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谈起古代,仕途就这回事


作者:张程     整理日期:2015-01-23 15:58:53

《谈起古代,仕途就这回事》梳理了中国古代文人为官之路,详尽系统叙述官员从录取到退休的方方面面,读者们可能穿梭在达官显贵、下僚小吏、落第士人、隐士僧侣甚至市井小民中间,徜徉在不同的朝代和琳琅满目的衙门之间。野史、传说同正史一样得到了认真的对待,登堂入室,在本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几千年的官场文化,形形色色的制度、规则、职场生活、斗争、浮沉、权利规律等都在这里汇集。官场也就是官僚机构却屡屡重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前进和变革。
  作者简介:
  张程,青年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研读政治学、外交学。著有《泛权力》《禅让:中国历史上的一种权力游戏》《夺宫:中国历史上的宫门之变》《脆弱的繁华:南宋的一百五十年等,另有译著、编著若干。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科举:古代官吏的考取途径
  第一节科举还算是个好东西
  第二节科举之难,难于上青天
  第三节别有一番苦滋味
  第四节考试定终身,悲喜两重天
  第五节金榜题名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第二章职责:古代官吏的职场生活
  第一节走马赴任和身份证明
  第二节古代官吏的具体工作
  第三节难缠的衙门小鬼
  第四节官员也有难念的经
  目录:
  第一章科举:古代官吏的考取途径第一节科举还算是个好东西第二节科举之难,难于上青天第三节别有一番苦滋味第四节考试定终身,悲喜两重天第五节金榜题名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第二章职责:古代官吏的职场生活第一节走马赴任和身份证明第二节古代官吏的具体工作第三节难缠的衙门小鬼第四节官员也有难念的经第三章官魅:全民狂热的原动力第一节当官的经济账第二节古代衙门的“三公消费”第三节编制外的官人和衙门第四节古代官吏的青楼梦第四章规矩:衙门里的明规则与潜规则第一节绕不开的体制“暗箱”第二节新官上任必烧的三把火第三节有些事儿比政绩更重要第四节为官切忌犯众怒第五章捷径:官员任用与升迁的争斗第一节古代官场的人脉关系第二节官吏的圈子与群体第三节“唯上”与“圆滑”第四节官场的“名”与“利”第六章谢幕:退休制度和官员晚年生活第一节退休前后的挣扎第二节“被退休”的无奈第三节古代官吏的退休生活第四节盖棺论定身后名第七章病态:古代官吏的“职业病”第一节官场礼多人情薄第二节寒暄声中的禁忌第三节自古忠孝“两不全”第四节腐败是官场癌症第五节“中国人的官瘾实在深”第八章怪圈:衙门背后的权力规律第一节“海瑞—李用清现象”第二节王朝腐败周期律第三节“清官”不一定是好东西第四节人生终须一个土馒头参考文献附录:清代官职表后记序梅毅(著名历史作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衙门口是一个奇妙的地方。站在衙门口往里看,可以看到官场百态,看一个个官员粉墨登场;站在衙门口朝外看,可以看到市井炎凉,看社会如何围绕着衙门运转。看不懂没关系,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衙门口看到的一幕幕,保管精彩。说不定,一不小心看到了不该看的,就会连累“衙门口”成了一个“敏感词”。现在,我的老朋友张程就选择站在衙门口,对着读者诸君大谈特谈古代衙门和官场中人。他谈了衙门和官吏的方方面面,大到王朝的官制,小到官员轿子的规格,每个方面都独立成章,又在逻辑上紧紧相扣,最后组成了这本很好看、很耐看的书。书名就叫《谈起古代,仕途就这回事》。这里面的内容,表面上都在谈古代官场,谈古代官员的工作和生活,实际上,它在谈衙门在古代社会的巨大影响,在谈古代中国人对官场的追捧和无奈。一开卷,《谈起古代,仕途就这回事》就直言“科举考场通向官场”,古代社会对科举的痴迷就是对官场的痴迷,接着分章节介绍了古代人该如何进入官场,进去后怎么生活、怎么工作、怎么退休,以及退休后的待遇和晚景。把这些内容串起来,就是古代官员的一生了。之后,书中辟出三章,介绍在衙门里流传的“官场病”、“衙门规律”和从古代笔记、小说中挖掘的官场案例。如果哪位读者设身处地,把自己嵌进去,说不定能过一把在古代当“官老爷”的瘾。我以前看到过不少讲古代官场的图书,其中多数是浮躁的出版商找人拼凑或者“编著”的,内容不忍细看,更不能当真。