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黑马南通


作者:包永辉     整理日期:2014-03-14 09:59:48

  本书讲述了以市委书记为首的执政团队,历经十年治理,将原本不起眼的南通打造成政通人和的和谐城市,成为“黑马”的故事。长江“龙睛”的南通,地处苏中,却曾因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而被划入苏北板块。但短短几年内,罗一民一班人遵循“超前谋划——高点定位——通盘考虑——统筹推进——厚积薄发”的执政之路,实现了南通城市发展的逆转,大桥、大港、大学、大船、大园,民营经济大市、吸引外资大市等成就在南通相继出现,本书将把这些故事一一道来。
  作者简介:
  包永辉
  新华社高级记者。长期致力于“三农”问题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报道与研究,有数十篇稿件引起中央高层的重视及社会的强烈反响。著有《政道——仇和十年》一书,发行量达20多万册。
  目录:
  序一我为家乡唱赞歌李金华
序二《黑马南通》的资政价值俞可平
自序我为什么要写南通?
前言南通崛起的秘密
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满堂红,满眼绿
崛起的不是城,是人
功夫在诗外
上篇温文尔雅中医施治
新官上任,他没有烧过“一把火”;主政十年,他没有撤过一个干部的职。温文尔雅的罗一民,用杠杆撑起了南通的崛起。
第一章“公子”主政
一“形式上的投票”
令人生疑的“公子”
“巨龙”闭着一只眼
“堡垒里的战斗”序一我为家乡唱赞歌李金华
  序二《黑马南通》的资政价值俞可平
  自序我为什么要写南通?
  前言南通崛起的秘密
  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满堂红,满眼绿
     崛起的不是城,是人
  功夫在诗外上篇温文尔雅中医施治
  新官上任,他没有烧过“一把火”;主政十年,他没有撤过一个干部的职。温文尔雅的罗一民,用杠杆撑起了南通的崛起。第一章“公子”主政
  一“形式上的投票”
  令人生疑的“公子”
  “巨龙”闭着一只眼
  “堡垒里的战斗”
  二政治上的“不成熟”
  “早晚回南京,何必为南通较真?”
  三“自我革命”
  “我从未直接给财政局批过一张条子”
  “我庆幸自己守住了底线”
  四“一定要赢得南通人民心中的那一票”
  第二章反“软腐败”
  一“软腐败”
  二越位
  三破解世界性难题
  动力机制的最大亮色
  “怎么用”与“怎么评”同样重要
   四人随王法草随风
  第三章强攻,还得“稳中求”
  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停顿的改革
  不能图一时痛快
  二改革不能信马由缰
   改革改到自己头上
  对症下药
  全国的榜样
  三超前的城乡统筹
  最后一块“空白”填上了
  “住有所居”
  个性帮扶
  第四章天下“和为贵”
  一“大调解”
  当旧办法不合时宜
  让人满意的试点
  业余能否变专业
  酒香不怕巷子深
  大调解,钝化社会矛盾的利器
  走向世界的大调解
  二“南北鸿沟”是怎样踏平的?
  南三县与北三县的“楚河汉界”
   配好班子指好路子
  找准自己的定位
     被追赶的时候跑得更快
  三性别比,惊天下
  “我不是李向南”——
  —罗一民访谈录之一中篇“大”梦谁先觉
  大桥、大港、大船、大园,民营经济大市、吸引外资大市……南通人靠着“一条特色路”、一套“组合拳”,实现了大梦。第五章“大桥”是怎样炼成的?
  一南通,南不通!
  二“无地自容”的一次攻关
  三悲喜两重天
  再起波澜
  差一点就葬送了
  四反败为胜
  梦想或将遥遥无期
  尘埃落定
  重大的成功从来不是轻松得来的
  第六章大船,大港,震撼!
