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母親互為表裡──父親,究竟是什麼? 一本讓人生全然解開束縛的最後幸福關鍵之書 引發熱論話題《母親這種病》的另一個真相,讓你的生命全貌悄然浮現 日本研究調查顯示,青少年犯罪率與「父親的缺席」呈高度正相關。 父親具有「煞車」的功能,就是作為制止孩子行為的功能,然後逐漸幫助孩子將此功能內化成自我控制能力。 「踩煞車」──當一個讓孩子遵守規定的父親,對孩子將來順利走進社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了這一點。在成長旅程中,父親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悠關著我們是否會讓青少年時期的問題伴隨一輩子。 曾經,對家庭而言是絕對必要存在的父親,隨著社會轉變、家庭功能的轉換,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負擔的職務越來越無足輕重,相對的,孩子們卻與母親有了更加緊密的連結,然而這卻是人際關係產生障礙的開始。 你與父親的關係是什麼?父親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妳的另一半在孩子心中又佔有什麼樣的位置?你崇拜父親嗎?亦或想超越父親?妳的丈夫與孩子的互動,是否隱藏了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重大訊息? 父親應扮演的角色、應達成的任務,與時俱進,一本以多元角度剖析「父親」,列舉個案深入淺出的說明,現代人必讀的心靈解放之書,讓現代父親都再一次找回自己的位置。 名人推薦 精神科醫師 王浩威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誠摯推薦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岡田尊司(OKADA TAKASHI) 一九六零年生於香川縣,是精神科醫師、作家、醫學博士。自東京大學哲學系退學後,畢業於京都大學醫學系,在京都大學醫學研究所醫學科修完課程。任職於京都醫療少年院,後開設岡田診所,目前為岡田診所院長。在邊緣性人格障礙、發展障礙的治療最前線,以臨床醫師的身分面對年輕人的心靈問題。主要著作有《邊緣性人格障礙》(PHP新書)、《悲傷的孩子們》(集英社新書)、《腦內汙染》(文藝春秋)、《亞斯伯格症候群》《不要說是發展障礙》(幻冬社新書)、《依附障礙 帶著孩提時帶傷痛的人》(光文社新書)、《母親這種病》(POPLAR新書)等暢銷書。此外也以作家小笠原慧的身分活躍。作品有曾獲橫溝賞的《DZ》、《掌中的蝴蝶》、《你是否聽見風的聲音》(角川文庫)、《生還任務》(文春文庫)、《母親這種病》等。 譯者簡介 張婷婷 愛看日劇、熱愛翻譯。2007年開始接觸書籍翻譯,譯有《我和條子的700天戰爭1&2》、《賺錢公司成功祕密都靠這本會計財報教科書》、《給小桃的信》、《笑臉贏人》、《看懂現金流讓你提早財富自由》、《母親這種病》等,現為專職譯者。 Email:tttchang@gmail.com
目录: 前言 父親是必須的嗎? 父親是必須的嗎? 父親是什麼? 父親是必須的嗎? 那麼父親又如何呢? 從主角寶座跌落的父親 無伊底帕斯時代的父親 父親能成為母親嗎? 第一章 身為依附對象的父親 為什麼爸爸在這裡? 在更初期階段的挫折 與父親的依附關係 保護母子抵抗外敵 刺激孩子,誘使孩子走向外界 成為父親這件事 強化對抗壓力與不安的能力 從依附關係看到的父性類型 1感情深厚堅強的父親 父親佛洛伊德與女兒安娜 2愛自己的父親 律師父親 反社會性的父親 3母性的父親 巴布羅.畢卡索與父親荷西 4迴避的父親 卡爾.榮格與父親保羅 作為預備性「安全基地」的父親 第二章 瀕死的伊底帕斯 父親這個對手 把孩子趕出去的角色 服從兒子的父親 不能只是疼愛 父親的煞車功能 通過禮儀與父親 三島由紀夫與父親平岡梓 大衛沙林傑與父親所羅門 父親與女兒的話情況就不同 變成母親替身的少女 新伊底帕斯狀況與被拋棄的抑鬱 第三章 自我理想的父親 從對手變成目標 厄尼斯特海明威與父親艾德 從壓制者變成救贖者 過於偉大的父親 甘地與父親卡拉姆昌德 兒子哈利勞與父親甘地 被迫成為替身的人生 被父親拋棄的孩子 中原中也與父親謙助 將父親斷絕關係變跳板的電視記者櫻井良子 戀父情結與父親的理想化、認同化 雅典娜情結 行動模型的父親 反面教材的父親 受否定的父親形象支配 生病的父親 不安的真相 喬治巴代伊與父親約瑟夫 第四章 父親缺席症候群 存在感變稀薄的父親 機能性的缺席也有同樣的影響 比現實中的父親更重要的父親形象 父親缺席帶來了什麼 1對母親依賴的母子融合 2誇大的願望與較弱的自我控制力 安東尼.德.聖艾修伯里與父親尚 3有強烈的焦慮、對壓力敏感 4不擅長三人關係 5對學業或社會的成功也有影響 6性的自我認同產生混亂 海明威與兒子葛雷高利 對男孩有很大的影響 7夫妻關係或養育兒女的問題 約翰藍儂與父親艾佛瑞 左右與丈夫或兒子的關係 第五章 對父親的渴求 父性飢渴 變成亡靈的父親 莫迪里安尼與女兒珍妮 被拋棄的父親 即使明白他是瘟神 安提戈涅情結 漢娜鄂蘭與父親保羅 追求理想的父親 由於社會參與而昇華 第六章 遭放逐的父親 缺席才更適合 作為惡人的父親 被製造出來的壞父親形象 從母子膠囊中被放棄的父親 常態化的父親排斥 選擇母親而非丈夫的女性 伊底帕斯情結的現代意義 從女婿手上要回女兒的母親 被植入否定的父親形象時 依附障礙的家暴 以彼此的安全基地為目標 司法模式的極限 也有必須積極離婚的情況 第七章 永遠的父親 一直追求父親的孩子 為了克服父親的缺席 父親替代者與陷阱 培養看對方的眼力 不要被心理的父親形象迷惑 帶著否定父親形象的男性 從父親的意象中解放 懷疑被創造的形象 找回肯定的父親形象 曾經有過的快樂時光 孩子想要愛父親 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