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是近期的热议话题,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奇迹”和“体制奇迹”,国际和国内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全盘肯定辩护,也有一概否定唱衰。 作者自觉摈弃过于政治化和情绪化的立场争辩,以一个严谨的社会学家的身份,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指标“城市的发展”做了相当实证的经验研究和理论辨析。由此我们会对中国模式的内在逻辑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而不致被一些表面的事实或数据所蛊惑,在此前提下,我们才能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生机与危机做出自己的判断。作者以上海为“田野”,对90年代以来中国大规模的城市“自我改造”、“城市更新”以及居民大动迁的历程展开了一系列的长期调研,从而对城市开发体制的运行机制、城市开发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开发资本如何进入中国的政治经济体系,如何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扮演自己的角色等等一系列尖锐的问题,做出相当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作者简介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文学博士(社会学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城市社会学、青年社会学、中国研究等。近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有数十篇城市研究论文:著有《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图像中的孩子》;主撰、主编有《都市大开发——空间产生的政治社会学》、《征地与郊区农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调查》、《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移民上海——52人的口述实录》等。
目录 序章 几点反思与归纳 一中国正在发生什么——现实判断与理论参照 二“城市”与国家 三城市中国的体制与逻辑第一部分 城市化 第一章 “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 一问题指向及核心概念 二制度安排与变动 三第三身份的建构与认同 第二章 ”利益链”如何形成:城市吸纳外来务工人员的机制 一城市的排斥与吸纳 二企业的选择:“非市民”成为廉价劳动力之源 三城市下层居民/城郊农民:特殊的房东阶层 四基层行政部门:变“外来人口”为利益之源 五关于“利益链” 第三章 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 一“城市化”与“市民化” 二就业难与被问题化的“征地农民” 三征地人员为什么“竞争”不过外来民工? 四征地人员的非市民待遇和市民意识 附“城市化”质疑第二部分 城市开发 第四章 空间与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实践的城市改造——上海棚户区的实例(1949—1979) 一中心与边缘:城市空间结构的延续 二棚户区改造 三“下只角”:城市贫困的固化 四结语 第五章 城市开发的正当性危机与合理性空间 一城市开发的正当性危机 二城市政府的机会结构和城市开发的合理性空间 三动迁居民:未被转换成公平正义的补偿愿望和动迁创伤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六章 城市开发与住房排斥:城市准入制的表象及实质 一土地开发与城市的吸纳/排斥 二城市门户开放与市民待遇体系的演变 三为什么是“合法固定住所”:对乡城迁移人员的空间/住房排斥 四结语第三部分 都市运动 第七章 利益结构的断裂——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 一城市贫困群体利益受损状况 二利益表达的渠道不畅的基本情况 三社会利益结构的断裂 四关于“上访闹事”:贫困群体被“刁民/暴民”化的机制 附群体利益的表达如何可能 第八章 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 一问题说明 二中产阶层的行动选择、运动效果及其影响要素 三问颢讨论 四结语 第九章 行动者的道德资源动员与中国社会兴起的逻辑 一“保卫家园”与行动者的政治伦理 二关于国家一社会的价值地位秩序 三社会兴起的逻辑:关于文化一制度关系 四简短的结语 附公民社会,一些共识在形成第四部分 城市社会结构 第十章 国家与家庭、个人——城市中国的家庭制度(1949—1979) 引子将“家庭”放回“社会结构” 一家庭政策及其对个人的规定性 二“国家”与“个人一家庭”的互动:“知青政策”的例子 三问题讨论:国家一家庭一个人关系的多义性 四结论 第十一章 城市贫困的新问题——基于上海市的调查 