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篇章组块问题研究》围绕标记和管界研究现代汉语篇章的组块问题。 受工作记忆容量有限的制约,人类在信息处理时通常会采取自上而下的组块策略,将个别、离散的信息整合、组织为更大的单位,作为整体进行识别、储存或提取。篇章的认知处理亦复如是。 本研究的主旨是在前贤和时贤既有探索的基础上,从篇章常态理解过程中受话者采取的组块策略出发,运用标记和管界对话语组块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篇章的结构和语义连贯问题,包括篇章的结构单位、组织格局、结构层级性,局部连贯和整体连贯等,从而构建能够与当前篇章研究理论和方法衔接、互补的分析框架。 基于此,本书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为关键词对目前的篇章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评述,讨论了认知组块原理,提出以自上而下组块处理为基础的篇章组块分析方法。 组块处理在篇章表层的起点是组块标记。本书以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为基础,以基本话语的两个层面和发话者观察话语的三个层次为依据,以形式为标准,将组块标记分为同位型和独立型两大类,详细讨论了各大类及次类标记如何根据结构和/或语义关系进行组块,将篇章中的话语块识别和切分出来。围绕组块标记的管领力考察了组块的向度、组块域值的调节等问题。 组块处理在篇章表层的终点是管界。本书提出了管界判断的结构、语义和语用原则,讨论了确认管界时可以借助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通过问卷调查、原译文比较等方法统计分析了管界的判断情况。 在组块标记分类和管界确认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组块标记在话轮内实现的七种基本组块类型。从组块标记管领作用的跨越式覆盖性出发,探讨了话语块之间的组合和嵌套关系,通过从言语行为的角度推导篇章高阶行为层的存在,说明高阶行为标记,进一步解释了篇章整体结构的层级性和语义连贯问题。 *后,对全书进行了总结,梳理了主要研究内容和所得出的主要结论,指出了有待继续探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