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研究旨在探索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选择及其理论逻辑。传统的“民政工作”与西式的“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方式的理想类型,在基层实践中呈现制度竞争关系。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框架,研究发现:(1)制度竞争受到“制度效率”、“社会观念”及“权力结构”等因素的逐级影响。表面上,制度竞争遵循“效率原则”,即效率高的制度获胜。中间层面,制度竞争受“社会观念”影响,即行为主体更易接受并践行符合主流观念的制度,进而增强制度绩效。更深层面,制度竞争受“权力结构”约束,即具有强势力量的者依照自身利益筛选制度,并通过控制观念、资源、组织网络等关键要素以“隐身化”方式影响制度绩效。(2)制度竞争实则是传统民政为了适应新环境、回应新挑战而主动地学习、融合、创新的实践改造,在时空逻辑上客观形成“合作性嵌入”、“竞争性替代”及“内生性发展”等高度理性的递进演化路径,这是各个地方无意识政策试验的结果。本项研究表明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竞争也即“改造传统民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