一社保系统未覆盖的城市贫困 二城市贫困的再生 三城市贫困与城市下层的激进主义 第十二章 转型期社会开放度的中俄比较——比较历史社会学的尝试 一从富裕层出身看中俄社会开放度的差异 二如何说明差异 三关于身份制和等级特权制度:对转型前中国和苏联社会分层系统的再考察 四社会分层系统自我颠覆和调整的不同样态 五八九十年代两国社会开放度差异的形成 六简短的结语第五部分 认识论/方法论 第十三章 传统中国再认识——乡土中国、城市中国及城乡关系 一社会学与中国认识 二“乡土中国”:被单性化的传统中国 三乡土性与中国的现代性 第十四章 中国城市下层研究的经纬和课题 一早期社会调查中的城市下层研究 二社会学重建以来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三城市下层研究面临的课题 第十五章 在范式与经验之间——我们如何接近问题 一如何看待中国社会科学的“先天缺陷”? 二研究者主体与范式、经验的关系 三社会科学研究者如何实现对范式和主体的双重超越? 第十六章 异常性揭示与正常性赋予——社会学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课题 一社会的正常性一异常性 二中国社会的“自我正常化”运动 三正常性赋予与异常性揭示 序章 几点反思与归纳 一中国正在发生什么——现实判断与理论参照 二“城市”与国家 三城市中国的体制与逻辑第一部分 城市化 第一章 “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 一问题指向及核心概念 二制度安排与变动 三第三身份的建构与认同 第二章 ”利益链”如何形成:城市吸纳外来务工人员的机制 一城市的排斥与吸纳 二企业的选择:“非市民”成为廉价劳动力之源 三城市下层居民/城郊农民:特殊的房东阶层 四基层行政部门:变“外来人口”为利益之源 五关于“利益链” 第三章 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 一“城市化”与“市民化” 二就业难与被问题化的“征地农民” 三征地人员为什么“竞争”不过外来民工? 四征地人员的非市民待遇和市民意识 附“城市化”质疑第二部分 城市开发 第四章 空间与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实践的城市改造——上海棚户区的实例(1949—1979) 一中心与边缘:城市空间结构的延续 二棚户区改造 三“下只角”:城市贫困的固化 四结语 第五章 城市开发的正当性危机与合理性空间 一城市开发的正当性危机 二城市政府的机会结构和城市开发的合理性空间 三动迁居民:未被转换成公平正义的补偿愿望和动迁创伤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六章 城市开发与住房排斥:城市准入制的表象及实质 一土地开发与城市的吸纳/排斥 二城市门户开放与市民待遇体系的演变 三为什么是“合法固定住所”:对乡城迁移人员的空间/住房排斥 四结语第三部分 都市运动 第七章 利益结构的断裂——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 一城市贫困群体利益受损状况 二利益表达的渠道不畅的基本情况 三社会利益结构的断裂 四关于“上访闹事”:贫困群体被“刁民/暴民”化的机制 附群体利益的表达如何可能 第八章 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 一问题说明 二中产阶层的行动选择、运动效果及其影响要素 三问颢讨论 四结语 第九章 行动者的道德资源动员与中国社会兴起的逻辑 一“保卫家园”与行动者的政治伦理 二关于国家一社会的价值地位秩序 三社会兴起的逻辑:关于文化一制度关系 四简短的结语 附公民社会,一些共识在形成第四部分 城市社会结构 第十章 国家与家庭、个人——城市中国的家庭制度(1949—1979) 引子将“家庭”放回“社会结构” 一家庭政策及其对个人的规定性 二“国家”与“个人一家庭”的互动:“知青政策”的例子 三问题讨论:国家一家庭一个人关系的多义性 四结论 第十一章 城市贫困的新问题——基于上海市的调查 一社保系统未覆盖的城市贫困 二城市贫困的再生 三城市贫困与城市下层的激进主义 第十二章 转型期社会开放度的中俄比较——比较历史社会学的尝试 一从富裕层出身看中俄社会开放度的差异 二如何说明差异 三关于身份制和等级特权制度:对转型前中国和苏联社会分层系统的再考察 四社会分层系统自我颠覆和调整的不同样态 五八九十年代两国社会开放度差异的形成 六简短的结语第五部分 认识论/方法论 第十三章 传统中国再认识——乡土中国、城市中国及城乡关系 一社会学与中国认识 二“乡土中国”:被单性化的传统中国 三乡土性与中国的现代性 第十四章 中国城市下层研究的经纬和课题 一早期社会调查中的城市下层研究 二社会学重建以来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三城市下层研究面临的课题 第十五章 在范式与经验之间——我们如何接近问题 一如何看待中国社会科学的“先天缺陷”? 二研究者主体与范式、经验的关系 三社会科学研究者如何实现对范式和主体的双重超越? 第十六章 异常性揭示与正常性赋予——社会学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课题 一社会的正常性一异常性 二中国社会的“自我正常化”运动 三正常性赋予与异常性揭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