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历时4年走遍美国35个州110个城市,行程超过20万公里,进行了700多次的访谈,采访了几乎所有的博物馆、大剧院、交响乐团、大学艺术中心、大学出版社、慈善基金会、非营利机构、社区等与文化相关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主要负责人,查阅了无数的档案资料,其中434份是从未公开的档案资料,获得大量真实而精确的第一手资料:为什么没有文化部的美国其文化却能影响全球?为什么艺术在其他国家面临严重的经营困境而在美国却有持续不断的资金来源?美国各个地方政府如何利用文化发展地区经济又如何给予艺术隐性补贴?为什么美国的富豪热衷于向艺术捐赠?非洲裔骚乱之后文化如何成为美国振兴旧城中心区的唯一途径?艺术的上山下乡为何受到美国民众欢迎?美国的大学出版社为什么既是美国思想的孵化器同时又能获取持续的资金支持?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马特尔(Frédéric Martel),法国社会学家、记者,曾任法国驻美国外交官,现任法国国家视听研究所研究员,并在法国政治研究学院和法国高等商学院任教,他的观点对现行法国文化政策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他另外著有《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戏剧在美国的衰落》、《我为什么反对文化萨科奇主义》等。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文化政策 第一章 美国的文化部? 约翰·F.肯尼迪与文化 杰基·肯尼迪与“蒙娜丽莎” 肯尼迪的文化顾问 大都会歌剧院的冲突 一个“国家艺术委员会”? 第二章 艺术事务处的诞生 林登·约翰逊和文化 1964年的美国文化 国家艺术基金会 约翰逊文化政策的源起 国家艺术基金会之战 越南战争的阴影 约翰逊之谜 第三章 美国文化政策的源起(1960年之前) 从杰斐逊到罗斯福 “联邦1号” “我们必须拥有一种真正的艺术戏剧” “冷文化” 反对现代艺术的杜鲁门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第四章 国家艺术基金会的黄金时代 尼克松与文化 南希·汉克斯的国家艺术基金会 发展中的国家艺术基金会 “水门事件” 考尔德的《大急流》 吉米·卡特与文化多元主义 吉米·卡特任期内的国家艺术基金会 黑人文化 走向文化多元主义 第五章 地方的文化普及 各州文化事务处的发展 各地区文化事务处的多元性 地理上的民主原则 分权或者各州的不被人们了解的角色 对历史与图书馆的执着 城市的文化政策 “公共艺术”和文化节 第六章 “文化战争” 新右翼 罗纳德·里根与文化 弗兰克·霍德索尔领导的国家艺术基金会 遭围困的国家艺术基金会 国家艺术基金会四人(NEA 4) 用玉米换色情 一俄亥俄州,辛辛那提 国家艺术基金会的衰落 巴拉克·奥巴马与文化多元性 第二部分 文化社会 第七章 慈善业 卡内基、洛克菲勒、福特:资助文化事业的富人 洛克菲勒家族的精神 支持文化的税收政策 麦克尼尔·劳里与福特基金会涉足文化 福特基金会在艺术上的大规模投入 有创造力的混乱 第八章 美国税法“501c 3”条款 最初的文化机构 “501c 3”社团 董事会 基金 募款 从非营利的机构到“商业”活动 志愿者 扩大受众群 第九章 大学校园 艺术的校园 文化到达校园 从“U2乐队”到特丽莎·布朗 无伴奏合唱团和业余戏剧 一个培养未来艺术家的地方 艺术学硕士(MFA) 文化的研发 艺术家在美国的头号雇主 大学出版社 第十章 文化的商业化 走向文化超级市场 如何对一位富有的年迈寡妇献殷勤? 有强制权的慈善 企业赞助 公民社会的削弱 破败城区的高档化改造 第十一章 文化多元性 社区 社区发展团体 麦乔治·邦迪或白人的负疚感 黑人街区的振兴 文化多元性的发明 伊朗音乐与日本戏剧 白头发的白人受众 各种肤色的美国 新兴的创意阶层 美国人的文化实践 结论 美国的文化例外 看不见的却又无所不在的政府 以公民社会来代替国家 文化的民主化 文化多元性 美国文化体制中的不同层面 美国文化体制的局限 孤岛与主流 附录 附篇 致谢 注释 词汇表 人名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