也有一些是象牙塔中的先生们的大作,一写出来就准备束之高阁,或者当做“著作等身”中的一本的。多数读者看不懂,也看不下去。但是,张程这本书不同,既通俗又不失严谨,既扎实又不枯燥晦涩。张程是北大政治学科班出身,又是近年来颇为活跃的青年历史作家,写的东西有学院气,又照顾读者的阅读喜好。他不是为了写衙门而写,而是想把衙门写好,把衙门里的古人写活,从正史、野史、趣史中拉出了不少有趣的人和事来摇旗呐喊,来说服读者、吸引读者。看了后记,我才知道,在这本书中,“正史与小说、典故与白话、权力斗争和制度变迁、政治史和社会史并肩而立,读者们可以穿梭在达官显贵、下僚小吏、落第士人、隐士僧侣甚至市井小民中间,徜徉在不同的朝代和琳琅满目的衙门之间。”我特意闭上眼睛回顾了一下刚刚浏览的内容,还的确有那么一点“徜徉”在古代市井中的味道。这趟“徜徉”的感觉是沉重的。衙门制度(官僚制度)是我们历史的一大特产,这个制度的弊端和成就一样明显。“腐败就是政治的顽疾,像癌症一样无法根治”、“官衙的后门直通造假工厂的正门”、“论资排辈的升迁环境,也迫使官吏们要少做事、少出错,争取‘无灾无病到三公’”、唯上和圆滑的古代官风、恋栈不去的老官僚等,无不指出古代官场的弊病。而种种官场病态的集大成者就是弥漫中国社会的“官本位”思潮。由此,这本书深入到了社会层面。张程从社会史的角度看中国历史的变迁,这也是现在历史图书的一大写作趋势。我建议那些有意于衙门人生的“有志青年”,在急着往衙门里面扎之前能够站在衙门口,看看古代官场的生态和市井炎凉。我也建议以下人群不必阅读本书:两岁开始看“新闻联播”现在佩戴“五道杠”的人;认为阳光下的一切都是光明的人;忙着背英语单词准备出国做世界公民的人。我建议其他读者,都应该好好读读《谈起古代,仕途就这回事》。是为序。第一章科举:古代官吏的考取途径衙门口:为官中国千年史第一章科举:古代官吏的考取途径清朝某年的江苏乡试,应考的考生中有位拄着拐杖的老秀才,挤在入场的人群中蹒跚而行,引人注目。主考官仔细打量这名老秀才,大吃一惊:这不是当朝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王鸣盛的父亲王尔达吗?他忙走上前劝王老秀才说:“老伯正当颐养天年,不必来吃这苦了。”王尔达正色说:“你错了,大丈夫奋志科名,应当自己取得,如果借着儿孙之福,自暴自弃,我深以为耻。”王尔达的这份执著在科举时代赢得了一片赞叹声。这片声音的背后隐藏着全社会对科举功名的尊崇和追求。科举入仕是千年官场的正途,如果一个人不是通过科举而是通过其他途径做的官,即使位极人臣也觉得是个遗憾。晚清名臣曾国藩28岁时以第三甲42名的成绩考中了进士,应该说年轻有为,很拿得出手了。但曾国藩却对此耿耿于怀,引为终生憾事。为什么呢?他嫌自己的名次太低了。要想考察中国古代官场和官场中人,科举是绕不开的话题。科举引得无数读书人竞折腰,皓首穷经,孜孜以求,进而塑造了读书人的言行操守。科举不仅仅是读书人入仕的准入证,做官的敲门砖,还渗入官员的交往进退、宦海沉浮;它不仅仅让士大夫们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还像是一张大网,包裹住社会的方方面面。科举考场直接通向官场,对科举的痴迷就是对官场的痴迷,对功名的追求就是对官位的追逐。科举网络对社会的包裹,其实就是“官本位”思想在社会的泛滥。因此,科举不单单是一项政治制度,还扩散为政治的背景因素。第一节科举还算是个好东西知识分子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是如何实现个人价值。读书人空怀满腹经纶,徒有一腔抱负,实现不了,只能发发“怀才不遇”、“冯唐易老”的感慨,于人于己都无益。现代人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很多,可以经商致富,横跨农工商各业,用金钱来衡量自我价值;可以投身艺术,在歌舞、书画、戏曲等领域里驰骋,张扬个性,追求精神满足;还可以教书育人,在学术殿堂中著书立说乃至开山立派。然而,古代读书人的途径很窄。你去经商,官府对你征收繁重的税赋,将你视为不稳定的低等阶层,老百姓则认为“无商不奸”,把经商致富的人视为“暴发户”、“为富不仁”;你去做工匠、画画卖字或者作曲唱戏,别人视你为贱民,和乞丐同流,还要连累得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来;你去教书育人做学问,可官学都是政府兴办控制的,里面品级森严,俨然一个小官场,去教私塾则要仰人鼻息,为生计奔波,很难安心做学问。于是,古代读书人可选的道路几乎只剩一条:做官去!只有做官才能获得施展才华的平台,才有可能让理想化为现实。有人说,我不当官,我去做和尚道士,或者归隐山林,总可以吧?