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里,非政府组织已成为世界性话语。大到各种靠前纷争和区域冲突,小到社区的邻里纠纷和生活垃圾如何分类,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几乎都涉及了这些既不是政府也不是企业的社会组织。其中重要的一支力量――科技非政府组织,在各国的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优选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作用和影响也渗透到了千家万户。《科技非政府组织研究》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切入,探讨西方科技非政府组织之所以越来越强势生存和发展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科技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源流、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推动我国科技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现实举措。 章,讨论和回答了什么是科技非政府组织,即对科技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全面、深入的界定和分析,并澄清人们对科技非政府组织的各种模糊认识。科技非政府组织与一般非政府组织具有共性,都属于“政府一国家体制”和“市场-企业体制”之外的社会体制,一般都具有合法性、非党政性、公益性、自治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组织性、志愿性等特性。科技非政府组织与一般非政府组织相比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概括而言,科技非政府组织的特殊性在于科学性、专业性、渗透性、中立性、非政治性、信息化、系统化、网络化等。科技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企业之外的强有力的智力储备和科技支撑,主要包括的组织类型有综合性科技协会、专业学会、研究会、科技基金会、科学普及组织、科技咨询组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组织、科技扶贫组织、环境科技和环境保护组织等,广义上的科技非政府组织还包括非营利性的民办科研院校、高等教育机构等。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激活、回应和满足社会各阶层对科技发展的不同需求,成为促进社会科技进步、解决社会有关问题的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第二章,主要探讨科技非政府组织为何产生以及如何产生等问题,即审视和辨析有关科技非政府组织的生成与起源的理论,利用政府失灵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等理论,对科技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发展作发生学考察。市场体制和国家体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优选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运用的组织、制度工具。它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制度背景下,均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和功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人类的实践活动证明,市场机制和国家机制都存在着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科技的进步已经不是19世纪理性进步主义者所想象的那样――是解放人类的伟大力量,反而成了社会压抑的主要手段,工具理性的肆虐是现代社会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政府和市场失灵,从更深层次说是工具理陛和价值理性内在紧张关系的结果,是现代社会工具理性肆虐的结果。科技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过度膨胀的工具理I生的抑制,并使价值理性的回归成为可能。 第三章,主要描述当前靠前上科技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整体状况,选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技非政府组织、跨国性科技非政府组织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由此增强对当今世界科技非政府组织发展整体图景的感性认识,并为深入剖析科技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社会功能等做一铺垫。 第四章,主要回答发达国家科技非政府组织强势发展背后的深层内在机理,系统阐述科技非政府组织的筹资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与合作机制。但凡成功的科技非政府组织,都既有健全和有效的一套组织管理机制;又有同政府、企业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之间完善的合作交流机制;还有专门与社会公众及时沟通并处理有关社会问题与科技需求的工作机制。 第五章,主要分析论证科技非政府组织的社会作用,着重从科技非政府组织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加强靠前科技合作等方面阐释科技非政府组织对社会具体的作用机理。科技非政府组织对社会发生作用和影响,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实现:为社会的科技规划、科技发展战略及其他重大决策提供咨询;为科技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推进科技创新;促进面向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推进科技成果、科技等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以科学精神向社会传播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并以技术力量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展科技扶贫,使更多贫困人群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推动民间科技合作与交流。 第六章,主要论述我国科技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源流、现状与问题。20世纪初叶,近代中国科技非政府组织就以促进国家科技发展、以科学技术力量消除社会贫困与疾病为宗旨纷纷成立,积极开展各种学术、科研、宣传、普及、合作等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上而下地成立了一些民间团体性质的科技组织,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地方科学技术协会、各种全国性专业学会及地方专业学会等,这些都属于准科技非政府组织。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自下而上成立的草根型科技非政府组织、由政府和社会合作建立的科技非政府组织,也不断涌现和逐步发展。从总体上看,这些科技非政府组织还很不成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法律环境不完善、文化环境不成熟、政策环境不健全、社会综合监督机制缺乏、自身组织建设不足等问题。 第七章,主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特点讨论科技非政府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我国实施科技战略、落实科技政策、加强科技管理、促进科技普及、开展科技扶贫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仅仅依靠政府或市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需要科技非政府组织的有效介入。中国社会呼唤科技非政府组织积极发挥作用。事实上,中国社会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条件和基础来发展科技非政府组织。改革开放为科技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社会公众科技需求的多重性、层次性、广泛性,也为科技非政府组织提供了发展的资源和条件。 第八章,主要从外部环境建设和自身组织建设两大方面,提出推动我国科技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科技非政府组织正处于一个不断规范化、法制化的新发展阶段。要有效推动我国科技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一方面,要求政府能够不断完善其生存发展的法律环境,弱化行政预防,强化法律追惩;完善我国科技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政策环境;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完善人事、就业、福利保障等配套措施。另一方面,我国科技非政府组织自身要加强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 《科技非政府组织研究》综合运用软科学、科学社会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对科技非政府组织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构建了一个科技非政府组织理论系统分析的框架。全文在以下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研究: 1.作为目前国内关于科技非政府组织很早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之一,本书综合运用软科学、科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抢先发售明确提出了科技非政府组织的理论界定及其基本研究范畴,建构一个关于科技非政府组织一般理论和中国科技非政府组织发展问题的基本研究分析框架。 2.本书从市场与政府失灵理论以及失灵背后的哲学内涵――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理论等不同层面,较深入地阐述分析了非政府组织产生的理论根源,进而提出科技非政府组织的发生学理论架构。 3.本书从靠前上科技非政府组织发展概况出发,对科技非政府组织的内在运作机制和社会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揭示出科技非政府组织发展壮大的深层因素。 4.本书在分析我国科技非政府组织发展源流、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从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较全面地提出了促进我国科技非政府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对策和举措。本书由张风帆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