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归来,杂乱的素材该如何变成民族志?人类学家究竟是“作者”还是“写作者”?民族志呈现的究竟是“他者”在“那里”的生活,抑或也带着“我们”在“这里”的生活的印迹?格尔兹带领我们阅读列维-斯特劳斯、埃文斯-普里查德、马林诺斯基和本尼迪克特四位人类学家的作品,试图探讨这些问题。可以说,本书既是他对于这些作品的品读,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类学研究及民族志写作的基本观点。
作者简介: 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d Geertz,1926—2006),1926年生于美国加州,在俄亥俄州安蒂奥克学院学习文学和哲学,1950年在该校获哲学学士学位。之后进入哈佛大学,师从C.克拉克洪学习人类学并于1956年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社会科学部等著名学府讲学或担任教职。 作为象征人类学和解释人类学的代表人物,格尔兹以其在印度尼西亚和摩洛哥的田野工作为基础,对宗教、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影响巨大,著有:《爪哇宗教》(1960)、《被信奉的伊斯兰教》(1968)、《文化的解释》(1973)、《尼加拉:19世纪巴厘剧场国家》(1980)、《地方性知识》(1983)、《论著与生活》(1988),《追寻事实》(1995)等,并先后获得了美国社会学会索罗金奖、美国人文-自然科学院社会科学奖、日本福冈“亚洲奖大奖”等多项荣誉。 格尔兹无疑是是近几十年来人类学界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但是其影响远不止此,在人类学之外,哲学、语言学、组织研究、文学批评等领域都可见格尔兹的影响,其“农业内卷化”、“地方性知识”、“作为意义体系的宗教”、“解释之解释”、“深描”等概念或方法不仅在人类学界广为流传,也被其他学科所引用。
目录: 一、在那里:人类学与写作的情景 二、文本中的世界:如何阅读《忧郁的热带》? 三、幻灯片放映:埃文斯普里查德的非洲幻灯 四、我—见证:马林诺斯基的孩子们 五、我们非我们:本尼迪克特游记 六、在这里:究竟是谁的生活? 索引 译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