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敏君为公认的国际艺术家,大多数人进而认为他的创作更加具有“国际化”,但我们看到,他的这种“国际化”特征并不是以对西方艺术标准被动的迎合与自身主动的转型为代价换取的,而是他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地形成了清晰的文化轮廓和成熟的语言图示,在描述群体意识的同时强调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中又带有强烈的群体符号,这种成功的置换使得岳敏君的作品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异军突起。 作为一位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在面对自我不断建构起的审美态度时,岳敏君却总能保持亲密有度,不放弃对自我形象的重复塑造,也不完全依赖已有的模式,不断深入探索。在这次“公元3009年之考古发现”的展览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既亲切又陌生的岳敏君,他将一千年以后的思考提前呈现了出来,他继续自嘲并反讽了我们所经历的文化政治与文化现实,但似乎更加有意地提示了社会现实与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 今日美术馆一直力图创造一个精神性的当代艺术空间,岳敏君先生的作品正是对这种理念的有力回应。 目录: 前言 岳敏君:公元3009年之考古发现 全球危机下的反省与责任 岳敏君与黄笃访谈录 吉秃大地 新亚民族 狗春文明 狗春宝库 岳敏君简历 鸣谢岳敏君:公元3009年之考古发现 岳敏君是一位多变的令人难以琢磨的艺术家。当我们用惯性思维想象他每次展出的作品时,他却给人以意料之外的惊叹。他的作品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或是装置,总是呈现出耳目一新的诙谐形式,让人从中去认识、理解和思索。艺术家岳敏君的个展“公元3009年之考古发现”是以200g年的创作为起点,探讨一个时间延续一千年后的未来考古学的命题。这是由艺术家假设的、在未来发生的、对今天生活状态的考古发现。展览是由艺术家臆想和创造的“日常用品”的“出土文物”营造出别样的未来考古的情景。展厅入口处被刻意布置成了类似于“文革”时期周口店北京猿人展览的形态,纪念碑式的雕塑人物右手持长枪,左手握手机,并由椭圆形花篮簇拥。背影墙面上用浑厚书风竖写展览主题;一侧用中国书法书写艺术家的观念陈述,并采用传统的竖排方式。这显然营造出的是对文化的反刍。进入展场内部,迎面而来的是布满其中那种带有鬼怪之感的雕塑(这种独特的雕塑形式,不是来自现代艺术的逻辑.而是来自古代楚文化的语言),它们保持了原始、粗犷、自然和质朴的特征。远处中心点是木制的台子,台子上插有一些像丛林的枯树,四个雕塑人物像社群一样围坐在现成品的塑料油桶或用红砖垒的凳子上愉快地交谈着什么。……
|