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唐史并不如烟1:大唐开国


作者:曲昌春     整理日期:2015-06-09 10:26:52

《唐史并不如烟》以轻松风趣的笔法讲述唐朝历史,本书为第一部。令人向往的大唐盛世,却是从貌似窝囊的李渊开始的,在他的前面,是千古暴君的典范——隋炀帝杨广;在他的后面,是千古治世的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夹在“遗臭万年”与“万古流芳”之间,李渊注定是落寞的。然而就是他,大隋独孤皇后的青涩外甥,被表哥杨广蔑称为老太太的人,成为大隋王朝的掘墓人。在隋末的乱世中,李渊不是起事最早的,也不是实力最强的,却是胜利笑到最后的。他以强悍低调的猛人风范,撕开了大隋朝政的伤口,带领李氏男儿晋阳起兵,进剿山西,鏖战洛阳,决战虎牢……打遍天下无敌手,终于奠定了三百年大唐江山的宏伟蓝图。
  作者简介:
  曲昌春,知名历史作家,媒体记者,现居北京。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供职于中央电视台。自幼酷爱历史和文学,致力于通俗历史的写作,对唐代历史很感兴趣,造诣颇深。主张人性化写史方式,以现代视角审视解读历史。出版历史类著作多部如《非常史客:睁眼看历史》《唐史并不如烟》《水浒那些事儿》,其中《唐史并不如烟》系列一经面世便持续热销,积累了庞大的忠实读者群体,被粉丝们亲切地称呼为“神笔曲大”。
  目录:
  第一章王朝更替,那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
  人生就是一杯酒
  谁动了我的唐朝
  李渊的前世今生
  第二章成功?我才刚上路
  在杨家的屋檐下
  我的偶像姨父杨坚
  榜样的眼泪
  起点:千牛备身
  艳遇:射出来的爱情
  尴尬:姨父离家出走了
  外放:插上梦想的翅膀
  第三章夺嫡,皇子的内战
  夺嫡,一场旁观的闹剧
  风起,老二也能当皇帝第一章王朝更替,那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人生就是一杯酒谁动了我的唐朝李渊的前世今生第二章成功?我才刚上路在杨家的屋檐下我的偶像姨父杨坚榜样的眼泪起点:千牛备身艳遇:射出来的爱情尴尬:姨父离家出走了外放:插上梦想的翅膀第三章夺嫡,皇子的内战夺嫡,一场旁观的闹剧风起,老二也能当皇帝叹息,那个被冷落的女子风,从耳边吹起管用的工作麻将口水向太子喷去太子,天下最难当的儿子压垮杨勇的最后一根稻草崩塌,以废立之名当什么也别当废太子当狼爱上羊第四章迷案,永远没有答案这个孩子将来会死的大兴向左,杨广向右坏了,我们都成了失学儿童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男人对自己应该悠着点迷案,迷案弑父淫母?杨广留给后世的问号兄弟,天敌!扶上马,送一程第五章高高在上,大业在我手中大变革大业,在我手中!杨素,你已跟不上我的脚步太子没了驴友杨广,君临天下烈火烹油!第六章辽东,辽东高句丽,大隋眼中的沙出征,我的面前雄兵百万进攻!进攻!大业!大业!论功行赏,秋后算账重整旗鼓,从头再来辽东,如鲠在喉第七章造翻也是一种能力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痛下决心,黎阳起兵战火骤起,洛阳告急急转直下,穷途末路第八章几家欢乐几家愁李渊的机会匪,越剿越多强弩之末,再战辽东第九章一地鸡毛的日子历史上的小人物隋唐的历史转了个弯第十章民心渐失,军心已远雁门,梦碎的地方迷途不知返,找不到回家的路剿匪的N种方法不能解决,那就逃避第十一章问天下谁是英雄英雄辈出的年代风云际会瓦岗山尊号魏公,剑指天下第十二章晋阳起兵晋阳,梦开始的地方联盟东突厥小试牛刀第十三章出征,李唐大旗高高飘扬散官童子李渊斗智,忽悠与反忽悠分歧,起兵路上的进退两难!