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书80万字,总达651页,16开布面精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年1版1印,国家“十五”重点图书 ★ 内容丰富——在科学笔译史中不仅论述外译中的历史,也有专编论述中译外的历史。同时对于研究难度较大的数千年科学口译史,也做了较系统的发掘,并有脉络清晰的论述。如此全方位、大纵深地论述科学翻译史的专著在国内实属少见。 ★ 史料翔实是本书另一特点。仅以口译史为例,不仅全面介绍了外交、外贸、教育、科技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译人与译事,在元明以后,还重点介绍了译才的培养机构,对于同文馆的创设与发展,其近代外交翻译人员的培养,则尤为详尽,渗透了著者于史料钩沉过程中所耗费的心血。 ★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令人信服的对比性研究,是本书的又一特点。在外译中的笔译史部分,对于明末清初、清末与民国3个时期的译书数量,进行了比较准确的统计。对各翻译机构出版译书数量以及中译外各时期的译书数量等,同样有定量的描述。而正是定量的描述才使分期的观点有血有肉,并持之有据。友情提示:本书扉页或封底处有出版商所盖的特价章,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本书是首部系统研究中国科学口译史与笔译史的专著,大纵深,多角度地论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科学翻译史。 全书由四编组成: 首编为译科口译史,以历史时期为纲,论述遍涉外交、外贸、军事、科学与政治等领域的重大口译事件、口译人物与译才培养等。对清末同文馆等培养的二百余名外交翻译官员作了深入的发掘,对其中的佼佼者均有详尽的介绍;对明清翻译科学西方口译人员,如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傅兰雅等的历史贡献予以客观报道;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重要历史事件的口译人员首次进行系统发掘与报道。 二、三两编是外国科学文献笔译为中文的历史,以外译中的附庸期、萌芽期、成长期与形成期为经,以翻译出版机构、翻译人物、翻译成果以及翻译方法与理论等为纬,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重点探究与报道重要的翻译出版机构及其出版物,如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商务印书馆、中华局与正中书局等;对明末清初、清末与民国3个时期的译书数量有详尽的分析统计;对科学译人、双语与多语科学辞典、科学翻译理论的发轫与发展进行了尽可能的发掘与介绍。 末编为中国科学文献笔译为外文的历史,在简论中译外历史的分期后,主要从译书的学科品种与翻译人物及其译书两个方面分别论述,*后扼要论述了所译中国科学文献对西方各国与日本的影响。 本书适合翻译、外交与外语等领域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外语与科学史专业师生参考读物。 中国科学翻译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黎难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