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美国和欧洲、日本的经济衰退为例,分析其衰退的原因,指出一个国家的富强要靠产业的发展,为中国的企业提供前车之鉴。 作者根据几十年从事世界顶级公司战略规划的经验,分析了中国的经济现状,尤其是针对产业发展的布局和存在的问题,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富的进一步积累,提出了解决方案,并揭示了中国产业转型和升级的“秘密”。 作者简介: 韩德尔琼斯(HandelJones) 美国国际商业战略(IBS)公司的创始者和董事会主席。该咨询公司创始于20世纪80年代,客户包括三星、IBM、微软、思科、英特尔、希捷等。曾任美国罗克韦尔(Rockwell)公司全球副总裁,负责过战略、并购、国际营销和工程;曾任一家公开上市半导体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和ITT公司副总裁。韩德尔琼斯先生著有《中美国》(Chinamerica)一书,在美国出版后又译成多国语言出版。他也是《福布斯》、《中国日报(英文版)》等的专栏作家。 张臣雄 在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大型高科技公司任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在德国卡尔斯鲁尔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德国西门子公司和美国Interphase公司(纳斯达克上市)工作多年。后曾任上海通信技术中心总经理、中国CEC集团电子公司技术总监、iCom公司CEO等职。张臣雄博士曾在美国和德国出版了4本在电子、通信和半导体领域的著作。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美国:衰退中的巨人 第1章中美财富大战的前线 美国在关键产业上的市场份额下降、债务快速上升、消费和生产力之间失去平衡,已经威胁到并削弱了美国在曾经的辉煌时期所积累的财富。中国必须认识到哪些领域值得向美国学习,哪些不值得。 第2章企业家是如何取代将军的 把企业做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成功的关键因素。政府的角色必须是全力配合和支持,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在实现全球的竞争优势方面,美国及其他国家商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值得借鉴。 第3章美国产业管理失误的例子 汽车代表了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和市场机会之一。过去没有其他国家可以竞争的美国汽车产业,现在却在全球竞争中举步维艰。中国应该把汽车市场作为战略资产。 前言 第一部分 美国:衰退中的巨人 第1章中美财富大战的前线 美国在关键产业上的市场份额下降、债务快速上升、消费和生产力之间失去平衡,已经威胁到并削弱了美国在曾经的辉煌时期所积累的财富。中国必须认识到哪些领域值得向美国学习,哪些不值得。 第2章企业家是如何取代将军的 把企业做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成功的关键因素。政府的角色必须是全力配合和支持,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在实现全球的竞争优势方面,美国及其他国家商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值得借鉴。 第3章美国产业管理失误的例子 汽车代表了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和市场机会之一。过去没有其他国家可以竞争的美国汽车产业,现在却在全球竞争中举步维艰。中国应该把汽车市场作为战略资产。 第4章电子产业和“超级领袖” 最成功的公司都有非常强的领导者。领导者要激发创新、建立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培育、鼓励出现这样领导者的环境,是中国取得长远成功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第5章美国经济的现实情况 制造业是全球贸易的重要资产,而美国对此已不再重视,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错误。政府和产业之间的紧密协作是非常重要的,但美国的情况已不再是如此。 第二部分 中国:迈入升级阶段 第6章中国产业的现状 中国正迈入新的产业升级转型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有创新精神,这意味着把偏重制造的“体力型”企业转变成注重创造的“脑力型”企业。打造一个产业的“脑力”阶段对于中国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这是可以实现的。 第7章全球化的中国 中国企业需要更多地“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参与全球市场需要采用领导策略,这与跟随策略是完全不同的。征服全球市场的领导者,需要有能力赢得大仗的军队,也需要有冒险精神并承担风险。 第8章中国的宏大目标和设想 中国具有良好的规划和强大的执行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型项目”固然重要,但它们应该为建立全球性跨国企业进行配套支持。 第9章2020年后的中国支柱产业 产业升级包含整个产业链的完善产业布局,也包含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品牌的升级。这里以中国的电子、汽车、医药产业为例,展望中国2020年支柱产业的形成和重大战略机遇。 第10章中国产业升级的秘密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极大成功,但尚不值得沾沾自喜、故步自封。中国产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升级转型和积累财富?这里在分析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经济模式之后,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 注释 我们在推进中国工业化过程中,把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同探索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起来。 ——习近平主席在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2010年2月25日)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变成离群索居的“鲁宾逊”,很难找到现代“鲁宾逊”了。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从对外开放中获益匪浅。同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克强总理在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2013年9月11日) 中国的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我们不能总是卖鞋袜、衣帽、玩具,当然这也需要,但中国装备走出去可以在世界市场上接受竞争的检验,提质升级。而且这样做我们在推进中国工业化过程中,把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同探索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起来。 ——习近平主席在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2010年2月25日)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变成离群索居的“鲁宾逊”,很难找到现代“鲁宾逊”了。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从对外开放中获益匪浅。