  一谁也抢不去的优势
  二“东方大港”不是梦
   三中国“船谷”的震撼
  曾经的芦苇荡
  敢拿鸡蛋碰石头
   四震撼的背后
  政府服务,让亮点变支柱
   人才、技术,纷至沓来
  第七章强势政府催生的民营经济大市
  一“主流经济”一出口,与会者都笑了
  二 取法乎上
  定调大会
  动员大会
  现场大会
  表彰大会
  三  州官放火,百姓点灯
  点火者,氛围创造者
  守夜者,环境优化者
  指挥者,蓝图绘制者
  第八章“撑竿跳”
  一知耻而后勇
  二一将无谋,累死三军
   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招商引资
  千军万马不敌一个好定位
  用加法不用减法
  三 世界在我脚下
  不玩虚的
  干与身份不符的大事
  历史惩罚失败者
   四小金三角
  不能躺在大桥上
  招商引园
  小金三角
  今天,我们怎样学张謇——
  罗一民访谈录之二下篇功夫在诗外
  文化、精神、教育、体育等诗外的功夫一方面成就了南通的软实力,另一方面让南通人活得有滋味、有文化、有尊严,让南通城充满了道德的力量。
  第九章中国近代第一城
   一打捞被遗忘的张謇
  常把“张謇”当“张骞”
  被遗忘的张謇
  打捞张謇
  对张謇的攻击毫不留情
  二你们是中国近代第一城
   一语惊醒梦中人
  不能守株待兔
  “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冲击波
     质疑声渐渐稀落
   三“通州老鼠”与南通精神
  “通州老鼠”
  不能走过场
     目的不是整几句漂亮的词句
   四历史文化名城
  第十章城市,因道德而生动而美丽
  一无红包医院
  执拗的记者遇上了更为执拗的编辑
  生存危机下的“亮剑”
  开正道堵邪门
  这样的堂吉诃德越多越好
  二我们身边的平民楷模
  南通版活雷锋
  高干子弟的平民情怀
  平民化的创建路
  第十一章 诗意地栖息
   一朱镕基为南通“摘帽”
  朱镕基:你要把南通从垃圾堆中解放出来!
  一次让罗一民临时改口的会议
  南通没戏?
  朱镕基给南通“摘帽”
  二 环保不做“姨太太”
  再也不能让环保充当“姨太太”了
   顶得住才能站得住
     既不心慈手软,也不因噎废食
  三文气沛然的博物馆群
   “拿”来的珠算博物馆
  “要”来的审计博物馆
  “哭”来的蓝印花布博物馆
  “吵”来的沈寿艺术馆
  世界级的调研报告
  第十二章南通的群星闪耀时
  一父教育
  “父教育、母实业”理念
   建立名师的培养机制
  为寒门学子铺就成功之路
  南通教育不等于高考教育
  二冠军摇篮的“顶风作案”
  “尊敬的各位球友,大家好”
  我们不能自我矮化
  一分钱没出,办成了大事
    又一块“金牌”
  三“一日三金”:内参送到国务委员案头
    从金牌战略到人才战略
  体教结合
   国务委员的批示
   四“不忍离南通”
  我为什么要玩“虚”—罗一民访谈录之三的——
  尾声不求尽如我意
  附录一:罗一民与南通10年
   附录二:不忍离南通
  附录三:南通新世纪以来大事记246鸣谢 自序:我为什么要写南通?
  南通,上海对面的那个城市。
  南通,位居长江“龙睛”的地方。
  五年来,它像一匹黑马,不容分说地冲进我的视野:
  最近五年,它的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GDP增长速度之类的许多主要经济指标,一跃而上,全面融入江苏经济的第一方阵——苏南板块;
  在GDP的增速上,南通曾连续三年居江苏之首;
  刚刚过去的2009年,它在长三角核心圈16个城市中,GDP增长速度达到14%,排名第一。
  然而,江苏之外,甚至于南通之外,社会公众对南通这匹黑马,几乎没有任何印象。每每提起南通,人们只是淡淡想起一个早已作古的清末状元、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这似乎是人们记忆中的南通唯一的骄傲。至于她的再度崛起,除了少数官员和理论家,普通百姓知之甚少。
  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我是一个记者,我对这座城市的调研越发深入,讲述黑马崛起的冲动,就越发的强烈。然而,正因为我是一个记者,我所认识的传播规律告诉我,因为南通之外的普通百姓的知之甚少,南通崛起的故事,不但不能像《仇和十年》那样洛阳纸贵,可能连畅销书的一般标准都达不到。
  犹豫不决间,写,还是不写,就像哈姆雷特“生,还是死”,成了一个问题。
  2009年8月8日至9日,温家宝总理在南通考察。期间,他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南通来晚了。”无独有偶,据说2008年5月10日至12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视察南通时,也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南通,我来晚了。”
  任职新华社20多年了,我在这个国家通讯社撰写了可以用“无数”夸说的新闻稿件,采访中央领导视察地方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耳闻国务院总理对一个城市说“来晚了”,还是头一回。
