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一篇“序”和五篇长文集结而成。在这些文字中,作者尝试纳入政治的维度,探索社会学的政治想象,倡导“政治地思考”,进而思索社会学如何可能超越它内在的危机。这些文字,构成为一段“寻找政治之旅”。
作者简介 刘拥华,男,1977年生,社会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研究兴趣集中在社会理与政治社会学。著有《布迪厄的终生问题》,并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序:发现政治之旅 以社会学重构个人主义:从卢梭到涂尔干 一、导论 二、自由与权威:思想史的脉络 三、回到1789:理解涂尔干 四、从契约团结到有机团结:卢梭与涂尔干 五、重构个人主义:从哲学到社会学 六、政治社会中的国家与个人主义 七、结语 超越劳动叙事 一、现代性与劳动叙事 二、劳动与能动:超越的尝试 三、劳动与互动:修正的劳动观念 四、劳动之外:消费社会的兴起 五、寻找政治与规范性伦理的重建 市场社会还是市场性社会:基于对波兰尼与诺斯争辩的分析 一、经济史中的工业革命:波兰尼与诺斯 二、神圣性与社会性:如何重新理解市场? 三、替代性的分析框架:从自我调节市场到交易费用 四、纵向一体化组织与市场性社会 五、国家、意识形态与嵌入性 六、短小的结论:所欲何种自由? 道德、政治化与抽象的世界主义:涂尔干的公共思想 一、爱国主义和世界主义:什么问题? 二、1789年原则、社会分工与法人团体 三、群体成员资格、政治性与道德 四、两种民族主义:“和平的”与“非和平的” 五、回到元社会学:“社会”与“社会性” 六、启蒙理性、个人自由与抽象的世界主义 七、小结 差序格局、公共性与国家建构:费孝通再认识 一、差序格局的公共性困境 二、回到思想史:中西语境下的家族与团体 三、宗教在近代:保守与激进的并存 四、“微言大义”:宗教与公共性 五、从差序格局到政治结构:宗教的维度 六、国家建构的两个面向:自由精神和宗教精神 七、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