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市场化改革以来,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权力与资本的关系、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关系、是始终伴随着改革进程从未中断过的争论话题。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国家与市场关系,成为中国成功渡过危机的重要条件。在理论上,上述关系也呈现为一种辩证法意义上的矛盾: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始终依靠国家的发动和调控,国家也始终成为市场的调节和约制方,另一方面,市场的发育也不能不始终借助国家的力量,来获取资源和资金;一方面,国家将中国经济从几次历经的国际风险中挽救出来,另一方面,权力与资本的交换也付出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的代价。如何平衡这种关系,是中国改革历程中始终需要细致处理、谨慎从事的任务,也是寻求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的根本。
作者简介 曹正汉,男,经济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地方分权与国家治理体制的研究。在中国的乡村镇政府和县(市)政府长期进行田野调查,完成了一系列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从取消市场到利用市场——1949-2008年中央政府与市场关系 一 国家取消市场的过程(1949-1957) 二 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与国家第一次引入市场(1958-1976) 三 国家重新引入市场(1978-1992) 四 控制市场高端领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2008) 第二章 地方政府、土地与市场——市场化改革时期地方政府的民营化运动与战略转型 一 地方政府的行为特征——抓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二 地方政府的民营化运动——浙江省萧山市公有企业转制(1994-2001) 三 地方政府对企业转制的组织与领导 四 民营化与地方政府战略转型 五 强化对土地要素的控制——地方政府自发探索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六 地方政府的财政体制与官员考核 七 小结 第三章 企业家的两个经营领域:政治与市场——温州民营企业的成长道路 一 引言 二 民营企业家的政治与市场 三 1978-1984年的挂户经营:借一顶红帽子创业 四 1985-1988年的股份合作制:造一顶红帽子扩大生产规模 五 1989-1997年建立党组织:为企业扩张寻求政治支持 六 1998年以后建立党委与进入国家的政治系统 七 温州商人的企业家精神 八 小结 第四章 经国与治民——从中国历史视角看政府垄断市场的政治原因 一 引言 二 集权国家的维稳与经济体制 三 中国历史上政府对市场的垄断 四 经国与治民——政府为什么要垄断市场? 五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