且不说大多数的人达不到出家或者归隐的境界,就算达到了你也还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要官府的人承认你的身份,给你发个度牒,不然的话你就是“野和尚”、“游方道士”;一个是解决吃穿用度的物质基础问题。晋末的陶渊明是读书人归隐的先驱、千年闻名的隐士,可除了最初的三四年光阴,陶渊明归隐的大部分时间生活窘迫,最终在饥寒贫病中死去。没有“阡陌纵横”的经济基础,世外桃源只能是个传说。在古代,出家和归隐更多的是读书人自我炒作、自抬身价求官的终南捷径。所以,古代读书人如果不想蹉跎一生、无所作为,就必须去做官。士(读书人)和仕(做官)合二为一。儒家宗师孔老夫子就在仕途上孜孜以求,三日见不到君主就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亚圣孟子更是大呼帮助君主治乱平天下“舍我其谁”。孟子进一步说明:“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也。”(《孟子·滕文公下》)比两位圣人晚些时候的苏秦刻苦学习,留下了“刺股读书”的典故,应该说学识渊博、能力出众,但长期没有官做,生活穷困潦倒,“羸滕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连父母兄嫂都不理他,真可谓是孟子所说的无地流民、亡国诸侯。待到游说诸侯成功,苏秦身挂六国相印衣锦还乡,父母张乐设饮提前走了三十里地迎接儿子。嫂子更是匍匐在地长跪不起。苏秦问嫂子:“大嫂,你为什么前倨后卑,态度反差这么大?”嫂子回答:“因为小叔子现在做了相国,地位尊贵,有万贯钱财啊。”苏秦不禁感叹:“读书人贫困的时候,父母不把你当儿子看;发达了以后亲戚都来巴结你。人生在世,权势地位的力量真是强大啊!”有没有做相国,并没有影响苏秦的学问才能,但决定了苏秦的生活境遇,决定了他能否实现心中的抱负。秦汉以来,做官更是成为衡量读书人贵贱荣辱和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成为他人对待读书人最主要的考量因素。读书人全往仕途上挤,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当上官呢?最初的官位是世袭的。一个人的家庭出身决定了他的政治地位,王公卿士世代垄断官职。平民子弟想要跻身官场就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建立骄人的功绩。西汉之后,征辟制兴起,成为世袭制的补充。朝廷可以征召地方贤才,官员可以荐举孝子廉吏做官。征辟制为官场选取了部分德才出众的官吏。但这样的操作缺乏透明度,征辟的标准操于权贵之手,得官的人数也很少,对改变平民子弟的政治地位帮助不大。征辟制到魏晋时代被九品中正制代替,人才被分为上中下三等九个级别,分别授予官职。权贵家庭把持评定,相互攀附,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形成了变相世袭的门阀政治。平民子弟的入仕途径依然窄小,改变社会地位的可能性不大。权力垄断官位分配,导致大批身体羸弱、不识五谷、畏马如虎的世族子弟20岁就能登殿入阁,而普通人家子弟即使才能出众,年过三十也仅可补为刀笔小吏,从底层做起。这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政治体制本身的新陈代谢。在这样的背景下,隋唐科举制的横空出世,无疑是历史的进步。科举开放了政权,摒弃了种族、出身、地域、年龄、财富等外在因素,只考量个人学识,允许所有人自由竞争科举是有报考限制的,如娼妓、优伶、皂隶、乞丐等不能报考,家奴或谋逆之人也不能报考。但是,这些人的子孙只要脱离此项身份一定时间,一般是三代,就可以正常报考。所以,科举在理论上是向所有人敞开的。。所有想做官的人,只要能通过统一的考试就能入仕;相反,即便是王侯子弟,通不过考试也只能做一辈子平民百姓。这就排除了权力因素的干扰,限制了既得利益集团,在理论上实现了公平公正。同时,考试剔除了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和碌碌无为的庸才,能为政治体制补充高质量的官吏。这对政治体制的高效运转和长远发展是有益的。所以,科举制设计秉承的公平公正原则和择才而用的做法,相对之前各项入仕制度有着巨大进步。





上一本:满洲评论 下一本:晚清中国社会变革与日本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谈起古代,仕途就这回事的作者是张程,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