我要当五品老头一边是粮食,一边是婚姻李渊的变通汇流,天下归心大兴,大兴猛人李靖第十四章李渊向左,李密向右原地踏步内讧,无法治愈的绝症大业的终结两个人的选择鹬蚌相争第十五章最后的江都死结惊变第十六章唐国兴,理万年苦孩子也能当皇帝洞房花烛夜--隔壁第十七章洛阳,谁家天下领导,冒号!来自民间的"狗咬狗"梦碎!两个人的悲剧破碎的肥皂泡最后的死磕李密的末路第十八章天下乱战西征薛举宇文化及的末路黄河清,圣人出刘文静疑案该死的加盟商摩擦,两大阵营的冲突第十九章两个枭雄的人生结局李世民的运气独孤怀恩叛乱猎狗逐兔尉迟敬德报到穷途末路  ——专栏作家李开周
  历史畅销书作家曲昌春在《唐史并不如烟》中,用耐心而细致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这个帝国的全景辉煌,读来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历史作家魏风华
  风趣中不失深度,幽默中更显深沉,笔者用淡淡的笔触将盛世唐朝娓娓道来,既呈现出恢宏大气的大历史观,又在不经意间勾勒出大历史中的历史细节,独具慧眼地把唐朝的纵横面一并展现在我们面前,将唐朝最真实的人和事还原到我们面前。
  ——历史作家高天流云
  这是一部比《明朝那些事儿》还要耐读的书。——专栏作家李开周 历史畅销书作家曲昌春在《唐史并不如烟》中,用耐心而细致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这个帝国的全景辉煌,读来思绪万千,百感交集。——历史作家魏风华 风趣中不失深度,幽默中更显深沉,笔者用淡淡的笔触将盛世唐朝娓娓道来,既呈现出恢宏大气的大历史观,又在不经意间勾勒出大历史中的历史细节,独具慧眼地把唐朝的纵横面一并展现在我们面前,将唐朝最真实的人和事还原到我们面前。——历史作家高天流云 历史静静地待在那里,所有意义都看后人如何赋予。细察一代代人,尤其是年轻的读者如何解读历史,很有意思的,甚至比所谓解密历史真相更有意思。例如这本《唐史并不如烟》,会让我纵览唐朝的兴衰,但我更关心的是作者为什么这样读这样表述历史,琢磨琢磨,真的很有意思。——图书策划人蒙木当李密壮志满怀的时候,晋阳监狱的一间牢房里,有一个人正在遭受牢狱之灾,这个人的牢狱之灾是因李密而起,因为他是李密的连襟(两人的夫人是亲姐妹),政府无法抓到李密,因此就先抓他的亲戚充数。这个人叫刘文静,捕前系晋阳令,时年五十岁。刘文静也是官宦子弟,祖父做过石州刺史,父亲为隋作战牺牲,被追授上开府仪同三司,刘文静本人则受父亲的荫泽袭仪同三司,宦海沉浮,五十岁才做到晋阳令。五十岁才做到县令,对于混迹官场的人来说这份成绩只能算勉强及格,然而刘文静并不这么看,在他看来,富贵就在他的手中,他只是在等待机会而已。刘文静有一个朋友叫裴寂,时任晋阳宫监(晋阳行宫总经理),两人关系甚笃,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身逢隋末乱世,裴寂悲观,刘文静却很乐观。曾经有一次两人一起下榻宾馆,夜晚谈话谈到了很晚,透过窗户裴寂看到长城烽火台上熊熊燃烧的烽火,不禁感慨:“贫贱如此,复逢乱离,将何以自存!”刘文静微微一笑,接过话头:“时事可知,吾二人相得,何忧贫贱!”裴寂不明就里,而刘文静是话有所指,刘文静的话只说了一半,埋下一个伏笔,剩下的另一半他暂时还不想说出来,因为时机还不成熟。不过刘文静很清楚,裴寂的朋友叫李渊,等时机成熟,这个叫李渊的朋友就能带领他们一起做一件大事。现在受李密牵连,身为晋阳令的刘文静变成待罪的囚犯,不过刘文静依然乐观,因为他知道一副枷锁是锁不住他的,他刘文静就是要做大事的人。这几天刘文静一直在等一个人,只要这个人能来,大事就成了一半,荣华富贵都不在话下。按照刘文静的推算,这个人应该来了。