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富有影响力的畅销书。两位作者均为美国批判性犯罪学家。作为刑事司法“得不偿失的胜利”的理论的代表作,本书主要讲述美国刑事司法体系对富人和穷人犯罪的双重标准:对穷人存在歧视和偏见——穷人任何微小的破坏性行为,都更容易被抓,更有可能被定罪,并得到更严厉的判决,刑期也比富人更长;对富人宽松有加甚至睁一眼闭一眼——即使富人拒绝给工人工作的场所提供安全保障、拒绝消除致命的污染等,但这并不会被视为是犯罪。自这个双重标准的制度施行以来,从表面和统计数据上看,美国打击犯罪行为的斗争成效卓著,社会犯罪率明显降低,但实际上富人实施犯罪行造成的损失为比穷人的要大得多,因此从产生的社会后果和付出的代价来看,这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本书提出了很多有趣的和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这点,并认为其表面原因似乎是美国刑事司法制度中存在腐败、种族和阶层歧视、意识形态偏差等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或根本的原因其实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公平,以及这个不公平公正、对穷人有偏见和歧视的制度存在历史惯性并被进一步固化的结果,但刑事司法体系并未阻止穷人犯罪行为的发生,反过来甚至设陷或鼓励犯罪。*终,给社会造成的假象是:威胁到美国社会安全的是来自社会底层的穷人,而不是上层的富人。 威胁到美国社会安全的是来自社会底层的穷人,而不是上层的富人?!在大众印象中,刑事犯罪就是某个黑人或其他有色人种(大多是穷人)在街头对某人实施暴力伤害。这种印象被电视、报刊等媒体进一步强化宣传而固定,也因为一个不公平和不公正、对穷人有偏见和歧视的制度存在历史惯性而被进一步固化。为此,一直以来,国家和刑事司法机构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扩建监狱打击罪犯。从历史的纵向数据对比来说,社会犯罪率确实有所下降,刑事司法部门打击罪犯成效卓著。但另一方面,作为富人群体的工厂主、企业家、企业白领、政府高官等,他们是隐性的犯罪群体,犯罪手段科技含量高,每年因提供假冒伪劣产品、环境污染、煤矿爆炸等社会性事件等造成的损失,以及如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损失,要比穷人街头犯罪造成的损失大得多,但刑法机构却不会对他们治罪,或者即使给他们定罪了,也因为金钱可以改变司法政策,这一部分人可以逍遥法外或缩短刑期。刑法制度对穷人和富人阶层的区别对待,以及国家和社会付出的代价,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胜利”,而作为富人的刑事司法要的就是这种“表面胜利”的结果。·刑事司法体系并不去阻止穷人犯罪行为的发生,反过来甚至设陷或鼓励犯罪;·刑事司法机构也需要犯罪,而他们所要做的工作仅仅是让犯罪不要失控。本书提供了很多有趣的、令人信服的案例作为证据。表面原因似乎是美国刑事司法制度中存在腐败、种族和阶层歧视、意识形态偏差等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或根本的原因还在背后......请看两位美国著名批判性犯罪学家在他们修订的第10版的经典著作中权威而犀利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