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浮躁、迷茫的年代,房子、就业、物价、养老等不仅成为生活的困扰,甚至影响了一批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认知。我们四处奔波,竟不知不觉中,在这个时代迷失了自己。童大焕编著的这本《定位中国(认清我们的时代和时代中的我们)》以时事热点切入,宏观的视角加之接地气的论述,不仅使读者认清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更具深刻意义的是,它建立了一个清晰的坐标系和原点,使我们能够找到自己所应处于的合适位置。本书是大众读者快速、全面读懂中国基本国情的最佳选择。
作者简介 童大焕,男,1968年生于福建长汀,199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科技系,现居北京。为中国当代最早、最活跃的时评人之一,对中国教育、城市化、法律、财经诸多领域都有独到的研究,每年发表时政、财经等方面的评论数百篇。曾获2006、2008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称号,2009年度被腾讯网评为“年度致敬之教育评论家”。现为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目录: 自序 不能只有梦想没有路——兼谈我心目中的大学教育/001 第一讲 从“限”字成年度汉字看道与德之关系 宏观调控变成了微观管理,牵一发而动全身/003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保障房/007 商品房是保障房的奶妈/008 为什么房价物价会那么高?/009 道为德之母/011 课后作业/012 第二讲 人口、资源与环境 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013 制度和文化是第一生产力/017 战争思维和阴谋论是贫穷落后的根源/023 中国的人口红利已消失殆尽/024 中国人明天的养老在哪里?/025 “人口是负担”的观念亟待转变/027 课后阅读/028 第三讲 土地政策与三农问题 中国农民收入到底有多低?/030 土地是农民的社会保障?/033 谁来养活中国?/035 谁来保护耕地?/038 土地制度已成中国品牌的掣肘/039 我们欠农民一个底线公平/041 德·索托指引穷人富强路/042 谁的故乡不沦陷?/046 课后阅读/048 第四讲 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 韩寒柳传志“突然转身”?/049 我们正处在两极分化的节骨眼上/050 中国的现实威胁是权力与民粹合流/052 民主必须以自由市场经济打底/056 不怕利益集团,只怕利益集团不稳定/057 权力不能私有,财产不能公有/059 有没有“乌坎模式”?/065 一人一票,看上去很美/068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投票/070 告别主义,回到问题和程序/072 第五讲 城市房价与中国发展模式转型 货币超发与物价房价/074 地价与房价的关系/078 土地财政和投资型政府真相/079 现有土地和政府发展模式下拆迁难题无解/081 土地储备与货币超发互相作用/083 土地集体所有和小产权房为什么不敢放开/084 过于天真的张五常/086 楼市调控代价:经济硬着陆和风险后延/087 越调控,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依赖越深/094 “缩工保价”同样刺激房价上涨/095 是房价等工资还是工资追房价?/097 本轮楼市调控已近结束并且正在回调/099 课后作业/101 第六讲 中国城市化的歧路与正途 这是人类最后的迁徙/102 “富饶的废墟”之不该重建的汶川/104 “富饶的废墟”之回光返照的乡村/107 中国城市化的陷阱/109 从“逃离北上广”到“逃回北上广”/118 大城市人口承载力是个伪命题/122 控制中国城市化的神秘左右手/128 左手:自然地理线——不可逾越的胡焕庸线 右手:人文社会线——神秘的百万人口线 城市化背景下农业怎么办?/133 63年来,我们一直和城市化规律较劲/135 课后作业/139 第七讲 中国经济转型的可能路径 奇迹的黄昏:经济下行,房价上涨/140 投资刺激是饮鸩止渴的慢性毒药/146 哪些经济学家和学者反对经济刺激/149 以后谁还敢当县长?/156 房价上涨VS投资刺激:谁是经济崩溃的元凶?/158 彻底告别凯恩斯主义和“三驾马车”理论/162 对外告别经济民族主义/164 对内告别经济民粹主义/168 中国现代化之路箭在弦上/171 第八讲 世上没有“中国模式” 昙花一现的“中国模式”/175 中国已落入拉美式“中等收入陷阱”/176 世上没有“中国模式”/178 “中国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政府竞争代替了市场竞争/180 中国模式的发展陷阱/182 沉湎于“中国模式”将使中国被甩出第三次世界工业革命/189 以自由看中国发展/193 告别“中国模式”,融人世界潮流/195 第九讲 展望“十八大’’后的中国改革 中共“十八大”透露的改革玄机/197 社会变革的三种力量/205 三代中央领导组合/213 中央和地方关系/215 普通民众的权力幻觉/219 历史的节点:以大赦换自由民主/222 期末作业/227 附录 大城市化与青年未来 寻找自己的时代坐标/228 爱国和天下一家其实很具体/230 “人口与资源矛盾论”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理论和决策失误/23l 拼爹时代,自由的价值高于一切/234 做理性的建设者还是感性的威胁者?/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