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著研究位于认知语言学与语言哲学的交叉地带,以理论建构为导向、以语料分析为基础,重新定义了死隐喻并建构了死隐喻理论体系。基于大量语料分析,作者探讨了死隐喻的实质、特征、分类、隐喻性消逝的动因及死隐喻复活等现象,构拟了“概念沉积说”及“多义词语义扩展说”两个理论假设。本专著的贡献在于其昭示了极为重要却被长期忽视的事实:隐喻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们具有鲜活的隐喻性,而更在于它们死后转化为惯常概念和日常语言,丰富、扩展了人类赖以思维的概念体系和人类赖以言说的语言系统。隐喻死亡之日是概念出生之时,隐喻消逝的地方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新起点。在这个意义上,隐喻的死亡无疑是一次向死而生、死后方生的生命超越之旅。 本书的基本贡献在于从静态、动态的角度对死隐喻现象的性质、特征、死亡动因、来生转换等等重要话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与论述。试图建立的死隐喻理论体系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采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的原理,重新界定了死隐喻,认为死隐喻与隐喻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异,死隐喻不再是隐喻。与此同时,“隐喻生命连续体”的叙述又强调了隐喻性是一个程度性概念,隐喻性的消退是渐变的过程,隐喻不会在一夜之间突然死亡。这就消解了既往研究中隐喻与死隐喻在质、量区分上的对立,既从性质上区分了隐喻和死隐喻,又没有割断二者渐变的内在联系。其次,既往研究研究的视角不够开放多元,通常仅晦暗地描述死隐喻的某一两个特点,尚无研究者系统提炼、归纳、总结死隐喻的特性。本研究则提炼出了死隐喻的诸多特性,从失源性、规约性、字面性、无意识处理、语境独立等方面对死隐喻的存在状态进行探讨。再次,本书首次尝试性地提出隐喻死亡的双层性(duality):隐喻死亡同时在认知与语言层面发生,死隐喻不是一种无足轻重的语言现象。概念与日常语言在死隐喻的框架内构成了“实现”与“表征”的关系。死隐喻首先是概念性的,是思维认知层面的程式化、去隐喻化导致语言表达式固化、字面化。*后,如果说既往研究更多地强调“死”的“毁灭性”意义,那么本书则挖掘出了死隐喻中的“建设性”。并未将死亡视为了隐喻生命的终点,直面了“隐喻死亡后究竟转化为了什么”这一问题,认为概念及多义词的义项是隐喻死亡的来生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