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


作者:吕世浩     整理日期:2015-06-04 18:19:21

吕世浩先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被台湾大学学生誉为“四年修不到,成终生遗憾”的人文通识课程。他在免费大型公开在线课程项目MOOC开设的《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秦始皇》,以其深厚的实学、过人的口才与缜密的分析能力,对秦始皇进行了深度解读,一开课便引起巨大回响,掀起了一股“秦始皇成功学”风潮,学生遍全世界。本书是吕世浩先生根据他所教授的授课内容精心编写而成。
  在秦始皇登上权力顶峰的过程中,先后有权臣当权,嫪毐作乱,亲母背叛,郑国祸秦……他是怎样一一应对处理的?统一六国以后,他定封号,去谥号,大兴土木,寻求长生不老……他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覆灭的?作者将每一个重要事件作为案例,先提出设问,思考事件发生的背景,然后进行史料分析,不断质疑,联想现实,步步推演,带领读者从现实穿越到历史中“成为”秦始皇,重新理解秦始皇的每个重要抉择,掌握秦始皇一生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将秦始皇充满争议又波澜壮阔的一生与读者自己的生命历程相互印证。
  在作者笔下,数千年前的历史人物从纸上冷冰冰的几行描述,演变为可理解揣摩、甚至可感同身受的血肉具象。在领悟历史发展大势的同时,让读者回到现实,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将前人经世致用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智慧,并且能够运用到当今社会中,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明智、有效率的选择中去,真正做到让历史对现实的人生有“大用”。
  作者简介:
  吕世浩,北京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曾追随清朝皇室后裔、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在传统私塾中学习四书五经近二十年,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后师从宿白、徐苹芳、阮芝生等历史学大家,现任教于台湾大学历史学系,致力于《史记》、中国传统经典、上古秦汉史、历史考古学等领域的研究。
  作为作者最具代表性的普及性作品之一,《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秉承“将灌输知识变成提高智慧、将培养工匠变成培养精英”的理念,运用商学院“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设身处地、揣摩通透、体贴入微、洞见表里”的方法,将秦始皇作为人生思辨最好的样本,不讲奇闻轶事,不求惊世骇俗,强调思辨,启发性地传授读者读史方法。前言从秦始皇帝到奉元复性:一位管理学者的思辨
  国际管理学会终身院士暨前主席陈明哲
  世浩是我的“奉元”同门,但我们在书院读书的时间前后相差二十多年,本应无缘相识,却在近两年因先师爱新觉罗毓鋆而结缘。书院三十年前名为“天德黉舍”,后来改为“奉元书院”,其宗旨以“以夏学奥质,寻拯世真文”为核心。
  我与世浩的专业迥然不同,他是历史考古学者,个人则钻研企业管理,个性加上专业训练,个人向来谨守学科分际,不敢轻易逾越自身专业而提出评论;此次世浩盛情邀约,首次破例。一来是世浩学养俱佳,才华横溢,更有忧世济民之心;再者,此书打破传统历史的框架,文章铺陈与扩展方法都让人读来没有距离感,加上本书的宗旨,亦与个人在管理教学、研究和平日所思、所行若合符节,对我自己有很大的触动与启发。因此,恭敬不如从命,谨为文写序推荐,也借此介绍文章特色给各位读者。
  “原始察终,反求诸己”。本书将历史人物以接近管理学“案例研究”的方式进行论述分析,以秦始皇为主轴,探讨了环绕秦始皇身边的人物及具体事例,以一个个“小案例”从秦始皇帝到奉元复性:一位管理学者的思辨
  国际管理学会终身院士暨前主席陈明哲
  世浩是我的“奉元”同门,但我们在书院读书的时间前后相差二十多年,本应无缘相识,却在近两年因先师爱新觉罗毓鋆而结缘。书院三十年前名为“天德黉舍”,后来改为“奉元书院”,其宗旨以“以夏学奥质,寻拯世真文”为核心。
