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关注乡村振兴的、对乡村有情怀的读者,或有志于投身乡建、返乡创业的读者进入21世纪的这20年,国际形势风起云涌,“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感叹不绝于耳,中美之间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和快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增加了人们对于未来发展的担忧。为了应对一系列外部挑战,中国的发展也来到了关键的转型期,唯有主动做出调整,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打造“乡村振兴”这块压舱石,才能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温铁军教授的带领下,当代乡村建设行动已持续了20余年,其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国家提出“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三新思想之下,基层工作对于行动指导也有着迫切的需求,现有的经验急需被理论性或规律性的总结和归纳。本书即可算作这样一部作品,通过与本世纪作为个体的乡建探路人的访谈,将他们的生命体验、乡建历程和思想观点作了一个深入浅出的社会学阐释。书中所涉及的16名乡建人物,均经年累月甚至立志一辈子要从事乡建工作,他们中有知识分子,也有社会企业家,有小农合作式的新农人,也不乏国际友人,可谓覆盖全面,任何想从中汲取灵感和经验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志同道合者,倾听他们的心声。 2005年,国家层面开启新农村建设,从那时起,中国乡村发展便进入百年来前所未有的新阶段。而几乎与此同时,“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也带领着一批当代知识分子和志愿者躬耕于乡野,在主动实践中接续了民间传承百年的新乡村建设。本书即由温铁军教授担纲策划和主编,中国农业大学何慧丽教授师生共同调研和主笔,对长达20年的当代乡建经验做了深入的总结和提炼。 为完成本书,何慧丽教授带领学生走出高校“象牙塔”,走进乡建理想国,在乡村建设的一线,与16位乡建骨干展开了一系列深刻的真实对话。谈话内容既涉及百年前乡建先辈的筚路蓝缕,也有当代乡建者的前仆后继;既展现了不同区域的乡土文化,也解释了不同的资源禀赋对于乡建行动的走向的决定性作用。本书不仅将20年乡建过程的真实细节一一呈现,更试图通过与实践者的对话找到中国当前乡村建设的行动方向,为更多有志于乡建的读者提供一些真实的经验,以便后来人在参与乡建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寻找到一些有依据的参考。 1.本书由“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策划主编,由设计出引起轰动效应的兰考购米包地模式的农大教授何慧丽老师亲自操刀调研和撰写,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意在对20年的乡建经验做一个总结,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一些来自于实践层面的有益参考。 2.书中的乡建人物来自北京、河南、山西、华东、华南等不同地区地域,他们的身影遍布大半个中国,每一个都是中国当代乡建领域中很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对于乡建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想要投身于乡建事业年轻人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