刘文静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人走了进来,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唐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说起李世民,可不简单,单从血缘看,此人就很了不得。他的曾祖父是八柱国之一李虎,他的曾外祖是八柱国之首的宇文泰(母亲窦氏是宇文泰的外孙女),他的祖母是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女儿,从血缘上看,李世民身上流淌着三个柱国的血液,分别是宇文泰、李虎、独孤信,他也相当于三人的合资产品。此时与他同样神奇的还有李建成、李元吉,而到玄武门之变后,有这三种血缘的只有他一个人了,自此唯独一人,再无分号。刘文静是通过裴寂的引荐认识李世民的,一见李世民,他就觉得这个青年非常与众不同。在他看来,李世民有刘邦的大度,有曹操的神采,绝非凡人。他的朋友裴寂却不这么看,这是因为他跟李世民太熟了。在他看来,李世民就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一个十九岁的大孩子,哪里谈得上英明神武呢?什么刘邦的大度、曹操的神采,别逗了,我看也就长得像一个人,谁?他爹——李渊。刘文静没有理睬裴寂的反应,在他心中已经断定李世民是个非凡的人物,因此在屈指可数的几次交流中,他争取给李世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言语中流露出对时局的关心和对天下的关注,而这些正是吸引李世民的地方。现在刘文静已经身处牢狱,李世民还能不能想起那个只有数面之交的朋友呢?刘文静的判断没错,李世民不仅想起来了,还亲自来了,目的就是与刘文静来一次“狱中对”。当年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定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调,现在刘文静与李世民也在筹划自己的天下大事。两人刚一开始还有点含蓄,刘文静还有点遮掩。李世民:时局这么乱,可怎么办呢?刘文静:天下大乱,除非有刘邦、刘秀的才能,除此之外,无法平定。李世民:你怎么就知道没有这样的人呢?别跟我绕弯子了,我这次来不是婆婆妈妈地来看你,而是来跟你商量大事的,你要信得过我就说,信不过,我转身就走!刘文静一看,机会来了,赶紧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如今皇帝远在江都,李密包围洛阳,天下的乱民数以万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个能拯救天下的人出现,挥动义旗,天下的乱民都会听从他的命令,然后以这些人为基础,妥善使用,夺取政权,易如反掌。我当晋阳令已有数年,太原城内有很多百姓都是逃难而来,我知道他们中谁是豪杰,谁可以加以使用,只要义旗一举,十万人马瞬间可以召集。而你父亲手下还有数万军队,两股力量合到一起,趁大兴政府空虚,长驱入关,号令天下,顶多半年,大业可成!”刘文静刚说完,李世民激动地握住了刘文静的手:“君言正合我意!”刘文静确实是一个军事天才,在随后的起事中,一切都按照刘文静预计的发展,从公元617年五月十五日李渊逮捕副留守长官王威、高君雅开始,到这一年十一月九日攻破大兴,整个起事过程,历时不到半年。走出监狱的李世民踌躇满志,他知道在未来的几个月中一定会有大事发生,而他和他的父亲将成为历史的主角。尽管李世民的活动都是在私下进行,可这一切都被李渊看在眼里。他并不是不知道,只是装作不知道。对于隋室,他有着复杂的感情,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孤独姨妈给的,自己作为外甥去争夺姨妈家的天下,感情上他有些接受不了。