  我与世浩的专业迥然不同,他是历史考古学者,个人则钻研企业管理,个性加上专业训练,个人向来谨守学科分际,不敢轻易逾越自身专业而提出评论;此次世浩盛情邀约,首次破例。一来是世浩学养俱佳,才华横溢,更有忧世济民之心;再者,此书打破传统历史的框架,文章铺陈与扩展方法都让人读来没有距离感,加上本书的宗旨,亦与个人在管理教学、研究和平日所思、所行若合符节,对我自己有很大的触动与启发。因此,恭敬不如从命,谨为文写序推荐,也借此介绍文章特色给各位读者。
  “原始察终,反求诸己”。本书将历史人物以接近管理学“案例研究”的方式进行论述分析,以秦始皇为主轴,探讨了环绕秦始皇身边的人物及具体事例,以一个个“小案例”的方式,进行主客观分析,不但分析人物的性情,亦剖析当下的历史条件与局势,以及人物的策略、思考与抉择,最后再探究其是非成败的道理,细细读来,令人有所思、有所得。
  有别于坊间历史书籍,本书采用少见的双向互动模式,不仅透过多个案例故事拉近读者与过往历史的距离,同时还利用“换位思考”联结读者与书中人物的关系,这对启发普通民众,乃至于管理阶层的思辨能力都有莫大帮助。例如书中谈及张良得黄石公兵书的故事,流传千古仍发人深省,本书巧妙结合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来诠释《史记》,告诉读者“忍”与“先”不仅是张良从黄石公的无言身教所学到的受用心法,也是张良后来协助刘邦得到天下的智慧源泉。
  “见盛观衰,慎思明辨”。本书以史证经、以经论史的角度,贯穿了人物的时代精神,在分析不同历史人物想法的过程中,以“思辨”方式启发读者进行大是大非的思考训练,透过以人物为中心的《史记》,着眼于任何人物在历史上的影响,让读者在历史事件的激荡中,明白每一个历史人物身处错综时局时,所展现的思虑与谋略。
  从本书中,读者可从多元角度来培养“因人而异”“见仁见智”的思辨能力,进而建立具个人见解的思维观点,而非只是依循传统、墨守成规,只求“标准答案”的思考逻辑。
  “春秋重人,大易通变”。本书具有深刻的人性关怀,延续春秋精神与《易经》穷变通久的思想。作者怀着忧时济世的人文关怀精神,提出历史的三次巨变:第一次是从仰韶时代到龙山时代,第二次巨变是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代,第三次巨变则是从鸦片战争到今天。
  作者借由深入探讨第二次巨变,分析秦汉英雄人物面对时代变革的胸襟与处世精神。并以积极正向的态度,鼓励正处在第三次巨变的我们,从历史脉络中汲取明哲保身与经世致用的智慧,培养全方位应变能力。中华文化不讲求末日观,而我们也没有悲观的权利,未来历史的发展完全在我们起心动念之间,面对第三次巨变中价值观混乱、人心浮动、社会对立增加的情形,我们只有一肩承担起历史责任,深刻思考人心所向,找到解决天下人问题的方式,才能开创人类文明盛世的新视野。
  “感动(化)人心,奉元复性”。本书提出了历史的三个功用:“启发智能”“审时度势”“感动人心”。隐含在这三个功用中,还有第四、第五……历史的功用,其中包括“反求诸己”“明辨是非”到“奉元复性”。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反求诸己的自省功夫,不仅让读者发思古之幽情,更发挥了“古为今用”之效,以古人思想来启发后人智慧;培养明辨是非与拨乱反正的能力,一扫我们心中的迷茫,重显人类共同价值的澄明。
  奉元复性则是回到人类的根本──“人性”。历史是“人心人性”的组合,从“人心人性”来了解历史是最直接、最务本的方式,也唯有回归到“人心人性”才能掌握历史脉动与规律。历史本有其规律,在此规律面前,唯有秉持谦卑、自省、警惕的恭敬心,方能发掘历史长流中的“真”与“性”。
  对于目前身处高科技网络时代的青年,容易抱持追求时尚、只重当下,去历史化、流于片面或单向思维,以及自以为是的心态来说,更是一记当头棒喝。回顾历史是要让我们以古鉴今、拥有超越自我格局的远见,以及带领社会前往光明方向的改变力,响应本书提出在第三次巨变的当下,此时此刻,我们更需敞开视野与胸怀,顺应人性与良知,回归中华文化“夏学”的源头,使华夏文化能对全人类做出和平贡献。
  课程点评(吕世浩先生的中文慕课赢得了众多学员的好评,我们特选取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评语,以飨读者):
  今天还有多少人对读史感兴趣呢?大概都去读成功学了吧。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也许通过阅读本书,他们能得到的远比成功学的多得多。(音悦忧蓝)
