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题材新颖,方法独特,是有关60年代文化运动的一次大胆的“文化研究”尝试。作者以文化革命立题,在政治经济学与语言符号学的学科交叉边界上,出色展示文化研究的崭新思路,提出一套有效的跨学科解释方案。其最具挑战性的见解,是认为60年代西方新左派学生运动及其形形色色的反文化实践,实乃资产阶级政冶革命与经济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的历史延续。作者将黑格尔的历史形态学、马克思的阶级分析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综合成一个历史阐释框架,提供了关于60年代文化革命的一种历史阐释。 本书是一部有关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比较深入的研究专著。不仅涉及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理沦文献,而且提出了十分独到的观点,认为这是“以反叛资产阶级的名义来完成资产阶级本身的一场革命”,“是资产阶级夺回旁落于贵族和左派之手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文化领导权”。这一结论打开了我们理解60年代革命之性质的全新视野,并且对理解当今的理沦流派和学术研究的意义均有不小的启示。 作者简介 程巍,1966年5月生,湖南岳阳市人。曾分别就读于武汉大学英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文系,文学博士。1997-1998年访学于哈佛大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文集《查尔斯河上的桥》(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以及论文若干,译有《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和《疾病的隐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等。
目录: 引言 政治激进主义的衰落 第一章 历史想象力 力量感的幻觉 历史主体 父与子 群体感:从“代”到“阶级” 第二章 文化领导权 凡尔赛:一个象征王国 分子入侵 个案研究:英文系的制度史 1.纨绔子与浪漫派 2.阿诺德与古典语文学 3.第一批英国文学教授 4.利维斯集团 5.拘留所里的内奸 6.英帝国的鼹鼠们 第三章 政治意识的形成 站在空肥皂箱上的演说家 资产阶级的犯罪感 附录:犯罪感的消失 扶手椅里的革命家 三种运动:重合与偏离 从纠察线到街垒战 第四章 象征形式 语言恐怖主义 作为革命道具的身体 人群陶醉 延长的狂欢节 在法律的模糊地带 第五章 最后的革命 政治冷淡与无归属感 同心圆:制度模型 享乐主义的经济学阐释 运动的成本核算 重新命名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索引 出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