再者,年轻气盛的李世民可以不考虑家族的利益,头脑一热就举旗造翻,而自己呢,自己从七岁就袭了唐国公,自己的所作所为要对得起祖上的血汗,也要照顾到家族的利益,一百多口人的身家性命毕竟不是闹着玩的。造翻看起来只是一咬牙、一跺脚,事实上却没有那么简单,如果侥幸成功,荣华富贵不愁,如果不幸失败,那么整个家族连个立锥之地都没有,还要背上千古骂名,不到万不得已,走投无路,谁又愿意造翻呢?踌躇满志的李世民暂时没有管李渊的态度,他准备先从父亲的外围做工作。做通了外围的工作,父亲的工作就好做了,而外围工作的重点就是晋阳宫监裴寂。裴寂这个人其实比较平庸,宦海浮沉多年,脾气早就磨没了,现在担任晋阳宫监也就是混个日子,平常没有别的爱好,就是爱好赌点小钱,这一点跟杨素的弟弟杨约一样。有爱好就好办,而且裴寂这个爱好用钱就能解决。李世民动用了父亲给自己的私房钱,并把这些钱提供给龙山县令高斌廉,让高斌廉每天都找裴寂赌钱,条件只有一个:只许输,不许赢。以前裴寂只是把李世民当成半大小子,从来没有把他当回事,因为他和他爹李渊太熟了。现在通过解除监禁的刘文静牵线,裴寂与李世民有了接触,经常四个人一起厮混,刘文静与李世民喝茶聊天,高斌廉和裴寂一旁赌钱。时间久了,裴寂也赢得盆满钵满,跟李世民也是越混越熟。眼看时机成熟,李世民把自己的大计划与裴寂交了个底,拿了人家钱财的裴寂也终于答应,跟李世民一起做李渊的工作。正巧此时,李渊也在为自己的前途发愁,因为他收到了皇帝杨广的问责诏书。事情的起因是去年一年与东突厥作战的失利。当时李渊刚刚上任不久,东突厥派骑兵进犯马邑郡,得到急报的李渊安排副留守长官高君雅会同马邑郡太守王仁恭出兵抵抗,结果屡战不利,后来就被御史到皇帝杨广那里参了一本,现在皇帝追查了下来。虽然失利不是李渊的直接责任,但他毕竟是高君雅的上级,追查起来他是要负领导责任的。现在他和高君雅都被暂停职务,等候调查。听说李渊被暂停职务,李世民觉得机会已经来临,壮着胆子向父亲试探。“现在皇上无道,民变四起,晋阳城外都是战场,如果您还拘泥于做臣属的小节上,下有盗匪你杀不完,上有皇帝的严刑在等着你,危险时刻随时有可能来临。然而如果现在起兵,反而可以转危为安,这可是天赐良机,不能错过!”听完儿子的话,李渊吃了一惊,他知道儿子在背后做小动作,但是他不知道已经筹划到这个地步了。李渊顿时表现得很愤怒:“汝安得为此言,吾今执汝以告县官!”作势拿起笔,却又放下了,无奈地对李世民说:“吾岂忍告汝,汝慎勿出口!”李世民走后,李渊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儿子的话很有道理,然而起兵的风险太大了,自己承担得起吗?第二天李世民又来了,父子间又有了一次深谈。李世民缓缓地对父亲说,“现在乱民越来越多,国家已经失控,以父亲您的一己之力,能把盗匪都抓完吗?即使都抓完又怎么样,太仆卿杨义臣不就是一个例子吗?他剿匪算成功吧,可现在呢,还不是被皇帝冷落,朝不保夕。再说现在外边都在传李姓当王,右骁卫大将军李浑没有什么过失就被满门抄斩,现在皇帝对李姓的大臣和将军都起了杀机,父亲您还以为自己高枕无忧吗?眼下之计,只有采用我昨天说的方法才能转危为安,事不宜迟,不要犹豫了!”其实不用李世民说,李渊也很清楚这些道理,他知道,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在现实中,只有刀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全的。如果刀把握在别人的手里,需要依赖别人的宽恕才能活命,那就始终是不安全的。李渊悠悠地对李世民说:“吾一夕思汝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亡躯亦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矣!”这是李渊第一次比较清楚地表态,实际上他知道,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造翻,实在是已经没有安全感了,那就跟儿子一起反了。