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东的《企业职工文化理论与实践》在吸收当今近期新企业职工文化研究文献和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成功经验基础上,主要从“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三个方面对企业职工文化建设运行规律和操作技巧进行了阐述。 《企业职工文化理论与实践》: 在“为什么”方面,企业职工文化的产生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职工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 劳动关系和谐的本质是劳资双方文化的和谐。在一个企业中,劳资双方的文化就是企业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其中,企业文化管理曾经在创新我国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来开展。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服务企业管理工作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优选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为创新我国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努力方向。要实现这一创新目标,作为当时优选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企业文化管理无疑成为理想选择。当我国进入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重要战略目标的新的历史阶段之后,加强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又成为创新我国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新的载体。 在当前我国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强势的企业文化面前,企业职工文化受到了冷落。这是劳资关系严重失衡的现实反映。加强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不仅是企业职工群众维权的需要,更是提高企业职工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以及激发他们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在“是什么”方面,企业职工文化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内涵。企业职工文化是以劳模为代表的企业基层优选职工群体的价值理念为核心形成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 企业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是统一互补的关系。二者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地位上对等、内容上互补和很终战略目标上一致。二者尽管在起点上不同,分别代表的是企业职工群众和企业管理者群体两个主体的文化,但在一个企业中,两个文化主体在地位上是对等的,二者缺一不可。两种文化的建设基础及其角度虽然不同,分别以劳模为代表的企业基层优选职工群体和以企业家为代表的企业高层管理者群体为建设基础,但两个群体在推动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是互相促进的,二者在内容上互补。两种文化在发展重点上也各有侧重,分别以提升企业职工群众整体素质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战略重点,但二者在优选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手段,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是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现代企业职工不仅要拥有知识和技能等“硬素质”,更要有文化和理想追求等“软素质”。职工群众的“硬素质”是“软素质”的物质基础,“软素质”是“硬素质”的精神动力。职工群众的“软素质”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梦实现过程中,有着更特殊的时代价值。 与企业文化管理自上而下的过程相比,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是自下而上的过程。企业文化需要得到企业职工群众的认同,企业职工文化也需要得到企业管理者群体的认同。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是以企业家为代表的企业高层管理者群体,企业职工文化的推动者和运作者是工会,因为工会是职工群众的“娘家”。同时,企业职工文化管理也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它是企业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的更有效手段。与“要我做”的企业文化管理相比,“我要做”的企业职工文化管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 在“怎么做”方面,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主要包括调研、形成、实施和组织四个方面。企业职工文化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以劳模为代表的企业基层优选职工群体的成功轨迹及其成功价值理念。调研的主要方法包括文献解读、人员访谈、调查问卷等。在人员访谈过程中,以劳模为代表的所有企业基层优选职工都要访谈到。其他企业基层职工群众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访谈。了解企业职工文化受到企业管理者群体认同的情况也是访谈的重要内容。调查问卷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职工文化类型进行定位。企业职工文化主要有四种类型:学习型、创新型、奉献型和理想型。企业职工文化形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企业职工价值理念、制定企业职工行为规范和展示企业职工精神风貌。企业职工文化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企业职工价值理念要内化于心、企业职工行为规范要外化于行和企业职工精神风貌要同化于魂。工会在开展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要发挥作用。因为提升企业基层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激发企业基层职工群众的正能量和凸显企业基层职工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工会分内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