同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克强总理在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2013年9月11日) 中国的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我们不能总是卖鞋袜、衣帽、玩具,当然这也需要,但中国装备走出去可以在世界市场上接受竞争的检验,提质升级。而且这样做也有利于各方,因为我们装备的很多零件是全球采购的,一些技术也是购买来的,中欧和相关方面,就装备走出去进行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上答记者问(2014年3月13日) 习近平主席讲的中国梦可以说是三个部分的有机结合:“现代中国”、“全球化中国”和“文明中国”。“现代中国”与“全球化中国”密不可分,后者是全球局势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中国的商品、技术、人才(海外人员、商人、学生、游客)、资本和文化正在通过21世纪的丝绸之路抵达世界各个角落。当下中国是唐朝“天朝大国”的升级版,她越来越国际化,时刻把握互相依存、互利合作的21世纪精神。在中国梦的叙事中,“和平”理念对应“全球化中国”,“进步”理念对应“现代中国”。 ——DavidGosset(高大伟)中欧商学院中欧研究院主任,中欧论坛创始人 本书是根据作者参与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研究的多年经验,并结合作者多次访问中国的所见所闻而写成的。我第一次接触中国高层领导人是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的一次会议上,会上我发表了演讲,会后与当时的中国国家领导人共进午餐。我们的讨论集中于通信技术以及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那时相比,如今中国的面貌已焕然一新,然而,那次会议所激发的对中国及其工业化的兴趣却一直未曾消退。 一些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最后变得实力雄厚,背后的关键驱动因素都是其工业基础的活力。对这些国家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要建立强大的工业基础,需要一个有利于其发展的整体环境。 也有一些国家逐步衰退,最后背负巨额赤字,部分原因是其工业基础被削弱。这些国家无法保证它们的企业能有效地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并获取胜利。就像军队行军作战一样,要有效地参与竞争,企业不仅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也需要强大的供应链作支撑。 根据作者多年参与产业政策和全球竞争力培养方面的咨询经验,经济体欲取得成功,需要具备雄厚的工业基础,这样不仅能促进出口并保护本地市场,还提供了就业机会。当然,工业基础得以形成后,还需要使之能对当今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 针对中国在这些方面所面对的现实与需求,作者从全球视角出发,并结合中国特色,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同时,作者对中国未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诸多方法进行了探索,还对中国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环境中取得成功进行了分析。 其中,企业领导人需要具备企业家精神这一点颇为值得强调,同时,与政府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也十分必要,因为一个国家的产业政策是该国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本书的动机是对中国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下一阶段如何促进增长进行分析,并就中国经济的高风险领域给出思考。然而,更重要的是,作者给出了诸多问题的解决方案。 尽管中国在过去的3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仅凭过去的成绩并不能给未来的发展带来保证。国家经济状况骤升骤降这种情况已不止一次地在其他国家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中国身上,整个国家及其企业都要不断对全球竞争环境的变化做出有效调整。 为此,本书着重讲述了中国的工业基础应该做出何种改变,从而在未来一二十年建立就业基地并创造财富。 在过去的30多年里曾保持高速增长的市场,今后将不再有利可图。全球经济持续走弱,为了避免为此所累,也需要采取措施做出有效调整。 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地需要在工作上全心投入,更关键的是,要工作得更有效率,对将要采取的行动也要有明确的愿景。 中国正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也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虽然天空会偶现乌云,但乌云背后的阳光终会光芒万丈。本书会引领读者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本书还探讨了美国在过去的三四十年所走过的道路,以及美国的现状。对于中国来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客户,也是最大的竞争威胁。美国许多产业正在走下坡路,同时,美国的政策并不利于重振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尽管许多美国企业的领导人极具才华,但随着潮水的退去,他们的船终会搁浅。 中国不应该效仿美国在过去5~10年已采纳的模式,而需要制定不同的策略。借鉴美国所走的弯路,可以帮助中国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当然,对于美国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比如创新,中国也需要加以学习。 美国的许多企业建立了很好的商业模式,已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它们将是中国企业很好的合作伙伴。然而,迄今为止,中国许多企业在建立商业模式方面都没有表现出高水平的创意,从而无法为之带来长期利益。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需要改变追随者的角色而成为许多战略产业的领导者,如此才能在全球市场上培养有效的竞争能力。躲在保护本土市场的壁垒后面勉强维持,已不再行得通。 在未来一二十年中,中国大部分主要产业基础都需要进行重组和升级,否则,中国企业就无法摆脱其产品低价格低利润的命运。 中国迟早会成为全球性的产业强国,这一趋势无法阻挡。然而,迄今为止,中国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仍然是低成本工厂,而相对应的自然是工人的低工资。这不应该是中国的未来。 作为跟随者,只能屈从于别人。要成为领导者,则必须具备聪明的策略,把握市场机会,对自己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劣势有深刻的理解。 总而言之,本书提供了未来一二十年中国产业如何取得成功的解决方案。 我和张臣雄博士一起合作完成了本书。张臣雄是出生在中国,在西方生活了20多年的华人,在美国和中国的各大企业担任过高级管理职务,对产业发展有独到见解,这也使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精彩。 希望本书在中国的出版,能够给中国读者带来更多思考,使之能够客观深入地了解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前景。同时,希望本书能够给关心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的各界人士,包括相关经济决策部门和产业界人士做一定参考。 韩德尔琼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