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批判地介绍和分析西方经典社会学理论流派对社会运动(集体运动、社会运动、革命)的解释与解读之后,提炼出了影响和决定社会运动之产生和发展的三要素:变迁(各种社会变化)、结构(国家与社会)、话语(被社会运动所认可的)。作者认为,一些发达国家都有对社会运动比较强的制度化能力,而对于中国来说,亟待提升的正是这种制度化的能力。
目录:
目录 序 第一章 导论:社会运动与革命的界定及社会学研究方法 什么是集体行动、社会运动和革命 解释传统和解读传统 社会科学的四种解释方法 第二章 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 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逻辑 美国早期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 政治过程理论的崛起 欧洲的社会运动理论和国家理论 美国和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 政治机会结构 运动动员结构 话语、符号性行动和情感 新闻媒体 社会运动和革命研究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 集体行为理论及情感在社会运动中的作用 从勒庞到布鲁默 斯梅尔塞的加值理论 社会结构与情感 第四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运动 涂尔干视角 新兴意识形态和革命 格尔的相对剥夺感理论 涂尔干理论传统评价 古德斯通的国家崩溃理论 第五章 社会结构与社会运动 康豪瑟的大众社会理论 组织在社会运动和革命中的作用 生产关系与社会运动 生产方式和现代化道路 生产关系和农民革命 第六章 国家与社会运动(上) 民族国家和社会运动 发展中国家和社会运动 国家中心视角的兴起 斯考契波及其革命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和革命理论的发展 寡头政体现代化和革命 第七章 国家与社会运动(下) 曼恩理论思想概要 国家在西方工人运动发展中的作用 西方工人运动的发展 认同感与社会运动 第八章 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 搭便车理论 对搭便车理论的评论 博弈论与社会行动者模型 形式社会学方法的问题和前景 第九章 资源动员和政治过程理论的兴起 现代社会运动理论对传统理论的批判和我的评判 资源动员理论 政治过程理论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 政治机会结构的经验研究 第十章 社会运动的话语和符号性行为方式 框架分析理论 文本决定论 集体行动形式库 文化对社会行动者行为的影响机制 社会结构、文化和集体行动 第十一章 社会运动的动员结构 组织、网络和社会运动动员 顾尔德对社会运动动员结构的研究 空间环境和社会运动动员 国家和社会运动动员结构 组织和空间环境的关系 梯利对空间环境和社会运动动员的分析 内在动员结构和外在动员结构 第十二章 新闻、大众舆论和社会运动 传媒方式就是信息 传媒内容才是信息 西方的媒体、公共舆论和社会运动 西方媒体和公共舆论保守性的比较性解释 第十三章 展望和总结 西方社会运动的发展 新社会运动 社会运动社会 全球性社会运动 中国集体行动的现状和未来 本书的理论和方法论要点 变迁、结构、话语——社会运动研究的基本视角 国家社会关系和西方集体抗争行为的制度化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与政治过程理论 国家社会关系框架下的理论和经验切入点 社会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