李渊正在烦恼的时候,老友裴寂又来了,裴寂也是来做他的工作的。裴寂先给他交了一个底,这次交底让李渊吓了一跳。裴寂告诉李渊,上次喝酒之后他安排陪李渊上床的那两个美女其实是晋阳宫的宫女,也就是说,李渊睡了皇帝杨广的宫女。裴寂的话让李渊直冒冷汗,“侵犯宫女”可是死罪啊,那是给皇帝戴绿帽子啊。看李渊有些含糊,裴寂又加了一把火:“你家二小子李世民最近正在私下招募兵马,打算创立大业,这事如果让皇帝知道,就是死罪;我安排宫女陪侍你,如果让皇帝知道也是死罪。我跟世民已经通过气了,我们决定一起干,就差你表个态了!”看着一本正经的裴寂,李渊意识到,自己是被裴寂和自己的儿子算计了,只可惜他们的算计多余了。即使他们不算计,不筹划,李渊也在心里自己筹划,他比李世民他们更清楚国内的形势,至于直指关中的布局他也盘算过。别忘了当年杨玄感起义的全过程他都关注过,杨玄感的棋没做活,主要就是关中的眼没有做活。事已至此,李渊就坡下驴:“吾儿诚有此谋,事已如此,当复奈何,正须从之耳。”就在李渊着手准备的时候,皇帝杨广的诏书又来了,着太原副留守王威将李渊、高君雅解赴江都问罪。得知消息之后,李世民火速拜见李渊,敦促父亲马上起兵,只要大旗一举,各地起义军必定纷纷归降,再加上裴寂在晋阳宫积累的财富,大事必成,千万不能拘泥小节,被朝廷使节抓走,那可就什么都晚了。忍无可忍,那就无须再忍,没有安全感的李渊决定起兵,命李世民暗中准备。然而就在这时,杨广的使节又来了,宣布赦免李渊,既往不咎,即日起官复原职!得,这下起兵又没有理由了,暂时又安全了,李渊又紧急通知李世民,梢安毋躁,先观望一段再说。平静下来的李渊没有停止思考,他又想起了很多往事。前年当河东讨捕使时,大理司直夏侯端当他的副手,两人有过一次深谈。夏侯端精通天象、占卜、面相,对李渊非常看好,他告诉李渊,夜观天象,帝星不稳,晋阳上空却有异象,恐怕对应的就是你,现在皇帝忌恨李姓大臣和将军,李浑已经死了,下一个有名望有能力的可就是你了!当然天象可能就是说辞,乱世之中很多人都想押宝,寻找大富贵的机会!去年李渊当上太原留守之后,鹰扬府司马许世绪也劝过李渊,“外面都在传言李姓当王,而你又拥有太原郡、雁门郡、马邑郡、楼烦郡、西河郡五郡的兵马,如果以这些资源起事,可以成就帝王的大业,如果待在原地不动,这些地方四周都可能受到攻击,轻而易举地被人灭亡,对于这些,你可要自己考虑清楚!”(又一个思变的投机分子!)屈指一数,劝说李渊起兵的还有好几个,分别是行政司铠武士彟(武则天的父亲),前任太子左勋卫唐宪,以及唐宪的老弟唐俭。这些人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对现实不满,人心思变,他们都想把宝押在李渊身上,一旦大事成功,他们就是开国元勋了。对照当时的记载,有些史书声称晋阳起兵是李世民一手策划的,其实太武断了。李渊并不是毫无准备,也不是完全被李世民牵着鼻子走,只是他比李世民考虑的事情更多,顾虑的事情更多,因此一直拖延,迟迟不肯起兵!看着李渊迟迟不肯起兵,刘文静急了,熟读兵法的他明白“先发制于己,后发制于人”,如果就这么拖延下去,消息一旦走漏,大家就全得完。现在只有一个办法,逼迫裴寂找李渊摊牌。刘文静找到裴寂,揪着裴寂的衣服警告说:“你是晋阳宫监,居然提供宫女供客人奸淫,这可是死罪!再说,你是不是诚心想害唐公呢?是不是想拉着他给你垫背呢?一句话,唐公不起兵,大家全完蛋!”本来裴寂心里就打鼓,经刘文静一说,心里更怕了,赶紧去找李渊摊牌:“大哥,求你了,赶紧起兵吧!”经过几天思考的





上一本:权力的艺术:托马斯·杰斐逊传 下一本:爱与黑暗:“二战”时期欧洲的同性恋者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唐史并不如烟1:大唐开国的作者是曲昌春,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