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面具與武器,也是病徵與處方; 透過這扇窗口,重新理解觀念與權力、知識與欲望、真理與意志的關係。 「意識形態」終結了嗎?自冷戰結束後,各種類型的終結論在知識圈中蔚為流行,「意識形態的終結」亦是其中一個常被觸及的話題;但事實上直至今日,「意識形態」一詞在日常的溝通中仍被廣泛地使用,甚至被視為當代人文社科領域內不可或缺的概念。「意識形態」究竟是什麼? 自馬克思提出「意識形態」(idéologie)一詞以來,這個語彙經常被當作是個不證自明的概念,但卻也一直難以被定位,故一般大多停留在內容上對它作解釋、比較、分類與歸納;或是單純地將它視為是受到外在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條件影響下的結果。事實上,意識形態無法簡單地被歸類於個人認知層次上的問題,它是象徵體系的產生與運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亦是構成現實或思想的可能性條件。 本書原為一長期的書寫計畫,問題意識起始於對當年解嚴後台灣「南進論述」的批判,闡明「國家的意識形態機器」與認同過程的關聯性;由此議題出發,進一步深入構成意識形態的物質性基礎──同時也是現實世界再現的基礎──語言,最終釐清意識形態中主體性形成的過程。從現實到理論,逐步充實關於意識形態論述的架構。 在書籍結構上,則從意識形態的形成出發,首先在認識論上替意識形態問題作一歷史定位,其次分析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的內容及問題,並處理作為意識形態基本物質元素的語言;接著探討巴赫金和阿爾杜塞關於意識形態物質性的議題,最後則是從精神分析角度,闡明意識形態中的主體性如何形成。第二部分現象分析則是以三篇文章,分別討論1994年台灣的「南進論述」、中國當代的自我認同,以及法國1968年5月學運,以此展現意識形態議題不同的形貌。從理論到現實,嘗試從運作機置及其功能的角度,重新闡釋意識形態。 在法國大革命、民族國家興起的時代,意識形態首次發揮功用,取代過往宗教的功能,成為凝聚社會認同不可或缺的力量。就人文學科的發展而言,意識形態某種程度縫合了知識體系的缺口,將西方本土價值包裝成普世真理,讓其中暗藏的權力與欲望合理化。不過另一方面,在想像層次運作,如幽靈般穿梭、暫留於各個學科之間的意識形態,或許亦可視為理解現代社會連結形式的重要節點──透過這扇窗口,可以重新理解觀念與權力、知識與欲望、真理與意志的關係。 作者简介 于治中 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教於清華大學。研究領域為符號學、文化研究、法國當代思想。
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 理論反思:從物質性到主體性 第一章 意識形態的幽靈─問題架構的源起與演變 第二章 論馬克思的「意識形態」 第三章 意識形態下的馬克思 第四章 馬克思與意識形態的物質性 第五章 巴赫金與意識形態的物質性 第六章 阿爾杜塞與意識形態的物質性 第七章 意識形態中的物質性與主體性 第八章 意識形態中的主體性形構 第九章 結論 第二部分 現象研究:台灣、中國大陸、法國 第十章 主體性的建構與國族的文化想像─從他者概念論台灣意識形態的構成 第十一章 現代性的悖論與開展─試論當代中國自我認同的文化想像 第十二章 五月的弔詭─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終結的開始 中外文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