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思想》是丸山真男的经典名篇。它对日本近代思想史上的各种重大问题,如天皇制、思想的杂居性、传统与现代化、革命……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放到整个日本思想史的广阔视野下来讨论,概括出日本思想的一些结构性特征,对我们了解日本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丸山真男(1914-1996)日本著名的政治思想史学者。1950年至1971年任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并获得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分别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和名誉文学博士称号;1974年成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其重要著作有:《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1952年)、《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1956年-1957年)、《日本的思想》(1961年)。《战中与战后之间》(1976年)、《从后卫的位置出发》(1982年)、《读(文明论概略)》(1986年),《忠诚与叛逆——转型期日本的精神状态》(11992年)、《丸山真男集》(全16卷、别卷1,1995-1997年),《丸山真男座谈》(全9卷,1956年起出版)以及《丸山真舅讲义录》(7卷。1998年)。
目录: 《日本的思想》译文凡例 中译本《日本的思想》序文(平石直昭) 前言 日本思想史的概括性研究为何贫乏 日本缺乏思想的坐标轴 自我认识的意义 所谓“传统”思想与“外来”思想 开国的意义所在 一 无构造的“传统”(一)——思想继起的方式 无构造的“传统”(二)——思想受容的方式 倒逆语与反义语的功能转换 意识形态揭露的早熟性登场 作为无构造传统原型的固有信仰 思想评价上的“进化论” 二 作为近代日本机轴的“国体”的创立 “国体”中臣民的无限责任 “国体”对精神内部的渗透性 三 天皇制下的无责任体系 明治宪法体制中的最终判定权问题 对作为虚构的制度及其局限性的自觉认识 近代日本的制度和共同体 合理化的下降和共同体心情的上升 制度化的进展与“人情”的矛盾 四 两种思考方式的对立 实感信仰的问题 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理论信仰的产生 理论的无限责任与无责任 结语 译后记(刘岳兵) 跋(区建英) 附录:丸山真男相关论著三篇 一、关于思想史的思考方法——类型、范围、对象 二、幕末维新的知识分子 三、福泽、内村、天心——欧化与近代日本的知识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