  在我人生的低谷时期,我有幸听到了吕老师的授课,并且幡然醒悟、豁然开朗,感觉心境陡然上升了一个层次,不再为诸多小事烦扰。(Yiruvera)
  这是一堂关于理智与情感、成功与失败、做人与做事、推销自己与说服他人、自欺与自傲、知己与知彼的历史哲理课。(桃之妖妖)
  本人是学工科的,昨天头一次听吕世浩老师的历史课,体会到了历史课的有趣和有用,心胸开阔,思维活跃,特别是从灌输知识到提高智慧、从培养工匠到培养领袖的授课理念,受益匪浅。(凡人)
  就像吕老师所愿的那样,学习,不是只学知识本身,而是要透过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做一个哪怕不是重要历史人物,但是却可以在巨变当中不随波逐流能明辨是非的普通人。(法式土豆泥)
  张良的故事破解了我现在一个项目的困惑……早上迫不及待与整个团队沟通,换了思路马上柳暗花明又一村。(Wongjack)
  什么是“思辨”?真正的历史教育应该重视“思辨”,但什么是“思辨”呢?
  在这里,我举个大家熟知的例子来说明。相信各位在中学课本里都读过《木兰诗》这篇诗歌,诗歌的一开头是这样说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请问各位,“唧唧”是什么声音?
  按过去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的,绝大多数的人都会立刻回答我:“唧唧是织布机的声音。”为什么呢?因为课本的标准答案是这样写的。
  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么你可能在“思辨”上还需要更努力一点。因为真正的答案,作者其实已经写在接下来的两句里: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作者清楚地说出,这时只听见叹息的声音,因此“唧唧”是叹息声。
  不愿面对这样的答案吗?历史学讲求“孤证不立”,我们可以举出更多的例证来证明这一点。
  “唧唧”一词,也出现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前句是“已叹息”,后句是“重唧唧”,可见白居易也以“唧唧”为叹息声。试想,如果“唧唧”是织布机的声音,难道白居易是先听了琵琶乐声后叹了口气,然后听了女子讲话后就开始当场织布吗?
  当然,或许各位不服气,《琵琶行》是唐朝的诗,《木兰诗》是南北朝的作品,两者可以这样互证吗?
  说得有理,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唧唧”在南北朝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意思。
  1.南朝梁施荣泰《王昭君》诗:“唧唧抚心叹。”
  2.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树出云,咸皆唧唧。”
  3.北魏《元举墓志铭》:“履朝独步,伦华非匹。一见唧唧,宋朝更生。”
  这些都是唐前文字,所有的“唧唧”都是指叹息之意,可以证明当时人确以“唧唧”为叹息声。
  事实上,将“唧唧”当作织布机的声音,这样的解释除了中学课本外,在古籍中似乎找不到任何例证(如果你能找到,欢迎提供)。因此不管你认为“唧唧”听起来多么像织布机的声音,这都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会,是因为古时的语音和今日有很大的差别。而在古代,织布机也不是发出“唧唧”声,而是“札札”声。《古诗十九首》有“札札弄机杼”,白居易《缭绫──念女工之劳也》有“丝细缲多女手疼,札札千声不盈尺”,都足以为证。
  希望各位千万不要误会,以上的讨论并不是在考验大家的语文水平,而是想点出一个可怕的事实:
  明明问题的答案就在下面两句,明明作者已经说得这么清楚,为什么我们过去却毫不质疑课本的答案,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思辨能力?
  即使你读了再多的书,记得再多的标准答案,得到了再好的成绩,如果这一切要拿你宝贵的思辨能力去交换,都是不值得的。因为,思辨是一切智慧的开始。
  读书,是为了做知识的主人,不是为了做知识的奴仆。
  





上一本:武汉有个户部巷 下一本:神话与现实:1975年西贡大捷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的作者是吕世浩,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