  总理的这句话,让我重新考虑写不写南通的问题。当然,我所说的写不写南通,指的不是一般的新闻稿件,而是“大部头”的非虚构作品,一如我曾经撰写的发行近20万册的《仇和十年》。
  我与新闻界的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做了很多次交流,最后,我下定决心写南通,即使出力不讨好,也得写,因为我找到了写作南通的理由:
  写南通,因为它在世纪之初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市学习借鉴。南通的崛起,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谜,一个在江苏13个地市中一度处于倒数行列的“留级生”何以在短短数年之内,成为中国地级市的“模范生”?它不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还在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社会事业改革中,频频领先,飘洒自如,个中原因何在?我还感到奇怪的是,大凡快速发展的城市,往往逃脱不了刀光剑影、干群紧张的宿命,而南通却成为一个政通人和的城市,一个为全国贡献了“大调解”和谐经验的城市,其中门道在哪里?我觉得,将中央党校理论家们津津乐道的南通现象、南通特色、南通模式、南通经验的故事,说与更广大的读者,让地方党政负责人学习借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写南通,也是新华社记者的责任和使命。一个新闻界的俊才跟我说,南通崛起,不是一个普通的经济腾飞的故事,而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的典范,在中国283个地级市中,它是一个“模范生”。你一定要写南通,你写好了,对中国的官员,特别是地方党政负责人,具有资政价值,某种程度上,你写的就是一本“市委书记的资治通鉴”。这个比喻让我兴奋,让我着迷。我在新华社这么多年,如果能在日常的新闻采访之余,写下这么一本市委书记的资治通鉴,即担负了新华社记者应该担负的使命,又回报了新华社的栽培之恩,何乐而不为?
  除此之外,写南通,还有个人专业追求上的一份野心。《仇和十年》意想不到的成功,成了我职业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如今的南通,无论是崛起的方式,还是市委书记罗一民个人的施政风格,与仇和反差很大,我很难说哪一个更好,因为他们都在各自主政的区域内,将资源利用到最大限度,将个人魅力发挥到极致。他们都是有理想有实践有成就的党内精英,但一个是农民的儿子,一个是高干子弟,人生经历殊为不同。如果我能将这样两个市委书记一并写出来,对我这个身为正高级职称的高级记者来说,或许是一生的成就。
  2009年9月20日的南通,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金桂飘香,秋风送爽。在南通采访期间,我特意抽出半天的时间,第三次登上了以“八小名山”之首著称的佛教圣地——狼山。狼山最让我印象深刻、挥之不去的,是清代通州州官平翰那幅久负盛名的对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站在这幅对联面前,我思考良久,蓦地有了一个联想和灵感:南通近十年来经济社会的“火山爆发”,终于让灰头土脸、抬不起头来的南通人一扫多年来的郁闷,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而这正像是狼山上的一声长啸。我想,如果我的这本书写好了,将南通的执政理念、发展路径、改革探索传播出去,其对当下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也许会产生山鸣谷应般的回响。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理由和使命鼓舞着我写南通,但是,面对历史与英雄人物的关系,我很难处理。我取来《拿破仑时代》,想看看法国那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是怎样撰写时代与人物的,可是,无论我怎样看,他都是在写人。我与罗一民交流过多次,他不反对我以新华社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但他反复强调不能突出他个人,他一再说南通崛起不是他一个人干的,而是历任班子和各级领导带领770万人民干出来的。
  我答应我会处理好,现在,书稿出来了,我不知道,我有没有兑现我对罗一民的承诺,我只是知道,上海对岸的崛起故事,我讲完整了,内在的肌理差不多也清晰了。若问这部书稿有没有从一个侧面映射这个时代,反思这个时代,激励这个时代,尚不敢肯定。
  我能告诉你的是,我尽力了。





上一本:职场小新 下一本:扫黑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黑马南通的作者是包永辉,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