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春秋》诠释以其特有的政治属性承担起了带领社会变革的重大使命。东周两汉社会转型期《春秋》诠释的活跃,正是其背后社会变革大背景下政治诉求在思想学术领域的表现。先是,春秋战国贵族政治的崩溃在《春秋》诠释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其后,汉承秦制,“巩固、完善君主政治及与之相应的文化创建”,成为政治和思想家思考的历史命题。西汉武帝时期《公羊春秋》、宣帝时期《毂梁春秋》和成、哀以后《左传》的交相轮替,除经学内部规律使然外,都是其时政治诉求的客观反映。直到东汉建立,光武帝君主政治的再强化标志着阶级社会以来首次社会转型的完成,与之同步,《春秋》诠释也在今、古经学的激烈争斗中走向总结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