知因素 第一节语义取象影响词义演变 一语义取象影响词义主要特征 二语义取象影响引申力 三语义取象影响词义倾向 四语义取象影响词义发展趋势 第二节隐喻和转喻思维机制影响词义演变 第三节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