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传播开启了国家与社会关系新篇章,传播与权力、传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成为国家与社会变迁的基础。本书对“汶川地震”后发生的“微博开启民意表达新方式”、“中国扶贫基金会与曹德旺签署‘对赌协议’成就‘慈善问责’第一单”、“免费午餐”、“郭美美与红会风波”、“番禺居民理性抵制垃圾焚烧厂选址”、“‘壹基金’中断引争议,公募身份终成正果”以及“《慈善法》进入立法程序,有望改善中国慈善制度环境”等一系列重大社会事件,在新媒介赋权的视阈下,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说明组织赋权在技术赋权与社会赋权之间,公民自我救赎是实现社会赋权的根本。国家与社会协调演进是转型中国重要的发展路向。
作者简介 师曾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金锦萍,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
目录: 序 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共选择 何道峰 第一部分:新媒介赋权: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 第一章:新媒介视阈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师曾志 第二章:新媒体赋权视角下的表达与行动的力量 / 潘聪平 赵雅婷 第三章:国家形塑和社会生长间的“强国家——强社会”/代双双 第二部分:舆论问责与公民性体现 第四章:保卫生命:微博景观下个体生命的幻象体验/王帅帅 第五章:公共舆论:从“维权”到“争权”的话语聚焦 /褚艳婷 第六章:窥视与狂欢:富豪慈善中的公权力、私财自由与舆论 /王帅帅 第三部分:公民参与与利益表达 第七章:“媒体事件”中的公民参与:权力、关系与策略的动态博弈 /王扬 第八章:公共传播视野下环境议题的媒介呈现 /沈叶 第四部分:国家、社会边界与立法 第九章:慈善法草案与行业自律 /阴彦博 第十章:公益与商业的边界 / 由成 第十一章: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 /姚媛 第十二章:中国救灾捐赠机制的现状与未来 /麻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